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2603600000061

第61章 辩论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11)

郑涉之所以想看尸首的原因是“冤死的人面容异常”,这样一来,刘玄佐便省悟过来,命人把军将翟行恭放了。

在辩论中,委婉含蓄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使对方在自我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受到心理上的控制,达到操纵和控制对方言行的目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掌握对手理解能力如何,因为语言暗示靠的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来达到目的,如果对手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或暗示过于深奥难懂,也就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辩论中,委婉含蓄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将不便于直说或者不必直说的话以隐约闪烁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服对方的目的的一种辩论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直言表述、显露锋芒给对方造成伤害而形成激烈对抗,能够启发人想象和思考,体会其中的道理,让对方在细细品味我们的语言之中接受我们的观点,取得共同的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辩论境界。

清代恭忠亲王有一次叫戏班上演武打戏。他突发奇想,说:“你们到台下来打!”台下是石阶,铺满锦石,一翻筋斗,腰骨就会受伤。演员们瞻前顾后,不寒而栗。亲王仍一个劲儿地催,还命令手下取出银两作为赏钱,可演员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下去。此时,老资格的武打演员孙菊仙正站在亲王身边,他审时度势,成竹在胸,笑嘻嘻地说:“你们好好打吧,打完了,王爷不但赏你们一人一个银锞子,还要赏你们每人一贴膏药呢!”

在石阶下演打戏就会受伤,受伤后就得贴膏药,孙菊仙巧用事态的结果来暗示,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使用这一方法时,我们通常可以得到下面几种结果:

一、劝谏,诱导对方

宋景德元年,寇准入朝任宰相。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他为人正直,思维敏捷,但不注意学习。

寇准的老师张泳知道寇准入朝任宰相后,特地赶往京城想提醒寇准加强学习。相聚几日后,张泳向宰相告辞。临别时,寇准问张泳:“先生,您对我还有什么要指教的?”

张泳沉思一会儿,意味深长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不明其意,遂回房翻阅《霍光传》,当看到“不学无术”几个字时,寇准笑了,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寇准便发愤学习了。

二、讽刺落后,揭露丑恶

在一次演讲会上,比彻尔振振有词,滔滔不绝地讲着。一个喝得醉醺醺的人在下面故意捣乱,学公鸡叫。比彻尔镇定自若,看了一下表,说:“怎么回事?难道天要亮了吗?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低等动物的本能是不会错的。”

在这里,演讲家巧用隐含判断,含蓄地批评了捣乱者,使之无地自容。

三、捍卫正义,保护自身

某厂一位青年工人将申请住房的报告交给某领导,该领导看后对青工说:“这报告是你自己写的吗?”

青年工人顺口回答:“你所有的发言稿都是你写的吗?”

顿时,这位领导的脸红了。

很清楚,这两位都很含蓄地运用了隐含判断。领导的话里隐含着“你的报告是别人写的”。这无疑是对青工的蔑视。青工的话里隐含着“你的发言稿也是别人写的”,也是对领导的回敬。

劝说中也要注意使用模糊表达

在劝说中,有时要有意避开对方的忌讳点,绕道而行,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按照预定的迂回路线,步步靠近。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的时候,对方已经不自觉地向你的观点投降了。这也就是曲言婉至的妙处。

模糊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模糊性本就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运用不确定的、不精确的模糊语言进行交际、说辩,在论辩中经常出现。

鸿门宴后,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谋士范增极力反对,劝项羽除掉刘邦以绝后患。范增向项羽献计说:“大王可以把南都之地封给刘邦,如果刘邦接受,那就以此断定他有占据一方养兵练将欲谋天下之罪,可将他处死;如果刘邦不接受,就以违抗命令之罪,同样可将他处死。”项羽听从了范增的计谋,召见刘邦。刘邦听到项羽要封他南都之地时,心中生疑:这是块退可守,进可攻的要地,项羽怎么会封给他呢?当然,他也不敢违命。于是,刘邦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刘邦的回答模糊不清,既没有说愿去南都,也没说不愿去南都,使项羽无所适从,从而机智地破了范增的陷阱,渡过了这一难关。

在说辩中,特别是在回答对方的提问时,有些问题常常不便直言,也不便直接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时如果采用这一方法,就能使自己渡过难关,获得良好的效果。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一个突出的话题是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当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一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在下榻的旅馆门前被一群美国记者所包围,有记者问莫洛托夫:“苏联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绷着脸仅用了一个英语单词回答:“足够!”

“足够”这个模糊概念,既可以回避有多少原子弹这个当时不便公开的秘密,又表达了苏联人民的自尊和力量,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在论辩中,当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的判断或几种方案的选择时,如果没有把握做出断然的抉择,或者任何一种抉择都带有其片面性时,我们便可以用同时带有几种意思的模糊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可以保留一部分自己的意见,又可以给对方造成比较多的回旋余地。

某军校的团支部准备在除夕之夜开个舞会,这在军校里是没有先例的。于是组织者去问校长。校长说:“对于开舞会,我不提倡,也不禁止。”

“不提倡,也不禁止,这不是违反排中律吗?”组织者心里纳闷,并向团支部书记汇报了校长的批示。团支部书记说:“校长的说法怎么会违反排中律呢?排中律是说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不提倡开舞会和不禁止开舞会,这是两个并不互相矛盾的判断。因此,是可以允许对它们同时加以否定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可以有第三种情况存在的,即:校长不禁止开舞会,意即我们可以开舞会;校长不提倡开舞会,意即校长并没有叫我们开舞会。”

组织者听了团支部书记的解释,高兴地走了。此例中校长的回答,就是在肯定与否定之间,寻找一个可能的区域。这种“模糊”与“含糊其辞”的回答,并不是糊里糊涂,心无主见,顶多只能说是不置可否。

模糊术运用的核心,是在肯定与否定、必然与偶然等判断之间,寻找一个可能的区域、一个可行性的空间,其关键则是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

一般来说,论辩中模糊的运用离不开下面几个原则:

一、回避式的模糊语言

回避式模糊术,是根据某种场合的需要,巧妙地避开确指性内容的方法。

1972年周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20多年。现在,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一段话中的“大家知道的原因”就是模糊语言。周恩来总理并没有道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一确指性的内容,而只是笼统地说成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样说虽然没有道出确指性内容,但其含义又是十分明确的,指的是过去20多年间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

这里采用“模糊术”含而不吐,收到了藏而不没、显而不露的效果。既坚持了我国的严正立场,又不失外交礼节。

二、选择式的模糊语言

选择式模糊术,是根据不同的说辩目的,用具有选择性的语言来表达的方法。

古时候,有一国王想与波斯国作战,但又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这位愚昧而又好战的国王便去求神问卜。他到了一个据说是最灵验的神庙,乞求神灵的指示。得到的神谕是:“假如你与波斯国作战,将摧毁一个强大的王国。”

这位国王喜不自胜,乃与波斯作战,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落荒而逃。这位国王十分懊恼,尤其恨神谕不灵,便偷偷写信质问,并署名为“愤慨的求签者”。

不久,神庙主持回信说:“神谕并无错误,而且十分准确。因为你在战争中确实摧毁了一个强大的王国。不过,这个王国不是别人的,正是您领导的王国。”

上述故事中,其“神谕”便是运用选择式模糊术精心制作的,它把两种相反的可能放进同一个含糊其辞的语句中,因此可以任其选择,左右逢源。

三、宽泛式的模糊语言

宽泛式模糊术,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语言传递主要信息的方法。其语言结构往往是:较明确的词语+模糊词语。例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李鹏:“戈尔巴乔夫来贵国进行正式访问,贵国领导人打算什么时候回访莫斯科?”李鹏说:“我们的领导人将在适当的时期访问莫斯科。”此例中,李鹏总理说的“适当时期”,就是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模糊语言。其语言结构是由“我国领导人”、“访问莫斯科”这些概念明确的语词和“适当时期”这个概念模糊的语词构成。外交场合中,有时不便把话说得太实,也不必说得太明,就必须借助模糊术。李鹏总理在此场合用宽泛式模糊术来传递信息,使回答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懈可击。

模棱两可,模糊作答

故意不把话说清楚,模模糊糊,处在两可之间。这种方法,在不便或不能把意思照直说出的情况下,让听者自己去揣度,分析它的含义,往往可收到一箭双雕的巧妙效果。既可解窘,又可反驳,颇具攻击力量。

三国时,刘备曾派伊籍使吴,孙权早知伊籍很有辩才,便想一试,要当面羞辱他。当伊籍入拜时,便问道:“奉事无道君主,辛苦吧?”伊籍答道:“一拜一起,不足为辛苦。”

伊籍的答话,模棱两可,按孙权的问话,这回答当指刘备,但照当时的情景,正在拜孙权,又可指孙权。“一拜一起”倘指对孙权的入拜,那么又暗讥孙权是“无道君主”了。伊籍机智,应变自如,使得孙权有苦难言,确乎令人叫绝。

若对方的问题提得很尖刻很棘手,任何明确的答案都会对本方不利,此时便可采用模糊应答法。可以答非所问,也可以巧妙地转换话题,总之让对方不得要领,却又无话可说。

比如,在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中有道辩题是“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反方北京师范大学队与正方复旦大学队有这么一段问答词:

反方: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你们为城市的发展选择何种模式?

正方:健康的发展模式,而这个健康的模式就离不开流动人口的增加。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既不让流动人口增加又不让流动人口减少,你到底让流动人口怎么办呢?(笑声、掌声)

复旦大学队若老老实实地去回答自己对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那就正中反方的下怀,不但费时费力,还将受制于人。于是辩手选择用“健康的发展模式”这一模糊语言,巧妙过关,而后又顺势向对方提出诘难。

在外交场合,也常采用此术。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有意向我方发难:“请问,对台湾问题,贵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

我外交人员冷静地答道:“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下去,贵国政府是否能具有维护现状的能力?”

对于记者的问题,在当时条件下,我外交人员难以回答,便用了一个似答非答的模糊回答,紧接着又改变话题,反问一个使对方国家大伤脑筋的问题,使之陷入困境,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在交际和说辩中,当需要批评或提醒他人而又不便直接提出时,便可考虑使用旁敲侧击的方法,以便有效地探听到对方的意见。

旁敲侧击的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一时高兴,把一张好弓送给鲁昭公。不久,他又后悔了。楚王手下一位大臣自告奋勇,愿到鲁国去取回那把弓。楚臣拜见昭公。昭公跟他谈及这张弓的事,他赶忙下拜祝贺。

鲁昭公奇怪地问:“为什么要祝贺?”

楚臣回答说:“齐晋越三国早就想这张弓,楚王都没有给他们,现在却给了您。君王您有了这件宝物,就可以防备三个邻国,岂敢不贺?”

楚臣此话一出,鲁昭公害怕了,他知道区区小国之君竟得了三个强国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良弓,势必遭到嫉恨,引来三个强国的进攻。他连忙将弓送还了楚王。

将弓送予别人,直接要回当然不妥。楚臣采取旁敲侧击之法,兜着圈子,间接提醒,假意祝贺,话中有话。鲁昭公终于知晓个中含义,忙将弓送还楚王。

旁敲侧击是指从旁边敲打,从侧面攻击,作为一种论辩技巧,是指在正面攻击难收成果的时候,而采取的侧面攻击法。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心直口快,直来直去,批评别人无所顾忌,火药味很浓,既得罪了人,又达不到目的。其实,人人都有自尊心,只要运用得法,含蓄隐晦的妙语也可激起其心底的良知。

有一客人见主人招待他没有菜肴,便跟主人要来副眼镜,说视力不好,带上眼镜后,大谢主人,称赞主人太破费,弄这么多菜。主人道:“没什么菜呀?怎么说太破费?”客人说:“满桌都是,为何还说没有?”主人说:“莱在哪里?”客指盘内:“这不是菜,难道是肉不成?”

此则笑话一波三折,客人嘲讽主人,手段高明,令人叫绝。

旁敲侧击运用在生活中,一般有“含笑骂人,点化迷津”之功效。

旁敲侧击法作为论辩谋略,启发性大,往往是点到即止,不予说透,让对方去思考、领会。

旁敲侧击批驳对手

伏尔泰有一个很忠实的随身小厮,可他有些懒惰。

一天,伏尔泰对他说:“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小厮赶忙殷勤地把鞋拿来了。伏尔泰一看惊呆了:鞋上仍然布满着昨天出门时沾的泥迹尘埃!他问道:

“你怎么早晨忘了把它擦擦?”

“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答,“路上尽是泥泞污浊,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不又要和现在一样脏了吗?”

伏尔泰微笑着穿上了鞋,不吱声地走出门去。小厮在他身后快步追了上来:

“先生,慢走!钥匙呢?”

“钥匙?”

“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吃什么午饭呢?两个小时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伏尔泰说道。小厮听了目瞪口呆。

许多人一般情况下很难用正话去说服。要想让他们规矩老实,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顺着原路捅回去。

当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趣辩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表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馄饨生”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