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同人交往说话、办事也是一样。单单认识自己的能力、性格、好恶,很难同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交际中遇到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以便适合对方的心理,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只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才有可能获得所想获得的东西。这也是成大事的一大技巧。
跟人说话,先要明白对方的个性。对方喜欢婉转,应该说含蓄的话;对方喜欢率直,应该说急切的话;对方崇尚学问,就说高深的话;对方喜谈琐事,就说浅显的话。说话方式能与对方个性相符,自然能一拍即合。
智者懂得“该文即文,该俗即俗”。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言语方式,所以不会制造对立,产生麻烦;而愚者却往往把这种灵活性说成是见风使舵、两面三刀、曲意奉承,他说话不分对象,心里想什么,就直接道出来。常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许多人,给自己无形中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想要摆脱这种尴尬的场面,就要学会与不同对象谈话的技巧。
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元老大臣的反对。一天,李治又要召见他们商量此事,褚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立之事,皇帝决心既然已经定下,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顾托,辅佐陛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世同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看出,此次入宫,凶多吉少,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褚遂良由于当面争辩,当场便遭到武则天的斥骂。
过了两天,李世单独谒见皇帝。李治问:“我要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坚持认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世明白,反对皇帝自然是不行的,而公开表示赞成,又怕别的大臣议论,便说了一句滑头的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这句回答真是巧妙,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因此而下定了决心,武则天终于当上皇后。以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世一直官运亨通。
对方的性格,是我们与其办事的最佳突破口。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不了解对方,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没弄清,就不能信口开河,乱谈一通,那样很容易弄得对方不高兴。
一个读书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他第一次去拜见上司,不知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他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他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他又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他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那人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作教书先生。
试想连上司的姓氏都没弄清楚,而胡乱发问,岂不是自找苦吃。
有时候,可能对你打交道的人不甚了解,但是智者往往能通过语言、工作环境、屋中摆放的物品来了解对方的性格,从而打开突破口,投其所好,切入话题,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向精明的杨先生非常生气,因为他最喜爱的一件新外套被洗衣店的人熨了一个焦痕。他决定找洗衣店的人赔偿。但麻烦的是那家洗衣店在接活时就声明,洗染时衣物受到损害概不负责。与洗衣店的职员做了几次无结果的交涉后,杨先生决定面见洗衣店的老板。
进了办公室,看到高高在上的老板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杨先生心里就没了好气。
“先生,我刚买的衣服被您手下不负责任的员工熨坏了,我来是请示赔偿的,它值1500元。”杨先生大声地说道。
老板看都没看他一眼,冷淡地说:“接货单子上已经写着‘损坏概不负责’的协定,所以我们没有赔偿的责任。”
出师不利,冷静下来的杨先生开始寻找突破口。他突然看到老板背后的墙上挂着一支网球拍,心中便有了主意。
“先生,您喜欢打网球啊?”杨先生轻声地问道。
“是的,这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喜爱的运动了。你喜欢吗?”老板一听网球的事,立刻来了兴趣。
“我也很喜欢,只是打得不好。”杨先生故作高兴且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洗衣店的老板一听,更高兴了,如碰到知音一样的与他大谈起网球技法与心得来。谈到得意时,老板甚至站起身做了几个动作。而杨先生则在这大加称赞老板的动作优美。
激情过后。老板又坐了下来。
“哎哟,差点忘了!你那衣服的事……”
“没关系,跟您上了一堂网球课。我已经够了!”
“这怎么行!”一个年轻人跑了进来,“小王,你给这位先生开张支票吧……”
智者认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尊重对方,为了与之更好地交流。以对方喜欢的方式与他交流,会让对方有一种被人接受,被人承认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愚者则不管对方喜恶,信口开河,甚至胡乱拉扯,会使对方产生不快,甚至厌烦,很难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在交往中能辨别风向,才能掌好舵,也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六九等,金睛看准
社会上的人有民族、地域、年龄、性别、经历、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性格特征、职业职务、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兴趣爱好等等各种差异,而且每个人都有两种属性,一是群体的社会性,二是个体的独立性。人与人的各种差异和两种属性在交往中有其和谐的一面,也有其排斥的一面。这样的两重性,再加上人际交流中的语言环境的不同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说话不仅要看场合,还要看对象。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就应该用另一种说法。”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不是“看碟下菜”、“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把它理解为人际交流的科学态度。我们主张说话一定要看场合和对象是为了遵循交际规律,进行有效的交流,根本不同于虚伪和圆滑。“看碟下菜”,“逢场作戏”,虽然也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灵活应变性,但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把表现自我与适应他人统一起来,不是为了直接交流,沟通心灵,而是为了依附讨好对方,或是蒙蔽诱骗对方。这种人性的扭曲和虚伪的丑态与谈话一定要看对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当也能够划清这两者的界限,在真诚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来看对象说话,以科学的态度来掌握人际交流的艺术。
说话要看对象的道理,是众人皆知的。但许多人往往不够重视,往往看得不够深入细致。所以在这里强调:看对象要看对方的基本情况,要看对方的心理态度及其变化,还要看与交际双方有关的人物关系。
第一点,要看对方的基本情况,就是要看对方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
孩子吃苹果时突然问:“爸爸,我的苹果怎么变成褐色了?”如果爸爸解释说:“因为你把苹果皮啃掉后,苹果肉与空气接触,苹果发生氧化,从而改变了果肉的分子结构……”那么幼小的孩子听不懂这些话,这就是说话不看对象。有位教师教小学生写“美”字,他说:“王家大姐的头上戴了两朵大红花,你们说美不美?”大人听了这话会觉得可笑,但小学生们听了却感到生动形象,新鲜有趣。这不仅会使他们很快掌握“美”字的形体结构,或许还会使他们终生难忘呢!这就是说话看对象的妙处。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么一句话,让男女同学分别在这句话当中标出逗号。男同学标点:“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而女同学标点:“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这是性别的心理差异所造成的对语言的感应有所不同。
再如“老”字,对男人讲“你显得老了”,一般没多大关系;若对女性讲,十有八九会得罪人的。刘心武的小说《立体交叉桥》中就有这么一段:
有一回蔡伯都来找侯锐,遇上侯莹。这位虽有点名气但不懂人情世故的剧作家,当着侯家父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小莹看上去有30岁了,真快呀,记得我头一回来你们家的时候,她才这么高,像朵花似的……”这话令作父母的非常不悦。
冬天大西北的电影院里,常有年轻的女观众入场后不肯摘帽子,影响后面观众的视线。为此,放映员多次打出字幕:“影片放映时请勿戴帽子。”但许多人不予理睬。后来电影院出了绝招,打出字幕通告:“本影院为了照顾年老体衰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不必摘下。”结果,所有戴帽子的年轻女观众全都摘下了帽子,因为她们谁都不要成为衰老之人。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文化程度。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你有配偶吗?”老太太很可能听不懂,还会以为你是问她“买藕了没有?”容易闹笑话。
据说,一位数学家在食堂的窗口买馒头,竟说:“请卖给我一又二分之一个馒头。”炊事员给他拿了一个。他说:“还有二分之一。”“你要两个?”“不是,我要一又二分之一。”炊事员急了:“你到底要几个,这不是成心捣乱吗?”数学家当然不是成心捣乱,但如此迂腐地说话,也确实让人感到厌烦。
一位大学毕业生分到一家工厂工作,起初不错。但没过一个月,他发现车间主任对他越来越冷淡了。他怎么也弄不清其中的原委。后经一位好心师傅的点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学校待惯了,讲话爱用些术语。什么“最优化方案”、“程序化”、“控制论”、“结构定向”等等。而车间主任只上过中专,最烦别人在他面前咬文嚼字,卖弄学识。
所以,这位大学生的说话,无形之中触到了领导的“自卑感”。当然,这又涉及到心态学问题,其实这些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人并不好战,决定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16页的说明书。周恩来看了批评说:“这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说:“给洋人看这部电影,才是对牛弹琴呢!”周恩来说:“这就要看你怎么弹法,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换个弹法,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一句话奏效,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赏。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身份职务。身份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辈分和职务。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有地位的人,以及男士对女士等等,不必要也不应当表现得屈从、奉迎、低三下四,但在言谈举止上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不要过于随便。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应该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样自由平等地交流、沟通。
一位大学生曾说:在大学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我碰到一件不好处理的事,就是在处理实验数据的问题上,我采用了教科书上讲的经典方法。在此之前,我们系的老师经过实验推翻了这种方法,建立了一套与教科书上不同的新方法。而我的毕业论文没有采用新方法,但新方法的创造者正是我的毕业论文答辩的老师。当时他很不满意,拍桌子站起来质问我:“你能找出哪个学校哪个系比我们更有权威性吗?你为什么要因循守旧,不用新方法?”面对这种质问,我没法回答,非常难堪。
语言学家陈建民老师对这位大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在论文答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性说出来的话是欠妥的。这位老师建立了一套新方法,学生对它尚未充分认识之前,不提不用它无可厚非,何况他的新方法未见经传。教师的不冷静的态度表明他缺乏修养,有失风度。作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仍应对教师有礼貌,表示尊重,照顾他的身份,不要因为对方不理解就发火,应当心平气和,对老师说些委婉的话,加以解释。如说:“老师,我不是不想采用您的新方法,而是对您的新方法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对于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我不能随便采用,为了实事求是嘛。还请您谅解,好吗?”这样,不卑不亢,硬话软说,切合双方的身份和相互关系,做到了说话看对象。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十分严肃隆重的场合,身份较高的人对身份较低的人说话越随和风趣越好,而身份较低的人对身份较高的人说话就不宜过于随便,尤其是当众讲话更需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与听众的身份差别。
在一次研究语言学的会议上,学会负责人首先作报告,他说:“先让我这个老猴耍一耍,然后你们中猴小猴耍。我这个老猴肯定耍不过你们中小猴,不过总要带个头吧!”这位报告人是个老资格的语言学家。到会的中青年同志既对他熟悉,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理解他的说法是以自嘲的方式来个“庄谐杂出、四座皆春”。倘若有个年轻人上台说:“我这个小猴先来耍一耍,然后你们中猴、老猴耍。”这会成何体统呢?这就不是幽默风趣,而是糟蹋人了,只会引起与会者的一致反感。
假如你是个性格开朗、喜欢逗乐的小伙子,平时,你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一片欢声笑语。但你第一次到女朋友家里去,最好是少说话,注意分寸。如果你第一次见到女友的父母就无所不谈,笑话连篇,人家就会觉得你轻浮、不稳重,你的优点反倒变成了缺点。婚后与岳父母相互熟悉,成为一家人了,你就可以露出“庐山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