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2606900000009

第9章 规划三分(5)

尤其是为了实现理想,诸葛亮更必须谨慎。择主不慎,不仅理想不能实现,而且身败名裂之事在他那个时代是常有的,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荀彧是颍川人,董卓之乱后,他预料家乡必为战火所焚,便离乡投奔冀州牧韩馥。韩馥被袁绍所灭,荀彧又为袁绍所用。不久,他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便于初平二年(191)投奔曹操。同是避乱离乡,诸葛亮是流徙隐居,苟或是两易其主,可见二者在择主问题上态度之差异。然而荀彧的悲剧并未止于此,问题是他最后选中的曹操并非他理想的明主。荀彧投奔曹操后,为曹氏集团立下不少功劳。曹操攻打徐州,荀彧在后方为他力抵吕布的进攻。曹操平定吕布之后,荀彧又为他出迎奉献帝定都许昌的谋策。此后又帮曹操败袁绍于官渡,再灭袁绍之余烬,并献进军荆州之计,迫降荆州刺史刘琮。然而后来因反对曹操封魏公、加九锡,说得明白点,反对曹操觊觎汉家帝位,遭到曹操的忌恨。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吴,荀彧从行。曹军向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据说当时曹操派人给他送一盒子“馈食”,荀彧打开一看,里面是空的。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便“饮药而卒”。对于荀彧的评价,后代人众说纷纭,我们姑且不论,仅就魏晋时期而言,对其持批评之词者颇多。陈寿评价荀彧说他“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南朝刘宋裴松之说:“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或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疾焉。”荀彧虽有才干,但择主见识不高,这是魏晋时舆论对他的评价。“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曹氏。”可见这种评价一直到裴松之时仍占上风。裴松之是不同意这种批评的,他对荀彧所作所为另有评价。然而这种评价,仍是荀彧择主不慎,理想化灰的绝好注脚。我们还是看看裴松之是怎么说的吧:

(荀)彧岂不知魏武(指曹操)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峻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着,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在裴松之看来,荀彧已经看出曹操并非汉室忠贞之臣,只是在汉室衰微之时,为了拯救汉朝,不得已借助曹操的力量。但无论如何,荀彧并未实现拯救汉室的理想,在曹操篡汉之心日明之时只得亡身殉节。

看看东汉末的社会风气,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诸葛亮择主如此谨慎。对比荀彧的身世经历,我们就会钦佩诸葛亮择主的明智。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桐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诸葛亮期待着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这个比喻像一个哑谜,弄得后来一些人大惑不解。

管仲何许人也?管仲是春秋时齐人,那时的齐国政治相当混乱。齐襄公是个无道昏君,他为了与鲁桓公的夫人通奸,将鲁桓公杀死。不但如此,他还多次诛杀无辜,欺辱大臣,长期沉溺于女色。一些有识之士看出齐国的政治早晚要出乱子,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就说过:“君使民慢,乱将作矣。”为了避乱,鲍叔牙便奉齐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管仲也看到了这一点,便和召忽一起辅佐另一个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辅佐的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是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君主。而管仲辅佐的纠,才能比不过小白,所以在继承齐国王位这个问题上,小白战胜了纠。西晋人张辅在论二人优劣时说:

管仲不若鲍叔。鲍叔知所奉,知所投,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三归反坫,皆鲍不为。

看了这段议论,人们不能不想,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而诸葛亮择主谨慎明智,所建功业甚多。诸葛亮与管仲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呢?

再看看乐毅。乐毅是战国时中山国人,赵武灵王灭中山,乐毅入赵。赵国发生动乱,乐毅又离开赵国进入魏国。后来,乐毅作为使臣出使燕国,受到燕昭王的礼遇,于是便背魏人燕。燕昭王死,新即位的惠王不信任乐毅,乐毅又离开燕国投奔赵国。乐毅像住店一样轻易去就于几个国家,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不轻易择主,一旦选中他理想中的明主,便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在有些人看来,诸葛亮与乐毅的区别还不仅于此。西晋人张辅《名士优劣论》比较诸葛亮与乐毅时说:

乐毅诸葛孔明之优劣,或以毅相弱燕,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为五国之兵,共攻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夫孔明包文武之德,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谘以济世,奇策泉涌,智谋纵横,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临终,禅登大位,在扰攘之际,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叙众才,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其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振于遐迩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贪夫廉。”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徙乐毅为伍哉!

如果说管仲与诸葛亮之间有一些不同,那么乐毅与诸葛亮之间则有着较多的不同。

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有着区别,区别越大,可比性越小。既然不可比,还要常常比,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是有可比之处的。

齐襄公死后,国内君位虚以待人,在鲁国的公子纠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欲回国即位。齐国大夫高侯与公子小白关系甚好,暗地配合小白回国。鲁国为了阻止小白回国,一面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一面令管仲带兵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管仲带兵在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埋伏下来,他见小白一行远远过来,便弯弓搭箭,朝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应声倒在车中。众人见主帅已死,顿时大乱。管仲回师,向公子纠报捷。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管仲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身上的衣带钩。足智多谋的小白将计就计,假装中箭,制造了身亡的假象。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顿时放下心来,回国的速度一下放慢了。公子小白趁此间隙,急速回国,在国内高侯等人的配合下,登上王位,控制了齐国,将公子纠御于国门之外。

小白即位之后,欲用鲍叔牙为宰相,不料鲍叔牙推辞说:“我只是个平庸之臣,在治理国家方面,有许多地方不如管仲。您若想治理好国家,非用管仲不可。”小白问:“你怎么不如管仲呢?”“我有五个方面不如他。”鲍叔牙伸出五个手指,一一数道:“宽惠柔民,我不如他。治国家不失其柄,我不如他。忠信可结于百姓,我不如他。制礼义可使四方效法,我不如他。执袍鼓立于军门,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也不如他。”“可是,他射中了我的衣带钩,差点致我于死命。他是我的仇人呀!”小白说。“请您不要这样想。”鲍叔牙劝解道:“人各为其主,他那样做是他忠于主人的表现。如果您能宽宥他,重用他,反过来他也会为您效忠。”

小白想了想,觉得鲍叔牙的意见很对,便决定依靠管仲治理国家。这年秋天,齐国与鲁国大战,鲁兵大败。齐桓公小白派人给鲁国君主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杀他,请你们将他处死。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我一定要活着得到他们,亲手处置。如果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将进兵鲁国。”鲁国接到这封信,害怕齐国继续进攻,便答应了齐君的要求,将公子纠杀死,把召忽、管仲捆绑着送回齐国。召忽不愿回国受辱,自杀而死。管仲被押回齐国,一人国境,便被除去桎梏,接着便沐浴斋戒,受到小白的厚礼迎接。小白不但不计射钩之仇,而且还重用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一个霸主。

战国时乐毅建功立业,也是由于遇到了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燕昭王未即位以前,燕国的朝政被一个叫子之的宠臣把持着。子之执政期间,国内非常混乱,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相攻伐,严重地削弱了国家实力。这时齐国乘燕国虚弱之时,出兵伐燕。结果燕国的“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国没有费多大力气便大胜燕国。燕昭王即位时,正值国家破败,国力虚弱之时。燕昭王有强国之志,他知道国家强盛振兴首先要有人才的辅佐,便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他来到一个叫郭隗的人家里,对他说:“齐国乘我之乱攻破我国。我自知国力弱小,难以报仇。但我想求贤士和我一起共振燕国,以雪国破之耻。怎样才能得到贤士辅助呢?”郭隗回答说:“这要看求贤者的态度了。如果是折节而事之,尊重对方而受之学,就会得胜己百倍之才。如果是开始尊重对方,后来改变态度,则能得胜己十倍之才。如果是见对方尊重自己才去尊重对方,就会得到与自己相当之才。如果是坐在那里傲慢地指手划脚,得到的只是仆役之人。如果是瞪着眼睛怒骂训斥,得到的只是奴隶。大王果真想得到贤才辅助,就要有尊贤重才的表现。天下贤人听到您的重才事迹,就会前来投奔您了。”燕昭王点了点头,又问:“我应向谁表示我的尊重贤才的态度呢?”

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王,想不惜千金买千里马,但长达三年也没买到。他手下的一个官员自告奋勇为其买马,于是国王便把千金付与此官。没过三个月,果然发现一匹千里马,不过很可惜,这匹马刚刚死掉。那个官员便用了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回来交差。国王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谁让你花那么多钱买死马!”官员自有他的道理:“大王买死马尚且舍得花那么多的钱,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都知道您买马的诚意,还愁千里马不送上门来吗?”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个人上门来卖千里马。

看着燕昭王若有所思的样子,郭隗才进一步把题点破:“大王真想求贤,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尊重,那天下比我强的贤才听说后一定会前来辅佐。”

燕昭王听后大喜,便拜郭隗为师,为他修筑华丽的宫室。那些有才干的人听说燕昭王如此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纷纷前来投奔。乐毅就是其中一个。乐毅来到燕国后,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被拜为亚卿。后来,燕昭王又拜乐毅为上将军,委之以军事大权,让他联合赵、楚、韩、魏等国共击齐国。五年之内,乐毅领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并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几乎将齐灭掉。

了解了管仲、乐毅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理解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苦心了。管仲有治国才能,但其治国才能的充分发挥,是因为他遇到了不计射钩之仇的齐桓公。乐毅有军事才能,但其军事才能的充分表现,是因为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燕昭王。诸葛亮自信,自己有管仲之才、乐毅之能,如果遇到像齐桓公、燕昭王那样的明主,也会干出一番事业。然而,这样的明主至今尚未遇、到。知己的明主在当代还有没有?若有,现在在何处?他自信有管、乐之才干,又自叹无管、乐之幸运。

诸葛亮的这番苦心,在当时也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的。一些人听了他自比管、乐的事之后,很不以为然。他们说:哈,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怀才不遇,比什么管仲、乐毅。当今州刺史刘表待他不薄,在他流徙时收容了他,为他学习提供条件,为他生活提供接济,听说他们还是亲戚哩!这不是可以投靠的人主吗?如果真有管仲、乐毅之才,为什么不以刘表为主,大大地施展一番呢?

对于这些世俗的议论,诸葛亮只能一笑置之。不错,凭着叔父与刘表的交情,凭着自己与刘表的亲戚关系,诸葛亮完全可以在刘表手下谋个职位,但他不愿意这样做。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刘表不是他理想中的明主。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汉室后裔中的英杰。诸葛亮对东汉光武帝刘秀评价很高,认为他超过西汉高祖刘邦。这一方面是由于刘秀作为汉家宗室的旁枝后裔使汉朝得以中兴;另一方面也由于刘秀具有神略计谋,生于天心,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的杰出才干。从对刘秀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择主的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具有兴复汉室的志向。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期间,曹操已经陆续战胜北方各割据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而诸葛亮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就是因为曹操阶董卓之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从诸葛亮对曹操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选择明主的又一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对他深信不疑、言听计从,使他尽展雄才的知己。从诸葛亮羡慕管仲遇到齐桓公、乐毅遇到燕昭王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标准。还有一件事也很说明问题。诸葛亮在曹操攻克荆州后,赶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御曹操。孙权的谋臣张昭想把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让他留在江东。诸葛亮不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这是诸葛亮依附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去假设,即使孙权能尽诸葛亮之才,诸葛亮也未必会背刘依孙。不过这件事说明他择主的又一个标准。

用这三条标准衡量,刘表哪一条都不符合。

据当时史书记载,“刘表性缓,不晓军事”。和洽曾到荆州,他对刘表的评价是“无他远志”。裴潜在东汉末曾避乱于荆州,刘表待他甚有礼。然而他却看透了刘表的无能,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指刘表)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贾诩在南阳任张绣谋士时,曾到襄阳见过刘表,他对刘表的评价是:“平世三公之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这些评价说明,刘表虽是刘汉宗室后裔,但不是英杰人物。

刘表所据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然而他只知据地自重,“欲保江汉间,观天下之变”。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赵岐受董承之托,往荆州要刘表“身自将兵来卫朝廷”,刘表只是出资出人助修洛阳宫室,至于亲自带兵保卫朝廷,却始终是赵岐等人的一厢情愿。由此可见,刘表并非有心兴复汉室之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同样的意思也曾出于刘表的同时代人王粲之口:“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指刘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刘表为人若此,怎能对诸葛亮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呢?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岂止刘表不是,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四川的刘焉父子都不是!诸葛亮深知,理想中的明主可遇而不可求,他决心隐居于隆中,躬耕于垄亩,等待遇到明主的那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到,能不能来到,他心中也没有底,然而他这样的信念是坚定的:一年不行就等十年,十年不行就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