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马金没想到这锁上门之后第一个遭殃的人居然是他自个,从楼上到楼下,28桌的人,马金别说陪每个人都喝上一杯,就连28桌一桌一杯都没喝完,还是啤酒,就直接不省人事了,后面发生了啥事儿,马金压根不知道。
等到马金醒来的时候,才知道那天夜里发生了一件让大家讳莫如深的事情,只有最先倒下的马金不知道,其他人也故作不知的瞒着马金没人说,只有那一天之后,餐厅里的很多人都不见了,大熊、橙子、李家兄弟,陈家兄弟都走了,餐厅除了鲁奇跟四个女孩子,其他人都不见了。
“说啊,他们去哪了?”马金不清楚到底怎么了,一夜之间就没人了,餐厅倒是没什么变化,可人突然就没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别跟我说他们回自己老家去了,别人我不知道,橙子根本就没有家人,他的事情我比你们清楚。”
吴晨不比已经离开的程晨,吴晨夫妻都在这儿原本就是相互依靠的,可现在他老婆都在这儿,人却不见了,怎么可能不让人怀疑。
“真的没事,不信你看看橙子给你留的信,小娜也在这儿,要是橙子出事了她还坐得住么,他们早就想离开餐厅了,厨房当初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无奈的选择,他们的兴趣本就不在此处,不过是受了你的恩情,江湖人不好离开,昨天大家喝多了他们也说了,想要去干他们自己的事业,这一年来他们也存了些钱,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去干嘛,但那么多启动资金想必做啥都够了。”没有人比马平更了解自己儿子,对于朋友,有时候马金会比直接亲人显得更加重视。倒不是说马金不孝什么的,而是在马金心中,亲人会包容自己的任性,一些小错误什么的,只要不危及亲人,在选择的时候马金会更加偏向照顾朋友的想法,毕竟对朋友来说哪咤亲密程度是无法跟家人比拟的,因此相处的时候就需格外小心。
这种性格,让马金总算不缺朋友,而且朋友都喜欢跟着马金,这也是为啥白飞他们会说马金有种领导的气质,其实这种气质很简单,也很常见,以前宋江,晁盖他们也都有过,现实中也都有,那就是典型的义字当头,顾及他人的想法,愿意为他人着想。
所以,突然间,一下子少了很多重要的人,对马金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马金听到解释倒是冷静了下来,直觉告诉他,很可能他们所说的生意就是重操旧业了,原因很简单也很好猜,因为大熊不见了,别人出去能干嘛,马金不好猜,但大熊,这个上辈子就耗在这条道上的人,这辈子肯定也不会因为少了双腿就放弃,原来在餐厅马金还能看着点,现在那只能说龙归大海了。
“哎,或许这就是命运吧!”马金感慨了一句,没理会众人摸不着头脑的想法,马金再次回归了平淡的日常生活。
没有人知道马金这一天之后心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如既往的正常生活倒是众人都乐意看到的结果。
六月,马金投资的两部戏后期制作都完成了,宣传什么的自然用不着马金在操心了,交给了小滴的大地娱乐,在哪个电视台上映什么的,原本马金是打算直接联系的,现在也没了兴趣,全部交给了任小滴,正好她也乐意。
当了甩手掌柜的马金无疑是一身轻松了,趁着开学还有三个月,马金只身一人神神秘秘的离开了仙城再次来到了香江,一番动作之后,马金终于是在8月份家里人都要报警了的时候才回到了家中。
91年是个平淡无味的一年,但多年以后人们发现很多事情好像就是这个时间点开始酝酿起来的,那些声名显赫的大集团大企业都跟这个年代脱不了干系。
而我们的主人公马金跟他的媳妇都正忙着自己的学业,毫无疑问的是安琪并不是什么学霸,甚至对学习一点也不感冒,不过有人陪着就不一样了,安琪虽然成绩还是一般,但已经算得上中流了,虽然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更多的付出跟努力,但中等就够了,不是说及格万岁么。
梅州中学在马金消失一年多之后,终于是又看到了马金在校园的身影,不过对于大家来说这并不会影响什么,但有两个人却是松了口气。
一个自然是梅州中学的黄老师,黄老邪指望着马金去夺魁给他长脸的,天知道马金是否会真的回来,如今正常回归自然是大家都乐意见到的事情。
另外一个就是记者同志张冬了,年青人确实有很多想法,尤其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还没成型的时候,其实年青人的开放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张冬作为年轻人中杰出的代表(这可不是吹,这年头有钱人嫁的孩子还真没多少是那种啥也不懂的二世祖,相反很会利用家里的资源优势,在某些方面是有决定性的领先的),对于日报不作为的行为,看不下去的他选择了离开,自己创办了一个报社,虽然是靠着家里人支持弄出来的,但这半年来做的也还算凑合,赚不到钱也亏不了,不过这对于家里人锻炼他的目的来说已经足够了。
家里人满意了,自然不会去计较太多,因此张冬倒是小日子过的挺滋润的,按理说安逸日子过得挺好的何必折腾?其实在国内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有着安逸的日子不过,耐不住寂寞喜欢搞事情,到最后有的一飞冲天确实成就了一番事业,被人称道:将门虎子什么的,好不风光。当然出来混的自然也会有失败的,弄的灰头土脸,最后恬不知耻的又跑回去吃老本的也不在少数。张冬作为年轻人,自然也不甘寂寞,他办的报纸,属于晚报的一类,毕竟这年头没有雄厚的背景支撑,做日报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因为日报界有两大巨头永远都是绕不过去的,相反晚报虽然百花齐放的,但实际上做大做强的真的很少很少。
他的晚报主打小说连载、娱乐时尚、财经版块以及生活版块,其实这也是当下报纸的主流。晚报在内容上对新闻的依赖性没那么重,很多晚报其实更主要的是连载小说,弄点奇闻轶事,明星八卦的就这样混着,因此,到后来这些小报社在网络时代来临后基本上都消失不见了。
明星八卦,大家都在报道,也都有了解,作为创办人兼职主编的张冬,自然是在马金的电影登陆内地后,注意到了马金这号人。如果说之前纯粹是自己心血来潮,看好马金外,这次是真的意外家惊喜了,他的第二篇关于马金的报道没有通过,明明那么有噱头却因为不是本市人就被拒绝,这次遭遇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毫无疑问现在的马金身上可报道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可香江人不可能来内地找他,内地人因为找不到他,或者没什么关注也就没啥马金的新闻出现,马金怎么说也在娱乐圈混了一年多了,但说起来有多少人知道他真的搬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张冬之前也去找过马金,正是七月份的时候,忙完中考高考的报道事宜后,他就来到仙城找过马金,可惜的是马金那时候不在家,现在马金重归校园,确实给了张冬一个绝佳的机会,不过这次不是他主动发现马金的,因为马金什么时候回来的他确实不知,而是他的报社得到了一个故事的投递,投递人是一个笔名为金的人,他今天来见的就是这个笔者。
按理说这种小事情轮不到他出马的,不过这个故事他觉得很有前途,魔幻小说在美洲很流行,在国内是相当少见的,黄易大师的玄幻小说这时候内地还是没有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类型,就是简单的恐怖推理(在内地基本上没有纯粹的推理小说,都是伴随着恐怖类型的)、鬼故事、都市故事以及武侠小说,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喜爱的毫无疑问要属武侠小说了,但咱们都知道金庸大师的小说就那么十几部,都被看烂了,古龙的优秀作品其实还没金庸先生多,因为他经常找人代笔,代笔这事儿看似不大,但说明了这人的心起码不是都用在这儿的,相对于酒来说很显然小说要次要太多了,他有才却没有好好的发挥,留下的经典真的很少。
没有后起之秀接班,没有新的小说类型,没有新的娱乐模式,这或许也是后来游戏厅、网吧能迅速在国内铺开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需求逐渐饱和的情况下,精神娱乐的匮乏让后来社会形成了一个奇葩的局面。
张冬看着眼前还是那么点个头的马金,忍不住嘲讽了一句:“半年没见,感觉你还是老样子啊。”说话的时候还打量了下马金的身高,这暗示都快变成直言不讳了。
马金又不傻,自然是听得出:“孙猴子七十二变,不也得在五指山下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