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2606900000069

第69章 秋风五丈原(8)

集中在汉中的十万大军全部出动。

木牛流马,运粮不停。

相约孙吴,东西并举。

此次北伐,志在必得!

诸葛亮这样做,自有他的想法。他已经是五十四岁的人了,长年为国事操劳,他感到身体精力一年不如一年,他要趁自己身体条件还可支撑的时候,尽快实现北伐战略,为后人打下钳形夹攻中原的基础。

此次北伐,诸葛亮没有直攻陇右,而是沿褒斜道出斜谷进入关中,目标直指郿县。诸葛亮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第一,寻找曹魏关陇主力司马懿作战。诸葛亮清楚,不打垮司马懿的关陇主力,要想占领陇右,进占关中是不可能的。上次进攻陇右,虽然也把司马懿主力调出来,但由于没有戳到曹魏的要害处,司马懿只是与自己僵持,并不与己决战。此次出兵,直指在长安西二百多华里的郦县,做出一副欲攻长安的姿态,司马懿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第二,如果司马懿不出来决战,就在郿县一带屯驻,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陇右与关中联系中断,必定难以长久支持,夺取陇右就有可能成功。

魏明帝听说诸葛亮出兵斜谷,令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两万,到长安受司马懿节度。并给司马懿下了一道诏旨说:“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魏明帝的诏旨,确定了与蜀军作战的原则:坚守疲敌。上一次对付蜀军就是用的此种战略。

怎样守呢?很多人都要求在渭水北岸坚守,因为郿县在渭水北岸,此外,在渭水北岸拒守还能以渭水为屏障。司马懿却认为,渭水南岸是百姓聚集的地方,不可放弃。便率军渡过渭水,在渭南背水为营。他对诸将说:“诸葛亮如果是个勇者,就会向东出武功(治今陕西武功西),如果他往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诸葛亮出了斜谷,没有东趋武功,而是向西登上了五丈原。这倒不是诸葛亮不是个勇者,而是由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所决定的。

诸葛亮此次出兵,目的不是攻取长安,而是调动司马懿主力与己决战。要进行大规模战斗,诸葛亮早已根据古人的阵法创建了“八阵”之法,而要使八阵充分发挥作用,必须选择适于列阵的有利地形。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城南二十公里处,是一高约一百五十米,宽约一公里,长约五公里的平坝。它北临渭水,南近太白山,东面皆深沟。在五丈原北面,隔渭水与北原遥遥相对,占据五丈原和北原,就控制了渭水,切断了陇右与关中的水上通道。五丈原地理位置如此重要,难怪《地理通志》说:“五丈原高平广远,乃行军者必争之地。”

诸葛亮占据五丈原,最先看出其战略意图的是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当司马懿还认为诸葛亮登五丈原,诸军无忧时,郭淮就指出,诸葛亮必争北原。众将不以为然。郭淮便对司马懿说:“如果诸葛亮渡过渭河登上北原,连兵北山,切断陇道,那么,陇右民、夷就会动荡不安,那将对我魏国非常不利。”郭淮的话提醒了司马懿,他急忙派郭淮屯驻北原。果然,郭淮到了北原,堑垒还未修好,蜀军就来进攻了。因为郭淮先到一步,抢占了有利地形,所以将蜀军击退。

为了实现切断关陇的目的,诸葛亮又做了一次争夺北原的努力。他指挥大军先向西去,使曹魏诸将都误以为蜀军要进攻西围。郭淮认为:这一定是诸葛亮声西击东之计,他作出一副向西的姿态,企图调我大军向西,然后击我东部阳遂(今陕西眉县西)。当夜,果有蜀军袭击阳遂,因魏军有准备,又未成功。

切断关陇的意图未能实现,司马懿又据守不出,战争又进入了相持状态。然而,这次诸葛亮早已做好了持久准备,除了木牛流马运来的大批军粮外,诸葛亮又在渭南地区分兵屯田。成千上万的蜀军士兵在渭水南岸开垦出一片片的耕地,蜀军纪律严明,与渭滨的民田杂错相交,互不犯扰。

五月,东线传来了好消息:孙吴如约对曹魏出兵了!

诸葛亮对此兴奋不已。他曾搞过许多发明:连弩、百造刀、铁蒺藜、木牛流马……。差不多每项发明都不是一次成功,都经历了许多次失败。因此,每次成功,都能使诸葛亮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兴奋。每当这个时刻来临,诸葛亮都不去克制、压抑这种兴奋,他觉得这是上苍在他经受无数次挫折煎熬后给他的报偿,他曾直面承受挫折的打击,他也有资格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况且,每次喜悦和兴奋过后,都会激发他更强烈的发明创造的欲望。

今天,诸葛亮又一次沉浸在这种兴奋和喜悦中。东西两路夹击曹魏,这是他为之倾注一生心血的大发明。早在隆中隐居时,他就开始设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挫折、失败,今天他总算看到了这种局面的出现。他知道,这只是初步试验的成功,离他所期待的成功尚有非常遥远的距离,然而他毕竟看到了茫茫大海中成功之船的桅杆,他坚信总有一天能够登上成功之船。

面对东西夹攻,魏明帝决定采取东攻西守的方针。他一面命令司马懿坚守长安,一面领兵亲赴东线迎击孙吴。这年七月,孙吴退兵,群臣都认为西线大将军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未解,劝魏明帝西幸长安。魏明帝说:“孙权退兵,诸葛亮必吓破胆,大将军必能制之,吾无忧矣。”他没有西赴长安,而是在东线封赏士兵功臣,阅兵犒军,大逞了一番胜利者的威风以后,又到了许昌行宫。

魏明帝实在是低估了诸葛亮。东线退兵的消息传来,诸葛亮不仅没有被吓破胆,甚至连退兵的意思也没有。司马懿不但不能制住诸葛亮,反而在诸葛亮咄咄逼人的攻势下显得畏首畏尾。

诸葛亮多次挑战,派人给司马懿送去战书,司马懿就是不理。有一次,诸葛亮又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封挑战书,奇怪的是,它不是装在口袋里,而是放在一个盒子中。司马懿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放的竟是一身女人穿的衣服和一套女人戴的首饰。

这分明是在嘲笑他胆怯软弱,没有男人气。

司马懿尴尬地扫了一下四周,他发现人们已经看到了这身女人装。他觉得所有的人都在讥笑他,仿佛他在众人眼中不再是号令全军的大将军,而是一个忍气吞声的小媳妇。

司马懿真的被激怒了,他也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啊!

他环视了一下众将,看看派谁去和蜀军打一仗合适。就在他环视众人的瞬间,他突然意识到在他所熟悉的众人中间少了大将张邰。他想起了张邰之死,想起了上次自己的失误,满腔怒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他对众人说:“我真想立即与诸葛亮决一雌雄,无奈皇上令吾等坚守。待我奏明皇上,请求皇上准我出战。”司马懿还真给魏明帝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请战书。

其实,与其说司马懿向魏明帝请战,倒不如说他是想搬出皇上帮他压压众人请战的情绪。他根本不想出战,但在诸葛亮的嘲笑面前他若说出不战,岂不在众人面前威风扫地,面子丢尽!聪明的魏明帝立即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他下令不许出战,并派卫尉辛毗亲持符节来制止魏军。

司马懿的用意不但魏明帝心领神会,诸葛亮也看得一针见血。辛毗持节到长安后,蜀将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节到来,魏兵恐怕不会出来和我们打仗了。”诸葛亮轻蔑地笑笑,说:“司马懿本来就无意与我们交锋,他之所以上表请战,只是作作样子给众人看罢了。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真有把握战胜我们,岂能到千里之外的首都请战!”

僵持,对司马懿来说,只不过是日日消耗军粮而已。

然而,僵持对诸葛亮来说,不仅是日日消耗军粮,而且也日夜消耗着他自己的心血。有一次,诸葛亮又派人给司马懿下战书,司马懿接见了蜀军使者,问诸葛亮的饮食、休息及工作状况。使者说:“诸葛公每天早起晚睡,责罚二十板子的事都要亲自过问。吃东西不多,一天连几升粮食都吃不了。”

这的确是实情。诸葛亮所要操劳的事太多了。

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引魏军主力决战,以图歼灭其主力,以便下一步完成占领关陇的计划;

他要抓好军粮运输和屯田工作,以保证与魏军相持不再因粮食问题而功亏一篑;

他要处理好军队内部的人事关系,因为内部确实有些将领互不服气,闹不团结;

他要关注、处理成都所发生的大事,因为朝中的军政大事还要时时请示于他;

他要考虑自己所培养的接班人的成长问题,因为近年来他明显感到体力有些不支,他不得不考虑一些身后之事。

难怪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的起居和工作情况后断定说:“亮将死矣。”

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

他要努力工作,争取在有生之时为蜀国、为后继者多作一些工作。

然而这种拚命地工作,又反过来缩短着他的生命。越是感到来日无多,就越拚命地做事;越是拚命做事,就越是把这不多的来日无情地缩减。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结束之日,也就是诸葛亮心血耗尽之时。

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终于病倒了。

早些时候,当诸葛亮感到自己不适时,曾给后主刘禅上过一道密表,表中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刘禅见到密表,也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他知道诸葛亮一直豁达乐观,写出这样的表章说明事情已经很严重了。他赶忙派了尚书仆射李福到前线去探望。

李福见到的诸葛亮已经与以前判若两人了。他比以前瘦多了,也老多了,坐卧都需要人扶持。李福明白,不到万不得已时,诸葛亮是不会卧于病榻的。诸葛亮见到李福,心中很高兴,他要李福回去,替他转达三点希望:第一,感谢后主的关心;第二,希望朝中众臣全力辅佐后主,完成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第三,自己死后,不要将尸体运回成都,就葬在汉中定军山。他要在山上看着蜀军北出汉中,平定中原。

李福眼里噙着泪水,听着诸葛亮的每一句话,不住地点头。面对这位为蜀汉政权操劳一生的丞相,李福心里明白,这些话很可能就是他的遗嘱了,因为李福马上就要回去复命,恐怕这是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谈话了。

李福要回成都复命了,他没有和诸葛亮道别,一来他怕打搅了诸葛亮的休息,二来这种情况下的告别与生死诀别没什么不同,他怕万一忍不住失态,对诸葛亮养病没有益处。在回成都的路上,李福的心情非常沉重。蜀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刻,正是需要诸葛亮这样的人才的时刻,但他却要离众人而去了。谁能接替他完成他这未竟的事业呢?想到这里,李福猛地意识到,自己此次来汉中见诸葛亮,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没办。他立刻掉转马头,朝汉中方向驰去。

李福不辞而别,诸葛亮是理解的。但他觉得李福还得回来,因为关于自己身后的继承人的重要问题还没有谈。果然,几天以后,下人报告说,李福又回来了。诸葛亮强打精神,一面让人快请,一面吩咐人扶自己坐起来。

见到李福,诸葛亮就说:“我知道先主为什么要回来。我们近几天虽然谈了许多,但有关谁来继承我的问题还没有谈。”

李福说:“对!这个问题我是忘了向您咨请了,请您明示。”

诸葛亮说:“蒋琬是个很合适的人。”

李福又问:“蒋琬之后,谁可继任?”

诸葛亮说:“费祎。”

“费祎以后呢?”

诸葛亮双目一闭,不再说话了。

李福不再问了。他想,也许是丞相太累了,不该让他对这个问题太劳神了;也许是自己问得太多了,谁能预料到几代人以后的事呢?

李福告别诸葛亮出去了,但最终还是尝到了诀别的痛苦。李福前脚返回成都,噩耗后脚也跟到了成都: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病逝了,享年五十四岁。

消息传来,蜀汉君臣同悲,各族百姓同悲。

后主悲痛,因为他失去了严父和良辅;

蒋琬等人悲痛,因为他们失去了帮助他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李严、廖立等人悲痛,他们虽受到了诸葛亮的处罚,但他们仍希望诸葛亮活着看到他们改过后,能得到重新起用;

蜀国的百姓悲痛,南中的少数民族悲痛,他们认为诸葛亮办事公道,诚信不欺,公忠体国,爱抚子民。

当时人们有一种观念,人死了灵魂不灭,而为之建立的祠庙就是灵魂栖息的场所。诸葛亮逝世整整二十九年以后,他的祠庙才在沔阳建立起来。

然而,在这二十九年中,每到诸葛亮的祭日,蜀国的百姓都自动在街巷中祭祀他,南中等地的少数民族都在野外祭祀他。

诸葛亮借以栖息灵魂的庙宇,早已建在了人民的心中了。民心,就是祭祀诸葛亮灵魂千年不毁的庙宇。

诸葛亮去了,他是在壮志未酬的征途中去的。我们应该怎样从整体上评价诸葛亮的北伐呢?

纵观诸葛亮的七年北伐,除街亭失利损失少量兵卒,拔西城千余家还汉中外,在以后长期征战中,不仅没有损兵折将,而且第三、第四两次北伐均打了胜仗,还夺得了魏国的土地人民,仅武都郡所领即有二万余户、八万余口。在两次因粮尽退军途中,又击杀魏名将二人。其所得武都、阴平二郡,地处蜀汉西北边陲,既可北上陇右,又为汉中左臂,有利于蜀汉北部边境的防守。建兴八年(230),诸葛亮在防御战中,派魏延外线作战,就是从武都北上在阳溪(今甘肃武山西南)大败郭淮魏军的。后来,姜维“数率偏军西人”,也是从武都、阴平北上的。延熙十年(247),蜀军出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南安(治今甘肃陇西西南)、金城(治今甘肃兰州东),胡王治无戴降,徙其部落以还。延熙十二年复出西平(治今青海西宁),延熙十六年围南安,延熙十七年复出陇西,魏狄道县(今甘肃临洮)长举城降。姜维大败魏军,拔河关(今甘肃临夏西)、狄道、临洮(今甘肃岷县)三县民居于绵竹、繁县。延熙十八年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干洮西(指洮水以西,即今甘肃兰州西南),杀敌数万人。最后魏军战蜀,姜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现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倾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由于黄皓专权,置姜维表于不顾,致使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灭亡。由此可见,阴平、武都二郡对蜀汉北部边防的重要战略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率兵十万,对抗魏国名将司马懿二十万大军,以弱小的蜀汉抗衡强大的魏国,且屡次主动进攻,接连取胜,把主战场推向魏境。强大的对手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连魏国臣僚皆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通鉴·魏纪·明帝太和五年》胡注称:“懿实畏亮……及进而不敢战,情见势屈,为诸将所笑。”这就大大地宣扬了蜀汉国威,鼓舞了蜀汉君臣和军民振兴蜀汉的壮志。因而诸葛亮北伐的预期战略目标虽没能实现,但对蜀汉国力的增强,对敌国曹魏的防御,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诸葛亮在北伐中所表现的为远大理想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以及他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当死神一步步向诸葛亮逼近之时,诸葛亮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蜀国军队的存亡。

如果健康情况允许,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打算退兵的。他已经让士兵们在渭南屯田,作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军的主帅,诸葛亮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失去主帅的军心会产生极大的惶恐动荡,而用军心不稳的军队去打仗是兵家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