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2673200000038

第38章 下篇 30岁后,昂然地抬起头,无所畏惧地拼搏(10)

30岁后的年轻人应该看看《思考的人》这本书。此书的作者,哈佛教授詹姆斯·E·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是一道巨大鸿沟。成功与不成功的差别只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立即打一个电话解决问题、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多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总之,立即行动起来。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他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重要的是,你要立即行动起来,迈出你的第一步!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写下自己目标的人比没有写下自己目标的人会更成功。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写下自己的目标后,立即行动要比犹豫不前的人更能成功。不过,立即行动起来,不应该是盲动,而应该是理性地立即行动起来。这意味着积极地分析、判断,进而执行,并且要勇于冒险。

抬头的智慧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我们不敢去做。其实,当你鼓起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时,你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像你想象的那么艰难。只有抓住机会,勇于尝试,成功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一个成功者,必是一位行动者

巴依老爷,他有一颗鸡蛋,看着这颗鸡蛋,他就在想:真棒,鸡蛋可以孵出小鸡,小鸡长大了还可以下更多的鸡蛋,更多的鸡蛋就孵出了更多只鸡,鸡又会生蛋,蛋生鸡,鸡生蛋,啊!光是想着,自己的面前就好像看到了黄灿灿的金币,自己住上了华丽的宫殿……突然“啪”的一声,鸡蛋掉在地上,碎了,所以他的一切梦想都变成幻想和泡影了。

想想,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如果只是空想,什么也不会得到。要把想象变成现实,就得拿出一些行动来,改善你的人生,改善你的生活品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席第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但5年之后,他对于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愈来愈不满。

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自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他依然规规矩矩地在海关上班,依然对现实不满意,依然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玩具生意,但是,只是想着,10年以来,他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做过一件事,所以他仍在“想”,也仅是在“想”。

雅达利公司的创始人,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歇尔在被问及企业家的成功之道时,这样回答道:“关键便在于抛开自己的懒惰,去做点什么。就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即刻着手付诸实践。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业家是一位行动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抬头的智慧

“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许多人都听说过的道理,未必都懂得;懂了的道理,未必能付诸实行。这也告诉我们,懂得道理容易,付诸行动却很难,真正行动起来更是难能可贵的。

付诸行动,想到就要做到

名将艾森豪威尔是个很有威望的将领,他领导的百万大军士气旺盛,他的秘诀就是“以身作则,用行动说服官兵”。

一次和一些将领谈到领导统帅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找来一根绳子摆在桌上。他用手推绳子,绳子未动;他改用手拉,整条绳子都动了。艾森豪威尔对大家说:“领导人就像这样,不能硬推,而要以身作则来拉动大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到前线视察,并对官兵们演说,以鼓舞士气。不巧下雨路滑,讲完话要离去时摔了一跤。引得官兵哄堂大笑。

身旁的部队指挥官赶紧扶起他,并对官兵无礼的哄笑,郑重地向他致歉。艾森豪威尔对指挥官悄声说:“没关系,我相信这一跤比刚刚所讲的话更能鼓舞士气。”

艾森豪威尔脾气暴烈,人人皆知。大战后期,美军因伤亡惨重,鼓励大家献血。艾森豪威尔以身作则,立刻以行动来响应这个号召。当他献完血要离开时,被一名士兵发现了,士兵立刻大声说:“将军,我希望将来能输进您的血。”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你输了我的血,希望你不要染上我的坏脾气。”

艾森豪威尔的以身作则起到了如此奇妙的功效,这说明,能够证明你自己的唯有行动,只有切实行动了,才会有结果。任何收获或成功,都需要付诸行动,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西点军校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这个道理是简单的,可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一件易事。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自己不去做,可一旦别人做到了,他又觉得太简单。“事非经过不知难”,必须要亲自尝试,才能体验到事情的难度。把一切事情都停留在口头上和思想上,是没有意义的,你必须行动起来,证明自己。

现在就采取行动,你一定要记住萤火虫的教训,只有在行动的时候才能放出光芒。行动高于一切!不付出行动,成功与梦想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抬头的智慧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最为重要的是要养成“想到就立即做”的好习惯。“想到就立即做”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每一个成功者共有的特质。

立刻行动,把握住现在的瞬间

有一次,西门子公司总裁和他的一位副手到公司各部门巡视工作。到达一个西门子销售点时,总裁看见告示牌上公布的冰箱价格还是一个月以前的,并没有按照总部指令向消费者公布下调50马克,总裁非常生气。

他立即找来销售点的主管。他指着报价牌大声说道:“你大概还熟睡在上个月的梦里吧!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荣誉造成很大损失,因为我们收取的单价比我们公布的单价高出了50马克,我们的客户完全可以在柏林的很多场合,对西门子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质疑。”

意识到自己犯了相当大的错误,主管连忙说道:“是的,我立刻去办。”

看见告示牌上的冰箱价格得到更正以后,总裁面带微笑说:“如果我告诉你,你的裤子后面已经破了一个大洞,而你却不立刻拿去修补或更换,那么,当众出丑的只有你自己。”

西门子总裁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把立即行动作为你的信条。“绝不将任何事情拖延”,这是严格的军人准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准则。迅捷、及时、准确,是军事活动中最宝贵的概念,也是做任何事情要赢得主动的要诀。你必须赶快行动,不要拖延,也不要恐惧什么。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再做。卡耐基告诉我们:做以前拖延下来的事,我们会很不愉快;当初可以很愉快很容易做好的事,拖延了数日之后,就会显得讨厌与困难了。

马克思50岁时想用英文写文章,他立刻就把想法付诸于行动。几个月后,他不仅用英文发表文章,还用英语和人们交谈。而他的一个年轻的朋友当时才30岁,他发誓要学画,但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属于他的日子还很多,这个愿望一直被搁浅。看到马克思50岁时才从头学英语还为时不晚,他便决定像马克思一样,50岁再开始学习画画。不幸的是,他42岁那年,因为一次车祸而丧生了,他的愿望就这样跟随他到了天堂。

我们应该像马克思一样,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否则无法成就大事。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富有才华、能力和魅力。有些年轻人总喜欢找各种借口拖延,比如说,现在我的情绪不好,等心情好了再去做也不迟;现在我没有时间,等时间富裕了再去完成这件事;这件事不太容易完成,还是先放一放吧。殊不知,时间和机会一闪即逝。当你真的下定决心开始做某事时,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抬头的智慧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写下自己目标的人比没有写下自己目标的人会更成功。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写下自己的目标后,立即行动要比犹豫不前的人更能成功。不过,立即行动起来,不应该是盲目行动,而应该是理性地立即行动起来。

珍惜时间,才能使人生增色

30岁后的年轻人对于时间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清晰了。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因为它自出生以来就受着时间的“剥夺”。时间就像是肆意的魔鬼,无情地“牵引”着生命一步步走向灭亡。但是,在时间面前,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抓住每一秒钟,不让时间白白地流失,我们的生命就会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时间拉长

30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懂得时间的价值。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资本。

哲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智者回答:“世界上最长的东西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东西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着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时间会把它冲走,而凡属伟大的,时间则把它们凝固起来,永垂不朽。”

生命是由时间累积起来的,如果你珍惜生命,那么就要去珍惜时间。

别忘了,时间就是金钱。假设,一个人一天的工资是100元,可是他玩了半天或躺在床上睡了半天觉,他自己觉得他在玩上只花了36元而已。错误!他已经失去了他本应该得到的500元……千万别忘了,就金钱的本质来说,一定是可以增值的。钱能变更多的钱,并且它的下一代也会有很多的子孙。

假如一个人杀死一头能下仔的母猪,也就是毁灭了它所有的后代,甚至于它的子子孙孙。假如谁消灭了500元的金钱,那样就等于消灭了它所有能产生的价值。换句话说,可能毁掉了一座金山。

这段话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段经典名言,它简单直接地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假如你想成功,就必须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时间是你自己可以握在手中的最宝贵的财富。那些在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时间的利用。我们来看看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自己一天的时间的。

午夜,墙上的挂钟敲了十二响,巴尔扎克准时从睡梦中醒来,他点起蜡烛,洗一把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最宁静的时刻,既不会有人来打扰,也不会有债主来催账,正是他写作的黄金时间。

准备工作开始了,他把纸、笔、墨水都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是为了不要在写作时有什么事情打断自己的思路。他又把一个小记事本放到写字台的左上角,上面记着章节的结构提纲。他再把为数极少的几本书整理一下,因为大多数书籍资料都早已装在他脑子里了。

巴尔扎克开始写作了。房间里只听见奋笔疾书的“沙沙”声。他很少停笔,有时累得手指麻木,太阳穴激烈地跳动,他也不肯休息,喝上一杯浓咖啡,振作一下精神,又继续写下去。紧张有序的写作一直持续到早晨八点。此时巴尔扎克草草吃完早饭,洗个澡,紧接着就处理日常事务。印刷所的人来取墨迹未干的稿子,同时送来几天前的清样,巴尔扎克赶紧修改稿样。

修改稿样的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2点。整个下午的时间,他用来摘记备忘录和写信,在信上和朋友们探讨艺术上的问题。

吃过晚饭,他要对晚饭以前的一切略作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明天要写的章节进行细致缜密的推敲,这是他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晚上8点,他放下了一切工作,按时睡下了。

这普通的一天,只是巴尔扎克几十年间写作生活的一个缩影。

巴尔扎克曾经这样说过:“我发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他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尚未完成的《人间喜剧》。他向医生了解确实的病况,医生问他:

“你完成那些工作还要多少日子呢?”

“六个月。”

医生摇摇头。

“六个月都活不到吗?六个星期怎么样?”

医生还是摇摇头。

“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也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

医生只是劝他即刻写遗嘱。

“什么?六个小时?”

就在他这样问着的时候,死神悄悄地来到了他身边。

虽然巴尔扎克没有完成心中的夙愿,但是他惜时如金的精神使他为后世留下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一本杂志曾经对人一生在时间的支配上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站着,30年;睡觉,23年;坐着,17年;走着,16年;跑着,1年零75天;吃饭,7年;看电视,6年;闲聊,5年零258天;开车,5年;生气,4年;做饭,3年零195天;穿衣,1年零166天;排队,1年零135天;过节,1年零75天;喝酒,2年;如厕,195天;刷牙,92天;哭,50天;说“你好”,8天;看时间,3天。

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委托人体研究专家对人的一生进行了“量化”分析,有些数字可以作为上面推算的补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电话,2年半;等人回电话,14周;无所事事,2年半。以上推算和量化分析并不全面,而且有些数字也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性,但为我们大致列出了一个生命的账单。

很多人看了上面这个生命账单之后都会感到生命的短暂。这份账单上的时间开支,有一些是非花销不可的,但有的却完全可以节省。

著名教育家本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待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眼前的景象却令青年人颇感意外——本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