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阳光下的罪恶:骗术大揭秘
2769300000007

第7章 伸向电话的黑手——电话骗术(2)

现在骗子可谓无孔不入,借用网通、电信公司的名义招摇过市。由于人们对这些公司的信誉放心,成就了骗子行骗人之实的空隙。没见到东西就给钱,这是一般生意人很难想象的,尤其是面对一个陌生人,你更不必太过信任。钱是自己的,你不给,别人也拿不到,要想得实惠,也不怕耽误这一天呀!

电话也打持久战

陈先生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恭喜您,您已自动获得活动抽奖资格”,然后信息后面提供了一个查询号码。

出于好奇,陈先生按信息提示,拨打了中奖查询电话。

电话拨通后传来的是全自动语音提示服务,首先播放近1分钟抽奖活动广告,接着按提示,从录入充值券编号、查询码、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资料,到最后公布中奖结果五个环节,都分别设有1分钟多的音乐等待。

为了防止数据输入错误,陈先生每个环节都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录入10位数字以上的字符串,在输入身份证号码时,陈先生连输5次,均提示“输入错误”,仅此环节就耗费7分钟通话时间,待一切完毕时,此次电话查询持续了35分钟。通话结果最终提示“很抱歉,你这次没中奖”。

这时陈先生才恍然大悟,于是前往电信分局打印了话费清单,话单上显示:声讯收费标准1元/分钟,再加基本话费5.4元/次,陈先生此次的中奖查询话费共花费40.4元。

当前“中奖”信息多如牛毛,其实质往往是放出“中奖”诱饵,请君入瓮,然后再层层套取金钱。收到中奖信息时,要先了解中奖的缘由、奖品名细,领奖和费用,以及查询的话费标准等,再决定自己是否参与抽奖活动或回复电话查询。对于需要大费周折才能知晓中奖结果和预先付出费用才能获得奖品的中奖活动,消费者千万不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侥幸心理去尝试。

“公安”无故沾上你

正在外出差的胡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们是市公安局的,3天前在你所住宾馆附近发生一起杀人案,现场勘查发现你有重大作案嫌疑。”

胡某辩解:“我昨天才来这里,3天前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对方不信,要求胡某提供家里及亲友的电话以供详查,胡某一一告诉了对方,该人又说:“为防串供,你必须马上关机,而且24小时内不许开机。”

虽说心里没鬼,但胡某当时也挺紧张的,就照办了。

关掉手机的胡某,不知道那边的骗子已经紧锣密鼓地忙开了。

第二天上午9点,胡某父亲家里的电话响了,一人称自己是市中心医院的大夫,“胡某遇车祸,现在我们医院抢救,家人必须立即汇8000元钱到某银行账户,不然医院将停止抢救。”胡父一听马上就急了,赶紧拨打儿子的手机,却联系不上。

因为怕汇款来不及,胡父给与儿子有业务关系的一家公司打电话,有关人员将此情况汇报给公司总经理,总经理说:“既然是我们的客户出事了,公司就应该负责协调。”于是马上指示有关人员带钱赶赴医院。然而到医院转了一圈,却没有发现正在“抢救”的胡某,拨打其手机仍是关机。而那边打给张父的电话一个又一个,问其是否将款汇出。直至12点,胡某手机开通,骗术才被揭开。

一些出门在外的旅客家属接到自称某某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其家人在列车上突发疾病,生命垂危,要其家属立即汇钱。听说亲人有难,有的家属不及细想就将钱如数汇出,结果中了骗子的圈套。骗子的骗术层出不穷,大家要多留个心眼,谨防上当受骗。

无缘无故中大奖

姚女士接到来自00852香港区号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香港一家电公司客户部的王主任,表示公司准备扩大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投资,想在姚女士所在地区开家电连锁超市。为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公司决定通过电话做些随机调查。

见对方说得真诚,张女士很有耐心地回答了对方诸如“你希望以抽奖方式提供优惠吗?”“你认同买大家电回赠小家电吗?”等问题。对方在电话里感谢一番后,询问了张女士的联系地址,表示公司不久将在姚女士所在地区搞活动,到时会发一份邀请函给张女士,随信会附赠一张价值500元的优惠卡,以后可在姚女士所在地区开张的连锁店使用。

过了几天,姚女士果然收到从香港寄来的邀请函。该函除邀请姚女士参加该公司的活动之外,确实附了一张500元的优惠卡。

当天下午,姚女士再次接到“王主任”的来电,说公司当天有抽奖活动,请她留意一下是否中奖。

第二天,“王主任”再次来电,称姚女士中了个大奖。

姚女士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问他是真是假,并再三问是不是要汇钱。令姚女士意外的是,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而表示姚女士所在地区有5人中了大奖,公司会以银行本票的形式向她寄出奖金。接着,“王主任”表示需要姚女士提供身份证的号码,以便公司确认她不是员工的家属。

半信半疑下,姚女士将身份证号码告诉了对方,并留下了这家香港公司的电话、网址以及客户服务电话。挂断电话后,已经产生怀疑的姚女士,通过在香港的朋友,获悉该公司确实在搞这个活动,于是她开始相信自己碰到好运。

过了两天,姚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刘小姐的电话通知,称审核已经通过,公司将提供25万港元作为奖金,并称赞助厂商已经为姚女士在香港恒生银行开了临时账户,账户号码是她的身份证号码,密码是她的生日,但由于是以本票形式支付的,因此需要姚女士缴付5万港元个人所得税到指定的账户。那名小姐说:“你可以先通过电话修改密码并查询余额,然后再缴所得税。”

刘小姐提供了一个18位的恒生银行客服电话,让姚女士先去修改密码。姚女士拨打客服电话修改密码时,发现电话中的语音提示非常简单,不禁再次生疑:“里面是有中英文以及粤语供选择,但服务内容只有修改密码和查询余额。”心存怀疑的姚女士查询余额时,却发现账户上真的有25万港元。

查询完余额后,姚女士拨打该公司的客服电话,询问所得税为何不能直接从奖金中扣除时,“王主任”改口称,由于奖金是以本票形式发放的,可以先提供5000港元信用保证金给赞助商作为财务监管的资金,拿到25万港元奖金后,再支付剩余的45000港元所得税,但不能先行扣除。

越发怀疑的姚女士查到香港恒生银行的电话,咨询后得知,恒生银行的账号一般是10位数或12位数的,不可能是18位数的。“香港银行的电话是2开头的,而我接到的电话是6和9开头的手机号码。”姚女士接着拨打了正宗的恒生银行电话,发现里面的选项繁多,远非密码修改和余额查询等几个简单的功能。至此,她确信自己碰到了手段高明的骗子。

遇事三思而后行,天上没有馅饼掉。凡是遇到这种说你中了多少钱的事情,不要自己先出钱还没问题,如果要你先打款到什么账号,巧借名目说是代缴税金或者采用一般百姓不懂的方式套你汇款的话,大家千万得多长个心眼,多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流,因为任何中奖都可能是一个骗局。

移动联通退话费

“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这几个月多收了××元……”假如您的手机接到了这样的电话可千万别上当。

这些电话的诈骗程序如下:对方先采用先进的语音系统,模拟运营商的自动语音内容,使被骗手机用户在接听来电时先听到一段仿真语音通知,然后该语音指引用户按键转人工台。

此时,被骗用户会听到冒充运营商热线接线人员的声音:“您好!由于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这几个月多收了××元……”然后该“接线员”会要求手机用户提供银行账号和密码以进行退费操作。

这些诈骗电话刚开始全部使用的是包括001951211、001951101、001931201等在内的标准国际长途来电号码,这样的号码既没有来电显示,也无法回拨,而且还无法主动录音取证,甚至连跟踪定位都不行。

中国移动外呼号码会显示为10086,中国联通外呼号码会显示为10010,不可能有另外的号码。并且,运营商即便真的要退费,也根本不会要求用户提供银行卡密码。

狐假虎威吓唬人

黄先生于月底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位自称“王小姐”的年轻女子打电话给他,自称是“司法局法制科”的工作人员。王小姐说:“按照规定,新企业负责人必须参加有关法制培训,课程安排在×日到×日,课程费为680元,上课地点在司法局二楼的大会议室。如果企业忙,也可以选择不参加课程班,但必须买一套法制教材,书费为580元。”

“王小姐”说话有板有眼,让人觉得很有道理,而且她的口气很严厉,一副不容商量的口气。上头的政府部门,一个小企业怎么敢得罪?虽心有不甘,黄先生还是一口答应。

放下电话后,黄先生越想越不对,这位“王小姐”怎么不用固定电话,而用手机来通知呢?一查,“王小姐”的电话竟然是外地的号码!这让黄先生更加怀疑“法制培训班”一事的真实性。经向其他朋友咨询才得知,很多新办企业的朋友也接到了这样的电话,有个朋友甚至上了当,已经买了一套书。

为了一查究竟,黄先生打电话到司法局反映情况。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肯定地告诉黄先生,他是碰到骗子了。

黄先生对此事仍心存疑惑:“为什么我的情况她会那么清楚,但我却不知道她的一点儿底细?”黄先生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了,但是从哪里泄露的,自己并不知道。

大部分骗子利用市民对政府机关工作的不熟悉,假冒相关机关工作人员乃至领导家属的身份,通过“报销发票”、“购买教材”、“帮人消灾”等手段,诈取钱财。为此,市民接到涉及收费的电话或来人,应及时打电话到相关部门核对查实,避免上当。“拨号器”成“盗打器”

大家要小心上门推销的一种号称可以节约话费的“拨号器”,因为它可以轻松解开用户的电话密码,然后进行盗打。

一个名叫黄某的年轻人拿着“中国电信200电话业务登记表”到一所学校推销“预存300元赠送200元话费”的业务。

黄某说,如果办理该业务,将获赠一台价值60元的电话“智能拨号器”,每月可节约不少话费。学校里不少教职工信以为真,掏钱办理了该业务。

安装好电话“智能拨号器”后,一用户发现按照协议预存的500元话费到第二天只剩下445元了。在很少使用电话的情况下,一个月后话费仅剩142元。其他几位办理同一业务的同事都发现了类似情况。而此后安装“拨号器”的人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谨防不法分子打着“节省话费”的幌子,推销电话“拨号器”。电信部门从未授权过任何单位办理预存优惠的业务。不法商贩推销的“拨号器”实质上是电话“盗打器”,无论是手机还是座机,这种电话“拨号器”都可以轻松解开用户的电话密码。这种装置如果在公用IC卡等电话上安装后,可进行连接解密,然后就可以盗打电话。用户话费猛增可能就是因为电话安装“拨号器”后,电话卡密码被不法分子窃取盗打所致。

“出来考察掉队”计

有一帮人冒充是北大学生或者某某大学来本地考察,他们先是问到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然后说他们是某某大学的学生来考察,一不小心掉队了。

然后说借个电话打一打,然后电话里头另一骗子会叫你听电话,说谢谢你关照她的学生!然后以老师的口气来表扬你是个好同志,最后他说要向你借钱,到时一定会还的。还要你登记你的联系方式和姓名,以求将来好还钱!如果你动了恻隐之心,那你的银子就流到了骗子的腰包。

这类骗子往往还长得像模像样,摆出一副是未来国家栋梁的派头,诱使你慷慨解囊。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介绍他到当地派出所,如果他坚持不去,那就一定是骗子,再理会他你就会吃亏了。

小心上门办长途优惠

有一男一女两人来到王女士家,穿着整齐的制服,佩戴着工作牌,手里拿着挺厚的材料,说是中国电信某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免费上门为居民办理明年优惠长途电话服务。他们说:“现在国内长途电话是0.7元钱一分钟,明年还要再调整,现在我们上门登记,只要预存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话费,就可以在明年享受到0.3元一分钟的国内话费,相应的国际长途也有优惠。现在免费办,如果到营业厅办理就要收费了。”

王女士当时真动心了,钱拿出来后,突然想到还应该核实一下他们的身份,就给电信公司咨询部打了个电话,这才知道他们是骗子。

王女士是幸运的,而刘先生却被骗子骗去了500元钱。刘先生在家休息,也有两个人穿着整齐的制服上门来登记电话信息,然后说自己是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了和别的电话公司抢占长途电话市场,所以上门免费提供服务。刘先生看到他们的身上有咨询电话,就照着打了过去。里面一位服务人员很客气地说这里是电信公司咨询部门,上门为您办理长途电话业务的是公司的工作人员,然后又把上门的骗子说的话又说了一遍。刘先生一看确实是真的,想着自己长途也多,办了不吃亏,一下子就掏了500元钱。

电信公司一般不会主动上门提供办理优惠服务,而且从来没有先交钱后提供服务的做法。这些骗子打着几家大的通讯公司的幌子,其实只是在利用IP卡的打折优惠来进行看似优惠的活动。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难辨真伪的时候,最好拨打权威的免费咨询电话,这样骗子的行径将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