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2680800000033

第33章 淡定冷静才懂得进取(5)

转眼三年,又到这一天。这回伙计没忘,心说上回是两班衙役,这回不知是什么排场。万一听石先生仍不接他的画,他恼羞成怒,不定怎么收拾咱呢。伙计一想到这,心里就一直七上八下,不得安宁。

谁知一个上午过去了,没有动静;下午过去了,仍没有动静。眼看太阳落山,要关门了,还是没见人影儿。伙计向外看看,不由松了口气,今儿是没人来了!

正在这时,一个青衣仆人抱着个卷轴走进门来。听石先生眼睛好像忽然复明了,他径直走过去接过卷轴,然后递给那青衣仆人一千两银子,又指指自己的鼻孔,最后是摆摆手。

青衣仆人似乎是看懂了,他一言未发,接过银子转身离去。

伙计在一旁是看得一头雾水,问:“这是谁呀?”听石先生紧闭着嘴,只是不住地示意伙计赶快把卷轴拿到后面的库房去。

伙计回来,只见听石先生正从鼻子里取出两粒药丸,长长出了口气,说:“就这么两粒防臭丸,花去我一百两银子!时隔六年,想不到这幅画更臭了。”

见这就是六年前周润碧拿来的那幅画,伙计更是惊得张大了嘴:“既是劣质卷轴,那您怎么还花一百两银子买下呢?”

听石先生摇摇头,说:“惹不起啊,那钱公子现在是吏部天官啦!但我仍让他的仆人看看我鼻子里的防臭丸,让钱公子知道:我瞎子眼瞎了,鼻子并没失去嗅觉,所以买下他的画,不过卖给他个面子,省得一趟一趟来熏我。再说还有一笔不小的赚头。明儿你把那幅画挂起来,非二万两不卖!我出去避避,这臭味儿就是带着防臭丸都受不了。”

“这臭画您不愿闻,难道就有人愿买么?二万两啊。”伙计还是不明白。

听石先生说:“这你就不明白了。画是不值这么多钱,但吏部天官的名可值两万,也许更多呢。”

第二天伙计刚把那幅画挂上,周润碧就领着一群帮闲文人进来。他们摇头晃脑地对那幅画大捧一通。一些巨商听到消息竞相前来抢购,最后竟以十六万出手。钱尚书遂成京都著名书画家。

听石先生自觉遗祸不浅,终身不再品画,只做防臭丸广为布施,以减轻自己的罪过。

将错就错找回面子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因说错话而陷入尴尬困境的情况。这或多或少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因而错话说出以后如何进行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使错误能够及时得以补救,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境,最要紧的是掌握必要的纠错方法。

将错就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种方法就是在错话出口之后,能巧妙地将错话续接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其高妙之外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地转移原先的思路,不自觉地顺着我之思维而思维,随着我之话语而调动情感。某次婚宴上,来宾济济,争向新人祝福。一位先生激动地说道:“走过了恋爱的季节,就步入了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时常需要润滑。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对旧机器……”其实他本想说“新机器”,却脱口说错,令举座哗然。一对新人更是不满溢于言表,因为他们都各自离异,自然以为刚才之语隐含讥讽。那位先生的本意是要将一对新入比作新机器,希望他们能少些摩擦,多些谅解。但话既出口,若再改正过来,反为不美。他马上镇定下来,略一思索,不慌不忙地补充一句:“已过磨合规。”此言一出,举座称妙。这位先生继而又深情地说道:“新郎新娘,祝愿你们永远沐浴在爱的春风里。”大厅内掌声雷动,一对新人早已笑若桃花。

这位来宾的将错就错令人叫绝。错话出口,索性顺着错处续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换了语境,使原本尴尬的失语化作了深情的祝福,同时又道出了新人间情感历程的曲折与相知的深厚,颇有些点石成金之妙。

有些公开场合,因为以前你曾犯过的错,有人或别有用心或不明就里,当面质问你的不光彩历史,揭你的疮疤。如果你去直接解释,大概没多少人会原谅你,况且在自己的错误上纠缠更会越搞越糟。这时你可用比喻、暗示等,让大家为你设身处地体会你当时犯错的情景。

由于赫鲁晓夫曾经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他批评斯大林后,很多苏联人都怀有疑问:既然你早就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错误,那么你为什么早先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同意见?你有没有参与这些错误行动?

有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这时,有人从听众席上递来一张条子。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的脸上很难堪。他很难做出回答。但他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更无法隐瞒这个条子,他也知道,许多人有着同样的问题。更何况,这会儿台下成千双眼睛已盯着他手里的那张纸,等着他念出来。

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条子,大声念了一遍条子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到:“谁写的这张条子。请你马上站起来,走上台。”

没有人站起来,所有的人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鲁晓夫要干什么。写条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心里后悔刚才的举动,想着一旦被查出来会有什么结局。

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全场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

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

赫鲁晓夫巧妙地即席创造出一个场面,借这个众人皆知其含义的场景来婉转、含蓄地隐喻出自己的答案。这种回答既不失自己的威望,也不让听众觉得他在文过饰非。

这种巧设情景的圆场之所以很奏效,是因为能让人真正地体验,从而快速醒悟他的质问所存在的强人所难的苛刻之处。

幽默大多不曾失效,可万一失效又当怎样圆场才好呢?

在这尴尬的时刻,要能自我解嘲,可以这样说:“这个笑话的奥妙之处,得要出动联邦调查局来发现。”你以这句话笑自己并和听众一起笑。或者:“我们来谈个条件,如果你们听了这故事就笑,我便答应从此不再讲它。”或者:“在我没讲更多的笑话之前,我有个主意,如果你听了这个笑话就笑,我便免费奉送五个笑话。”

这类妙语不仅能帮助你我应付讲台上的情况,而且对生活中任何尴尬或困窘的场面均有解围的效果。

当你在演讲中需要什么帮助,不妨试试下面这些:

“我知道你就在那里,因为我听得到你的呼吸声。”

“你觉得我讲得太快了吗?”

或者当你看见听众之中某人正对邻座耳语时,你说:“为什么你不回家后再解释给他听?”

或者这样的一句:“近来你们有时有幸请到一个好的演讲人,有时不幸请到很糟的演讲人。今天你们享有双重的待遇,因为我太太说我这个人既好又糟。”

尽管你的幽默有时会失灵,可它仍是自找台阶巧妙圆场的一剂良药,所以应当多练习自己开玩笑的功夫。

让“摆动”的心静下来

人们喜欢追求快乐,现在媒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给人们快乐的方法。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并不快乐。与其改变负面情绪,倒不如接受它。这样反而会将注意力转到搜寻和实现人生目标上去。

人的负面思想是很顽固的,往往越改越厉害。硬改负面思想可能会导致言行不一的困境,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想减肥的人都知道少吃多动原则,但却做不到,最后还是让多吃少动占了上风。因此,要学着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强求改变,但要保持觉知。比如,一个人脾气暴躁,现在不是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觉知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生气发火的时候,对自己说:“我现在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气发火。”这就将人的意识和情绪分离开来,情绪便会顺其自然地消减下去。

现在,传统的认知疗法和新兴的接受与承诺疗法发生了激烈的冲撞,前者是控制主义,认为情绪是完全可以用思维来控制的;后者是自然主义,认为情绪这头野马不必拘束,任其自由,玩累了自然会回到马槽安顿。前者好比中国的儒家,信奉正向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后者好比中国的道家,强调随意自然、狂放不羁的自然风格。这两者其实不矛盾,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崇尚规矩的人自然倾向前者、自由散漫的人当然喜欢后者。到了禅家便道:“春有百花,秋有霜;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忧愁赶不走,快乐去得快。这就是人生的现实。因此,好好体会中国人的一句老话“心安即是福”,可能会对忧愁和幸福有更深的领悟。

安的修炼

静而后能安的道理,无论内外身心家国都好理解。而首先的是要作到身心方面的安——“轻安”,包括身轻安、心轻安。所以真正作“内明”之学的心性修养功夫,到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层次,有如宋儒理学家们所说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界时,便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心此身都有一种“轻安”清新的感觉。不过,还没有达到《易经·系辞上传》所说的“洗心退藏于密”的高层次。

“轻安”之反面就是“粗重”。气浮则心自难安,枪打一口气。每临大事有静气。粗重久,得轻安反而心慌神惊,走火入魔。以为没有自我了,着相于我之身见。气功中多有。

那表示

有每夜和我抢棉被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

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留连在外。

我缴的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

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的很好。

有阴影陪伴我的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

有待修整的草地,待清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

有各样对政府不满的抱怨,因为那表示我们有言论自由。

能找到最远的那个停车位,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且还有幸能有辆车。

有巨额的电费账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的很爽。

教堂礼拜时我身后五音不全的女士,因为那表示我还听的到。

有一堆衣服要洗烫,因为那表示我有衣服穿。

一天结束时的疲劳和肌肉酸痛,因为那表示我有拼命工作的能力。

一大早响起的闹钟,因为那表示我还活着。

最好最大的橘子

一天,一群大学生去拜访一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向他请教人生的真谛。

知道他们的来意后,苏格拉底微笑地将他们带到一片橘子林前。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橘子林,一个个大红橘子挂满了枝头,微风吹过,那些诱人的果实就微微地晃动起来,就像欢迎他们一样。苏格拉底指着那片橘子林,说道:“孩子们,去吧!摘一个你们认为最好最大的橘子来。”说罢,哲学家就走向树林的另一边,去等待那些探讨人生真谛的大学生走出树林。

不一会儿,学生们就陆陆续续地走出橘子林,来到苏格拉底面前。但是一个学生却请求道:“老师,再让我选择一次吧!我刚走进橘子林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橘子,但我想后面的橘子一定更大,于是,我就错过了它们,可到最后,我只摘到了一个并不很大的橘子。”

另一个学生也请求道:“我恰恰和他相反,当我刚走进橘子林的时候,我就摘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橘子,可却发现,后面有许多更好更大的橘子。”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请求哲学家,让他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可是,哲学家一直在微笑地倾听。最后,当年轻人平静下来后,哲学家才缓缓地说道:“孩子们,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无论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生命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的机会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在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会感慨如果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自己一定会更加努力,更加热爱生命。然而,生命却只有一次。没有一个人能进行第二次的选择。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每一次的机会,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无怨无悔,壮丽多姿。

漫漫长夜等待黎明,太阳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升起。两只狼

有两只狼,一只关在笼子里,一只在草原。

在笼子里的狼三餐无忧,在外面的狼自由自在。两只狼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狼总是羡慕外面狼的自由,外面的狼却羡慕笼子里狼的安逸。

一日,笼子里的狼对草原的狼说:“咱们换一换吧。”草原的狼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狼走进了大自然,草原的狼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狼高高兴兴,在草原上拚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狼也十分快乐,他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但不久,两只狼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狼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狼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良臣尹绰

尹绰和赦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赦厥为人圆滑,会见风使舵,看主人的脸色行事,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尹绰就不是这样,他性格率直,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