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妖孽篮球
22709600000026

第26章 希尔与基德:十九年,少年意气始,携手拂衣

希尔与基德:十九年,少年意气始,携手拂衣归

转自:张佳玮·信陵

1992年3月28日,NCAA八强战,卫冕冠军杜克对肯塔基,打到弹尽粮绝。40分钟常规时间双方战平,5分钟加时还余2秒,杜克大学靠的是上季的冠军阵容,包括已经要代表美国梦之队打球的莱特纳;而肯塔基则依靠着他们执拗的愿望——17年来,没有NCAA队伍卫冕。宿命是用来打破的,44分58秒时间中,肯塔基始终像英雄一样战斗着,让人们怀疑杜克会战败。19岁半的格兰特·希尔找到25米外的莱特纳,一记长虹经天的传球,助攻莱特纳,完成了绝杀。之后,当杜克拿到1992年冠军后,重忆这场传奇之战后,杜克的老K教练道:“希尔是我们打开一切的钥匙。”而希尔自己说:

“你有个目标,你竭力追寻,你得竭力到让自己变得脆弱不堪、不留余力。”

同样是这一年,加州大学的教练卢·甘帕内利委婉的描述他手下控卫杰森·基德——那年19岁——的投篮:

“我觉得,射手和得分手这两者,杰森更接近得分手……那,我是说,到NBA级别,他的投篮,也许得锤炼一下。”

21年后,当他们一起退役时,希尔确实已经毫无余力,把他的一切都燃烧殆尽;而杰森·基德则让甘帕内利先生大跌眼镜:他得到了史上第二多的12091次助攻,而且,投中了史上第三多的1988记三分球,仅次于雷·阿伦和雷吉·米勒这两位上帝创造来投三分的怪物而已。想一想:如果你在2000年秋天,听一个人说:希尔会一直打球到2013年,而基德会成就史上第三的三分纪录……你会不会觉得这人疯了?

1994年选秀大会,基德榜眼,希尔探花。毕竟格伦·罗宾逊1993-94季在普度大学的场均30.3分过于恐怖,你可以理解雄鹿放过基德和希尔的初衷。但在1994年秋天,罗宾逊因为那句“我要成为第一个拥有一亿身价的男子(他最后还是委屈的签下了十年6800万)”,失去了球迷的宠爱,全联盟都开始爱上基德和希尔了。

那年的基德,和魔术的便士一样,背着“魔术师接班人”的招牌——是的,90年代中期,NBA不只到处寻找乔丹接班人,也试图找魔术师接班人来着——他在达拉斯小牛,留着平头,左有马什本,右有吉姆·杰克逊。那年的希尔,则是联盟的宠儿。实际上,1995年2月,他成了全明星首发——而且票数联盟第一。

1995年他们并肩获得联盟年度新人,之后的1995-2000属于希尔。基德在达拉斯跟吉姆·杰克逊争风吃醋时,希尔成为NBA的代言人。在乔丹去打棒球的岁月里,当希尔身披底特律蓝衣,第一次用他标志性的变向晃开对手、高高飞起时,全世界的眼睛产生了幻觉。然而,当希尔扣完一个球后,他没有朝对手喊垃圾话,没有冲向摄影镜头展示肌肉。镜头映在他脸上,秀雅斯文的面容,整洁的平头。比赛结束时,他潇洒的擦拭汗水,接受采访,微笑时嘴角勾得像月亮一样柔和,吐字清晰,聆听时略微侧耳,讲话得体,即使满头大汗也会注意自己的笑容。他会弹钢琴,他说他的第一步快是因为在雷斯顿中学踢过足球,他的父亲是NFL名将,而母亲跟希拉里是同学。

忽然之间,他的笑容所发出的明亮光芒使底特律阴森灰暗的形象改观了。这支在人们记忆中充满了拳头、铁肘、垃圾话、罗德曼和兰比尔、假摔的队伍,变得单纯而干净。那件蓝色球衣在希尔身上不再是蓝领的象征,却成为了天空的颜色。格兰特·希尔,拥有NBA中最顶级的第一步,快如闪电般越过防守者,或者用简洁明净如利刀一样的节奏一个体前横移,迅速变向——防守者像被他玩绕的木偶一样,听任他闪电般从身旁擦过,回头时偶尔能够跟得上他飞起的身影:那时扣篮和上篮就由他高兴了。1995年被选为全明星时,为了向33号皮彭致敬,他放弃了自己的33号,改穿了父亲当年所穿的35号。

在那个春天的夜晚,这个容貌清俊的少年人被万众推上了宏伟的舞台:迈克尔·乔丹的接班人。那是这个称呼,第一次在NBA出现。

第二季,他就拿到场均20.2分、9.8个篮板6.9个篮板的拉里·伯德级数据。在23岁时,他就尝试着成为一个队伍的组织者,他的传球让米尔斯、阿兰·休斯顿、杜马斯、亨特们受益非浅。他没有像乔丹那样朝得分王方向努力,但观众们却开始习惯他不时打出三双的成绩。他的形象几乎过于清洁无垢,斯文雅致了,以至于科林斯教练认为希尔“缺少杀手本能,似乎只满足于做一切为队友服务的事。”但是杜克的老K教练却回忆说,希尔是这样一个球员:他把打篮球当作下棋:

“只要我们这一个转移对了,四记传球之后,投篮机会就出来了”——他就是这样的人。

当然,他的优雅并不代表他温柔可欺——恰恰相反,一如他当年钉死皮蒂诺一样,在NBA的他也如当年一样是一颗尖利无比的钉子。他的远射技巧固然欠奉,但一如多年之后的韦德一样,他懂得寻觅时机。他运球极高但稳定,体前变向出色,而且像韦德一样,可以靠快速的脚步插入对方的阵中,像钉子楔入软木。

丹尼斯·罗德曼为首的家伙们则从另一个角度不喜欢他——这些家伙不喜欢任何一个好孩子。“他是不错,但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成为他。”这是罗德曼的话,希尔的优雅在联盟中鹤立鸡群一样触目——那还不是一个流行零容忍、禁衣令的年代。在热血与野性的NBA,希尔的存在过于不真实了——即便他带领着活塞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但汽车城与明澈的钢琴音符毕竟不那么搭调。

1996-97季终了时他进了第一阵容,未满25岁的NBA第一小前锋,在乔丹垂暮之时,希尔的未来似乎已经明亮,于是人们轻易原谅了他的活塞队继续在季后赛首轮折戟的负面新闻。1998年,当伤病令便士失去了灵动的韵律时,希尔成为了人们唯一的寄托——他也确实从容优雅、始终如一的保持着前进的步伐,带领着活塞不断朝高峰攀爬,继续将他的对手一个个钉上十字架,人们期待着他某一天成为神的接班人,他也确实在努力。1999年夏天,他修习了跳投,然后在1999-2000季成为联盟最顶尖得分手之一。那年,他与斯塔克豪斯成为了东部最好的外围组合。“希尔学会跳投了”,“希尔愿意得分了”,这意味着,他终于不再满足于串联球队,想做个杀手了。

然后,一切在还没开始时,就结束了。2000年4月15日,在费城,打了16分钟,他膝盖受伤。2000年夏天,他去了魔术,那时他28岁,正是黄金年龄。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他被钉上命运的十字架。2000年秋天,他左踝受伤,悲剧开始了。

就在希尔左踝动手术、巅峰期正式告终的2001年,基德迎来了他的巅峰。此前他在太阳,留着金发,推节奏,刷助攻,连拿三届助攻王,已经公推为联盟第一控卫。但到2001年,他才真正从“联盟最好的后卫”,晋升到“联盟最顶尖球员”之列。2001年他到新泽西网时,网不过26胜,基德不小心冒了个著名病句:“我要把球队扭转个360度!”——当然,他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之后的结果:2001-02季,网由26胜晋身52胜,杀入总决赛。第二年,蝉联东部冠军。实际上,2002年,他本有望拿到一个常规赛MVP,只是恰好赶上了蒂姆·邓肯的最黄金期。

关于基德的意义,看一下以下几组人就是:

杰森·科林斯,前段时间刚刚出柜那位。他不能说是个坏球员,只是平庸。他的进攻端一塌糊涂,根本上不了NBA台面;确切说,NBA一切能体现在数据上的东西,他都很糟糕:投篮、罚球、篮板、封盖、抢断——一无所长。他的长处,就是那宽厚雄健的躯体,以及一颗蓝领之心。他能单防鲨鱼和邓肯这种旷世罕见的伟大内线,他能卡位、掩护,给队友做墙。这是他在NBA的立身之本:一个憨厚朴实、不计较数据的普通长人。但是2004-05季,他场均6分6篮板,居然签到了一份4年2400万的合同。但在他离开基德后,最好的一季:场均3分3篮板。

凯利·基特尔斯,在他25岁经历过那次伤病后,本该万事休矣,继续去从事他所热爱的拳击。但是,从2001到2004年,他居然打出了职业生涯最高的投篮命中率——此前他从未超过44%,而在这三季则超过46%。唯一不妙的是,他没等合同结束就去了快船,然后是惨淡的11场合计得69分……

接着是凯尔特人球迷心头的痛,伟大的布莱恩·斯卡拉布莱恩。他在2004-05季奇妙的拿到场均6分4篮板,被凯尔特人签了份250万年薪的合同,然后就开始其漫长的“我本该去设计飞机,而不配打职业篮球”的证明。无论是凯尔特人最崩溃的2006-07季,还是神奇的夺冠季,他的表现都未能再度恢复到基德手下的地步。

米奇·摩尔。国王队给这位老爷爷三年1740万合同时,他已经32岁。国王队为什么不细想一想:一个D联盟出身、之前从没一季得满400分、干瘦无肉、犹如树妖的老家伙,为什么会在32岁时老树新花,打出场均10分5篮板61%的命中率?这就像张无忌看见朱九真先前纵狗乱咬,忽然又软语相慰、吐气如兰一样:如果不是少年无知,基本都能明白其中蹊跷。酸书生遇见美女妖,九成人家是画皮。当然,对先前合计才挣过1000万美元的摩尔来说,老来得福,很应该给基德送个花篮。至于国王,苦水往肚子里咽吧。

肯扬·马丁。新秀合同终了时,他签了7年9100万。这份合同后来,让丹佛掘金头疼了不少年。他的表现并不算很糟糕,但值不上这么多。

这就是基德的意义:他把这些人带进了总决赛,而且是两次;而等这班家伙离开了他,就再也续不起像样的合同。基德就是吊命的老人参汤:他可以吊住这些家伙的命,使他们回光返照、鹤发童颜。但是一旦药效过去?他们无一例外的崩溃了。

甚至还有这样俩例子:

2004-05季,文斯·卡特在猛龙打得半死不活,场均不过16分。但一到网队,场均28分6篮板5助攻46%命中率43%三分率,之后又是两季场均25分6篮板5助攻。但离开基德后,在魔术、太阳和小牛,他又打得平静如水了。理查德·杰佛森从一个只会快下+定点三分的小前锋,被基德带成一个场均23分的准明星,然后,与卡特一样:离开基德后,忽然就光环涣散,一路下跌。

但在2007年,希尔和基德的命运,又来了一次转折。

基德的网两次进了总决赛,却遭遇了鲨鱼和邓肯这样的划时代巨人,命途不济,自己也老了。希尔受了六年的伤,到了近35岁的年纪,对奥兰多没什么可留恋的了。基德落叶归根,回了达拉斯小牛;希尔到了凤凰城太阳,与纳什相伴。

然后,是神奇的转折。

1994-2000年,希尔是联盟最全面的球员,然而他缺远射,缺伟大队友,孤掌难鸣。2000-2006,他被伤病折磨得病体支离,让世界遗忘了他巅峰时的样子。可是2007-12,他在凤凰城获得了他曾经失落的一切:他学会了远射;他拥有了纳什这样伟大的队友;他获得了太阳队医疗组这返老还童的神医团队。他快快乐乐,打了生命里最自在最平静的五年篮球。仿佛上帝忽然想起来似的:对了,我好像还欠希尔一些东西,健康、好队友、三分球……那就都给他吧!

而基德在小牛,同样是羽化成仙——而且比希尔更彻底。

1995年在小牛,他是快攻煽动者;1999年在太阳,他是中速跳投的指挥官;2003年,他是网队唯一的组织者,要寻找外围射手、给杰佛森甩反击长传、给马丁塞内线传球;2007年,他要将球权分给卡特,自己多做无球跑动;2008-11年在小牛,基德是个手持烟袋、闲云野鹤、从容自在的老头儿。

如果你想打组织后卫,就看看2008-11年的基德好了:他跑得不够快了,但他做的每件事,都值得一切组织后卫当教条刻在大脑里:传球谨慎,用好掩护,不去人多的地方,把握空位投篮,永远第一时间寻找空位队友,尽量站在视野宽敞的地方(比如弧顶中路)。始终优先喂球给大个子。

2011年那年夺冠时,基德这么说:

“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摆好桌子,服务大家。”2011年的基德说,“我们队有那么多会得分的人,我只需要偶尔投投定点空位篮,然后把球分给其他需要的人,让一切推进。”卡莱尔教练根本不在乎基德的数据:“这家伙是个天生赢家。他步上球场就是帮你赢球来着。别用数据那种事儿来评估他,没用。”

在希尔的巅峰期,他有韦德级别的变向、跨步上篮技巧,但他和韦德最相似的,是起速突破跨开大步时,都能够稳稳的掌控着球,同时敲准对方的防守空隙。所以看他们突破时,你会有电视画面变扁的错觉。而且,希尔巅峰期是个被大大低估的篮板手——他可以场均9篮板。马里昂级别的后场篮板表现。

可惜的是,他从来没能把跳投与持球突分融汇成一体,除了1999-2000季。晚年在凤凰城,当他成为太阳关键时刻的持球单挑者,用稳定的变向中投解决问题时,你真会觉得:就这样错过了。

基德是历史级的指挥官,已经不须细表。时间流逝,也让大家差点忘记了:他曾经是史上防守最好的组织后卫。他和希尔都是各自位置不世出的篮板奇才。甚至他的投篮,也值得讨论一下:

为什么被认为投篮差劲的他,会是史上三分球第三位?

如果按投篮姿势划分,一个定点空位三分手,是力从地起,弯膝,起身,送腕,左手常扶在球边上。这样出手慢,但是规范。许多老年代射手均如此:他们出手规整,准确,但是慢,只能投空位。

一个持球急起三分手,是急速起跳,全身绷紧,左手常勒在球钱来保持平衡,把球弹出去。这样出手快,随时都能投,但是手型不易稳定,弧度还容易平,很吃全身的感觉,很依赖腿和腰力。比如本戈登,比如科比,比如麦蒂。

雷阿伦是个很好玩的例外。他起跳极快,但手型又是招牌的三脚架摆法,但左手又是压球的。简单说就是,用持球急起的投法来玩空位篮,这才是怪物。

基德是典型的,出手慢,出手点不高,起跳又不快。所以他的三分球基本得靠助攻。

早年他三分球名声差,因为他持球多,总是在指挥,偶尔需要自己投,没法像库里们似的,绕个掩护就拔起来投。

晚年他持球少了,把球权分出去了,自己在弱侧接应投投空位,就能投出40%开外的命中率了。

如果说时代对他们有什么不公平处,那就是:他们俩没赶上2005年的handcheck规则改革。众所周知,2005年规则改革对外围球员获益甚大。2005-06季刚改革后,科比、艾佛森、勒布朗立刻打出职业生涯得分最高赛季,而纳什蝉联了MVP,韦德和帕克两个突破型后卫得了总决赛MVP。

仅仅想像一下:

我们知道,希尔巅峰期时,可以场均21分9篮板7助攻,在他受伤前那季是场均26分7篮板6助攻,而且那正是NBA防守最铁血的时代。我们知道,基德巅峰期时,推闪电战随心所欲,突破分球狡猾妖冶。如果他们俩的巅峰期,赶上了如今的时势,会是什么样呢?天晓得。

世界也很少真正意识到,基德是个怎样出色的传球手。当然,你可以通过他史上第二的助攻意识到这点,但基德的传球技艺之伟大,是跨越时代的。好的传球最容易被人忽视。集锦视频会收录的传球,都是那些华丽的不看人传、背传和挥传,而传球许多时候会被简化为“手法”。所以我们常会赞叹“传球出色”,但传球究竟可以多出色?看基德的传球,你才能感觉出火候。一次好的传球,包括巧妙的位置移动、准确的阅读、运球摆脱出传球角度、及时的传球、细腻的手法。哪怕在传球的手法上,都千差万别。基德的左右手传球功力几无差别,而且他能快能慢,能长能短,球如活物,入手贴适称心。只是,他的那些传球都过于顺理成章过于妥帖,所以你不仔细考虑,不会意识到“抓到篮板、抬头,一记18米传球准确到位让队友可以直接上篮”是件多么艰难的事。

2013年,他们退役了。你可以说,1994-2000,灿烂属于希尔;1998-2007,时代属于基德。而2008-2013,这两个老头子各自打了顺心遂意的篮球。十九年NBA,一起得年度新人,一起退役,一样聪慧绝伦的两个人。希尔比基德少一点幸运,但2008-13这样的温柔晚年,算是对之前创伤的抚平了。他们是两个绅士:技艺精纯,视野宽广,团队,聪慧,而且远比世界想像得要争强好胜得多。他们都被命运玩耍过——希尔的魔术岁月,基德去太阳之前的日子——但最后,还是如希尔当年所说:

“你有个目标,你竭力追寻,你得竭力到让自己变得脆弱不堪、不留余力。”

你可以对他们说一千道一万,但他们携手离开时,的确已经耗尽一切,了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