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2762100000005

第5章 偷袭珍珠港(4)

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海军上将在给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的电令中,说得更直截了当,一开头就是“此电应视为战争警告”,并预计“日本将在最近几天内采取侵略行动”。可是,在对日本攻击的重点方向做预测时,该电列举了菲律宾、泰国等地,却未提及珍珠港。本来就盲目自信的金梅尔上将,接到这份电报似乎并没有增加多少加强防备的紧迫感,也许还反而吃了一颗“定心丸”。

11月30日,东京致电驻德大使,要求他将下列情况通报德国希特勒元首和里宾特洛市外长:“日本同英美之间存在着突然爆发战争的很大危险,开战的日期也许会比想象的来得更快。”在这前后,东京发给驻美大使野村发出关于销毁密码和重要文件、指定某些使馆人员立即撤离华盛顿的密电。这些都被破译,并及时送到白宫和五角大楼决策者的办公桌上。这些“魔术”情报又一次提醒华盛顿的决策者:战争迫在眉睫!

面对这种形势,美国总统罗斯福真沉得住气。华盛顿时间12月6日晚(东京时间为7日上午),他还在椭圆形书房里与刚病愈出院的密友哈里·霍普金斯漫谈着一个轻松的话题:如何以钓鱼度过自己的晚年。9时30分左右,总统海军副官助理体尔兹上尉走进书房,呈给总统一份刚截获的重要情报。这是近似宣战的日本对美备忘录的前13部分,最后第14部分还在待截之中。

“这就是说要爆发战争了。”罗斯福说着,便把情报递给友人看。霍普金斯建议总统先发制人,但被拒绝了。“不,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很好的历史。”罗斯福其实是言不由衷,因为他知道即便他要先发制人,国会也不会通过。

近似宣战的日本对美备忘录最后的第14部分,以及指令野村大使在华盛顿时间12月7日下午一时(夏威夷时间12月8日上午7时30分)正式通知美方的电文,被美军“魔术”情报组及时截获并译出,其速度甚至超过了日本驻美大使馆的译员。

此刻,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还在梦境中畅游。珍珠港码头带日历的时钟正指在12月8日清晨4时45分的位置上。没有意识到丝毫危机的金梅尔上将,醒来以后也没有马上想到自己的部队,竟还想着有一场高尔夫球要打!他压根没想到他的舰队、他的名誉会遭到突如其来的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是否立即用电话同金梅尔上将联系一下?”在气氛紧张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办公室里,情报局局长威尔金逊向他的上司斯塔克部长建议道。

“不妨先同总统商量一下再说。黎明时分打破金梅尔的美梦是一种罪过。”斯塔克伸向电话机的手,中途又慢慢地放下了。

参谋总长马歇尔上将这天清晨的心情似乎特别好。他按惯例在公园里弯弯曲曲的小径调马,可是比平时多骑了整整20分钟,急得手持“魔术”情报找不到他的陆军情报局远东科科长布拉顿上校像热锅上的蚂蚁。接到通报,马歇尔也没有直接到办公室,而是在寓所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然后不紧不慢地换上衣服,让急出汗来的布拉顿上校在陆军部大门口又等了15分钟。

这时,军方的许多高级官员先后走进了参谋总长办公室。他们都注意到“魔术”情报中“下午1时”这四个字,一致认为在这个时间或稍后不久,太平洋的某个地方将遭到日军的攻击。有的情不自禁地抬起手腕看表,离这个时限仅剩下不到100分钟了。

马歇尔显然感觉到事不宜迟,该下决心了。“日本军队将在今天下午1时,或1时过后不久便开始发动攻击。”他先作出肯定的判断,接着斩钉截铁地说:“我决定向全军司令发出紧急戒备的指令。”随即草拟了电文,并电话通报斯塔克部长,特意在末尾加上“也请转告海军部队”几个字,要求站在身旁的布拉顿上校“用最快最安全的方法”拍发出去。

“最快最安全的方法”其实就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只要他一拿起桌上的专用电话,或者到隔壁房间启用秘密电话,甚至直接指令使用海军短波无线电和专供与夏威夷联络用的FBI系统,那么金梅尔上将就能获得1个多小时宝贵的准备时间,可以命令他的舰队起航,飞机起飞,使来犯的日军措手不及!

然而,一向聪明的马歇尔并没有这么做。在留下深深的遗憾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谜团。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罗斯福总统请求国会对日宣战。他当然不知道陆军通往珍珠港瓦胡岛陆军基地的线路出了故障。他要求“用最快最安全的方法”拍发出去的这份电报,12月7日中午12时12分(夏威夷时间12月8日早晨6时42分)由西部联合电信公司发出,从华盛顿经旧金山再到檀香山,转手3次,走了整整8小时16分。当美驻珍珠港陆军指挥官肖特将军接到此电时,已经是日军开始攻击后7小时零3分了。不知出于愤怒还是悲伤,金梅尔海军上将当着众多参谋人员的面,大声宣读该电文。

这份“最快最安全”的电文成了历史的笑柄。

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工作拖拉的日本驻美大使馆,并没有按照其政府关于必须在华盛顿时间12月7日“下午1时”(夏威夷时间12月8日早晨7时30分)通知美方的电令行事,而是迟了足足80分钟。

这等于给了美国一份意外的“礼物”——日本不宣而战。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后,罗斯福的参战演讲和战争咨文在国会获得了一致赞同,孤立主义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而在此前,美国国会主张在对外关系中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坚决奉行孤立主义。

因此,许多史学家对这个历史谜团的解释是,美国上层早已获知日军的偷袭计划,日本之所以能得手、珍珠港事件之所以能成为现实,只不过是罗斯福的苦肉计而已,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使得罗斯福总统的很多计划受到掣肘。而作为极富远见的杰出政治家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等到轴心国确实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已经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轴心国。

因此,对美国来说,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国内的孤立主义只图眼前利益,不愿参战。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粉碎孤立主义的幻想,实现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坚决与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血战到底。

罗斯福总统办公室里气氛异常紧张。总统召集战时内阁会议,一面向新闻秘书口述在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声明的内容。总统的言词非常庄重,虽然珍珠港的损失很大,但任何一个人都对美国一定能够克服危险事态具有信心。

7日下午12时30分,罗斯福总统召见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亲自把自己写给日本天皇的亲电念给他听,并加以说明。他告诉胡适,日本在四十八小时以内已经开始进攻,目标大概是泰国马来半岛、荷印、菲律宾,但不致进攻美国领土。

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决策集团面临的一切困难问题一下子给全部解决了。过去他们一直处在举棋不定之中,忧虑国内有许多人反对参战或者抱持冷淡态度。现在,全体国民在“不要忘记珍珠港”的共同心声中紧密团结在一起,已经没有孤立主义者和战争介入论者的区别了。通过日本人血腥的手把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在共同目标下,团结一致奋勇前进。惟有打败日本,再没有任何可犹疑的了。

举国一心的情绪已经化为力量拧到一起了。

12月8日上午,罗斯福总统亲自前往国会。他没有坐轮椅,由他的长子詹姆斯搀扶着走进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讲话:“昨天美国遭到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国的国耻。”他站在众议院讲台上讲述了前一天珍珠港遭到卑鄙偷袭的经过。他说:“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领土,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他在十分钟的讲演中要求国会批准对日本宣战,并满怀信心地预言:“凭着我国人民的最大决心,我们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这项要求在参议院全体一致通过,在众议院只有一位持不同意见的女议员投反对票。下午4时10分,罗斯福佩带哀悼死难者的黑袖章在对日宣战书上签了字。

同一天,中国政府也对德意两国宣战。

6.联合战线形成

“好了,我们赢了。”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直接反应就是这句话。12月8日下午2时,他在下院宣布英国对日宣战,比罗斯福宣布美国对日宣战还早两个小时。

当丘吉尔首相从广播中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时极度兴奋,急忙打电话问罗斯福:“日本这次是要干什么?”罗斯福总统回答说:“他们正在夏威夷攻击我们,我们大家已经坐到一条船上了。”

丘吉尔首相对“我们坐在一条船上”这句话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他说:“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单独作战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在日记里充满自信地写道:“希特勒的命运决定了,墨索里尼的命运也决定了。如果问我日本人的命运么,他一定被打得体无完肤。”丘吉尔首相激动得大声对文登外相嚷道:“嗨!日本人干了什么蠢事,你想想看,往美国牛仔的屁股上捅一刀,这会有什么好结果!不管怎么说,我们不会单独作战了。”

有丘吉尔这种激动心情的绝对不止他一个人。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也都同样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全世界被侵略被压迫的国家和人民同坐在一条船上,迎接光辉灿烂的曙光。

在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正在掩蔽部地下室昏昏欲睡,苏联作战部长华西列夫斯基中将匆忙把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告诉他,斯大林立即两眼放光,亢奋起来:“好极了,真是好极了!听听,这群黄脸猴子干得真不赖!”

日本偷袭珍珠港,一下子解除了斯大林在德军重压下的烦恼,给苏联帮了大忙。对德战争已经胜利在握,又不需要担心日本从东面夹攻了。于是,半个月后,苏联秘密从远东军区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包括三十个步兵师,九百辆坦克和全部作战飞机投入莫斯科前线。远东方面只留下一部分边防军和日本关东军对峙。由于有条约,苏联没有对日宣战。

法国的流亡政府,自由法兰西伦敦总部的戴高乐将军闻讯后,也预见到形势将开始好转。当天晚上,他对帕西上校说:“胜利已成定局,今后应该做好收复法国本土的准备。”

荷兰、自由法国、比利时、希腊、加拿大、巴拿马、波兰、萨尔瓦多、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联邦、古巴、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海地等二十多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日本军国主义者用打碎美国太平洋舰队脊梁骨的办法促成了中美英法荷澳新等民主国家的巩固联合,一场用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在地球上全面展开了。

7.三国军事协定

正当东条英机笑逐颜开十分得意的时候,德国希特勒却暴跳如雷,把他周围的人吓得目瞪口呆。

他一直指望德国装甲部队直捣苏联腹地,最后制服英国,但要有一个条件,必须要美国不介入。

自从入侵苏联以来,他一直希望日本向西伯利亚出兵,东西双方夹击苏联,而不惹起对美战争,这是他的总的战略思想。可是,日本在黑龙江国境线上按兵不动。11月,在严寒和风雪中德苏两军进行激烈苦战,12月2日夜,德军逼近莫斯科郊外距红场仅32公里的地方,已经看得见克里姆林宫的塔尖,却遭遇朱可夫率领的苏联军队正面抵抗,寸步不得前进。12月6日,苏军100个师团,从绵延320公里长的战线全面总反攻,希特勒遭受意想不到的反击,疲劳和严寒已超过将士能够忍耐的极限,德军陷入大混乱状态。

就在希特勒决定放弃攻击莫斯科转向后退的这一天,他听到日美开战,美国已经介入世界大战的消息,这使希特勒预感到他的世界战略即将冰消云散,所以气急败坏,六神无主。

希特勒面临着严重的现实,经过两三天的冷静考虑,觉得日本在亚洲牵制住一部分英美的兵力也是可取的,于是在12月11日宣布对美开战。

墨索里尼在12月8日早晨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便向他的女婿齐亚诺外相说:“这下子可完蛋了。”他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像树叶似的发抖。隔了一天,经过一番权衡,又觉得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美英付出相当大的力量在亚太地区和日本打,他在欧洲可能因此而得到好处,可以重温“非洲大帝国”的旧梦,于是在12月11日和德国一起对美宣战。

就在12月11日这一天,日德意三国又签订了一个三国军事协定,宣布三国在对英、美联合作战取得胜利以前,绝不放下武器,并表示了决不与敌人单独媾和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在胜利结束战争之前,缔约国应根据三国同盟精神,在建立新秩序的事业中进行合作。

日本对珍珠港的这次攻击是成功的,但却给日本蒙上了污名劣迹,使它在战败以后也洗刷不清。日本以航空兵作战胜利开始了战争,又以航空兵作战失败而战败告终。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巧合,而珍珠港事件则成了决定如此命运的先导。

对珍珠港灾难,即便5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仍不能忘怀。然而,今日的日本仍厚颜无耻地企图以“奇袭”的谎言代替“偷袭”,这只能提醒美国和亚洲人民:今天的日本还在继续作着50多年前称霸太平洋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