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2680800000004

第4章 要执著还是轻松生活(3)

在传说中南海的君王叫“倏”,北海的君王叫“忽”,中间的帝王叫“浑沌”。倏与忽经常作客于浑沌的国土,接受浑沌丰盛的招待,倏与忽欲报答浑沌热情的款待,想着人都有七窍而浑沌却没有,就想要一天凿出一窍,让浑沌也能跟他们一样享受美食、音乐、怡人的景色等,没想到等七天凿完七窍后,浑沌却因此死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体质与活动的条件,很难将其他人的条件硬套在另一个人的身上;生活的方式虽有多种,但智者只采取适合自己的一种。

学唱歌的驴子

有这样一则寓言是这样讲的:一头驴听说蟑唱歌好听,便头脑发热,要向蟑学习唱歌。于是蟑就对驴说:“学唱歌可以,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于是,驴听了蟑的话,每天以露水充饥,其结果呢,没有几天,驴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讲起来有点可笑,可现实生活中像驴这样的人还很多。不要总觉得别人拥有的比自己好,不顺应规律,勉强行为是一切痛苦和灾难的本源。

毁瓜与护瓜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正好位于魏国与楚国的交界处,这地方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和态度却大不一样。

魏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所以西瓜长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这边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怨恨魏国的村民,嫉妒他们为什么要把瓜种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是,楚国这边的村民就想方设法去破坏魏国村民的劳动成果。每天晚上,楚国村民轮流着摸到魏国的瓜田,踩他们的瓜,扯他们的藤,这样,魏国村民种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死掉了。

魏国村民发现这个情况后,十分气愤,他们也打算夜间派人偷偷过去破坏楚国的瓜田。一位年纪大的村民劝阻住了大家,说:“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报告给县令,向他请示该怎么办吧?”

大家来到宋就的县衙。宋就耐心地劝导本国的村民说:“为什么要这么心胸狭窄呢?如果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地这般闹下去,只会结怨越来越深,最后把事态闹大,引起祸患。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计较他们的无理行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们的西瓜浇水,最好是在夜间悄悄进行,不声不响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国村民依照宋就的话去做了。于是,从这以后,西边楚国的瓜一天天长好起来。楚国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浇过水,感到很是奇怪,互相一问,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为他们的西瓜浇水的正是魏国的村民,楚国的村民大受感动。

很快,这件事情被楚国县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兴,又自愧不如魏国县令。他把这些情况写下来报告给了楚王,楚王也同样很受感动,同时也深感惭愧和不安。

后来,楚王备了重金派人送给魏王,希望与魏国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从此后,楚、魏两国开始友好起来。边境的两国村民也亲如一家。两边种的西瓜都同样又大又甜。

好胜不是最佳选择

争强好胜是每个人从小就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每一个小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人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好胜的人从小就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别人所具有的我必具有。在他们的生活中,从不放过迎接挑战的任何机会,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认准的目标绝不放弃,不管那个目标看上去是多么难于到达。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四处奔忙。这种人个性特别好强,决不能落后于别人,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决不放弃,学到新东西如获至宝,当然持有这种心态的人,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成功并不代表快乐、幸福,争强好胜的人虽然在事业上更容易做到出类拔萃,但是如果在爱情、婚姻、家庭中仍然持有这种心态,往往拥有了别人所羡慕的一切仍然不满足,因此极易导向另一个极端,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就可以大发雷霆,虽然有事业心,但对周围的人怀有“敌意”。

颖考叔“糊涂”的智慧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认清人生之路靠自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名句。自强是什么?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者的精神所以可贵,是因为自强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拼搏奋斗,而非其他人的荫庇提携。

靠别人安身立命是毫无出息的,正所谓:“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52岁时才得一子,万分疼爱,但从不溺爱,经常以各种方法培养其自立能力。他病危时,寄养在乡下老弟家中的儿子特地来看父亲。他要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但儿子从未做过,只好去请教厨师。当儿子将亲手做的馒头送到父亲床前时,父亲已咽了气。儿子悲痛得大哭,突然发现茶几上压着一张纸条,原来是父亲临终前写的一首遗诗,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在如今这个物质的社会里,自强的心态,好像已成为一个浪漫的理想化的状态。窗外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急于求成的人比较多,心态普遍比较浮躁,不少人生活得比较现实。据前不久广东省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不少女性认同一种观点,那就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管怎样这都源于一种心态,那就是急于求成,害怕吃苦,期望不劳而获,这种心态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在女性中存在,这种心态似乎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安逸无忧的生活谁都向往,但是困难却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内容,俗话说,有苦才有乐。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一切,虽然其中可能饱经心酸,但是在奋斗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奋斗后面对自己的哪怕一点点的成绩,都会让我们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有人说人生其实活的就是一份感觉,这句话不无道理。这种成就感,这种自强奋斗的快乐,绝不是父母、爱人、朋友的无偿给予所能感悟到的,也不是靠轻而易举地交换自己的青春美貌就能获得的,没有经过创造就享受,靠别人的创造来装扮自己,讲究享受,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如果只是将洋房、汽车看作是生活的顶点,这样的人生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悲哀。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能力活着,才活得踏实,虽然这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正因为遇到种种困难,我们才会去克服,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正因为面临种种问题,我们才会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出新路。人唯有从这种由忧而喜、不断自强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自强的心态,是一种尊重自己,珍视自己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对亲人,对爱人负责的心态,它需要我们有一股勇气,这种勇气是坚韧的,不仅仅是表现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而且也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内在的考验。比如,当遭遇冷落时仍能泰然处之,当穷困潦倒时仍能雄心不泯,当受到误解时仍能心平气和。自强的心态还要与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相联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落第秀才蒲松龄以历史上自强者的事迹自勉,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名载史册的自强者。这个事例也道出了意志和决心对于成功的决定作用。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自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个困难克服了,另一个困难又来到了。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生命不息,自强不止。面对富裕的生活,我们更不能放弃这种进取的精神。在现在灯红酒绿的社会上,抵制各种诱惑的确需要非一般的定力。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更应心存更大的目标,不能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对纷繁的社会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扎实进取。如果你的知识、人格魅力沉淀不够,你终将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无数自强者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理想是自强的力量之源。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引导和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软弱、混乱而渺小。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自强者自忙而忙出成效,自贱者自闲而惹出祸端。自强者总不安于现状,不断地创新、突变,生活得忙碌而充实,终会有所成就。因此自强不仅是公民个人的心态要求,也是国家强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