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搜索引擎事件簿起点
21239000000010

第10章 chapter3-吴般若(一)

吴般若坐在ktv包房的一个角落,摆弄着手机。偶尔有参加聚会的同学搭话,他也会推荐展示正在运营的几个手游。由于他对游戏界面和操作不熟悉,自然没起到什么宣传作用。

聚会结束时,吴般若轻轻说了一句:“终于结束了”,然后起身与大家一同离开。似乎,也有同学听到了这句话。

前些天在哥本哈根参加国际会议,以及参团访问硅谷的新闻,好像在K城这个二线城市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每个圈子的生态大不相同,固然有环境的约束,但视野和心胸的界限,才是分隔人群的关键。吴般若并不觉得不喜欢同学聚会这样的场合,只是没发现到能激发兴趣的观点,习惯性地有些失望。

这些24年前分别的小学同学,当年也不见得就能清楚相互的心思。小学时各个学校集中选才参加数学竞赛的培训班时,同学们聊起解梦,吴般若曾淡淡地提到梦见过女巫。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没有搜索引擎,所以也没有同学明白吴般若的暗示:梦到女巫表示为人风流。

或许也有用心的人查到了结果,可这毕竟不是每个小学生能谈得开的话题。一个自认为有趣的逆向暗号却无人响应,吴般若有点失望,也更确信自己的与众不同。

吴般若的青春年华,一直不在阳光抢眼的位置,就连亲近的同学出游合影,也都喜欢站在边缘两侧。那些不动声色做出的奇异举止,通常是在一些巧合时才会被发现。

高中时政治课,老师讲得高兴,走下讲台移动演讲,经过吴般若时突然勃然大怒,斥责他竟敢在政治课上记英文,blablablabla...吴般若没有做出解释,甚至没做出反应。还是同桌小声说,老师,他是在记你的政治笔记,用英文。

线性思维在网状思维面前碰壁,是不分学生和老师的身份的。多年后看到《三体》,吴般若也同样感到三观被重塑,或许是因为网状思维的人,更容易被低维度与高维度直接的联系产生震撼和感悟。

高考前加试英文口语,老师评分之后吴般若仍执意要献唱一首《Myheartwillgoon》,也是被同去的同学传出,才成为一段笑谈。

大学时期,进入邮电类学校,于吴般若可谓如鱼得水。20世纪末互联网才刚刚在国内起步,邮电类学校正是诞生第一批网络精英的温床。帝都的路人们不知后端数据库为何物,也都在大谈特谈参与新浪建设、构建邮箱系统、搭建门户网站之时,吴般若已经静悄悄地租下了学校的一些服务器,进行对市场的商务运营。

低速的互联网并没有让效率爆发,吴般若的个人主页“永无乡”,也似乎在印证起步的艰难。吴般若的运营很快经历了成长和快速增长,然后很快也在网络泡沫破灭时期出了问题。五年的时光在变化迅捷的时代里转瞬即逝,真正能把握住变化节奏的幸运儿并不多见。随着经营问题爆发,吴般若不得不远走海外,“漂流”了一段时间。

大多数同龄人对互联网的了解,仍只限于聊天工具从ICQ变成OICQ,游戏从文字mud变成低像素的图像,网速从56k提升到低速宽带。吴般若已经经历了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的洗礼。

真正让网络思维能成长到新阶段的,除了市场实践,还靠全球化观念。事业不顺期间的海外经历,恰好成就了吴般若。

再回国内,吴般若孤身来到魔都,目睹着灯红酒绿和蓬勃的创业市场,走上新的起步。又是一轮五年,吴般若经营的网络公司终于有所表现,个人所持2/3股权被某传媒集团以十倍溢价收购,业界瞩目。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注册地、庞大的海外市场、全球同步发布......独特优势众多。然而一切成就的根源,还是吴般若坚韧不拔的心态和卓越于时代的互联网、全球化思维。

2015年春节,吴般若回到故乡K城,与亲朋拜年并参加了几次同学聚会。与魔都的节奏和风格完全不同,K城充斥着轻松和缓慢。在大多数旧友和昔日同学眼中,他也依然只是当初那个不喜欢显山露水,自己经营自己奇思妙想的人,无非只是大家一起步入了中年。

由于股权溢价收购交易和对赌协议,吴般若在自己公司的身份变得微妙。旁人依然在艳羡如此惊人的成绩时,吴般若考虑的是更一下步的计划和打算,一些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冲破局限和约束的打算。

吴般若需要一些种子项目,更需要可靠的人。

回到魔都,吴般若听取了公司2015年年会的安排事项后,向K城的几个旧识发出了电子请柬。有的朋友这时才知道他经营的规模和成就,免不了又赞叹一番。吴般若也只是淡淡地回应:“都是靠运气,十年前恰好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现在恰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

朋友秒回驳斥:“命乃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词。”

或许这一次,吴般若感受到了一些惊喜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