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国家盾牌
2770900000017

第17章 迷雾重重(1)

17一个老军统的回忆

曾安之指着照片上的人说:“他叫陈方南,是南京警察厅的神枪手,朱武是他的徒弟,‘飓风’小组的成员,代号‘冷箭’……毛人凤还说,为了表示对领袖的忠心,他们每人的肩后还文了一朵梅花。”

月亮从康城东面的雪山升了起来,挂在县公安局大院外杨树梢上。月光洒在忙碌的办公室里,与灯光混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色彩。凌舒雅在办公室角落里用煤油炉煮着咖啡。没有想到她这么快就同局里的同事打成了一片,煤油炉是她找后勤科的高伟强借的,咖啡豆是李东海缴获空降特务的,煮咖啡的铁锅是食堂“五哥”提供的,这一直是杨瑾用来给秦大奎煮牛奶的专门器皿,凌舒雅不费吹灰之力就弄到手了。

现磨现煮的咖啡,浓香四溢,其他人在向刘正汇报白天的工作,我在一旁记录,时不时用余光向凌舒雅看看,竟然发现她在对我笑,我的脸顿时红了一半。

“肖克,你在现场勘察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没有?”刘正问。

肖克摇了摇头:“什么也没有找到,朱武的尸体被烧得焦黑,啥也找不到。现场下着雨,脚印之类的痕迹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

“韩福祥呢?咋这么晚了还没有回来?”

“福祥向四周居民了解情况去了,这是他干片警的长项。”

“这孩子!就是一股子冲劲。东海,你们去供电所了解到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李东海说:“朱武在供电所人缘不错,他不爱说话,只干活,手艺好。没想到会因为意外事故丢了性命,可惜了。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朱武是供电所民兵排的成员?”刘正问。

“对啊!还是班长。”胡铁柱说。

“人们都称赞朱武的枪法好,是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所以大家叫他独眼龙。”刘正笑着说。

胡铁柱惊讶地说:“对!对!他们是这样说的,我看过朱武打的枪靶,发发命中,不是十环就是九环,要是放在我们部队,一定是特等射手。咦?老刘,你咋知道呢?”

“它告诉我的。”刘正从我手中接过那个竹藤箱,缓缓地打开,指着箱中两把步枪说,“这是我们从朱武家中找到的。”

肖克会英、德、法三国语言,他抚摸着枪身,缓缓念出了上面铭刻的外文商标:“这是德文,1924型重型猎枪,德国毛瑟公司制造。这支上面是英文,美国雷明顿公司制造的30式猎枪,华人商会赠送。嘿!望远镜还是德国蔡司公司的原产货。”

胡铁柱和李东海都是精通武器的行家里手,人手一把,用挑剔的目光检查着枪身,哗啦一声,他们同时拉开枪栓,同时看了看枪膛,又同时望了望标尺,异口同声地赞道:“好枪!”

这时,凌舒雅将煮好的咖啡端给每一个人,她蹲下身,看了看箱中的子弹,摸了摸望远镜,当她揭开箱底的灰布时,突然发出一声惊讶:“哎呀!老刘!”

胡铁柱和李东海同时问:“出什么事儿?”

凌舒雅说:“这里有个镜框,里面有张照片。”

“大惊小怪!”

我附身过去一看,这是一张黑白照片,上面一老一少两个人,年轻人自然是朱武,他头发留了一个大中分,上面不知覆盖了多少发油。嘴角挂着微笑,身穿一套黑色的国民党警服,捆着牛皮带,帆布绑腿大皮靴,肩头那支带着望远镜的步枪,十分惹人注目。旁边是一个身穿猎装的中年人。相片背面写着“朱武贤弟惠存”。落款是“兄方南馈赠”。

“没想到朱武当过国民党的警察。这穿猎服的人是谁呢?朱武的枪从哪儿来的呢?”凌舒雅面带疑惑地问。

“这还用问?他一定是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呗!陈子白就是他用这把枪杀死的。旁边的人一定是他的上司。”李东海举着那把德国毛瑟重型猎枪,对胡铁柱说,“你说呢,铁柱!”

“哇!真苦!”胡铁柱将吞下的咖啡吐了出来,“小凌,你做的什么咖啡?

完全是中药!苦……”

“咖啡就是这个味儿。”刘正笑了笑,“从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看,朱武是擅长射击的狙击手,也就是我们说的特等射手或是神枪手。我曾听一位参加过抗战的国民党老兵说,1935年德国顾问就建议国民党军队配置狙击手。随后,国民政府就从德国购买了一百多支配有光学瞄准镜的1924式重型猎枪,东海,你手中拿的正是这款。其实,这种步枪是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大量使用的98k型狙击步枪的前身,都是毛瑟公司生产的。当时迫于国际舆论,德国人将这种枪以猎枪的名义生产并出售给中国。1936年,德国教官从中央教导队挑选了300名优秀射手,对他们进行狙击训练。说不定,这朱武就是其中之一。”

“这支呢?美国人援助的?”凌舒雅指着胡铁柱手中的狙击步枪问。

“华侨捐赠的呗!”肖克指着桃木枪托上铭刻的法文说,“这行法文告诉我们,它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府新奥尔良的华人捐赠的,用于淞沪会战抵抗日军使用。美国有两个法语区,新奥尔良就是其中之一,这以前是法国人的殖民地,后来被美国政府赎买了。”

“难怪我从咖啡里品出了蒙巴纳斯黄昏的浪漫味道。”凌舒雅笑着说。

“蒙巴纳斯?”我不解地问,“是生产狙击步枪的地方吗?”

“哈哈……雪峰,你真不愧是学中文的,只通华夏八股,不晓西洋地理。”肖克拍着我的肩头笑着说,“舒雅说的蒙巴纳斯是法国巴黎最着名的一条街道,那里的咖啡馆很有名气,像毕加索、左拉、梵高、弗洛伊德这些文化大师都是那里的常客。对吗?舒雅!”

“才子就是才子,一点不差!”

刘正赞许地冲肖克点了点头,说:“好了!大学生们,快从巴黎咖啡馆的夕阳中走出来,咖啡的浓香不会带给你们任何线索的,只有这两支冰冷的猎枪才是不会说话的证人。”

“嘿!这些枪本来是用来抵抗小日本的,到了朱武这狗特务手中,就变成杀人行凶的利器,可惜了……”胡铁柱掂量了手中的猎枪,遗憾地说。

“老刘,难道朱武是‘飓风’小组的成员?”凌舒雅问。

刘正说:“朱武是不是‘飓风’小组的成员,我不能确定。现在能确定的一点就是他与陈子白的死有关联。通过他,我们或许可以找到‘飓风’小组的线索。”

肖克说:“我猜‘风神’一定是照片中的中年男子。”

凌舒雅说:“嗯!他比朱武更有神灵的气质,像艾俄罗斯。”

“艾俄罗斯?”我不解地问凌舒雅。

“艾俄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风神,他是位杰出的航海家,发明了帆船,谙于预测天气,掌管诸风。他与黎明女神结婚,育有四个孩子:西风、南风、北风和东风。”

肖克道:“不一定是艾俄罗斯,要知道古希腊的神话中风神有三位,第一个风神是海伦的儿子;第二个是海神的儿子,他统治殖民地第勒尼安海;第三风神才是你说的艾俄罗斯,希波忒斯的儿子。这三个风神似乎有谱系,好像名字都一样。”

凌舒雅正要争辩,被刘正止住:“好了!等案子破了你们就知道谁是艾俄罗斯了。现在把心思放在侦破案件上,好不好?目前,朱武虽然死了,但他老婆王秋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我看从中或许可以找到点有用的东西。”

我问:“朱武和王晓兰的关系?”

刘正点点头:“对!从王秋月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子白死的那天,朱武和王晓兰在一起。王秋月说,朱武解释他与王晓兰有私情是工作需要,是组织安排。我想,这个组织并不是指的朱武工作的供电所,而是指的另一个单位,要知道军统内部也称自己的机构叫组织,同事叫同志,自己的工作为革命工作。我们下一步就从王晓兰入手,把她作为案件的突破口。”

“抓捕王晓兰?”李东海问。

“监控她!不要打草惊蛇!幕后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阴谋。至于照片上的那个中年人,有人知道他是谁。”说完,刘正坐在椅子上,仰望夜空,默默地品着咖啡,一言不发。

谁会知道照片上的中年人?难道是何本贵?

三月的康城,淫雨霏霏,总不见停,天与地仿佛都长了绿毛。好不容易碰上一天转了晴,太阳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像是初出闺房的女孩子一样,从雪山顶上露出小半个脸,一会儿又没了踪影。

李东海开始监控王晓兰,而我和凌舒雅则陪着刘正到了省城,去找一个名叫曾安之的人。刘正说,曾安之是位资格很老的军统特务,解放前夕,曾安之率部起义,现在是人民政府的参事。但我们并没有前往市政府,而是在市郊一座医院前停了下来。

这是省厅直属医院,一栋坐落在街道边的灰砖大楼,看上去与其他医院没有什么区别:楼层不高但区域很大,是由原来国民党的政府机构改建的,大楼外环绕着一片绿化带,种植着法国梧桐树。初春时分,树枝长满了嫩芽,给这座大楼增添了几分生气。但是,医院大门前矗立的岗哨,全副武装的卫兵和他们手中凶悍的警犬,给医院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我们通过大门和前厅两道哨卡的检查后,来到三楼值班室,这里坐着一个值勤的民警。刘正和我再次向他们出示了证件和介绍信,并将佩枪交给凌舒雅保管,然后在一位医生的陪同下,缓缓走进病房中。

病房内拉着厚厚的窗帘,淡淡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影。病床上仰躺着一位年近六十的白发老人,这就是生病住院的曾安之。他看见刘正来了,不顾输液的导管,猛地想立起身子。

“安之兄。”刘正抢先一步握住曾安之的手,替他后背垫上枕头,曾安之笑吟吟地看着刘正,叫着刘正当年的化名:“黎平老弟,好久不见了,好吗?”

“还行!老胳膊老腿的,能干几年就干几年呗。您呢?”

“我?你看……”曾安之指了指四周布满的管线和医疗仪器,苦笑道,“我是一台生锈的老机器,说坏就坏,熬不了多久啦,哎!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找我有事吧?”

“老特工就是老特工,什么都瞒不过你的法眼。”刘正笑了笑,从包里掏出朱武那张照片递给曾安之,“您认识上面的人吗?”

曾安之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起照片里的人。不一会儿,曾安之摘下眼镜,指着照片中的中年人说:“他叫陈方南,解放前是南京市警察厅的神枪手,有名的抗日英雄。”

“哦?这人是抗日英雄?”

“是啊!他出名还是在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时,我那时在南京负责对日情报收集工作。当时战斗打得很激烈,中华门那一带最惨烈,守城的士兵在城墙垛口稍微一露头,就会被日寇的子弹击中,不是当场殉国就是身受重伤,部队减员很大。上面让我负责调查处理这事儿,我通过情报网得知,攻城的日军中有很多枪法精准的狙击手,专门打冷枪。为了对付这种鬼子,我从南京市警察厅调来了一批神枪手,从中央教导大队借了十几支进口的狙击步枪,让他们在城墙上与日军射手对打。这个陈方南就是其中之一。他枪法出众啊,被他打中的小日本全是额头中弹,一枪毙命,从没有失手过。后来,日本鬼子用火炮轰城,陈方南和其他神枪手都以身殉国了。悲壮啊!”

“他呢?”刘正指着照片中的朱武问。

“他叫朱武,是陈方南的徒弟,也是南京警察厅的射手。南京破城后,朱武就流散到了重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他,便吸收他进了军统局,在中美合作所的特训班当了一名射击教官。”

“安之兄,您在军统时听说过‘飓风’小组没有?”

“‘飓风’小组?”曾安之仿佛有点累,上气不接下气。

“你先歇息会儿,慢慢想。”刘正劝慰道。

曾安之沉默了一会儿,趁着医生外出办事时,偷偷对刘正使了个鬼脸,说:“给我一支烟,这里的医生真凶!不准吸烟,憋死人了!”

我连忙将一支香烟递到曾安之嘴边,替他点燃,他向我笑了笑,深深地吸了一口后,对刘正说:“我没有参加‘飓风’小组的组建,不过在一次宴会上,毛人凤喝醉了,他拉着我的手说,我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密局只知道抓间谍,而不会像共党那样当间谍,看看,我们从上至下到处都藏着共党的人,指令没发到部队,对方就知道了,仗能不败?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他们能潜伏间谍,我们也要让自己人埋伏到他们四周上下,为以后收复失地早作打算。”

曾安之苦笑了下,继续说:“我问毛人凤,有这样的计划吗?毛人凤得意洋洋地说,当然!‘飓风’小组就是为此组建的王牌之旅。他说,这个小组的成员都绝对忠于领袖,是三民主义忠实拥护者,也是保密局里特种技术数一数二的能手。其中就有你推荐的神枪手朱武,他是‘飓风’小组的成员,代号叫‘冷箭’。毛人凤还说,为了表示对领袖的忠心,他们每人的肩后还文了一朵梅花。”

“其他人的代号您知道吗?”刘正问。

“嗯……让我想想,有一个叫‘银狐’,朱武叫‘冷箭’,还有一个叫“二郎神”。另外一个是……哦!对了,毛人凤当时说取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咏梅》,叫‘香如故’。对!对,就是这个代号。小组的负责人代号很奇怪,是……是叫‘风神’这个词儿。解放前夕,一个负责安置潜伏特务的人告诉我,‘风神’

是毛人凤手中的王牌,他潜伏在你们内部很久了。怎么?老弟,你发现他了?”

刘正含笑着沉默不语。曾安之随即拍了拍自己的头:“呵呵,我忘了咱们这行的规矩。不问,不问!”

当我再次替曾安之点燃香烟时,他问刘正:“妞妞现在怎样?”

“不错,她已经当上护士长了。安之兄,有囡囡的消息吗?”

听了这话,我才知道这妞妞指的是刘惠英,那囡囡是谁呢?

曾安之叹道:“嗨!你不说我还给忘了,看我这记性!上次有个老家伙来看我,提及了这件事,他说,囡囡被你们的同志从狱中救走了,没死!”

刘正听了大惊:“真的!知道那个同志叫什么名字吗?”

曾安之遗憾地摇了摇。

刘正叹了口气,轻声说:“只要能好好地活着就行了,在谁家里养着不都一样的吗?”

18囡囡和妞妞

“囡囡是妞妞的亲姐姐,他们的父母是我当年从事地下工作的启蒙老师……”在宽宽的河面上,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坝和铁桥……凌舒雅突然从身后拉了我一把,大声喊道:“小心……”

从医院出来,刘正的心情格外舒畅,他在车里哼起了民谣,惬意地抽着旱烟,同凌舒雅聊着家常,我想他一定为那叫囡囡的女孩的获救,而倍感欣慰。

我问刘正:“老刘,妞妞是惠英妹子吧?”

刘正答道:“嗯!你小子开始上道了,学会听话思考了,不错!有进步!”

凌舒雅好奇地问:“囡囡呢?她是谁?听起来像一个苦命的孩子。”

刘正深深地叹了一口:“的确,囡囡是一个苦命的孩子!”说完,他点燃旱烟,吸了一口,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囡囡是妞妞的亲姐姐,他们的父母是我当年从事地下工作的启蒙老师,老领导。解放前,她们的父亲周志国是西南地区地下党的负责人,母亲姜霞是川陕游击队的政委,不得了,双手打枪,在山路上行走如飞,敌人听了她的名字都闻风丧胆。三十年代末,周志国夫妇在省城参加秘密会议时,不知谁走漏了消息,夫妻俩突然被敌人逮捕,受尽了各种酷刑,两人宁死不屈,最后被公开枪杀了。我记得他们俩牺牲那天,天空飘着小雨,李闵强和我领着十几个游击队员,乔装打扮,混入围观的人群,准备劫法场,把周国志夫妇救出来。当囚车走到十字路口,我准备拔枪的时候,看见囚车上的周志国对我淡淡一笑……”

说到这里,刘正哽咽了,车里的气氛变得格外沉寂,我与凌舒雅静静地听着。

“周志国浑身是伤,被敌人五花大绑着,背后还插着一块木牌。但他依旧像过去那样风度翩翩,他一定知道我来干什么,但他冲着我摇了摇头,用眼光告诉我,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好好地活着,继续革命,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后来我才知道,敌人仿佛知道我们要劫法场,在附近埋伏了整整一个宪兵营,倘若我们动手,无疑自投罗网。我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同志走上了刑场……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