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774000000059

第59章 明朝卷(1)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出处】明·唐寅《七十词》

【鉴赏】生于唐寅之前的杜甫就已经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难怪年届七十岁的唐寅要写此感叹诗。唐寅在原诗中说:七十年岁月中,前十年是年轻不懂事,最后的十年却已经衰老无气力,真正的黄金岁月是其中的五十年,不过这五十年中又有一半是在夜里度过,所以仔细算起来,真正的人间生活只不过短短的二十五年而已。在这二十五年中,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为事业而烦忧痛苦。人生几何?在人们短短的一生当中,乐趣很少,快乐的时光也十分短促,但痛苦却实在是太多了。

【原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不信死花胜活人!请郎今夜伴花眠

【出处】明·唐寅《题拈花微笑图》

【鉴赏】佳人一大早起来,看见在昨夜雨中绽开的海棠花,就摘下一枝问郎君:“是花好看,还是我漂亮?”郎君说:“你比不上花美丽。”佳人一听之下,大发娇嗔说:“我就不相信那死沉沉的花,会胜过活生生的人!”佳人越想越气,便把花揉碎丢在郎君面前,并说:“既然我比不上花,那么今晚你就去伴花而眠好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出年轻佳人的娇美、可爱,十分生动、有趣。

【原诗】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闺房,将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立锥莫笑贫无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出处】明·唐寅《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因题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其五

【鉴赏】请不要耻笑画家的贫穷困窘,连一个容身的立锥之地都找不着;万里江山却能很快地出现在他的一枝灵巧画笔之下。作者这两句诗颇能表现出文人画家的傲然志气,即使贫无立锥之地,胸中却自有万里江山。由此可见:生活的穷困潦倒,并不能磨蚀有志者的万丈豪情。有傲然风骨的文人志士,更是令人感佩万分。

【原诗】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立锥莫笑贫无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闲来画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出处】明·唐寅《言志》

【鉴赏】我既不炼丹祈求长生,也不坐禅盼望出世;既不学商人做生意,也不做农人去耕田。闲来无事,就画些青山绿水来卖,即使生活穷苦,也绝不使用人间一分半毫不义的造孽钱。此诗作者唐寅以卖画为生,高风亮节,清贫自守,绝不贪取一文不义之财。造孽:佛教注重因果报应,人生在世多一分罪恶,便是为来生多添一分罪业。“不使人间造孽钱”常用来表示一个人对金钱的淡然态度。

【原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画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此诗见顾元庆《夷白斋诗话》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

【鉴赏】这两句诗用来勉励人们用功努力。寒窗苦读,无人相识,当然万分痛苦;可是一旦成功上榜,立刻就能天下知名。窗下,一般都写作寒窗。这两句诗表面看来,是在激励读书人要力求上进,才能声名大显;其实却在暗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只因人世间趋炎附势的人太多,而雪中送炭的人却是太少了。

【原诗】只此两句。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出处】明·善惠《善惠偈》

【鉴赏】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意思是:当人在桥上走过的时候,是人要过桥,但水并未受到影响,因此是桥在流,而水并不在流。原诗阐述的道理,可以用乘坐火车来解释:如以窗外的景物为参照物,便会认为是火车在动;如以火车为参照物,就会觉得是窗外的景物在不断地飞过眼前。

【原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人面不看看佛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九

【鉴赏】原诗是在劝人行善,不看人面也要看佛面,即使不愿助人,也该救济那些念佛的僧人。作者借这句诗来提醒世人,即使对某人不满意,也该看在有关系的人的情面上,对他加以帮助或原谅。现今人们常说:“不看人面看佛面”,就是从这句“人面不看看佛面”诗衍化来的。

【原诗】人面不看看佛面,平人不施施僧人。若念慈悲分缓急,不如济苦与怜贫。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鉴赏】人在遇上喜事的时候,精神总是特别的开朗振作,就好像月亮到了中秋时候,就显得格外的清明、亮丽一样。“人逢喜事精神爽”常用来形容人逢喜事时,那种春风满面的得意神态;“月到中秋分外明”时常用来描绘中秋时节月儿的明亮皎洁。

【原诗】只此两句。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鉴赏】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往往十件中就有八九件;可是知心相得的朋友,十个中却常常找不到二三个。“不如意事常八九”是感叹人生在世,往往事事不顺心,是感伤,是无奈,或许也是对无情生命的自我解嘲。“可与人言无二三”是感叹世上难遇知心的朋友。

【原诗】只此两句。

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鉴赏】这两句诗是比喻夫妻结合只是偶然,就像那夜晚共宿在一起的同林鸟,等到天亮以后,就各自离散分飞了!“巴到天明各自飞”一般都写成“大难来时各自飞”,比喻夫妻不能同甘苦,共患难;也常用来比喻夫妻遭难,不幸被强迫分离。“夫妻本是同林鸟”后人改为“夫妻本为同命鸟”,比喻男女结为夫妻,就该相依相守,同生共死,一辈子不分离。

【原诗】只此两句。

世事纷纷一局棋,输赢未定两争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鉴赏】世事纷乱不定,就像一局棋;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输赢,一来一往互相缠斗,争执不下。原诗感叹世事纷乱,争执不休。谁敢说谁是真正的输家或赢家呢

【原诗】世事纷纷一局棋,输赢未定两争持。须臾局罢棋收去,毕竟谁赢谁是输辛勤好似蚕成茧,茧老成丝蚕命休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人生辛勤工作,就好像春蚕吐丝成茧,茧一结好变成丝,蚕的生命也就随之而结束了。一般古人都以为春蚕吐丝结茧变成蛹后,蚕就死了,却不知那是蚕的生命变化。所以李商隐的诗也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原诗感叹人生的勤苦就像春蚕的吐丝结茧,劳苦奔忙了一生,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颇有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凄凉意味。

【原诗】辛勤好似蚕成茧,茧老成丝蚕命休。又似采花蜂酿蜜,甜头到底被人收。

强中更遇强中手,恶人须服恶人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鉴赏】本领高强的人,自以为天下无敌,却仍会遇到更强的高手;恶人到处做坏事,总有一天,会受到更恶的人的折磨。学海无涯,凡是有成就的人绝不可自鸣得意,目空一切,因为人上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强中更遇强中手”常用来比喻高手云集,竞争剧烈。“恶人须服恶人磨”常用来形容坏人最后终会受到报应。这两句诗一般都写作:“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更有恶人磨。”

【原诗】只此两句。《三国演义》十七回也有相近的两句:“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

【鉴赏】原诗劝人心肠要宽厚,能饶恕人的地方就饶恕人;做人不要太刻薄,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现今常用这句诗来劝人要心存宽厚,切莫为琐事跟他人斤斤计较。

【原诗】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富与贵,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根本来由,全都是人们在辛苦勤劳中得到的。这首诗劝人努力上进,“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的幸福,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不断奋斗,努力朝目标迈进,总会得到幸福的。

【原诗】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带饥寒色。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鉴赏】万般世事,并不能任随人们去计较争取;人的一生都是由命运所安排的。对于一些无可奈何的事实,人们常把它归之于命运的安排。宿命论者常喜欢用这两句诗,表示对人生的无奈,一切只能顺其自然。消极中,还带有一种乐天知命的达观。

【原诗】只此两句。

冤家宜解不宜结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鉴赏】原诗劝人不必太过计较,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眼前的仇怨应该设法化解,不要一再追究;否则冤冤相报,循环相争,永远没有止尽。

【原诗】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鉴赏】为善或为恶,到最后终究是会有报应的,只是有些来得早,有些来得晚而已。相信因果报应的人最爱用这两句俗语,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原诗】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劝君莫把欺心使,湛湛青天不可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走过遥远的路程,就能知道马儿的脚力;人们相处长久,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地。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一个人的真正内心,就像在很短的路程中,不容易看出马儿的脚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两句常用来说明惟有长期的相处与观察,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品格与为人。

【原诗】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鉴赏】辛苦种田,如果没有成熟收获,倒不如让它荒废好了;养个儿子,如果不肯学好,还不如干脆不养。种田不熟只是白费劳力而已;若是养儿不肖。不仅空费心血,而且遗害社会,使家门蒙羞。“种田不熟不如荒”是劝人做事要有成果,不要轻易放弃;“养儿不肖不如无”常用来感叹子女的不肖,也可用来劝人要尽心把子女管教好。

【原诗】只此两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回

【鉴赏】历尽千辛万苦,四处去寻找,就连铁鞋也被踏破了,却仍然寻不到它的踪迹;等到忽然得到它的时候,却反而一点也不费工夫。铁鞋:是指最坚固的鞋。“踏破铁鞋无觅处”是描写追寻的艰苦,越过千山,渡过万水,连最坚固的铁鞋都被踏破了,却还是不知它在何处。此句常用来形容追寻的艰辛与成功无望时的失望情绪。“得来全不费工夫”是描写要寻找的东西忽然出现或是意外得到时的喜悦与欢欣。

【原诗】只此两句。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鉴赏】一只狂奔的马,等他冲到了悬崖边,再想要收紧缰绳去勒住它,已经太晚了;一条漏水的船,等它驶到了江心,才想要修补它的漏洞,已经太迟了。悬崖勒马,江心补漏:代表错误已经造成,这时候再回头已经来不及了。这两句诗常用来劝人做事要有计划与准备,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才不会造成一败涂地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因错误而造成的不幸局面。

【原诗】只此两句。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鉴赏】第一句诗,在现今一般象棋盘上都可以看到。正因为观看人下棋,往往比亲自下场还要焦急紧张,所以,经常会忍不住而加以指点或批评。酒容易使人情绪激动,因此酒喝多了,往往在不自觉中乱说话。所以,看人下棋而能不插嘴多说的人,是个有礼貌的君子,一喝酒就爱多嘴啰嗦的人,大多是没有修养的人。君子、小人的分别,在这里是指人的修养风度。一般象棋盘上写的是:“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无回大丈夫。”

【原诗】只此两句。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出处】明·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

【鉴赏】人间还有比我冯小青更痴情的人,看《牡丹亭》而感动伤心的,岂只我冯小青一人而已!“岂独伤心是小青”此句是描述世上有太多为情所苦的伤心人。后人常套用“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两句来表示:许多人对于某件事物的观点或看法,常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

【原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出处】明·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

【鉴赏】《牡丹亭》是明朝汤显祖的剧曲。其内容是在描写一对男女真情相爱的故事,极为凄美动人。传说当时有两位少女被汤显祖的绝世才华所迷,情愿以身相许,结果都失意伤心而死。这首诗是作者描写自己在风雨扑打幽窗,凄冷的风雨声令人不忍听闻的深夜里,独自挑灯闲看牡丹亭的入迷情景。作者并且感叹为牡丹亭而痴迷伤心的人,并不只有她自己一人。“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这两句诗可套用来形容人在风雨之夜专注读书的可爱情趣;也可用来表示人对某一本书疯狂着迷的程度。

【原诗】见“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出处】明·冯小青《春水照影》

【鉴赏】这首诗题作“春水照影”,描写妇人空闺独守,只能顾影自怜。用清水照脸,看着水中消瘦的身影,不禁自我怜惜地说:你要好好地怜惜我,我也会好好地怜惜你。“卿须怜我我怜卿”原来是指顾影自怜,伤心地自言自语。后人常用这一句来表示情侣两情相悦,互相怜惜珍爱,彼此慰藉。

【原诗】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鉴赏】人有喜事的时候,精神总是特别地活泼、爽朗;心头一旦有了烦恼,就会老是想打瞌睡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常用来形容人有喜事时,精神显得特别振奋,言谈举止中,也会不由得流露出一股得意、欢喜的神态。

【原诗】只此两句。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

【出处】明·刘基《题王润和尚西湖图》

【鉴赏】作者赞美西湖山水,是天下第一美景。这两句诗语译如下:江南的风景与北方大不相同,杭州西湖的美丽风景,整个天下都找不出可以相比的。

【原诗】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浮光吐景十里外,叠嶂涌出青芙蕖。

可望不可即

【出处】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

【鉴赏】原诗中的白云:比喻作者想要投靠的“明主”。即:接近。梁甫吟:古乐府曲调名。凭:充满。原诗的意思是:白云飘浮在高高的青天上,可以望见,但不能接近。放声高歌梁甫吟,怅惘之情充塞了自己的胸膛。“可望不可即”这句诗,用来指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只可以望见,就是不能得到。

【原诗】原诗的最后四句是:“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出处】明·王阳明《蔽月山房》

【鉴赏】这首诗是王阳明幼年时代的作品,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卓越的见识,的确是不同凡俗。此诗用字浅显,但颇富哲学意味,寓意深刻,读者仔细品味,定能由其中得到若干启示。

【原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