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懿给沈逸让了位子,让丫鬟拿出一张新的信纸,磨好墨,又举起自己刚刚用过的漆管羊毫笔递了过来。沈逸定定地看着这只精巧的毛笔,突然心中有了主意。
羊毫笔的笔管的上半段也写了同样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字样。不过因为用的是横平竖直的字体,竟然一时看不出是谁的字体。
赵嘉懿也注意到沈逸的目光,笑着将笔塞进沈逸手中道:“沈妹妹不必担心,这笔和镇纸本是一套。你大姐姐还不至于只给镇纸,不将同套的东西配齐。”
这话听得沈逸一阵尴尬,她勉强笑笑解释道:“逸儿没有那样的意思。只是觉得这笔做工精细,一时间看呆了。大姐姐好坏,竟然笑话逸儿。”
沈逸用半真半假的话语,岔过话头,铺纸,挥毫。片刻后,一封家书就已经写好。赵嘉懿忙凑过头来,想要一探究竟。
却见,沈逸用笔直过分的字体在这张蚕萤纸写下数语。
“父亲大人,见信如唔。女儿深受外祖母、伯母及二位姐姐照顾,一切安好。望父亲勿念。
昨夜逸儿闻得秋风阵阵,恐北疆天冷更甚。特命下人送来衣物,还望父亲留心身体。
近日来,京中亦不甚太平。达官贵人出行极为小心,就连将军府也丢了几件稀罕什物。不过祖母、伯母精明能干,逸儿心想那几件打了标记的什物定会找到。
近来,逸儿时常陪同为边疆将士祈福。祖母、舅母都盼您与舅父早日凯旋而归,只盼北疆安定,人民乐业。逸儿犹记母亲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望父亲与舅父齐心抗敌,早日凯旋。”
在信的下端沈逸也用同样的字体落款:不孝女逸,京中叩首。
赵嘉懿又看了一遍沈逸的信件,不由地连连点头。这封信虽然语言直白,但却把老太太的意思含蓄地说了个明白。同时还把赵府对于这次平定北疆的重视和对定北军获胜满怀希望表达很是清楚。
赵嘉懿不由拍手称赞道:“我常听祖母和母亲说姑姑最是聪慧。当时我还不相信。今日见到妹妹,我才知道我的那些不过是小聪明!”
沈逸听到赵嘉懿这般夸赞的言语,再看看自己刚刚写好的书信,不由深深地佩服赵嘉懿。这样一封浅显的书信,她竟然如此夸赞。可是,看赵嘉懿的双眼,沈逸却看不到任何作假的痕迹,只好谦虚地表示:“大姐姐真是要羞死逸儿了。这封信只不过是将府中丢失东西的事情说明白了,半丝文采都没有,哪里当得起大姐姐的夸奖。”
赵嘉懿摇了摇头,否定了沈逸的话:“沈妹妹这就谦虚了。祖母让我们写这封信一来是想要透个消息给父亲和姑父;二来就是告诉父亲、姑父齐心抗敌。妹妹的信里这两个意思不仅写的清清楚楚,语气也自然。怎么不好呢?”
沈逸完全没想到赵嘉懿对自己的评价就是基于自己的信写的简洁,不小心脱口道:“我以为大姐姐定是欣赏那些文辞优美的书信呢。”
赵嘉懿对沈逸说的书信却是一脸的不以为意,直言道:“沈妹妹真的觉得那样的文章才显得作者聪慧?写文同做事一样,总得让人明白才是啊!要是人人都向孟二哥那样,满口典故,时时掉一下书袋,才显得自己聪慧的话。那我宁可同傻子说话。”
说到这里,赵嘉懿忍不住长叹一口气道:“聪慧的人是最懂因人而异的。若是你觉得你不懂一个人,要么是他不想让你懂得,要么就是他是个傻子。”
沈逸的双眼因为这话儿微微睁开,咬紧下唇,免得自己多嘴说错话。但她的脑内却不停地转动起来,看来,今生这个赵嘉懿不仅同自己原来认知的完全不同,也有着超乎她想象的精彩经历。不然她怎会说出这样意有所指的话。
无奈之下,沈逸只好尴尬地笑笑。幸好,此刻苏白前来告知早膳已经备好。赵嘉懿听了立刻开口道:“沈妹妹,我已经安排下人去邾国公府送去拜帖,以希竹姐姐的性子应该很快就会有回信儿。沈妹妹就在我这和静院用早饭,等消息吧,也好尽快完成祖母的吩咐,如何?”
沈逸也立刻点了点头,同意了赵嘉懿的提议,笑着道:“那我今儿就在大姐姐这儿凑趣了。大姐姐可千万要给我一口热粥啊!”
听到沈逸的玩笑,赵嘉懿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轻点着沈逸光洁的额头,道:“大姐姐这的粥一定让沈逸你吃到饱!”说完就叫苏白准备今日的早膳。
和静院的丫鬟得了主子的吩咐,立刻为两位小姐的早膳忙碌起来。而赵嘉懿、沈逸身边近来得脸的苏白和鹦哥也没有闲着,忙前忙后帮着自己的主子安置好用膳的位置。片刻之后,屋内终于恢复正常。沈逸跟在赵嘉懿的身后坐在桌旁,准备用饭。
黄花梨梅花纹方桌上摆着几样小饺儿、面果儿之类的点心,几样不同食材做成的粥品,赵嘉懿、沈逸身后立着苏白和鹦哥,还有几个拿着执着拂尘、漱盂、巾帕的小丫鬟候命。
沈逸因着心中有事,只让鹦哥随意从中捡了几样自己爱吃的吃食用了,就停了筷。一旁的鹦哥急忙让身后的小丫鬟拿来执着拂尘等物服侍沈逸清口后,又陪着忙完的苏白安排小丫鬟撤了席。
待这些忙完后,赵嘉懿又叫苏白把和静院内识字的丫鬟名字报给自己。苏白对和静院的人员也是熟悉,只是略略思考了一会儿,就按照赵嘉懿的要求报起名道:“回小姐,咱们和静院识字的丫鬟有二等丫鬟白汀、芷兰、雅松……”
不一会就说出七八个丫鬟的名字。赵嘉懿听完后思考片刻说:“去把白汀,芷兰、雅松三人叫来吧。”
苏白领命出去后,赵嘉懿又转向沈逸问道:“沈妹妹身边可有几个识字又信得过的丫鬟?一会我和妹妹去邾国公府,也好安排他们多誊写几分你我的家书,尽快安排人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