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首先还得敢致富。这是无数富人用事实证明了的真理,而这也恰恰是穷人所最缺乏的,也是很多追求财富的人很容易忽视的一点。
富人创富的实战经历告诉我们,富人之所以富一个最重要的凭借就是“野心”:财富源于梦想,野心创造奇迹!
赚钱与致富
强烈的赚钱欲望是大多数富人成功的第一要素。几乎没有一个富人会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兴奋着的发财欲望:不赚钱,毋宁死。
年广久,这位安徽一个穷山村里的农民,说文化,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几乎一字不识,说条件,他幼年随母亲外出逃荒,走进芜湖时,衣不蔽体,赤着双脚,然而他有高财商,竞靠炒瓜子成了富翁。有人认为这是他机遇好,但当时能炒瓜子的人以数百万计,为什么偏偏他发了大财?但他的结发妻子耿秀云说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话:“年广久没有文化,对于‘经济’,与其说他懂,不如说他会感觉。他不能用语言解释清楚为什么世上会有‘钱’这种东西,但他知道钱能使人着迷。并且他对于‘钱’的感觉又是出人意料的精当:拥有它的时候,就叫富,没有它的时候,就叫穷!”年广久,这位穷怕了的穷苦农民,就是认定了一个理——要赚钱!要致富!因此,别人说他投机倒把他不怕,只要没有人来抓他,他照样炒瓜子;他在中国率先请雇工,有人说这是要当资本家,但他说人手不够,不请人怎么办?
从年广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富人之所以能富,首先还在于敢致富。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人缺乏的,也是许多人所忽视的。
一个刚年满20岁的女大学生公开宣称要做个亿万富妹,也许有人会认为她狂妄,有人会认为她不务正业,还有更多的人会认为她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持有了价值40多万元的股票。这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她用3000元压岁钱赚来的。
这位女大学生叫吴莲子,就读于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1993年,她发现爸爸的同事中有人买股票。她也想试试,得到妈妈的同意后,她到证券交易所,以自己的名义开了户,那年她才16岁。
入市后,她在小本子上模拟操作了一年。1994年暑假,她决定实战一把,她拿出十多年攒下来的压岁钱3000多元,买了200股外高桥和黄浦房产,暑假结束时她抛出手中的股票,净赚了1.5万多元。
初战告捷,让吴莲子十分兴奋。从此,吴莲子便正式开始在股市中遨游。她坚信自己能成为一个亿万富妹,因为她做过一个概算,如果不考虑成长性有波动,股价有波动,配股追加、投资金额,个别年份的股灾等因素,你现在投资1万元,第24年就会拥有1.1218亿元。这不是幻想,而是有事实依据的。如果你1989年在可口可乐公司创立时投有1股股份,那么到今天已变成价值2.5亿美元的资产!
1997年10月20日,《投资导报》发表了她的《投资高成长股捂股不动29年——1万变成8亿元》的文章,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许多人看了不再怀疑吴莲子想成为亿万富妹的愿望。
富人的满足感
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们太容易满足了。致富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停留在现有的小富的位置上。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可以帮助你不断的获得财富。
英国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来斯乐辅爵士,在刚进入该报时他就不满足于90元周薪这人人称羡的优厚待遇,最后当《每日邮报》已为他所有的时候,他还希望吞并《泰晤士报》,经过一番努力奋斗最终他实现了这个梦想。
来斯乐辅一直看不起生平无大志的人,他曾对一个工作刚满3个月的助理编辑说:“你满意你现在的职位吗?你满足你现在每周50元的周薪吗?”当那位职员面带自足神情,答复已觉得满意的时候,他马上把他开除,并很失望的说:“你应了解,我不希望我的手下以每周50元的薪金即已满足,而终止他前途的发展。”
平凡的人之所以一无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而不求进取,一旦得到舒适安逸的位置,便混日子过。这样,他们的一生就只会盲目地工作,挣取勉强温饱的薪金,静待死神的光临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怕因为不满足而感到痛苦,所以竭力抑制自己的欲望,消磨自己的意志。
至于富人或追求财富的人,那就绝不相同了,他们会尽力寻求不满足的地方,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作为改进的方针。不文过饰非自炫己长,以客观的态度严格批评自己,不放纵堕落,也不知难而退。
不满足,是进步的先决条件,唯有不自我满足的人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的路。
美国某铁路公司总经理,年轻时在铁路沿线做三等列车上管理制动机的工人,周薪只有12元。有一位资深的工人对他说:“你不要以为做了管制动机的工人,便趾高气扬,我告诉你,起码要在四五年后,你才会升做车长呢?那时你还得小心翼翼,以免被开除,如此才可安度周薪100元的一生。”可是他却冷冷地答道:“你以为我做了车长,就满足了吗?我还准备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呢”。
有些人心里常这样想:“我现在的生活充满喜悦和满足,往后要怎么做才能维持目前的这种状态呢?”
这些人对现状心满意足,一心一意想要继续维持下去。然而,“想要维持现状”这种观念是采取“守”的态度,终究会演变成消极的态度,而失去以前所拥有的积极及前进的动力,迈向成功的步伐便会停顿,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富人。
不满足于现在的自己,好了还要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生。这是富人们之所以富的理论基础,也是想要致富的人必须掌握的一点。
有强烈的企图心
想得到财富,就先要把财富的观念送入潜意识,心中先相信你会有很多财富。换句话说,就是你一定要对财富有强烈的企图心。
60多年前,艾德温·巴纳斯在新泽西州的橘郡,从货舱走下火车,当时他看起来可能真像个街头流浪汉,然而他的“企图心”却富可敌国!
从铁轨走向爱迪生办事处的路上,他脑筋转个不停。他目睹自己站在爱迪生面前,他听见自己在请求爱迪生给他一个机会,实现他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成为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事业合伙人。
巴纳斯的企图心不只是一个“希望”!也不只是一个“愿望”!而是热切悸动的向往,超然于物外,而且坚定不移。
多年以后,巴纳斯再次置身于首次会见爱迪生的办公室,也再次和爱迪生相对而立,但这一次,他的企图心已经成为现实。他真的和爱迪生合伙了,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希望成真了。
巴纳斯之所会成为富人,是因为他选择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他投入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意志力、所有的努力和所有的一切,而这就是企图心。
巴纳斯得到机会,在爱迪生的身边工作之后,转眼就过了5年。在别人看来,他只是爱迪生的事业里一颗不起眼的小螺丝,但在他自己的心中,他无时无刻不是爱迪生的合伙人,从他一到那里工作开始,一直都是。
这个例子最能将企图心的巨大作用形容得很传神。巴纳期因为渴望要做爱迪生的事业合伙人甚于一切,所以他达成了目标。为了要实现目标,他草拟了一份计划。他斩断了所有退路,坚持自己的渴望,后来渴望变成了盘踞他心中的企盼,最后变成了现实。
他到橘郡去的时候,并没有跟自己说:“我要想办法让爱迪生给我一个差不多的职位。”他说的是:“我要见爱迪生,而且要他知道:我要和他合伙做生意。”
他也没有说:“万一我在爱迪生的机构里,谋不到一个差事,我就会睁亮眼睛找别的机会。”他说的是:“这一辈子我只有一件坚持要做的事,那就是跟爱迪生合伙做生意。我会破釜沉舟,把全部的未来投注在自己实现这理想的能力上。”
他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余地,不成功便成仁!
这就是巴纳斯成功致富,自始至终的精髓所在。而这也是大部分富人之所以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富人的“野心”
如果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富人多有这样一个特点:百折不挠。现实社会中想成为富人的人比比皆是,想成为富人就得创业。可是敢创业的人不是很多。原因在哪?就是因为创业是一条风险高负担重的艰辛之旅,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的人不适宜创业,也很难成为富人。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一家股票公司的经理,为这家公司挣了几个亿,自己也因此发了起来。因为玩腻了股票,他便把所有积蓄和银行贷款都投入了房地产生意。1997年7月,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数国,并且波及全球。他的人生也跟着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他不再是老板,因为还不了债,被告上了法庭。
当时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从未想到过死。他告诉自己必须活下去,不能做懦夫。他有信心,他坚信自己还能东山再起,还能成为富人。于是他决定白手起家。
他的太太是位做三明治的能手,她建议他去卖三明治。从此,他挂上售货箱做起了卖三明治的小贩。起初,他从早上到下午一直在街头兜售近7个小时,嗓子喊哑了,也只能卖出一二十个三明治。也难怪,泰国人爱吃米饭和米粉,吃不惯带洋味的三明治。
昔日亿万富翁沿街叫卖三明治的新闻很快被媒体报道出来,买三明治的人骤然增多。开始,人们大多是出于同情和好奇才来买,但没过多久,大多数人就都喜欢上了他的三明治的独特味道,回头客不断增多。而且,他的工厂生产的三明治新鲜可口、卫生,从不出售隔日的产品。他还为自己和雇员特制了工作服,上面印有各自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以便随时接受顾客的监督。没过多久,以他的名字为品牌的三明治就在曼谷打响了。
他的奋斗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又重新站起来了。
俗话说:由富到贫容易,由贫到富难。这位亿万富翁就经历了这样的一段历程。他之所以能够重新站起来,就在于他的信心和他的“野心”,相信自己一定行。
用“野心”聚财
深圳一传媒曾以“孩子们眼中的钱”为题做了一项调查,孩子们的金钱梦令人震惊。在“你这辈子想赚多少钱”的问题上,14.58%的人想赚亿元以上,16.67%的人想赚1000万以上,27.08%的人在100万以上。
该调查结果公布后,有人认为这是世风日下的表现:连小小的孩子也钻到钱眼里去了;有人认为现在的小孩过于狂妄,说话做事不切实际。
但事实上,谁敢保证孩子的梦想不能实现呢?时光倒回去20多年,我们谁能想到今天的中国会有数百万计的百万富翁,上千个亿万富翁呢?现在不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吗?何况随着社会的发展,致富的机会更多,财富的增长速度更快。丁磊还不到30岁,创造网易不过数年,但在美国上市后其个人身价就超过1亿美元;李泽楷也不过30岁,却可以创造一个千亿元的电信帝国神话;更有甚者,一个大学都没有读完的比尔·盖茨,身价却可以上千亿美元,一个公司的价值就超过全中国所有的上市公司!从全球范围内财富拥有者最多的美国来看,过去15年来美国造就的亿万富翁比有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多。
面对滚雪球一样滚大的中国富豪群体,我们不能只是羡慕,只是眼红,只是嫉妒,而应该深思:为什么他们能够富起来,而我们却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呢?像当年陈胜、吴广所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我们也不禁要提出类似的疑问:“发财致富,宁有种乎?”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时代,看见的听到的都是一样的事物,机会也一样地摆在人们面前,为什么我们在财富上却截然不同呢?不是他们有特殊的本领,也不是他们有特殊的家庭背景,相反,他们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的。多的靠一两千元起家,少的甚至只有几十元,许多人致富之前甚至比我们的条件更差。原因只不过是他们比我们先行了一步。过去有过去赚钱的机会,现在有现在成为富人的途径。实际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们未来赚钱的机会更多。对此,我们完全应该充满自信。正如中国首富,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认为,只要有勇气投入到新的生存方式中去,就可以显著地改善自己的收入状况。
43岁的黄培源,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企业管理博士,担任过研究所教授、所长,曾经任职于美国与台湾多家金融机构,做金融、财务顾问十多年,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由他撰写的《理财圣经》,销售量超过20万册,跃居台湾2004年出版物畅销排行榜上的冠军,他也随之一炮而红,成为理财咨询的热门人物。他认为,只要理财得当,人人都可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这不是画饼充饥,不是望梅止渴。
“船王”包玉刚一条破船闯大海,当年曾引起不少人的嘲弄。但包玉刚并不在乎别人的怀疑和嘲笑,他相信自己会成功。他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决策,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终于成为雄踞“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巨富。他所创立的“环球航运集团”,在世界各地设有20多家分公司,他拥有的资产达50亿美元,曾位居香港十大财团的第三位。包玉刚的平地崛起,令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家为之震惊:他靠一条破船起家,经过无数次惊涛骇浪,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王国,结束了洋人垄断国际航运界的历史。回顾一下他在成功的道路,他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所表现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有益的启示。
包玉刚不是航运家,他的父辈也没有从事航运业的。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学徒、伙计,后来又学做生意。30岁时曾任上海工商银行的副经理、副行长,并小有名气。31岁时包玉刚随全家迁到香港,他靠父亲仅有的一点资金,从事进口贸易,但生意毫无起色。他拒绝了父亲要他投身房地产的要求,表明了欲从事航运的打算,因为航运竞争激烈,风险极大,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他,以为他发疯了。
但是包玉刚却“野心”十足,他看好航运业并非异想天开。他根据在从事进出口贸易时获得的信息,坚信海运将会有很大发展前途。经过一番认真分析,他认为香港背靠大陆、通航世界,是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从事航运业。37岁的包玉刚正式决心搞海运,他确信自己能在大海上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抛开了他所熟悉的银行业、进口贸易,投身于他并不熟悉的航海业,当时人们对他的举动纷纷讥笑讽刺。的确,对于穷得连一条旧船也买不起的外行,谁也不肯轻易把钱借给他,人们根本不相信他会成功。他四处告贷,但到处碰壁,尽管钱没借到,但他经营航运的决心却更加强了。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贷款买来一条20年航龄的烧煤旧货船。从此,包玉刚就靠这条整修一新的破船,凭着自己坚定不移的“野心”,扬帆起锚,跻身于航运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