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夏丐尊是从1909年在浙江两级师范工作时开始相识的,那时两人同做翻译工作,两人晨夕相共,相交甚密,结成了真诚的友谊。夏丐尊在思想与文学上都受到了鲁迅的影响。早在1909年就参加了鲁迅、许寿裳等发动的反对尊孔复古的“木瓜之役”。他自称是“受他启蒙的一个人”。
我认识鲁迅翁,还在他没有鲁迅的笔名以前。我和他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相识,晨夕相共者好几年,时候是前清宣统年间。那时他名叫周树人,字豫才,学校里大家叫他周先生。
那时两级师范学校有许多功课是聘用日本人为教师的,教师所编的讲义要人翻译一遍,上课的时候也要有人在旁边翻译。我和周先生在那里所担任的就是这翻译的职务。我担任教育学科方面的翻译,周先生担任生物学科方面的翻译。此时,他还兼任着几点钟的生理卫生的教课。
翻译的职务是劳苦而且难以表现自己的,除了用文字语言传达他人的意思以外,并无任何可以显出才能的地方。周先生在学校里却很受学生尊敬,他所译的讲义就很被人称赞。那时白话文尚未流行,古文的风气尚盛,周先生对于古文的造诣,在当时出版不久的《域外小说集》里巳经显出。以那样的精美的文字来译动物植物的讲义,在现在看来似乎是浪费,可是在三十年前重视文章的时代,是很受欢迎的。
周先生教生理卫生,曾有一次答应了学生的要求,加讲生殖系统。这事在今日学校里似乎也成问题,何况在三十年以前的前清时代。全校师生们都为惊讶,他却坦然地去教了。他只对学生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他讲的时候不许笑。他曾向我们说:“在这些时候不许笑是个重要条件。因为讲的人的态度是严肃的,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破坏了。”大家都佩服他的卓见。据说那回教授的情形果然很好。别班的学生因为没有听到,纷纷向他来讨油印讲义看,他指着剩余的油印讲义对他们说:“恐防你们看不懂的,要么,就拿去。”原来他的讲义写得很简,而且还故意用着许多古语,用“也”字表示女阴,用“了”字表示男阴,用“幺”字表示精子,诸如此类,在无文字学素养未曾亲听过讲的人看来,好比一部天书了。这是当时的一段珍闻。
周先生那时虽尚年青,丰采和晚年所见者差不多。衣服是向不讲究的,一件廉价的羽纱——当年叫洋官纱——长衫,从端午前就着起,一直要着到重阳。一年之中,足足有半年看见他着洋官纱,这洋官纱在我记忆里很深。民国十五年初秋他从北京到厦门教书去,路过上海,上海的朋友们请他吃饭,他着的依旧是洋官纱。我对了这二十年不见的老朋友,握手以后,不禁提出“洋官纱”的话来。“依旧是洋官纱吗?”我笑说。“呃,还是洋官纱!”他苦笑着回答我。
周先生的吸卷烟是那时已有名的。据我所知,他平日吸的都是廉价卷烟,这几年来,我在内山书店时常碰到他,见他所吸的总是金牌、品海牌一类的卷烟。他在杭州的时候,所吸的记得是强盗牌。那时他晚上总睡得很迟,强盗牌香烟,条头糕,这两件是他每夜必须的粮。服侍他的斋夫叫陈福。陈福对于他的任务,有一件就是每晚摇寝铃以前替他买好强盗牌香烟和条头糕。我每夜到他那里去闲谈,到摇寝铃的时候,总见陈福拿进强盗牌和条头糕来,星期六的夜里备得更富足。
周先生每夜看书,是同事中最会熬夜的一个。他那时不做小说,文学书是喜欢读的。我那时初读小说,读的以日本人的东西为多’他赠了我一部《域外小说集》,使我眼界为之一广。我在二十岁以前曾也读过西洋小说的译本,如小仲马、狄更斯诸家的作品,都是从林琴南的译本读到过的。《域外小说集》里所收的是比较近代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翻译的态度,文章的风格,都和我以前所读过的不同。这在我是一种新鲜味。自此以后,我于读日本人的东西以外,又搜罗了许多日本人所译的欧美作品来读,知道的方面比较多起来了。他从五四以来,在文字上,思想上,大大地尽过启蒙的努力。我可以说在三十年前就受他启蒙的一个人,至少在小说的阅读方面。
周先生曾学过医学。当时一般人对于医学的见解,还没有现在的明了,尤其关于尸体解剖等类的话,是很新奇的。闲谈的时候,常有人提到这尸体解剖的题目,请他讲讲“海外奇谈”他都一一说给他们听。据他说,他曾经解剖过不少的尸体,有老年的,壮年的,男的,女的。依他的经验,最初也曾感到不安,后来就不觉得什么了,不过对于青年的妇人和小孩的尸体,当开始去破坏的时候,常会感到一种可怜不忍的心情。尤其是小孩的尸体,更觉得不好下手,非鼓起了勇气,拿不起解剖刀,我曾在这些谈话上领略到他的人间味。
周先生很严肃,平时是不大露笑容的,他的笑必在诙谐的时候。他对于官吏似乎特别憎恶,常摹拟官场的习气,引人发笑。现在大家知道的“今天天气……哈哈”一类的摹拟谐墟,那时从他口头已常听到。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幽默者。
(I936年,《文学》第七卷第六期)
十八景宋:最后一天
景宋是鲁迅的妻子许广平的笔名,广东番禺人,生于1898年,比鲁迅小17岁。1923年秋天,鲁迅应好友许寿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就在那里认识了许广平。她是鲁迅的亲密伴侣,他们之间的相爱和结合,传奇而浪漫。
片段的记述
鲁迅先生平常举动和谈话,有许多精到的地方,我想:随时把可记录的摘写出来,久而久之,把这种材料选择编辑一下,或者也可使人对于他的文字有更清楚的了解。可惜记录了不几天,他就病了。病中一直没有功夫继续记下他的谈话。所以这一片段,是很不完备的。而且当初满以为编辑成帙的,可以由他校正,想不到会要在现时的情况下发表。那么,不妥之处,自然应当由我负责了。
(5月8曰)
晚间我拿起笔来预备写些字,他问我写什么,我把意思告诉了。他表示不愿意,这我懂得的:他以为不值得如此做。但歇一下他又说:“要写,就坏处也得写。”
他处置自己的时间,与其说是为我的,无宁说是为人。只要对于别人的希望可以满足,有时就是极不认识者的通信,他也并不看重自己的精神而置之不理,如一些名流们一样。虽然仍有许多人觉得他的信欠详细或竟不复,因而招致无聊的不了解的讥刺函件,使他痛心。
他自己的文稿也不爱惜,每一书出版,亲笔稿即行弃掉。有时见我把弃掉的保存起来,另一回我就见他把原稿撕碎,又更加以讽刺,说没有这么多的地方好放。其实有许多不大要紧的书,倒堆在那里,区区文稿会没有地方放?不过他不愿意保留起来就是了。曾经有一次他的《表》的原稿给卖油炸鬼的人拿来包油炸鬼给买客,刚好那张稿子落在一个朋友手里,我听见好像身上受了刀割那么痛伤我的心,然而我时常眼巴巴的看他把原稿弄掉,我歪不过他。唉!
今天上午吴先生亲自把《死灵魂》精装本送来。是那么精致的一本图,我们看了都很觉满意。照目前社会情形,尤其书业情形,是很难做的:购买力薄弱,智识程度低下。但他是不管的,为了读者。虽然有时印刷些讲究的书籍,因而有人讥笑他。他的深意却另外存在着。他说:“我的印好书,是有将来的,别人不注意将来,所以就没有把现在的东西好好保存起来留给将来的人做粮食的心意。哪里是为的满足我自己。”
每一种新出版物到手时的高兴,是没法子形容的。吴先生一走,就兴冲冲地一本一本包起来,要使得朋友们赶快收到。这种替人设想的一种无我心情,我是时常体会到的。他的精神感动了我,自然不由得我也在旁给拿包裹纸哪,绳哪,浆糊哪等等,共同把书包扎起来,眼看着一包包的书横在案头,这才靠在躺椅上发出满足的微笑,有时且计算朋友们收到的日子。
这种包裹捆扎的琐事,虽是委之别人比较自己省力,然而他是不肯的。非如此做他不觉得满意。并且时常说:做这种事就是我的休息。真的,他从没有好好休息过,总是手、口、脑轮流地使用。每当嘴谈天时,手算休息了;执笔写字时,手脑并用,口休息了;此外,斜靠在躺椅上,不是在看书就是在那里构思。有时我想:他磨练成机器一样了。别人看得实在太苦了,而他并不在意。自然修理机器也是第一要紧的,否则要损失他的生产力的,但至今没有好好地修理一下,真令人难过。
(5月10日)
下午黎先生来,谈起有些刊物要求老作家每期投稿之类。他以为:
(一)每种刊物应有其个性,不必雷同。目前各种刊物,总是这几个人投稿,是不好的。
(二)新产生一刊物,由老作家稍为帮助一下,三两星期后,便能自己办起来,像《译文》初时情形一样,那是对的。如每期都需要帮助,好像背着一个人走钢架,不但走不动,而且有令背的人跌下的危险。
(三)办刊物应多量吸收新作家,范围要放大,不可老在几个人身上,否则要拖死的。
晚间和C先生谈话,说起“中国将来如要往好的方面走,必须老的烧掉,从灰烬里产生新的萌芽出来”。更加重说:“老的非烧掉不可他是对于旧的渣滓毫不爱惜地割弃的,这是他执着不放松的确信。他太爱新生的进步产物,同时更太讨厌旧有的污秽。
他又说:“中国人所谓没有出路,不是替大多数人着想,他是为自己没有出路而嚷嚷。譬如杨邨人等之找出路就是这样。”
谈到中国的党员和日本党员之不同处,他说:“日本因政府压力过大,做文学的人许多都变了。他们虽则表面似变,但在思想信仰上如故,不过文章上表示缄默而已。中国则不然,他们多要做反叛的文字,乱骂一通。”
(5月11曰)
同C先生谈起中国人的极端性。他说:“中国人对于某人的观察,因其偶有错误,缺点,就把他的一切言语行动全盘推翻,譬如有人找出高尔基一点坏处,就连高氏全部著作都不看。又如吴稚晖不坐人力车,走路,于是崇拜他,反而他的另外行为,比损害一个人的体力更不止的一切,都可抹杀。又如孙传芳晚年吃素,人们就把他的杀人凶暴,都给以原谅了。”
讲起小孩子的难对付。他(小孩)知识稍为有一点,首先问:天上面有什么东西?答说空气。再问空气之外有什么东西……看见了桃子,问哪里来的?说核种出来的。又问没有核的时候,最早最早,桃子是甚么东西生出来的?第一个是哲学问题,第二个是物种原始论。这种题目到如今还答不出来,而小孩子首先注意到。怪不得野蛮人要归之于神,大概是无可解答时的答复呀。
他以为中国人写文章较别国难,因中国文字实在太不够用,所以写作时几乎个个字在创造起来。如果要照文法第几条,那是不可能的,要自己做出新的文法来。外国字则每个字有单独意义,中国是分不出来的,有时加上形容字,也觉得不妥当。
对于中国人做事情的没有持久性,他也很不以为然的。他说:“中国没有肯下死功夫的人。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即如最简便而微小的旧有花纸之收集,也可以观测一时的风向习惯,和社会情形的一般。”
他本身拿文学做武器,和一切恶势力奋斗。可是他时常感慨于文学力量的薄弱,不切实,他希望文学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出来,所以对人谈到这问题,他就说:“文学以后不能算他职业。一教书吃饭例外,专门学者例外一科学家……无论什么人,于自己职业之外,对文学有趣味,工作剩下来的时光,把从实际得来的写出来,各人经验不同,表现得当然五花八门。可是向来一般人X才于科学算学……不愿意努力的,都投向文学这一条路来,或美术上来,这是很不对的。不过这种情形是畸形的。而近来女工,劳动者,每一篇文章出来,容易引人注意,就因为他们的生活充实,自然有一种力量存在着。”
谈到在上海做文章的人,他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如。他说:“海上文人,各有各的本领,我们不可轻看他。你看他会表面上笑嘻嘻,一动也不动,静得很’一点真意也得不出来。我时常想:他们好像非洲Jungle里的动物,矮树林里,看过去极平常’毫不可怕。可是如果真接触到时,就各有各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