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个富人
2588400000023

第23章 富人的观念与素质(4)

1971年6月,盖茨“玩”电脑的机会接踵而来。西雅图湖滨中学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课程复杂,决定采用电脑排课。于是起用盖茨和艾伦,让他们设计排课程序。盖茨和艾伦利用暑假,在几乎空无一人的校园里不分日夜地工作。完成任务后,他们得到2400美元的报酬。盖茨对电脑的热情,重新燃烧起来,在以后短短的几年间,软件业诞生了第一个“天才”,一个改变计算机行业未来的公司——微软诞生了。

少年时期就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

12岁那年,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他在休斯顿有个最好的朋友,其父亲对集邮非常着迷。所以戴尔和朋友两人自然也想开始集邮。为了要储备集邮的资金,他在离家两条街的中国餐厅洗碗,也开始把新闻记者有关邮票的报道当作消遣。

戴尔很快就注意到邮票价格正在升高。在20世纪70年代,戴尔一家餐桌上讲的是联邦储备局主席的决定,以及这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率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们讨论石油危机、应该投资哪些公司、该买或该卖哪些股票等等话题。当时休斯顿的经济正值大幅成长的阶段,收藏品的市场非常活跃,戴尔从所读到或听到的内容里,可以很明显看出邮票正在攀升。身为一个小孩,他视此为一个机会。

戴尔开始着手进行第一次生意冒险。

首先,戴尔在邻居间找了些人,说服他们把邮票委托给他处理。然后,戴尔在当时的专业刊物《林氏邮票杂志》(Linn’sStampJournal)上刊登“戴尔集邮社”的广告,然后制作出一个12页的目录,寄发出去。出乎意料之外,戴尔一举赚了2000美元。

戴尔很早就学到这有力的一课,了解到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也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

美国开放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加上个人的叛逆性格和灵敏锐利的嗅觉成为其经营天赋走向成功之路的起点。小学三年级时,戴尔在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只需要通过一次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获得高中文凭。戴尔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企图消灭任何中间环节而获得成功。

戴尔16岁在高中时利用暑假为报社推销报纸,并不满足零售的方式,而是对读者(用户)进行分别的研究,总结出客户源主要有两类:一是刚结婚的;二是刚搬家的。而这些信息可以在法院和专业抵押公司那里找到。戴尔一方面尽力搜集这些信息,另一方面与这些人联系,并提供适时的免费服务,结果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数千个订户,成为报纸在当地的主要销售商之一。这件事表明了戴尔善于发现机会并在通过组织实施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其经营天赋。最初的成功使乳臭未干的戴尔获得信心,这些都为1984年19岁时大学一年级便辍学办公司的戴尔打下了伏笔。在《财富》论坛上戴尔对自己看准机会、抓住机会的机灵劲表白:“我要成为亿万富翁是不是必须辍学我不知道,但就我而言,辍学确实对我有帮助,因为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我当时看到一个机会,可以办一个企业,当时我难以抗拒这种想法,我无法继续上学,我觉得必须抓住机会。”

几年后,戴尔看到一个机会,可以掌握更棒的商机。16岁那年的夏天他找到一份工作,负责争取《休斯顿邮报》的订户。报社交给业务人员一份由电话公司提供的电话用户名单,叫他们打电话向顾客推销————他们居然以这种随机取样的方式去争取新的生意机会,戴尔非常讶异。

不过,戴尔在拉顾客时,很快就从他们的谈话与反应中注意到一个模式。有两种人几乎一定会愿意订阅邮报:一种是刚结婚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刚搬进新房子的。戴尔开始猜想:“怎么样才能找到所有刚办好房屋贷款或是刚结婚的人?”

经过明察暗访后得知,情侣要结婚时,必须到地方法院申请结婚证书,同时也必须提供地址,好让法院把结婚证书寄给他们。在得克萨斯,这项资料是公开的,所以戴尔雇用了几个高中“死党”,一起劝诱休斯顿地区16个县市的地方法院,为他们提供新婚(或即将结婚)的新人姓名和地址。

接着戴尔发现,有些公司会整理出贷款申请者的名单,而名单上是按照贷款额度来排定顺序,所以很容易找出贷款额度最高的人,把他们定为高潜力顾客群。戴尔锁定这些人,发给每人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每一个人的姓名,信上则提供订阅报纸的资料。

这时,暑假已经结束,戴尔该回学校上课了。虽然上学是很重要的事,但戴尔却觉得这严重影响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费了千辛万苦才创造出这套赚钱的绝佳系统,可不想就此放弃。所以戴尔在需要上课的时候,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继续处理那一大堆工作,然后在星期六早上处理后续工作。结果,戴尔找到数千名订户。

有一天,教历史和经济学的老师出了份作业,要同学们整理自己的报税资料。根据销售报纸的所得,戴尔在那一年的收入是1.8万美元。起初教师还纠正他,认为他弄错小数点的位置。当她了解戴尔并没弄错时,她反而更沮丧了。因为,戴尔那年赚的钱比她的收入还高。

那时候,戴尔又有了新嗜好:电脑。事实上,他对电脑的兴趣应该追溯到更早之前。从7岁那年买了第一台计算器开始,他就对这种可以计算东西的机器深感兴趣。

戴尔初中时被编人数学实验班,并且参加“数字概念社”,社团里的成员都用心算来计算复杂的数学题,并且经常参加数学竞赛。他们的教练是一位叫达比先生的数学老师,他在学校装设了第一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如果你放学后留下来,便可以动手玩这部机器,写写程序,或输入方程式,然后得到解答。这是戴尔看过的最神奇事物。

戴尔开始在“无线电屋”(RadioShack)电器专卖店流连,在那里玩电脑,接着便开始存钱买电脑。在那时候,苹果电脑很快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拥有最多的软件。苹果二号(AppleⅡ)电脑最棒的地方在于,它不像现在的电脑那么复杂,而每个电路都安装在特定的芯片上,使用者可以轻易打开外盒,了解电脑的动作方式。《字节》(Byte)杂志定期报道苹果电脑最新的零件,制造半导体的公司也针对他们生产的芯片而出版手册,详细解释一切,所以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一本参考书,从中学习有关74LS07的用途以及它输出以及输入的内容。

于是,戴尔将家中的一台苹果电脑折开,研究它的构造,但他的父母却心疼了。

当时一台苹果电脑的售价昂贵,戴尔的父母以为戴尔把电脑毁了,但戴尔不过是想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罢了。

戴尔对电脑很快就不再是单纯的兴趣,而转变为痴迷于它所带来的商机。1981年,IBM推出了个人电脑(PC),戴尔马上把注意力从苹果电脑转移到个人电脑。当时苹果电脑备有很多游戏,而IBM的个人电脑则是功能较强,有很多商业用的软件及程序。虽然戴尔当时的商业经验并不算太丰富,但已知道,个人电脑将是未来商业上的最佳选择。

随后,戴尔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18岁时,他就开办了自己的电脑公司。

勤奋好学的少年卡内基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在英国一个叫顿弗姆兰的村子,那时他的家境还算不错。卡内基的父亲威廉是一个亚麻编织匠,在蒸汽动力作坊尚未兴起之前,威廉家的亚麻编织生意是颇为兴隆的。但自从1842年第一家蒸汽动力作坊在村里开工后,威廉一家的经济状况便每况愈下,全家的生计仅靠缝缝补补和开一家小店的收入来维持。

这种经济上的窘迫不仅仅限于威廉一家。在19世纪40年代,激烈的革命风潮席卷欧洲大陆,那时正值政治与经济的转型期,新兴机器纺织企业排挤着家庭工厂,大批工人失业。由此而引起的经济上的急剧变化使大量苏格兰人被迫移居正在发展中的美国。1848年4月,威廉一家在“自由乐土在西方”的召唤下,也同众多苏格兰人一样背井离乡,远走美国,最后在匹兹堡定居下来,那时卡内基12岁。

18世纪后半期,是美国企业家创业的年代,同时也是产业史的革命性年代。就产业而言,原始积累及手工开发方式也已落伍,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为众多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创业潮流,不受禁锢的发明创造的激情,积极开拓的精神,从资源到技术、从资金到媒体等诸多方面的便利……卡内基一家到达美国时,匹兹堡刚进入产业的生长期。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的话,卡内基生活在这样一个具有适合企业家成长土壤的国度里,可以说是幸运地具备了事业成功的天时条件。

再说卡内基一家到达匹兹堡后,并没有立即达到他们理想中的目标,而是暂时住在舅父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卡内基的父亲威廉又重操旧业,织起布来。但他织的布在匹兹堡并不行销,因此找不到购买这些产品的批发商。威廉不得不将自己织的布装人口袋,挨家挨户去兜售。

这种在苏格兰人眼里最下贱的工作赚回的钱远不够威廉一家人糊口,为了维持生活,年仅12岁的卡内基和父亲在一家纺织工厂找到了工作。威廉负责纺织,卡内基则在锅炉房当锅炉工,薪水是每周1.2美元。

过早负担起生活重压的卡内基很珍惜这个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努力,卡内基的薪水很快被调到了2美元。

有一天,纺织厂的老板问卡内基:“你会写字吗?管账的人辞职了,你愿不愿意帮我记账?”“当然愿意,老板,让我试试看吧!”

尽管从未受过正规教育,更没有记过账,聪明的卡内基仍很快熟悉了记账方法,老板对卡内基所记的账感到相当满意。

小卡内基当时做账的方法只是一种简单收支的单式记账法,而那时有一种新的记账方法,即采用借贷与损益可一目了然的复式记账法已在匹兹堡的一些大公司普遍采用了。为了提高自己的记账水平,卡内基和几个小伙伴找了一位老师,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上课。在这段受教育的过程中,小卡内基受益良多,这使得他具备了一个成功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

卡内基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走进了匹兹堡的大卫·布鲁克斯先生的电报公司。大卫是卡内基舅父霍甘的西洋棋敌手,卡内基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电报公司应聘。

到电报公司门前,卡内基突然停下脚步对父亲说:“爸爸,我想一个人进去面试,您在这里等我,好吗?”

“为什么?”威廉有些疑惑不解。

“我想一个人单独去试试看!”

也许是卡内基的闯劲赢得了大卫先生的好感,尽管卡内基年龄小,个子又瘦小,大卫先生却未言及体格问题,而是问他:

“匹兹堡你熟悉吗?”

“不熟,但一个星期内,我可以记熟,我会用功强记。”小卡内基紧接着又自信地说道:“我个头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相信。”

大卫先生微笑地俯视着眼前这个小不点:“好!你被录用了,周薪是2.5美元,如果你觉得满意,今天就开始上班吧!”

世界上最早的电报,是1844年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开通的铁路用电报。1846年再由英国普及到德、法等欧洲国家。

当时在匹兹堡只有两家电报公司,大卫的电报公司只能接收从东部拍来的电报,与之竞争的另一家公司,事务所设在查尔斯旅馆的地下室,可接收从东部及西部拍来的电报。

“加油啊,以后我们也要收西部来的电报。”大卫结束谈话时鼓励卡内基。

“嗯,我一定会尽力的。”

小卡内基果然不负大卫所望,在一星期内,他实现了自己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后,卡内基连郊区也了如指掌了。

“这苏格兰小个子挺勤快的嘛!”小卡内基不久便在公司上下得到如此的评价。

进入电报公司一年后,卡内基已成为管理信差的监督者,在社内开始被称为“dean”,意思是教会的司祭长或大学的院长。

小卡内基在这个职位上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管理才能。

那时电报公司有一个规定:对于报童,若投递的电报超过责任区,可索取1毛钱的小费。为挣这一毛钱外快,报童们纷纷争抢这种差事,常常引起冲突。卡内基任监督后,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他规定:“小费全部放在箱内,到月底大家再平分。”

卡内基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他每天都提前1个小时到达公司,悄悄跑到电报房操作电报机,这个秘密的学习机会卡内基极其珍惜,因此他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

一天早晨,卡内基像平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电报房。操作电报机时,卡内基听到一个电报讯息:“紧急电报!这里是费城电报公司,一位叫沙利帮的人去世了,谁能收下这份电报?!”

卡内基即刻收报,并及时把电报送到收报人手中,大卫先生知道这件事后,对卡内基偷学发报的事未加指责,反而大为赞赏:把卡内基的工资由每月11.25美元上升到13.5美元。

在大卫先生的支持下,卡内基更加大胆地练习发报,很快卡内基便能熟练地掌握发报的技巧了。卡内基渴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发报员,这种机会不久就来了。

距匹兹堡东方大约48公里远的乡下电信局,有位服务员临时请假几天,要求总部派人暂时代理他的职务。大卫总经理派卡内基去处理这件事。

卡内基来到这个乡下电信所,被带到那位临时要请假的报务员面前。这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相当傲慢:“我不需要电报童。”

卡内基不卑不亢道:“我是报务员卡内基。”

那个报务员简直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小不点懂发报。可当卡内基走进电报房,在机前熟练地收发电报时,他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才相信眼前的小家伙的确有此本事。

卡内基在圆满完成代理报务员的任务后,如愿以偿地正式成为公司的报务员。

聪明而有经济头脑的卡内基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5家远在纽约和华盛顿的报社常常发内容完全相同的电报。卡内基于是开始思索起新闻电稿的统一问题,他向每天都要到电报公司抄写电报的记者提议:

“记者先生,我发现你们几家报社常发相同内容的电报,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如果你们要省些电报费,不如拍统一的电报稿。我可以把电报稿复制成5份,分送到5家报社。”

卡内基对客户热情周到的服务引起记者们的好感,为了向卡内基致谢,5家报社达成协议,每周付给卡内基1美元。

由于收发报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卡内基的月薪被加到30多美元。他把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母亲,帮助家里还清了全部借款,并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舅父霍甘的房子买了下来。

这时候的卡内基年仅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