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西方思想史
2637400000005

第5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思想(4)

第二,是“勇敢”的美德。勇敢是对于正当的合理的意见的坚持,对于有威力的伟大的东西的畏惧,是不为情欲、享受所动摇的坚定精神。和这个美德相适应的是战士等级。也就是说意志力量从灵魂的情绪部分产生时,被控制在极限之内,避免了鲁莽或轻率,成为进攻和防卫中的可信任的力量。如果说节制是理性控制欲望的结果,那么,勇敢是理性控制情绪的结果。

第三,是“智慧”的美德。当理性不受欲望和情绪的冲击和干扰时,它就能透过日常生活中的不断变化而认识理念,从而智慧的美德就会建立起来。这一美德只是绝小部分的人所具有的。这种美德在有谋略的统治者等级中得到实现。

第四,是“正义”的美德。正义意味着给予他应得之物。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也就是当每一个个人只做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这说明在柏拉图看来,正义仅存在于各个阶级各安其职。他的理想的国家不是没有阶级,而是各阶级各司其职,和睦相处。

柏拉图认为赤贫和过富是造成社会动荡和道德退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要订立公平的法律和实行良好的教育来防止贫富差别过大和道德退化。只有做到这一点,正义才算建立了起来。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见他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不仅有多部伦理学著作,而且他考察了许多道德上的具体范畴,如勇敢、公正、慷慨、节制、快乐、幸福、大方、友谊、自尊、自由等等,大大地扩大了伦理学讨论的范围。他主张适中,认为适中是一种美德,过度和不及都是错误的。如勇敢的美德就是在两种邪恶,即恐惧(不足)和蛮干(过度)之中。节制是在寡欲和纵欲之中,慷慨是在吝啬与浪费之中,大方是在小气和粗俗之中,荣誉是在自卑和虚夸之中,如此等等。总之,适中是人的心理的最佳状态。由伦理理性所决定的相对的适中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

适中是有理性的人所追求的目标。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主观条件的差异,适中只是意味着一种相对的均衡。而且,人类的有些行为也根本不存在适中的问题,如恶意、妒嫉、通奸、偷盗和暗杀。它们本身就是坏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过度或不及的问题,干这些事的人总是错的。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伦理学的内容,后来伦理学所讨论的理论和实践、动机和效果、伦理和认知。先天与后天。判断与选择等等,亚里士多德差不多都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了。

由于适中是人的有目的的选择的结果,因此,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种人的行为的目的论模型,形成了西方思想传统中目的论伦理学的基本框架。

伊壁鸠鲁的伦理思想

伊壁鸠鲁一反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沿袭的伦理学中理性主义的方向,把快乐作为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在他看来,幸福欢乐是人生的目的,而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幸福生活是人的最高的天生的善,人们的一切取舍都要从快乐出发,要以感觉来判断一切的善。可见,他的这种以快乐为善的伦理学理论,正是他的感觉论的认识论的延伸和应用。伊壁鸠鲁可以说开辟了伦理学的一个新的方向。

他的这种学说和他的反宗教的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对人的原子论的解释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人的本性的组成包括了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原子,大一些的原子构成我们的身体,而小一些、润滑一些和敏捷一些的原子则是感觉和思维的基础。解释人的本性不需要其他原则,不存在上帝和什么来世,活着的人只存在快乐和痛苦的感觉,人死了也就没有感觉了。人应该从对上帝和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开拓一种自己控制自己的新的生活。这在当时对振奋人们的思想,消除人们的悲观情绪,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伊壁鸠鲁的哲学为后代的反宗教战士所敬仰。马克思在他青年时期所写的《博士论文》中对此有高度的评价,马克思说:“哲学,只要它还有一滴血在它的征服全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中跳动着,它将永远像伊壁鸠鲁那样向着它的反对者叫道:“那摈弃群氓的神灵的人,不是不诚实的,反之,那同意群氓关于神灵的意见的人才是不诚实的。”

所以,从原子论到感觉论,再上升到以快乐为目的的伦理学理论都是一种“大实话”,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种启蒙的作用。

他也是一位社会契约论者,认为人们为了避免互相伤害而彼此订立契约,以保持社会公正。公正就是“相互关系中的一种相互利益”,凡是有利于人们相互利益的事情就是公正的。这是一个最后的标准,否则即使法律宣布为公正的事情也是不公正的。

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他认为个人高于社会,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在他看来,个人是社会的基础,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都要以个人的利益为基础和依据,否则就没有意义。社会不过是为个人谋利益的契约的产物,不是社会创造个人,而是个人创造社会。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基调。

他从个人主义的社会思想出发,反对对奴隶的非人道的做法,主张男女平等。这是他的政治社会思想中进步的地方。

斯多葛派的伦理思想

斯多葛派是指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一批哲学家的总称。起初由于这些哲学家喜欢在雅典一个多柱面彩色缤纷名叫Stoia Poikile的厅堂中集合讨论学问,因此而称这个学派为斯多亚派(stoa),以后更多的人则由形容词Stoic而将其称为斯多葛派。

斯多葛派在自然哲学思想方面并没有更多的创意,他们无非是从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那里拿来点观点加以重新组织一下而已。

他们认为在整个宇宙中,每个事物都是物质的某种形式,然而世界并不是一些惰性、被动的物质的堆积,而是一个能动的、变化的、按一定结构和次序安排起来的。除惰性的物质外,自然界中还有力和能量这些能积极进行形成和有序化的力量。原始的火就是透渗到所有事物之中的,并为它们提供活力的源泉。

宇宙在演化中,原始的火转化成气,卣气又形成水,水的重浊部分凝聚成土,清轻部分又转化成气,甚至能思维的“灵魂”也是一种火性的东西,是一种“火的嘘气”。但这些都不是斯多葛派关键性的思想。关键的是,他们认为这种原始的火具有理性的属性,这种理性的力量就是上帝,因而上帝存在于万物之中,整个宇宙都充满着理性的原则。因此,宇宙万物的本原、世界的主宰是上帝,也就是理性、逻各斯。由于上帝是作为理性的原则而出现于事物之中的,因而事物才会按这种原则而运转。

在斯多葛派看来,命运和天意都是不可违抗的,天意就意味着事件以它的方式产生和运转,一切都在上帝的控制之下。宇宙间没有事物是“瞎捣乱”的。

不仅如此,斯多葛派还引出所谓的世界大火和世界轮回的说法。据说1800年或10800年后,世界为大火所焚,万物复归为原始的火,若干年后原始的火又形成一个新世界。后来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正是利用这些说法引出“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之类的宗教迷信。目前各国的邪教也在利用这种迷信。

总之,斯多葛派的自然哲学是从泛神论而走向宗教唯心主义。在黑格尔看来,整个罗马的宗教迷信在斯多葛派这里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一切外在的、认为神灵有目的的迷信,皆在斯多葛派这里得到保护和辩护。斯多葛派正是在这样的宇宙观的背景上形成他们的道德哲学。

服从天命、顺从命运这是斯多葛派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他们认为世界上所要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意志决定了的,安排好的,是绝对抗拒不了的。虽然他们也承认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且理性与德性是相联系的,然而理性的作用就在于要充分认识天命和命运,也就是认识自己在这部人生戏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扮演好这个角色。

斯多葛派劝说人们要以一种高度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他们强调伦理的实践方面,将自我控制作为伦理学的中心,把变化和命运理解为一种有规律的心智或理性的产物,而不是机遇的产物。这是他们为伦理学带来的新视野和新变化。

他们还提出一种人人皆兄弟的世界大同式的主张。他们认为人不仅要自爱,而且要扩大为爱整个人类,人们都要对上帝虔诚。忠实,对他人忍耐、克制。对人友爱,对神服从,安于命运,这些就是他们的对待人生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他们的许多思想后来都成为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的思想要素,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思想要素。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一个社会、一位思想家,其各方面的思想都是相互影响的,伦理思想不仅可以从一定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政治思想中引出,反过来,一定的伦理思想也能够巩固和加强一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经济思想。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希腊的种种思想都是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前提出发的,而且各种思想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延伸的;这些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关于人的研究和认识。

六、人性研究的最初成果

古希腊的一些思想家开始只是把他们的关注集中在宇宙之谜上,后来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各种学说相互矛盾,一时也找不到答案;同时,由于社会的动荡,于是转而把关注移到关于人的研究上。人的研究首先就是要研究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在雅典的德尔斐神殿上铭刻的箴言就是“认识你自己”,一直到现在,关于人性的研究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前面介绍的一些思想家的政治、法律、伦理等思想。实际上都是他们对人性的一种解释和延伸。

在关于人性的研究上,人们总是会提到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是他们最早把人性的研究摆到人们眼前。所谓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职业教师,他们以教授知识为业,教人以辩论和修辞的本领,以便参加政治活动。“智者”(Sophistes)原文的含义是指某种精神能力和技能的拥有者。这一词在公元前六世纪后半叶,获得了特殊的含义,即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他们十分像近代的知识分子,自身不拥有生产资料,也没有政治权力,而是靠自己的知识为奴隶主和自由民服务,取得经济报酬。在哲学上他们大都抛弃以往的自然哲学,注重社会和伦理、法律方面的问题,重视修辞和辩论能力的训练,具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他们爱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开展辩论。后来,一些醉心于文字游戏的人成为诡辩家和讼棍,柏拉图称他们是“零售灵魂粮食的商人”(见柏拉图的《普罗塔哥拉》),亚里士多德则说他们是“靠似是而非的智慧赚钱的人”。

普罗塔哥拉关于人的思想

普罗塔哥拉就是这样的一位智者,他是智者学派中的重要代表。他是一位从辩证法而走向相对主义,从感觉论而走向怀疑论或主观真理论的哲学家。“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他的名言和核心思想,从而打下了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成为后来怀疑论的思想基础。

我们知道以前古希腊哲学已经区分出感觉与思想、知觉和理性的界限,并且认为真理不能由感觉而达到,要凭理性去把握。普罗塔哥拉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前进一步来阐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而是走了一条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道路,这是他哲学思想的消极方面。

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在他看来,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一切真理的标准。因此,他主张真理就是主观的感觉和印象,而不同意有什么客观真理存在。他从诉讼和辩论的一般行为出发,甚至认为凡事定出一条定理,总可找出一条与之冲突而一样动人和实在的定理来反对它。这种真理因人而异的观点是与他片面夸大感觉的作用相联系的。他认为感觉即知识、即真理。感觉就是“对他呈现”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说“风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又如这里有六颗骰子,他认为这个数目可以说多也可以说少,因为如果我们在旁边再放上另外四个,我们会说原来骰子比后放的要多些;如果我们在旁边放上十二个,我们就会说,原来的六个是少些。所以多与少只是一个相对的规定,是一个存在于表象之中的意识对象。黑格尔认为,对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可以作这样两种理解:“每一个就其特殊个别性说的人,偶然的人,可以作为尺度;或者(二)人的自觉的理性,就其理性本性和普遍实体性说的人,是绝对的尺度。”按第一种理解,中心点是主体及其利益,同一事物对甲是好的,对他而言就是真的。这正是最早的实用主义的主观真理论的萌芽。第二种理解,则说明“现象就是真理”,因为把人的自觉的理性作为绝对尺度,就是说认识并不能在客观的意义上被证实,万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中,现象只是它们在我们感觉中的呈现。也就是说,世界之为现象并不是由于它是在意识之外存在着,它只是一个对于意识的相对存在,如它在我们的感觉中所呈现的那样是真实的。

所以,黑格尔指出:“普罗塔哥拉所达到的只是现象的形式,以后的怀疑论者们又重新采取了这种形式。显现并不是感性的存在,当我说它是显现的时候,我们正是宣布了它的不存在。”当然,黑格尔在书中是极力将普罗塔哥拉作种种有利于他的唯心主义学说的解释的。然而片面的感觉论是很容易走向唯心主义的。现代资产阶级有的唯心主义学派,正是采取这种手法来兜售他们的学说。普罗塔哥拉所主张的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因而在认识论领域内不善于正确处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所以,普罗塔哥拉对于人性的理解是从认识论作为切人点的,他的人性论是主观的感觉论,充满了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