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无智的修行日记
27438600000181

第181章 【千古英雄人物之一】《曹操》

魏武大帝—曹操

真人下世振乾纲

拨乱反正大义彰

鞭挞宇内军威盛

运筹演谋兵法扬

诗赋九天开苍宇

铜雀三台启乐章

道教初萌巧扶持

千古风流天机藏

人生百年,相比人类长河之历史,微不足道!即使较之这人类最后五千年文明史,亦不过白驹过隙。然欲造就人类辨真伪、识善恶及应对各种世事之思想、能力、行为,则是漫长、巨大之灵魂加工工程,非一朝一夕所成,非一生一世可就。创世主通过漫长岁月对具有神佛体形却无神佛思想及能力之人类一点一点注入思想内涵,培养诸方面能力及行为,包括让人类所称之“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成熟亦需要时间过程。很多人类应有之思想情操、文化底蕴、修养内涵,皆通过几代人或一整个朝代,多少众生参与所完成。

三国时代跨愈百年,此一时期,多个天体体系生命同时来在人间结缘,遂由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及孙权五位千古英雄人物带领众生联袂演绎,诠释“义”之内涵,为后世留下刻骨铭心之千古传奇;亦让后世人通晓何为“义”,如顺天治国之义,君臣肝胆之义,英雄结拜之义,重义轻利、舍生存义、举义兵、兴义师等等,每篇可歌可泣之“义”意皆深深植入后人思想,致使后世之人凡提及“义”字,马上想起三国时代所演之“义”。

魏武大帝曹操瑞应黄星,真人下世,拨乱治世,顺天演义。

曹操气魄雄伟,胸怀坦荡于世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诛叛逆,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叱咤风云,显治世整乱之雄风;昼讲武策,夜论经传,登高必赋,义薄云天,展震烁古今之豪气。

曹操知天助汉室,虽然荡平天下,仍然以大事小,效古人知必死而守义。救济苍生,匡正汉室,抑豪强,兴屯田,修水利,明法度,尚节俭,力保汉祚又得延续数十载。

曹操顺天演“义”,功及千秋,非顾及个人之名声。后人之品评真英雄气概,力透纸背,“惨刻处自惨刻,厚道处自厚道,各不相妨,而皆不出于作假,所以为真英雄。”

曹操以英雄之口,言英雄之心:“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杜绝官民淫祀,铲除低灵乱鬼;受降黄巾,海纳天师,扶持道教,推动道教兴盛发展,提升世人道德风尚。

曹操总御皇机,横槊沙场,鞍马为文,即使后世对其极尽诋毁之人,亦不得不称赞曹操是华夏古代史上少有之治世能臣、军事、文学大家。

曹操为文根在性情,跌宕悲凉,独臻超越,沉雄俊爽,创建安风骨,雄浑大气,吞纳宙宇,千古传唱,真诗史也。

曹操著《孟德新书》、《孙子略解》等武学巨著,将用兵之精髓留给世人,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历代兵家称赞不已。

人类历史中,诸多忠奸、善恶之史实,经正史、野史、民间传说、文学艺术而流传千古。但并非所有这些所传、所说皆为准确。很多所传历史人物,史实评价与论述亦非正确。经艺术加工而广为流传之小说、戏曲中内容,则更需审慎而视。

上千年来,许多小说、戏曲皆萧规曹随,将魏武帝曹操描绘成反面人物,奸雄、枭雄等。本文仅从创世主之安排,从更大历史、社会范围及内涵,辅以历史史实,重现千古英雄人物魏武大帝曹操。

第一章英主出世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扫六合一统中原,建立本次中华文明第一个大一统正统皇朝——大秦。短短十五年后,秦皇朝灰飞湮没。风云又起,战火再燃,一代新天国众生来至神州大地,演绎新一朝文化。楚汉相争,群雄并起,以中华兵圣韩信最后战胜一向英勇无敌之西楚霸王项羽而落下帷幕。韩信打下大汉四百年天下。项羽败部转投韩邦,即今日韩国之地。《后汉书?东夷列传?辰韩》及《三国志》中载:“辰韩……其语言不与马韩同……有似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即辰韩之韩人虽为秦人,但不是来自渤海沿岸之燕人或齐人,因其所用词汇不是齐燕一带语言。近代人类学家研究发现,韩民族与中国东南方沿海浙江(楚国)一带人种最为相似。现今,韩国诸多城市在韩国汉江分布位置,和中国楚国时代相同城市在汉江分布位置如出一辙,如韩国丹阳、襄阳、汉阳(今首尔)、汉江、洞庭湖,同时韩国母亲河汉江(韩国)与当年楚国母亲河汉江(中国)之上游都有同名之山——太白山。

汉朝新主刘邦与吕后设计残杀韩信,未央宫英雄溅血,终成千古遗冤!继秦始皇之威,汉武帝开疆阔土,南征北战,大汉雄风,席卷西域。

一、承预言,出英主,正世风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自作《秋风辞》中写到:“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太平御览》卷八十八?皇王部十三)《春秋谶》中亦曰:“代汉者,当涂高也。”至东汉末,巴西阆中名士周舒精研图谶,“数被征,终不诣。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舒曰:‘当涂高者,魏也。’”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又进爵为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武帝薨,太子曹丕嗣为魏王,未几汉禅位于魏,应验“代汉者当涂高也”,“当涂高者,魏也”。

汉桓帝之世,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谯、沛之间,其锋不可当。”(《宋书》卷二十七?志第十七)至曹操破袁绍,是凡五十年,天下莫敌。

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黄龙见谯县,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单飏曰:“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征也。”魏郡人殷登密记之。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黄龙复见谯。曹植作《龙见表》:“臣闻凤凰复见于邺南,黄龙双出于清泉。圣德至理,以致嘉瑞。将栖凤于林,囿龙于池,为百姓旦夕之所观。”(《曹子建集》,曹植著,宋人编)其冬,魏受禅。

建安初年(公元196年),侍中太史令王立观天象知兴衰,“前太白守天关,与荧惑会;金火交会,革命之象也。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王立以后又数言于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三国志》,裴松之注)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丽,途经安阳,亲自撰文祭魏武帝:“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住,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既而三分肇庆,黄星之应久彰。卜主启期,真人之运斯属。其天意也,岂人事乎!”(《全唐文》卷十《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

大汉****,经三百余年,奠定该朝留予千秋万代之“内道外儒”、“天人合一”汉文化本质,并传播大中华文化于域外,创世主安排使命完成,谢幕在即。此时已是强弩之末,盛极而衰,帝纲不振,宦官为患,权臣作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大汉****气数已尽。

天意当此,遂有一代英雄转生世间,成就后续大业。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公元155年)生于显赫官宦家庭,祖父曹腾年轻时做黄门侍郎。汉顺帝时,升至大长秋(皇后官属之长,宦官中最高位)。顺帝崩,冲帝、质帝在位均不及一年,曹腾说动外籍梁冀迎立桓帝刘志,被封为费亭侯。曹嵩为曹腾之子,由司隶校尉,擢拜大司农、大鸿胪,后来官至太尉。

曹操乃曹嵩长子,少年时极机警,好行侠仗义,精骑术和箭法,与袁绍、张邈等为友。少年时曾行刺掌权行恶奸人,事不成。之后博览群书,嗜好兵法,后又注孙武十三篇,以“能明古学”著称。

曹操十二岁时,长史何颙见之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桥玄以极具远见并长于识人著名。曹操十五岁时,太尉桥玄对他说,如今天下将乱,非有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这个社会。能够平定天下者,恐怕只有你了。又把自己妻子和家属托付给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曹操声名益重。司隶校尉李膺之子东平相李瓒弥留之际对后人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朝廷曾征曹操为东郡太守。时权臣专朝,贵戚横恣,曹操以不能“违道取容”(抛弃原则看他人脸色),反而常常干忤(触犯朝廷),恐为嫁祸,不予接任太守之职。后曹操复被拜为议郎,然亦常托疾病,后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如同龙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但志向不改。

这期间,曹操有两首诗问世,直抒其治世理想。《度关山》直言“人为贵”,提出“立君牧民,为之轨则”,仰效古代明君尧、舜、禹等;不要“劳民为君,役赋其力”,并倡省刑薄赋,贵尚节俭。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班白不负戴。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对酒》创作时期与《度关山》相近。诗中王者贤明,臣子忠良,人民礼让,风调雨顺,仓縠满盈,路无拾遗,囹圄空虚,老有所养,恩泽虫鱼。

曹操为政于乱世则独担大任,匡正世风。

不屈权势。熹平三年(公元177年),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任京师洛阳北部尉。上任伊始,造五色棒,悬挂县门左右各十多根,声明如有人敢触犯禁令,不避豪强,一概棒杀勿论。蹇硕乃灵帝宠幸宦官,其叔父违禁夜行,曹操下令立即处死。京师震动,无人敢犯,名遂鹊起。

为政清正。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曹操任济南国相。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权贵,贪赃枉法,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雷厉风行,即时奏免八个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正邪分明。济南淫祀风盛,祭汉初诸侯王刘章祠庙就达六百之多。庙里淫杂涌入,邪恶灵体占据泥塑偶像祸乱世间。曹操到,砸毁泥塑偶像祠庙,杜绝官民乱行不合正道之祭祀,铲除低灵乱鬼。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年轻曹操初出官道,即以雷厉果敢彰显其王者治世风范。后秉政为汉丞相,曹操普除淫祀。

二、举义旗,诛暴乱,护幼主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崩,十四岁皇子刘辩登基,即是汉少帝。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何进与袁绍密谋尽诛宦官,太后不听。绍等又为划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何进采纳之。

曹操闻而笑之,不以为然:宦官自古至今都有,只是主上不应过于宠信,以至于此。如想惩治,杀掉元凶即可,何必招徕外兵!若要一网打尽,难免透露风声,我见此事要以失败告终。(“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断言,乱天下者必是何进。

何进召董卓进京,卓未至而何进已被宦官张让等击杀。卓到,废少帝辩为弘农王而立陈留王刘协,即是汉献帝。京都大乱,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后董卓又鸠杀太后及少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一月,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带剑上殿,专擅朝政。(注:古时礼仪,入朝应报名字,不可大摇大摆,这里天子允许董卓不报名字、稳步上前。)

董卓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判定董卓终必覆败,不从,变易姓名,逃离洛阳。董卓派兵追捕,通告捉拿。曹操经中牟(河南中牟县)时,被怀疑而拘。功曹心知是曹操,向县令进言释放之。

曹操东归至陈留(兖州境内),陈留孝廉韂兹以家财资曹操起兵。义兵讨伐董卓,曹操竖起招兵旗帜,上书“忠义”,集五千人马,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堂弟曹洪、曹仁等于此时投奔曹操,日后均为曹操帐下大将。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关东州郡也纷纷起兵讨董卓以应曹操,计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胄、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曹操行奋武将军。众豪杰多归心袁绍,唯济北相鲍信独谓曹操为不世出,能拨乱反正之人:“夫略不世出,能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乎!”深知曹操乃不世出之真英雄,建议曹操顺天义,挑起拨乱反正重任。

二月,董卓见盟军势大,徙天子迁都长安,留屯洛阳,焚宫室。袁绍等因卓兵强而不敢进。曹操建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军已合,诸君何疑?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然众将皆不从,曹操独自引兵西进,到荥阳汴水,与董卓部将徐荣交战,曹操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曹洪将自己之马交给曹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曹操回到酸枣,见诸盟军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再次献策:“诸君听吾计,使渤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无人听从。诸将对攻打董卓畏缩不前,却为了利益自相残杀。袁绍胁迫韩馥让出冀州,自领冀州牧。

袁绍、韩馥欲立北方的幽州牧刘虞为主,袁绍私下连皇帝印玺都刻好了,曾于座中向曹操炫耀帝玺。此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曹操以诗《蒿里行》记述此时乱象。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殷之切切,满纸忠义,曹操怀天下民生疾苦,悲各路诸侯为利益而争夺,置大义于不顾。虽不合于众,孤立当时,仍然忠心护持幼主汉献帝。曹操曰:“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军、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曹操数谏不听,义师坐失良机,其失望何其深重!眼看“万姓以死亡,生民百遗一”,他“念之断肠”。明白众诸侯只知自保谋私争利,他知不能指望他人,自己却力量薄弱不能胜敌,几乎丧命,其心何其悲怆!然既已决定“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诸君向北面幽州刘虞称臣,我自去西讨董卓),护主兴国、救民生死,一己担道义,虽千万人,吾往之也!

此后,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密谋诛卓,策动中郎将吕布,使为内应。夏天,四月,献帝大会群臣于未央殿,卓朝服乘车而入,吕布等奉诏杀之,百姓歌舞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