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2006400000077

第77章 车辚辚,马啸啸(1)

上海。

开始刮起了冷风。

街道,有轨电车叮当叮当的铃声,宣示着它来了,人力黄包车的车夫奋力奔跑,没有时间看电车一眼,看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不停地摇动车把上的铃当。

街道,中国人、洋人,男人、女人,汽车、电车、自行车、人力人、马车,熙熙攘攘,车铃声、地摊叫卖声、报童叫卖声卡,交杂响彻。

1904年11月,在上海新闸路仁和里一幢楼房里,灯光摇曳,陶成章、魏兰、蔡元培、龚宝铨四人正在密***谋****成立光复会。早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由王嘉伟、蒋尊簋、陶成章、魏兰、龚宝铨等人在东京酝酿协商成立了光复会。1904年初又经陶、魏回上海与蔡元培商议,至同年11月,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总部设在上海新闸路仁和里,后迁三马路保安里。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又名复古会。该会的政治纲领(也是会誓词):

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主张除文字宣传外,更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光复会积极联络会党、策动新军,主要活动范围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该会的会员最初为40~50人。1905年初,徐锡麟加入,其后他和陶成章、秋瑾等通过创办的大通学堂,发展会党成员,使会员增至600~700人,成员大多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商人、工匠,也有少数地主士绅。主要骨干除上述人外,还有章太炎、秋瑾、张恭、徐顺达、赵声、柳亚子、陈去病、熊成基等人。该会在东京设有分部,而以绍兴作为本部的活动中心,1905年后,不少会员加入中国同盟会,部分会员仍然独立或以光复会名义活动。

一时间车辚辚,马啸啸,各人腰里别着刀。

会党成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1907年,会员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失败牺牲。同年秋,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谋响应安庆起义,被捕就义。次年,会员熊成基在安庆发动岳王会起义失败。1910年(宣统二年),陶成章在日本重建光复会。

光复会在国内的活动主要放在与秘密会党和新军的联络上。徐锡麟联络闽浙会党;陶成章则“与三合会、哥老会、大刀会诸头目相结纳”,“扬子江流域,无不在其势力范围内”。秋瑾自日本回国后,在绍兴设立光复会秘密机关,以大通学堂为掩护,设体育专修科,召集金、衢、严、处、绍各府及嵊县会党骨干为学堂学生,朝夕训练,内分八军,“以光复汉室,大振国权字别之”,“并与赵声、陈其美、黄郛等人遥通消息”(《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选辑》)。在国外,尤其是在东南亚一带,陶成章在爪哇、新加坡等地立报馆,办杂志,广泛“联络同志”,发展会员,在一些城市和地区设立分会,开展活动,与同盟会争抢地盘、争夺侨民,甚至诋毁孙中山。光复会这些分裂行为,严重削弱了革命内部的团结,不利于革命的发展。

清未革命者,以暗杀满族权贵和地方大员来推动革命,曾风行一时。光复会的领导也将暗杀作为推动革命的手段。陶成章在1900年前曾效法唐代骆宾王讨伐武则天之例,北上京城,“以手刃那拉氏自誓,又亲赴奉天,并游历蒙古东西盟,察看地形,以为进行之计”。秋瑾以鉴湖女侠自比,也力主暗杀满族权贵。尹锐志、尹维俊姊妹亦曾于1909年携带炸弹,潜伏北京一年,企图炸死清廷要员,终因清军防守严密,未能得手。光复会的暗杀活动见诸施行是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刺杀恩铭。他与秋瑾的反清革命计划是:先夺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建府南京,而后再向四周各省发展。同年徐锡麟趁安徽抚、藩、臬等参加学堂学生毕业典礼之际,剌死巡抚恩铭,发动起义。但徐氏本人在起义中被捕牺牲。安庆起义失败后,殃及绍兴大通学堂,结果秋瑾被捕遇害。

徐锡麟发动的安庆起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尤其是秋瑾的被杀对革命起了很大的推动。“杭州方面,人心很是愤激;不知道秋瑾的人都因此知道了秋瑾;不懂得革命的人也因此受到了革命的教育”。此后,“革命风潮日形高涨”,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发展。

鉴于集大力量,早日革命成功,孙中山决定联合多个革命会党,把会党统一起来,多方奔走,1905年7月,在孙中山的朋友——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返回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为避免日本政府反对,又改名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同盟会成立,黄兴被选为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辛亥革命时期,时人多称其为黄克强。黄兴与孙中山常被以“孙黄”并称。

同盟会的前身是湖南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和广东兴中会(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谭人凤等)、在东京的部分光复会。

当时,全国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会党林立,竟有300多个会党,大小不等,良莠不齐,各省均有革命党人在活动。主要还有江浙光复会(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同盟会在1907年一度分裂。孙中山因未经众议收受日本政府资助离开日本,光复会退出。孙中山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于南洋另组总部;而黄兴则继续支持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自1906年起,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又称“丙午萍浏之役”)、黄冈起义(1907年5月,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七女湖起义(6月,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钦廉防城起义(9月,又称“丁未防城之役”)、镇南关起义(12月,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钦、廉、上思起义(1908年3月,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云南河口起义(4月,又称“戊申河口之役”)、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其中1906年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牺牲义军将士及其亲属超过1万人;

黄花岗起义参与及牺牲者多为同盟会骨干精英成员,战死200多人,因那时革命是秘密的,很多人牺牲了,却不知道姓名,收得尸骨查明身份的有72人:

广东籍: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炳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龄,周增,林修明;

福建籍: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燊,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籍: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铃,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籍: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籍: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黄兴以主要精力从事武装起义,亲自掌握留日陆军学生的入会工作,并从中选拔一些坚定分子组成一个严密的团体“丈夫团”,为进行武装斗争准备力量。1907~1908年间,参与或指挥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与云南河口之役。在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自操炮轰击清军,是孙中山亲自在前线,真刀真枪的和封建势力战斗。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组成的同盟会外围组织——共进会、日知会、文学社组织的发动的。

此际许多有识志士,著书立说,办报言时,纷纷大呼,救国救民。

1905年,严复于1905年任皖江中学堂(今芜湖第1中学)的监督(校长),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夜灯下,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不停地奋笔疾书,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主办《国闻报》。“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1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严复,1854年1月8日生,福建侯官人,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医生,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5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英国期间,正是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林立的时期,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1889年后捐得选用知府衔,并升为会办、总办(校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陈天华,1875年生,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国民教育会,著《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

蔡元培, 1868生,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字子民,号鹤卿,勤学敏思,聪明过人,清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戊戍变法失败后,回绍兴任中西学堂监督,1902年同蒋智由、黄宗仰等发起中国教育会,蔡元培为会长,下设教育、出版、实业三个部,“编定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为基础”为宗旨,会员100多人,创办学社女校,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先后主编《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反对帝俄,与章炳麟、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任会长。

章炳麟1869年生,字梅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7年任《时务报》撰术,与主办江康年,主笔梁启超意见不和,愤离上海,1898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为幕僚,张之洞著《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戍变法,章炳麟反对张之洞的《劝学篇》,参与维新运动,被张之洞驱离武昌,后流亡国外,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中国只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论调,驳斥康有为保皇派的改良主义谬论,宣传革命,因给在《苏报》让邹容《革命军》作序,在上海被捕,狱中与蔡元培等取得了联系,发起成立光复会,积极在会党、新军、学生、教师活动,成为江苏、浙江、安微一带势力最大的革命队伍团体,1906年出狱,为孙中山先生派代表迎至日本。

章士钊,1881年3月20日生,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生于湖南长沙。章士钊一生多姿多彩。1901年入武昌两湖书院,与黄兴同学,共组华兴会。1903年5月被聘为《苏报》主笔。该报被查封後,又办起了《民吁日报》,报名取“民不敢声,惟有吁也”之意,又与杨守仁、蔡元培、蔡锷等人在上海组织爱国协会。1905年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留学。1907年留学英国,研究逻辑学,并将此学传入中国。清末中国始知所谓思想方法、演绎、归纳及形式论理与逻辑论理之分别。

徐锡麟,1873年生,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早年在乡任教,1903年游历日本,1904年到上海会见蔡元培,加入光复会,回绍兴与陶成章等创办大通学堂,招集训练培训金、处、绍各府光复会党成员,借机积蓄力量,以大通学堂作光复会的机关,徐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1906年捐资清廷得道员官衔,打入清廷内部,赴安微试用,任巡警处理会办﹙相当于教务长﹚兼巡警学堂监督。

秋瑾,女,生于1875年,原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厦门,喜武术,英姿飒爽,巾帼英雄,不满家庭婚姻束缚,1904年,29岁的秋瑾冲破家庭的束缚,离开做官的丈夫和2个孩子,赴日本留学,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创办《白话报》,宣传反清,男女平等,年底回国,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1905年春再去日本,参加同盟会。

宋教仁,湖南桃源人,1882年生,字初,号渔父,一双大眼睛,瘦高个子,1904年12月与黄兴、陈天华等在长沙组建华兴会,筹划起义,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

孙武,约生于1876年,湖北夏口人,中等个,偏瘦,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大脑反应问题快,动作灵活,行动敏捷, 1896年考入武昌武备学堂,1900年参加唐才常汉口自立军,被推为岳州司令。1904年9月赴日本,入成城学校习陆军,颇有军事指挥才能和军事技术才能,1905年11月归国。加入武昌日知会,并帮助刘静庵办江汉公学。1908年夏,再往日本,入大森军事讲习所,研究野外战术及新式炸弹;8月与焦达峰等在东京组织共进会,任军务部主任,不久被推为湖北主盟,回鄂策划革命,在湖北,特别是在武汉,威信颇高。1909年编会党为5镇(师),旋赴梧州参加起义,事败退居香港,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被武汉共进会、文学社等团体推为主席。

蒋翊武,湖南省澧州蒋家庙人,1885年生于一个长工家庭。父亲蒋皋南年轻时到城内丁公桥一家小油坊里学制豆油皮。老店主没有子女,去世后,蒋皋南接受了他们的微薄产业。蒋翊武是长子,父亲为培养他成长,便节衣缩食送他读私塾,4个弟弟则先后出去当学徒。

蒋翊武从小聪明过人,人长得精瘦精瘦的,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像似会说话,蒋翊武经过10多年的私塾教育,他熟读诗书,能写一手很好的古文词赋,本来有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他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对科举不感兴趣。1903年,他进入澧州高等小学堂,1904年又以第1名的成绩考入常德的湖南西路师范学堂。这时,革命思潮已在湘西北流行,蒋翊武阅读了清政府查禁的《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黄帝魂》等书,接受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思想,萌生了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志向。

1904年秋,华兴会联合武昌的科学补习所准备发动起义,蒋翊武协助宋教仁集结革命力量,响应长沙起义。但起义的事被泄密,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人士,蒋翊武被开除学籍,只好回老家暂避风头。从此矢志不渝,继续坚定的革命,与刘复基等奔走于沅江一带,联络会党,组织机关设在常德祗园寺,联络沅、湘一带会党,做宣传鼓动工作,晓以民族大义,以图再举。

1905年冬,蒋翊武来到上海,准备去日本留学,由于日本政府歧视中国留学生,留日学生纷纷回国,他只好留在上海。第二年春天,一些归国学生在吴淞办起中国公学,他便进入这所学校。中国公学里革命党人很多,蒋翊武与他们接触频繁,革命思想更加成熟。他和同学们组织了竞业学会,并由刘复基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0月28日,与杨卓霖创办《竞业旬报》,用白话文宣传革命。1907年春《竞业旬报》被迫停刊后,返回故里。1909年春与刘复基再赴上海。1909年秋,刘复基去汉口协助詹大悲接办《商务报》,蒋翊武便随刘去了汉口,任《商务报》编辑。汉口的革命活动非常活跃,不少革命者潜伏在新军里,成立团体,积蓄力量,使许多官兵接受了革命思想。蒋翊武到汉口时,新军中有一个革命团体叫群治学社,蒋翊武、刘复基、詹大悲为加入这个组织,便以访员(记者)身份前往鄂西采访,因为学社负责人杨王鹏等所在的第41标(团)正在那里驻防,三人在潜江遇上了学社成员蔡大辅,蔡写信介绍他们回武昌去找留守的负责人李六如。路过天门,为策动新军,蒋翊武决意从军,经人介绍,投第21混成协(旅)41标(团)3营左队(连)充正目(班长)。不久,群治学社的活动就受到了挫折,1910年9月改组为振武学社,推杨王鹏为社长。但振武学社也为清政府所不容,杨王鹏、李六如等被迫离去。随后,1911年1月30日,振武学社改名“文学社”,以“联合同志研究文学”为名掩护革命活动。1911年3月15日,文学社在武昌小东门内同文学舍召开正式的成立大会,蒋翊武被推为社长,王宪章为副社长,刘复基为参谋部长。

文学社成立后,积极扩大组织,开展活动,在新军中积极发展会员。不久,新军各标营都有了文学社的成员和组织。当时,武汉的新军有1个镇(师)、1个混成协(旅),兵额共计1.5万人,文学社成员竟占1/5以上。在蒋翊武的领导下,文学社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团体,为反清武装起义聚结了一支人数可观的战斗力量。

话说孙中山先生,自1894年组建“兴中会”到1905年,历时已经11年,倡导革命,在华侨及其哥哥孙眉等广东商人的资助下,从中国大陆来往于日本、欧美留学生、华侨之间,孙中山先生的威望日盛,7月,孙中山先生经日本友人宫崎介绍拜访了“华兴会”小自己8岁的黄兴,时年黄兴31岁,两人一见如故,孙中山先生外表温文尔雅,胸怀豁达,对革命热情洋溢,坚定信仰,具有长者风范,颇具口才,鼓吹革命队伍已11年矣,敌人往往称孙先生为孙大炮,可见口才不凡;黄兴骠悍,颇具傲骨,热情奔放,颇具战将风范,孙中山口若悬河,畅谈革命形势,建议联合,说:

“我们目前,无论是兴中会、华兴会、或光复会、日知会,只象一个人的手指头,若是手指并拢撰紧,形成一只拳头,那就有力了,拳头和指头的力量相去甚远,于是二人同意联合,并联合其他会盟,“华兴会”的宋教仁闻知,亦高兴赞同,不久,湖北、四川、广东等省留学生也积极响应,一致拥护孙先生的主张,组织统一的革命队伍阵营团体,很快经多方联络,8月,孙中山、黄兴等与留日学生,旅日华侨及大陆各省革命会的代表集体见面,民主革命精英济济一堂,除孙中山、黄兴外,尚有:

29岁的福建同安人陈天华;

28岁的广东归善人廖仲恺;

26岁的广东番禺人胡汉民;

26岁号称“鉴湖女侠”的福建云霄县人秋瑾;

28岁的四川人吴玉章;

23岁的湖南桃源人宋教仁;

24岁的湖北襄阳人刘公(耀宗);

22岁的广东省番禺县人汪精卫;

23岁的江西代宁人李烈钧等。

1905年8月13日日本东京,阳光明媚,微风徐徐。

东京麴町区富士见楼人来人往。

下午2时,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麴町区富士见楼开会欢迎孙中山。虽正值暑假期间,但到会者竟达1800多人。后到者进不去,伫立街边仰望楼上者,有六七百人之多。孙中山穿洁白的西装从容步入会场,满场鼓掌。东京留学生有集会以来,从没有这样的盛况。宋教仁致欢迎词后,孙中山作了两小时演说:

“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的一天,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

他呼吁抛弃君主制“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把中国建成一个20世纪头等的共和国。掌声阵阵经久不息。

陈天华振臂高声欢呼:“孙中山先生了不起!是我们四万万中国人的代表,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啊!”

之后程家柽、蒯寿枢、张继、宫崎寅藏、末永节也发表了演说。富士见楼欢迎会成为建立中国同盟会的动员大会。

1905年8月20日下午,在日本东京市赤坂区灵南坂,日本朋友阪本金弥的住宅内,举行了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出席的代表有100多人。

此际,36岁的章炳麟尚在狱中,21岁的四川人邹容在狱中已逝,32岁的浙江绍兴人徐锡麟,正在大通学堂培训会员,作为革命队伍骨干,37岁的蔡元培正在国内积极活动,大家认识孙中山先生的和不认识孙中山先生的,都很敬慕孙中山先生,纷纷请孙中山先生讲几句话,孙中山见这么多同志们聚会在一起,非常高兴,本来口才就极佳的孙中山先生,热情洋溢地说:

“今天真是济济一堂啊!来的同志,个个志气坚锐,魄力雄厚,学业充实,许多是文武双全,我和大家见面的第一感觉,中国革命队伍大有希望,!”

大家齐声鼓掌,孙中山接着说:

“现在我们的国家十分危急,我们的民族十分危急,各国列强在中国你抢我夺,清廷昨天割地又赔款,今天借贷又卖权,帝国强盗在我们的国家里面横冲直撞,杀人放火,欺负我们的父老兄弟,凌辱我们的慈母姊妹,我们已是国不国家不家了,我们怎么办?已经腐烂不堪的清王朝,我们狠命一击,清王朝就会崩塌,我们再建一个民主、平等共和的国家!”

大家感动不已鼓掌不息,有的激动得流下眼泪,因为他们都是热血沸腾的民主革命者,孙中山接着深沉地说:

“话说回来,我们崇高的理想有了,但行动起来的力量不大,这一省想起事,那一省也想起事,各自为战,力量不集中,既不能推翻清王朝,革命力量也保存不住,我们革命必须内部统一,才有力打击敌人,推翻清王朝!”

“好!”黄兴情不自禁地插话道:“孙先生讲的好,我们华兴会在湖南起事就失败了,我们是要统一,不统一,革命队伍难以成功!”

陈天华挥动拳头大声说:“我们都是真正的革命的,死都不怕,命都舍得,还有什么成见不能舍弃,还有什么私心杂念吗?让它见鬼去吧!”

大家又是一阵热烈地鼓掌,于是,大家一致同意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经商讨:孙中山先生为会议主席;统一组织名称叫“中国同盟会”。由孙中山先生提出,黄兴、陈天华修改,拟定会员入会的秘密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等地权”,孙中山先生领大家宣誓后,欣然地说“可贺可贺,从现在起我们是中华民国的人了,不再是清王朝的人了!”

在会议主席孙中山先生主持下,通过了以下内容:

1、一致推举孙中山先生为同盟会的总**理;

2、同盟会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黄兴任执行部庶务长,居协理地位;

3、确定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等地权”;

4、制定《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革**命方略》;

5、在东京筹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6、积极在各省建立分会或支部;

7、积极筹备武装力量,积极联络华侨、会**党、新**军。

进行武**装****起***义,中国民**主**革***命即将轰轰隆隆地开始了。

同盟会总部设在日本。

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发表:

一九○五年十月二十日

近时杂志之作者亦伙矣。姱词以为美,嚣听而无所终,摘埴索涂不获,则反复其词而自惑。求其斟时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而况夫孤怀宏识、远瞩将来者乎?夫缮群之道,与群俱进,而择别取舍,惟其最宜。此群之历史既与彼群殊,则所以掖而进之之阶级,不无后先进止之别。由之不贰,此所以为舆论之母也。

(略)

十六、本会支部于国内分五部,国外分4部,皆直接受本部之统辖,其区画如下国内之部(十六条改简明——注):

西部支部,负责重庆、四川、贵州、甘肃、新疆、西藏。

东部支部,负责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中部支部,负责汉口、湖北、湖南、江西、河南。

南部支部,负责香港、广东、广西、福建、云南。

北部支部,负责烟台、山东、山西、直隶、陕西、蒙古、东三省。

国外支部:南洋一新加坡一英、荷属地及缅甸、安南、暹罗。

欧洲一比利时京城一欧洲各国。

美洲一金山大埠一南北美洲。

檀岛一檀山大埠一檀香山群岛。

十七、各支部皆须遵守本部总章,其自定规则须经本部议事部决议、总理批准,方得施行。

十八、各支部皆设部长1人,由总理指任。

十九、各支部当地会员有担任该支部经费之责。

二十、各支部每月须报告一次本部。

二十一、各支部及其所属分会会员盟书及入会捐1元,皆由支部长缴交本部,换给会员凭据,转交本人收执。

二十二、各地分会皆直接受其支部之统辖。

二十三、各分会会长由该分会会员选举。

二十四、总章改良须有会员50人以上,或议员10人以上,或执行部提议于议事部经议事部决议后,由总理开职员会修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