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无智的修行日记
27438600000154

第154章 《皮影戏》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汉朝(公元前200年),兴盛于隋唐,到公元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十三世纪传入西方。

据考证,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发祥地,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皮影戏”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流行于陕西一带,透过薄薄的一层白布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皮影戏最早起源于哪里,有各种不同说法,起源时间也有争论,一般说法是起源于汉朝,《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词:“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6年)。设帐幕、夜张灯烛,让汉武帝另坐他幕观看影子,已构成影戏雏形。

元代皮影戏随军传到了南亚,如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RashidOddin,约1248—1318)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此当是影戏无疑。

此时不但在波斯,阿拉伯半岛受影响最大的是土耳其。公元十七世纪,明万历年间传到土耳其后吸收其演出形式,发展为本国的影戏,同时还创造了本国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土耳其人很喜欢“卡拉格兹”这个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戏还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现在在安卡拉等大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周专门演出。

十八世纪中叶影戏传到欧洲各国。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传教士,居阿罗德把中国的皮影视为“宝贝”而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

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

1975年美国艺术家乔·享弗莱女士,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皮影戏在我国最红火的时候,从元明开始以地方分为不同流派,如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东北皮影、湖南-广东皮影等,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用,也都有各自的拿手曲目。仅以北京为例,皮影就分东、西两派。

到清朝,影戏的流向在全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全国除西藏、新疆少数几个省外,各地都有留下了影戏的痕迹。皮影戏在全国遭受的第一次浩劫是在1796至1800年(清嘉庆元年至五年)之间,当时“白莲教”各处起事,震动了清王朝,镇压之余,严旨搜捕。民间谣传:白莲教徒善用纸人组马,涂以人血即活,指挥驱使,兵源不足。有些贪功邀裳望文生义的御史,妄奏影戏班的影人与纸人纸兵同,诬陷操影戏者是“悬打匪”。于是严缉影戏艺人,雷厉风行,风声鹤唳。迫使北京城内的影戏班子全部解散……(摘自翁偶虹《从路家影戏班谈北京影戏》)。嘉庆帝(仁宗)在位时曾五次颁诏禁戏,令烧毁戏箱,驱杀艺人,直至25年后到1821年道光即位后,影戏在全国才渐渐恢复起来。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如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流传广泛的民间艺术。我国皮影艺术遍布民间历经兴衰。史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代,成熟于盛唐,盛行于宋代。皮影戏艺术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民众,所以流传甚广。传至明清时代,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皮影艺术的东、西两大派系。滦州皮影的崛起,将我国皮影文化带入历史的高峰。清末民初,皮影戏盛行全国。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的,其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传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法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成就算完”。相传皮影戏产生于汉代(公元前200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成疾。宫中有个叫少翁的人,用素纸剪成李氏人形,将纸在灯前投影到帷幕上,武帝看后,似见到李氏一样,病渐好。这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为皮制,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形成了皮影戏皮影俗称“灯影戏”,又有“电影始祖”之称。皮影是中国古老的傀儡戏,它利用灯光将兽皮雕刻的各种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故而得名.法国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它为“世界电影的始祖”。皮影戏曲目繁多,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皮影的材料多为驴皮或牛皮,需要刮薄四五次,几经晾晒。又要分解画稿,刻制上色,联结至机制灵活,有了灵动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