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2727600000029

第29章 舒适的家庭氛围和良好心态(9)

7.空虚感。你知道吗,为什么你认识的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好像也有失败感、愤怒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空虚以及盲目的进攻性?但是他们全凭赤手空拳就获得了成功!别相信他们的“成功”是真的,因为许多人获得的成功只是具备了成功所有的外形特征。他们会感到空虚,陷入失败机制的罗网之中,缺乏容纳创新生活的能力。他们赚了钱却不知该怎么花;他们厌倦了生活;他们去各地旅游,但是还是逃避不了空虚感;他们在纽约或巴黎感到空虚,就算在火星上仍然感到的是空虚;他们放弃了追求的目标,逃避工作,逃避责任。清晨醒来眺望旭日,迎接黎明,他们没有欣喜,反而发愁如何打发时间。空虚感的特征是脆弱的自我形象。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空虚的人觉得自己就像罪犯一样,因为他认为他偷来了自己原本不配的东西,所以他有犯罪感。于是当他否定自己的能力时,胜利就变成了失败。他的空虚感成为失败机制运行的表现特征。

以上这些就是失败机制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的敌人。我把它们写出来,以便你能容易地记住它们。

现在,你该怎么对付他们?该怎样赢得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

你必须集中所有激情的炮火对准错误观点进行轰炸,直到把它们夷为平地。你必须掉转攻击性和愤怒感的枪口,杀出克服孤独感和空虚感的血路。

同时,必须搞清一点:失败的行为并不属于失败机制的一部分。在某些活动或计划中的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足为奇。

我确信一点:如果你从未失败过,那么你肯定从未真正尝试过。正如古罗马哲学家、思想家卢西尤斯·阿涅尤斯·塞纳科(公元前4~公元65,罗马哲学家和悲剧作家)所说的:“如果是人,就会钦佩那些敢于尝试的人们,即使他们失败了,也虽败犹荣。”

难道托马斯·爱迪生是个失败者吗?当然不是,这种想法甚至是荒唐可笑的。虽然在大多数伟大发明成功之前,他有过无数次的失败,但是爱迪生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把失败建成了他成功的基石。

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项发明都经历了实验的失败;没有失败的实验,就没有成功的发明。

综上所述,我从生活中总结了一条重要经验教训:判断上的失误和操作中的过错都无法避免,除非你退出生活,躲进毫无生机的世界中。即使这样,你在习惯的支配下仍会犯错误。成功生活的秘密就是战胜失败,创造人生的辉煌:这是最重要的信念。忘掉错误,不为错误伤心,理解自身具有的人性弱点。那么,卸去犯罪感的重负,你就会自信地面对整个世界,认识自己最好的一面;制定好目标,在竞争中层露你能获得成功的才华。

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你对新事物的尝试,因为你尝试时,必然会被失误困扰,不要拒绝错误。轻松地承认错误,但是要藐视错误,宽容自己一如你对朋友的容忍,否则你就会扼杀你的尝试。

然后你才能开发自己真正的潜能,在每一年之中不断加强、维护自己的个性,使它恢复本来的面目。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坚信有一种不可预知,不能抗拒的外力存在于世间,它能够决定个人或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些结论是通过长期对现实的观察而得来的,人们发现世界上甚至自己的身边每天都有意外发生,并且毫无规律,无法被人类掌握和改变。

如果说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法则,而无法避免,那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也并非偶然,大多也不能逃避。人们每天都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然而结局却令他们逐渐意识到一种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们的努力化为乌有,并嘲弄他们无益的挣扎。

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逐渐长大,也进一步地懂得了这股力量对自己和对周围的影响,对它更加敬畏。于是人们给它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命运、上帝、神明、天意……

伟大的诗人,或戏剧诗人,经常会将他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这种力量融人到他的作品中。例如,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英雄人物大都能够未卜先知,并能逢凶化吉,但是这样的做法也会让他们小断地遇到磨难。

然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则无法做到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先知先觉。因此,这位伟大的诗人似乎在告知世人,无论你能否预知未来的命运,都不能避免它,他们每一次有意或无意的举动,都是在向着注定的结果前进。这一点在奥玛·凯亚姆的作品“移动的手指”中作出了生动的描述。他这样写道:移动的手指写着、写着,不停地写着,只要它写下来了,白纸黑字已成定局。你根本无法改变它,哪怕你用伤心的泪水,也无法洗刷掉任何一个字。

其实,各个时期的人都曾感受过这种冥冥力量的作用,这种感受就是这样一句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断努力,这表明他们的意识里坚信着命运可以自己掌握,这似乎又很矛盾。人类总是不断地选择人生,打造命运。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宿命论者与自由意志论者的长久争论,这就是“宿命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比较。”

而在这两种对立的思想论调之间,有一种论调进行缓和——“中庸之道”。两者都有足够的证据来坚持立场时,中庸之道便发挥了其连接调和的作用。

真理的答案永远无法找到,只有调和极端的论调。因此,我们能够发现命运与自由意志结合的定律。这些定律的事实,起源都是人们内心的因果法则。

自由意志决定一切物质世界演变定律的发现,使人类得以认识思想世界的因果定律。因果之间必定是相当的,因而内心的因果法则必须具备命运与自由意志,责任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这种存在于外在内在的因果法则要想达到永远公平、完美、必须互相搭配。可以说每一种结果都是注定的,并不是依据个人的意愿实现的。

一部分人总是争辩说,一个人做错了事,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冈为他的行为都是由他的品性决定的,而他的品性又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无论品性是好是坏,都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说法恐怕不能成立,如果品性真是天生的活,那么也就没有什么道德准则可言了,也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事实并非如此。人的品性根本就是后天养成的,道德准则是人们长期培养的结果。

品性是对一个人所有行为的综合评价。它是人们在漫长过程中,经历数不胜数的人生阶段,最终演变而来的。经历越多的旅程,就拥有越复杂的品性。所以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品性是早已确定的,自己不该对其负责。其实,这些品性正是由于他们的行为所确定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行为的实施者,从而也是品性的塑造者。因此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自己命运的建造者。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行为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品性。当我们把品性朝着善良或邪恶的方面更改时,我们就在为自己确定着新的命运。行为本质的不同,也注定了我们新命运或是多灾多难,或是一帆风顺。

人格即是命运。它是行为的主导因素,预示着行为的结果,这些行为道德的种子,埋藏在品性深处,伺机萌芽、成长。

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遭遇都是自己本身的反映。悲伤、病痛、绝望都是恶行的报应。不请自来的祝福则是对善行的回报。

这个法则绝对公平地影响并调和着人类事务,以此让人们对敌人充满感恩,升华所有的憎恨与不满,把敌人变为朋友不正是很好地消灭了对手吗?尽管别人加害于他,但他并不怨恨,而且平静地接受,耐心偿还这笔良心债,因为他知道敌人只是利用报应的隐形工具。

但任何事都不会如此简单,他不但要偿还内心的负债,还得小心地不要拖欠其他的债。他如履薄冰,担心自己会犯错误,当偿清了恶债之后,就多积善德。他不再犯错,使所有的厄运及痛苦与他无缘。

现实生活中,往往好人受辱,坏人却逍遥,这似乎违背了好人有好报这样的古训。因此,好多人不情愿去走正路,而且有人偏激地表示这个世界几乎是坏人横行,善者受欺。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一把无形的尺子,用以衡量好与坏的标准,不会因为表面的假象而有所改变。

大家应该知道,人人都在不停地成长,改变,也许每个人都在交替地扮演着好人与坏人的角色。事实上,我们周围也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现在的好人曾经可能作恶多端,现在慈和的人以前也许残酷无情,现在纯朴的人以前心术不正。

相反地,现在的坏人以前可能心地善良,现在残酷无情的人以前却很慈悲,现在心术不正的人以前很纯朴。

因此,现在厄运不断的人正品尝着以前种下的恶果,随后,他们也会收获到善良种子结出的幸福果实,坏人现在坐享以前播种的善果,以后则只能自食恶果。

一个人的品性是思维的固定习惯,是行为的结果。一种行为如果被重复多次,就会变成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行为。随后,这些行为不断地自我重复,而行为的实施者并没有为此费力。因此,它便成了人的品性。

一个人出生时的品性受到思维习惯与成长经历的影响,他在一生中的多种努力,做出善或者恶的选择,决定了未来个性是好还是坏。

一个可怜的失业者为人诚实,做事脚踏实地,从不逃避责任。他很想得到一份工作,然而却始终无法如愿。他不断地努力尝试,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次次的失败,这样来看,还有何公道?

这个人曾经做过许多工作,然而,那时他却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在工作中,总是投机取巧,好逸恶劳。他当时一直希望过着安逸的生活,而不用辛苦的工作,并不珍惜拥有的一切和幸福。

尽管他贪图安逸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但原本渴望的甜蜜果实却变得又苦又涩。

他渴求的就是无事可做,现在梦想成真了,却只能原地踏步,直到完全吸取人生的教训。当然他因此也认识到贪图安逸将会堕落,无所事事的环境只能让人消沉,而只有工作才能让人心灵得到充实。

事实上,正是因为他以前的愿望及行为,才造成今天的结局。目前,他的惟一愿望便是找份工作,而且他坚持不懈地在找,他目前的所作所为必将为他带来不错的结果。他不再好逸恶劳,他目前的境况不用多久就会大为改观。导致目前结局的内因已消失,所以能否找到工作就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他不顾一切地找工作,对工作的渴求超过了一切,那么当机会来临时,他才能够抓住机会,并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做好。只要能做到这一条。他发家致富便为时不远。如果他仍然无法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因果法则,便不免怀疑当别人找不到工作时,为什么自己也找不到工作。

不劳而获的事情永远也不要期待,因为每件事都有其发生的原因,每个人的遭遇都是他以前的行为所决定的。勤勉努力会让人取得辉煌的成就,好逸恶劳则会让人不思进取,成就也随之越来越小。所以说,不同的人生就是不同行为的结果,也是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所决定的。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品格。播下行为的种子会渐渐萌发,进而演变为品格。这种播种并不局限于目前的人生,它可以追溯到经历过无数次生与死的无限人生,也可以延伸到无限的未米。一个人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他自己能够品尝的,是自己行为的甜蜜果实或苦涩果实。

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豪,他们依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最终会一败涂地,声名狼藉。而那些无私的人,他们明智,妥善花费自己所赚取的钱财,才是真正的富有者。冷酷无情做事卑鄙的人,虽可得逞一时,但最终将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况,而那些慈善正直的人也终将获得他人的善待和尊敬。因此,善恶终有报,每个人都注定了自己的命运。

将你的爱撒播

我们是否已明白,如果我们希望使人们生活得更好,那么就必须求助于一种更伟大、更仁慈的力量——博爱的力量呢?

“博爱”不仅是一种社会伦理,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让你人生更快乐的法则。只有“博爱”的人,才能胸襟开阔,才能真正做到待人热情、友善,乐于助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永立于不败之地。

爱默生说:“博爱将给这个可怕的旧世界一张新面孔。我们像一个陌生的敌人在这个世界里已经生活得太久了。”

一个富翁忧心忡忡地来到教堂祈祷之后去请教牧师。

“我虽然有了金钱,但我感觉我并不幸福,我甚至不知道应该用自己的金钱做些什么?它能买来欢乐和幸福吗?”他说。

牧师让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街道,牧师问他看到了什么,富翁说:“来来往往的人群,多么美妙啊!”

牧师又把一面很大的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看到了我自己,我很沉闷。”

牧师道:“是啊,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制作的,不同的是镜子上镀了一层银粉,单纯的玻璃让你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美丽的世界,没有什么阻拦你的视线,而镀上银粉的玻璃只能让你看到你自己,是金钱阻拦了你心灵的眼睛,你守着你的财富,却忘记了博爱,像守着一个封闭的世界。”

富翁得到启示,就尽可能的去资助那些困难的人,把自己的博爱带给他们,而得到帮助的人则用无尽的感激和祝福报答他,富翁从中不断的得到欢乐,心情也变得开朗了。

心灵的眼睛一旦被金钱所蒙蔽,就只能看见自己而看不见别人,这样心中当然没欢乐了。

有个古代的传说,说的是一个叫巴什尔的修道士,因为触犯了教皇被逐出教会。

他死后,一个天使专门负责在地狱等他,因为他受过处罚,只能在那里为他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可是,这个修道士性情温和,而且充满博爱之心,他的语言很能打动别人,所以他无论到哪里,都会有一大帮朋友。

即使犯了错误的天使,认识他以后也会改过从善。那些完美无瑕的天使更会慕名而来与他交往。

他被发落到了地狱的底层,可是,他去了以后,那里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

他天生的文明修养和博爱,使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他,地狱也因为他的到来而变成了天堂。

结果是那个负责接待他的天使又回来找到了修道士,告诉他说,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惩罚他的地方,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他还是那个神智清楚的巴什尔。结果是只好宣布取消对他的处分,让他进了天堂,并封他做了圣徒。

献出你的爱心,你也同样会得到爱的回报,我们都在渴望着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丽,如果,大家都用爱心去浇灌这个世界,那么,地球就是一个天堂,我们都是圣徒。

同时,我们从传说中也看到巴什尔是一个多么有执著爱心的人,他用他的爱心去感染所处的环境,并不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忘记了自己善良的天性和博爱之心。

是的,如果你是真心地希望世界成为天堂,那么,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的爱心。

容貌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不在容貌,而在于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