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来到下面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吹到他身上,一会,全身就干了,王凡觉得很不舒服,海水被吹干后,留在身体表面一层盐渍,衣物也变得硬硬的,让王凡感觉像是包在一个壳子里,分外不舒服。嗯,得找点淡水好好冲个澡了。
摆脱了追捕后,王凡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了。
王凡沿着岛转了大半圈,终于在半山坡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小水源,那是由雨水渗透山体上,最后从石壁缝中缓慢渗出形成的,水不多,也很缓慢,周围都有绿苔了。是淡水就行,虽然水流小点,也将就了。王凡脱了个精光,反正也没人看,他用衣服先贴到石壁上吸足了水,然后举过头顶,像拧毛巾一样一拧,水流就下来了,王凡就用这种笨拙的方法,好容易洗了个澡,又顺带着把衣服洗了一遍。
然后他又把衣服摊开在树枝上晾干,再穿上的时候,确实感到清爽多了。
王凡看着天上的太阳已开始西斜,琢磨着的赶紧找一处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刚才他大体转了一下,也没有看到什么特别合适的现成的能当庇护所的地方,像传说中的山洞什么的压根儿就没有,没办法只能自己先简单搭建一个临时庇护所了。
一想到要搭建庇护所,王凡又肉痛了,那么多趁手的工具都丢在茅山了,自己身上现在一件工具也没有,哪怕有一把小刀也好啊!现在没有工具,可怎么办?王凡苦苦思索了半天,目光落到沙滩上的鹅卵石上。“有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今天我就当一把原始人,回到石器时代!”王凡捡了几块大些的鹅卵石,开始朝石壁上用力摔起来。
不一会,王凡就从摔裂的鹅卵石中找到几块相对比较顺手的工具,暂且叫石刀吧。
王凡用石刀费力的砍下一些树枝,又撕下一些柔韧的青树皮,毕竟石刀还不算是正经的工具,只能说比徒手要强。
他找了两个前端带丫字型的树枝,用力把根部插到沙滩上,然后用一根稍直一些的长树枝搭在两个树丫间做横梁,用细树皮丝绑牢后。一个口字型框架就搭好了,
之后的工作就简单了,用两根稍直些的树枝一头搭在横梁上,一头埋在沙土里,一个斜三角性的简易庇护所的框架就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横横竖竖地加些细树枝绑牢,做好斜屋顶和侧壁,最后盖上一层树叶用来挡风和遮雨,这一切都弄完后,王凡又找了一些干草,铺在庇护所下的沙滩上当床铺。
“真舒服啊!”王凡躺在干草铺成的床铺上,呼吸着带着海水味道的清爽空气,听着海浪拍打沙滩所发出的有节律的波浪声,感受轻柔的海风吹过来,渐渐地沉入到梦乡中。
他已经太久没有这么安心地睡上一觉了。
就这样,王凡就开始了他的荒岛生活。
连续吃了两天的野果和生海鲜,,王凡的肚子就抗议了,上吐下泻,好容易积攒起的体力就又下去了,王凡中间也试着生过几次火,都以失败告终。这次他下定决心,无论费多大力气也要把火生起来。这次他采用的方法是最原始的火镰法。
火镰法就是用一根削尖的木棍,在一块又凹槽的干木头上的凹槽内来回摩擦,直至形成燃屑,然后用冒烟的燃屑引燃干草,细树皮丝一类的可燃物。
看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就费劲了,王凡一只腿跪在地上,一直腿支起来,半弓着腰,双臂大幅度摆动着,尖尖的木棍在树干中的凹槽中间快速地摩擦着,王凡已经保持这个姿势辛苦弄了两个多小时了,他的汗水不断的滴下来,有两次汗水滴到凹槽里,把把好不容易生成的木炭屑给弄湿了,王凡只好又从头再来,渐渐的,王凡的臂膀越来越酸,腰也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但他知道到了关键时刻,再加把力!再加把力!快了,快了!
终于,一丝久违的烟雾从凹槽上飘起,王凡连忙小心翼翼地用细树枝把燃屑拨到他早已准备好的一团干草上,用手捧着在空中匀速地来回晃动着,以便让风把火吹起来,烟越来越大,然后,王凡听见“嘭”的一声轻响。
火,终于生起来了。
有了火,就可以吃的可口的食物,就可以在夜里照明,就会产生安全感,王凡头一次觉得火原来也可以如此可爱。
有了火,王凡就想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吃顿热乎饭,可自已什么工具也没有啊,不行我就自己做出工具来。
晚饭王凡吃了几个烤果子,把火种小心的保存好,第二天一早就巡游全岛了,他这次的重点是寻找粘土,如果有粘土,自己就可以烧制出自己所需要的日用器具了。
王凡没见过如何烧制陶器,不过他认为大概就是用火在炉子里来烧事先捏好型状粘土,事实上烧制陶器和王凡想象的差不多。
王凡很幸运,还真叫他找到了一片粘土区,在岛中部的一块比较低洼地带,王凡一踏上去就感觉特别柔软,用自制的石刀一挖,粘粘的一坨灰绿色的粘土就挖了出来,应该说真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王凡发现的这种粘土是一种极为优质的海洋粘土,里面以伊利石的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绿泥石和高岭石,以及少量的蒙脱石,这种粘土大多分布于西洋岛海域,不知怎么会在这个岛上会有,难道是大陆漂移学说,这个岛以前在西洋岛海域,后来漂移过来的?不过对王凡来说,不管什么粘土,有土就行。
这种粘土别说是烧制陶制品,就是烧制优质瓷器也是富富有余。
王凡当然不认识这种粘土的宝贵,想当然的认为和家旁边小河沟边的泥土差不多,只不过颜色不一样,另外有些细腻罢了,如果让多年的烧制瓷器的老师傅知道王凡如此不识货,不知会不会揪着王凡的耳朵教训一番。
王凡的技术是在是不敢恭维,很快一个方不方,圆不圆的东西从王凡的手上产生了,
王凡首先用粘土照着炉子的形状,做了了一个无比丑陋的窑炉,然后周围架起火烧了起来,费了好多功夫,其中的千辛万苦自不必多说,好容易一个马马虎虎的炉子算是烧出来了。
然后王凡就开始试着烧起陶器来了,结果王凡烧制的坛坛罐罐裂得乱七八糟,比砖头还难看,上面坑坑洼洼,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最后,王凡根据反复试验,调整了活粘土时的放水量,精心控制火候和烧制时间,终于算是烧制出了一个不漏水的坛子,然后又用鹅卵石把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了打磨,一个还不算太难看,可以盛水的坛子终于在王凡手里诞生了。
锅、碗、瓢、盆、喝水的杯子,在王凡的不懈努力下,总算是置办齐了,至于浴盆,小了不管用,大的实在是烧制不了,王凡最后想出一个办法,用粘土做了一个浴盆形状的坯子,然后在里外都点起火慢慢的烧,最后居然成了,王凡弄好这一切后,用火把石头烧热了,再放到浴盆里,通过间接的方法把水烧热,然后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王凡觉得这个澡洗的一点也不比在洗浴中心洗的的差,简直是舒服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