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2672800000027

第27章 30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妈妈(4)

孕妇服药对胎儿有无影响并非单一因素。文献报道中常有相互矛盾的观点,这主要是由于用药的条件不同。因为其影响取决于药物分子量、理化性质、使用的剂量和时间、通过胎盘的速度和程度、母体的健康情况,特别是取决于胎儿的发育和不同胎龄的反应。目前孕妇怕服药,认为服药就会影响胎儿。有的孕妇因为孕早期感冒或腹泻服了几片药就要求人工流产。其实有了病服药还是需要的,如果不治,发展成高烧和严重腹泻,将需要更多的药,而且还会因为高烧和频繁的腹泻而发生流产或早产。还有的孕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医师给的药不吃,偷偷丢掉,结果发展为子痫(抽风)。

1.孕妇用药与胎龄的关系

孕早期用药不当有致畸的可能,孕中、晚期因胎儿器官已发育成熟,用药不当会损害器官功能及产生发育障碍。孕12周前服药要注意:

(1)药物是否肯定有致畸作用。

(2)药物服用时间与剂量。

服用药物与受精的孕周按妇女经周期计算,例如某孕妇末次月经是1993年1月1日,过去月经规则28~30天行经1次,预算其排卵受精日为1月15日,受精卵开始在宫内着床逐渐形成胚胎需3周时间,即至2月7日,3周到9周为胚胎器官分化阶段,所以从2月7日到3月初服药为致畸的危险阶段。2月7日以前服药若有影响是流产和胎死宫内,一般不影响胚胎继续发育,因此有“全”或“无”的说法。

育龄妇女月经过期不来,服药应慎重,一时不知当月怀孕而在受精3周内服了药也不要急于做人工流产,应与医师商讨,从上述的三方面考虑是否有服药的危害。

中、晚期妊娠服药,要注意药物的理化作用、用药的疗程和剂量。

2.孕妇用药与新生儿的关系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药物排泄要靠自身来完成,但新生儿血浆含量低于成人,肝、肾功能发育还不健全,所以药物在体内的蓄积浓度远较胎儿期高,所以足月妊娠近产期用药应加注意,如临产24小时内用安定不能超过30毫克即为此理。安定在新生儿脑内蓄积,可使新生儿娩出发生抑郁症。

3.乳母用药对乳儿的影响

母体用药后,大部分药物均能在乳汁内发现,但在乳汁内发现的量差别很大,不一定对婴儿产生副作用,有些药物到乳汁已无药理性作用或被乳儿消化道破坏。

孕妇禁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可能致畸的药物

抗癌药物:抗癌药虽有致畸作用,但必要时仍需应用。在早孕时应避免应用氨甲蝶呤之类的叶酸拮抗剂,并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激素类:妊娠12周内应用类固醇类激素,如雌激素,可使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女孩长大后可能发生阴道腺癌和阴道透明细胞癌。男孩可发生附睾囊肿,睾丸或阴茎发育不全。

天然黄体酮注射剂用以安胎是安全的,但近年来有口服黄体酮问世,要严格区分两类黄体酮的作用,避免使用口服孕激素保胎,否则,会使女性胎儿男性化。

抗糖尿病药:口服抗糖尿病药,甲磺丁脲和氯磺丙脲可能引起死胎、新生儿死亡或多发性畸形和兔唇,如妊娠糖尿病严重应选用胰岛素。

抗疟药:奎宁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耳聋、视力缺陷,还可导致脑积水、心脏畸形、马蹄肾及血小板减少。米帕林无明显致畸作用。

抗癫痫药物:海因及苯妥英钠可导致“胎儿海因综合征”,此征表现为多系统畸形,包括颅骨及面部畸形(如小头畸形、鼻梁儿宽而塌陷、脸下垂等),指趾骨发育不良,智能缺陷及宫内生长迟缓等。

抗凝血药:抗凝血药可能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及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苄丙酮,香豆素和肝素,香豆素又名华法林,15%~25%可引起华法林综合征,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表现为面部器官发育异常、鼻骨发育不全,指或趾骨发育不全等。妊娠中期用此药可引致胎儿发育迟缓、视神经萎缩、小头畸形、大脑不发育,晚期用药可致围产儿出血。

镇静催眠药:服用巴比妥药物是否致畸有争论,有人认为不致畸,有人发现畸形的发病率高,表现为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四肢畸形、唇颚裂、指趾畸形、尿道下裂等,还有的婴儿眼睛的晶体改变。妊早期服用安定和利眠宁也有致畸的报道。

甲硝唑:对动物有致畸作用,对人体尚未证实有致畸作用,孕期服用应慎重。

2.有毒性不良反应的药物

解热镇痛药:孕妇每日服用一般剂量的阿司匹林,连续服用,可使婴儿平均体重下降,产妇产生溶血而致死产,并可引起胎儿在宫内动脉导管闭锁。早产分娩前7天服用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早产婴颅内出血率高于不服药者。但近年来提倡孕中期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80毫克,预防妊高症。

降压药:利血平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特别是在分娩前两天应用,可使新生儿发生鼻塞、分泌物多及嗜睡1~5天,严重可发生紫绀,甚至死亡。

利尿药:噻嗪类,如双嗪克尿塞等中效利尿药,孕期避免常规应用,可降低胎盘灌流量导致的母体电解质紊乱。

抗结核药:异烟肼,有报告说可致婴儿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一般认为尚安全。

链霉素对神经有毒性作用:孕期注射链霉素,对胎儿和成年人均可引起耳聋和肾脏中毒。

抗生素: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同属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听神经有损害。②孕期禁用四环素。四环素致畸及牙釉发育不全,牙齿呈棕黄色。③氯霉素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毒性反应,体内氯霉素达到高浓度,可使新生儿出现“灰色综合征”,其特点是全身呈灰色,伴有心血管衰竭。在孕期特别是孕晚期禁用氯霉素。④红霉素可致肝损害。⑤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对胎儿和婴儿无明显副作用,为孕期首选用药。

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及呋喃唑酮: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高胆红素血症。

维生素属于营养药,但大剂量服用亦有害:①维生素A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胎儿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故每日不超过6000国际单位。②维生素D服用过量可引起母体高钙血症,从而导致胎儿高钙血症;促进骨化。③维生素K,孕晚期不宜口服过量,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

胎教知识与方法

天下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智力超群、才能出众,以便将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必须从胎儿做起。胎教就是指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给予胎儿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

正确认识胎儿的潜能

说起胎教,有人很容易地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东西,认为胎儿在母体内什么感觉也没有,就连产科医生在五六十年代也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特殊检查记录设备仪器的发展,如B型超声扫描仪、胎心监护仪、胎儿镜的发展,使原先一无所知的有关胎儿的感知觉问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受刺激后胎儿心跳和呼吸与胎动的变化乃至胎儿在子宫内喝羊水撒尿与吃手的动作,都被观察并记录下来了。尤其有趣的是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所属的北京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与观察记录到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吵闹声音刺激下胎儿心跳加快,胎动增强,甚至生气地踢腿;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下又由烦躁转为安静,胎心由原先的增快而渐渐减缓到原先安静状态下的胎心率上来,胎动也由受吵闹时的增强而减弱下来,直至安详地入睡。所有这些实验结论,和近年来日本的夏山英一先生及小林登先生的同类实验的报告相同。夏山英一是日本京都府某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十几年来他就一直用25000赫兹的超声波电子扫描器观察胎儿的活动。其中有两组胎儿图像给人以很大启示。一组是一位孕妇每个月都来夏山医生这里,利用超声波同胎儿见面并因此产生了乐趣,当她怀孕17周时的一次“B超”检查时,护士谎说“羊水破了”,这位母亲惊慌失措地哭起来,并说:“不、不,连胎儿的脸都见过了,名字也起好了,可别让他流掉……医生,请您想想办法吧!”医生告诉她“这是假羊水,没关系!”,花费很长时间劝说她。在这期间一直用仪器监视胎儿的动静。从影像来看,胎儿活动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开始时,胎动较缓慢,接着是吃惊般的动作,后来动作越来越强,头部、胸部和腹部抽动并出现了轻微的痉挛,最后胎儿全身抽搐起来。

另一组也是母亲哭泣时胎儿的图像。不过这位母亲是因为高兴而哭泣的。她是一位37岁的妇女,一直想要孩子,经过10年好不容易怀了孕。当她利用超声波装置第一次看到胎儿活动时,母亲激动得哭泣起来,脉搏渐渐加速。随之,胎儿的脉搏也渐渐加速,但没有引起胎动增强,更没有出现痉挛或抽搐,胎动一直是比较舒缓的大动作。

4个月末或5个月开始的胎儿不仅有了听力,能对传入子宫内的各种声音产生感觉和其他反应,而且对视觉刺激或者触觉刺激也有灵敏的反应。几年前日本的小林登教授用强光照孕妇的腹部,发现胎儿闭眼。近几年间北京人民医院和北医大第一医院联合实验,发现当摄影灯突然打开发出强光透过躺着的孕妇腹壁进入子宫内后,胎儿马上活动起来,要等几分钟的适应,胎动才减弱下来。为了避免因强光的热效应刺激了孕妇腹部而引起的胎儿反应,北京天坛医院产科主任宋维炳教授等人,在实验中把白炽灯泡浸入装水的玻璃槽内,光线透过装水的玻璃照在孕妇腹壁上,然后光线再透入子宫内,同样发现受光线突然照射,引起了胎动增强。

胎儿对触觉的刺激也有灵敏的反应。对人工流产的研究发现,2个月的胎儿即可对细发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胎龄4—5个月时,触及他的上唇或舌头,就产生嘴的开闭活动,好像是吮啜的样子。用胎儿镜还发现,如果用一根小棍触碰胎儿的手心,他的手会握紧手指,碰他的足底,他的脚趾可动,膝和髋还可屈曲。

国内外的实验报告,均说明了胎龄在4或5个月以上的正常胎儿,已经具备了人的一些感觉能力,特别是听觉,视觉与触觉已经初步建立。1989年,英国一个叫洛卡亚的胎儿,仅仅5个半月的胎龄,由母亲贝丽夫人早产出来。经过温箱、换气机、输液各种护养而存活下来,在1989年的圣诞节由贝丽夫人抱了出来和亲友们见面。这样,从前属于一无所知的胎儿能力范畴内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渐被人们发现和得到正确的认识。

优美的音乐有助于宝宝身心健康

音乐对于陶冶性情、和谐生活、加强修养、增进健康以及激发想象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音乐的世界是苍白、平淡的世界。

人类需要音乐,小儿更需要音乐,不通过音乐给孩子以快乐来刺激和安慰,等于不教孩子说话。即将做父母的夫妇们,你们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在音乐声中,在你们的交谈中,健康幸福的出生、成长。

音乐虽然只有1234567七个音符,但它却以变化无穷的组织方式,编织出一支支如行云流水,似炊烟缕缕,如雷鸣电击,胜诗超画般的乐曲,拨动千百万人起伏的心弦,使人心旷神怡,激发出灵魂内在的潜能。

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响度不同,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和理性共鸣,下面是乐曲的大概分组及产生的作用,仅供参考:

(1)催眠: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筝曲《渔舟唱晚》,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仲夏之梦》等。

这类作品具有轻盈灵巧的旋律,美妙活泼的情绪,而又具有安详柔和的情调。

(2)镇静: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琴曲《平沙落雁》等。

这类作品优美细致,音乐柔和平缓,带有诗情画意。

(3)舒心:如《江南好》、《春风得意》等。

(4)解除忧郁:如《喜洋洋》、《春天来了》,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等。

这类作品使人联想到春天,仿佛看到春天穿着美丽的衣裳,同我们欢聚在一起,曲调优美酣畅,起伏跳跃,旋律轻盈优雅。

(5)消除疲劳:如《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乐曲《水上音乐》等。

这类作品清丽柔美,抒情明朗。

(6)振奋精神:如《娱乐升平》、《步步高》、《狂欢》、《金蛇狂舞》等。

这类作品曲调激昂,旋律变动较快,引人向上。

(7)促进食欲:如《花好月圆》、《欢乐舞曲》等。

目前有许多年轻的女性比较偏爱交响乐、摇滚乐以及迪斯科等类型的乐曲。这作为每个人的业余爱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现在您已经怀孕,作为一个母亲来讲就是极为不适宜的。因为,这类音乐音量较大,节奏紧快,不利胎儿的发育。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那些适合于母亲和胎儿听的音乐称为胎教音乐。毫无疑问,胎教音乐对于促进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是通过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

在心理作用方面,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通过某种途径把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安静悠闲的胎教音乐,还可以安定孕妇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使之与子宫相邻的大动脉的血流声和横隔膜的活动相适应,给胎儿创造一个平静的环境。同时,优美动听的胎教乐曲能够给躁动于腹中的胎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朦胧地意识到,世界多么和谐、多么美好。

在生理作用方面,胎教音乐通过悦耳怡人的音响效果对孕妇和胎儿听觉器官的刺激,促使母体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母体的生理状况,使母腹中的胎儿健康地发展,同时还能较好地改善和加强胎儿的大脑皮层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而且,胎教音乐中的节奏还能与母体和胎儿的生理节奏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到胎儿全身各器官的活动。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定期给一个7个月的胎儿播放胎教音乐,发现胎儿心率稳定,胎动变得舒缓而有规律。等孩子出生后再听到这段音乐时,神情安详,四下张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个婴儿耳聪目明、性格良好,动作发育也明显早于同龄婴儿。

由此可见,让胎儿听音乐,的确是一种增进智、体健康的好办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诸多胎教方法中,坐第一把交椅的非胎教音乐莫属。

胎教要用动听悦耳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