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信仰
2653900000013

第13章 人才需德才德兼备

人才不仅要有才,还要有德

人才就是有才能的人。无论什么社会都需要用人才,都需要培养人才,但是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用人形态。封建社会的用人形态,就是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而现代化文明社会的用人形态,则是坚持才德兼备的用人标准。封建社会是维护皇权地位和文化传统的用人形态,自然要把德放在首位;而现代文明社会主张鼓励竞争和促进发展的形态,必然会突出人的才能。可以说,什么社会形态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人才使用和培养形态。因为用人关系,在教育培养上,前者自然也与后者一样存在相应的差别。

用人是德才兼备好,还是才德兼备好,我认为当然是才德兼备好。德才兼备一方面体现的是社会用人的封建形态,代表的是皇权的用人意志,另一方面也符合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伦理传统。也就是无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才能.,只要符合各个层次封建统治者的意志,或是能够与其文化传统相符合,就可以成为其提拔重用的对象。反之则不仅不会重用,抑或还会受到压制。

封建社会的用人特点,就是典型的人治制度的用人特点。什么叫德?传统的德除了具有相应的伦理修养外,还要具备能让封建官僚欣赏的“品行”。因为在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里,人是否有才能,是要由能够决定他人前程命运的官僚说了算的。也就是他认为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他认为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过,现在人们所强调的德,还是与之有很大区别的。

显然,在封建社会里能够掌握人才前程和命运的人,是处于主人的地位,而人才却是处于奴性状态的。这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延续两千多年,而有才能的人们无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谁都知道,只有人才的才能得到了充分施展,国家才能快速发展,社会才能陕速进步。

中国正在向现代化文明社会发展,建立什么样的用人形态,必然会对国家发展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建立才德兼备的用人形态,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地使其才能服务国家事业。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树立才德兼备的用人观念,一方面还要建立才德兼备的用人制度,从而做到人尽其才。当然,有了这样才德兼备的用人制度还很不够,还必须建立才德兼备——突出才能的培养并使其拥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转化到素质教育的模式上去。

人才需不需要德?当然需要德,而且德是使用人才必须参考的重要内容,品德不好的人自然不应得到重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必须坚持“在有才能的人中选拔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原则,这和封建社会“在有道德修养的人中选拔有才能的人”的用人形态完全不同。而且任何时候,尽管人的德行可能不够好,但是其才能本身是没有过错的。任何情况下,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得到施展而服务社会,也是无可非议的。况且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也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其品德水平的。另外,人的才能的拥有也是通过艰苦努力和汗水的付出才取得的,本身也是一定的品德体现。所以,对品德修养不够好的人才,只要不是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性质,就应当宽容地对待和适宜地使用,并通过使用过程中的相应教育使其道德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不过,对于追求才能的人们来说,在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水平的同时,也要积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真正成为才德兼备的能够很好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合格人才。

中国要文明进步,要科学发展,要实现现代化,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充分施展,都能为国家的发展事业做出贡献,并且都能服务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也就有希望了,中国社会自然也就能够实现现代化文明大发展的目标了。压制人才,尤其是以所谓道德的名目抹杀人的才能,不可能促进国家的科学发展,不可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要做到人尽其才,除了转变思想观念和改变腐朽的文化传统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建立能够使人才最大程度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用人制度。市场经济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经济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才不再受到官僚主义的严重压制,而可以在市场化的自由经济社会里,比较充分地施展其才华,并且得到相应的经济和地位的回报。所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才能水平提高很快,而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也促使人们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从而形成了才德兼备人才大量涌现的较好局面。

要完全做到人尽其才,就必须建立和坚持才德兼备的重要用人原则。人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也才有条件使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从而形成人才使用的良行循环的社会发展局面。这当然也要求教育制度必须要有同步的才德兼备教育方向上的转变,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才德兼备的人才。

人才不仅要有才,还要有德。用人还是“才德兼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