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五柳先生的重生
20521300000021

第21章 李队长的仓皇

李队长的仓皇

煜浪

2004年12月30日,寒风一遍又一遍的搜索着干枯的山梁,远山的天际残阳如血,随着一串清脆的鞭炮声撕破山坳的宁静,李队长寂寞的走完的他漫长的一生,享年八十岁。

这一天没有人为他送行,只有几个人草草的把他抬到山里,挖个土坑草草的下葬,他人生的卸幕只有几声鞭炮声为他喝彩,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他或许未曾想到,这还得从他的过去说起。

李队长是一社之长,顾名思义叫李队长,至于他的名字可以忽略,很多人的名字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可以忽略,在他的有限人生里人们只记得他的“精彩”官衔,就因为这个官衔才有了他阴暗可悲的人生,这是很多人不愿提及的仓皇记忆,这也就是李队的仓皇,这里边埋葬了多少人的青春和梦想没有人记录在案。

李队长是中国社会发展症痛的遗物,在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化”如火如荼开展的年代,他曾经是权威的代表,他的话就是行动的最高指示,整个社里只有他掌握着话语权,一个社的幸福就在他的吆喝里荡漾,他身后的民兵和三八枪就是他的权杖,在他的淫威里谁都得屈服,谁也不敢怀疑他的抉择,在知识贫乏、物质贫乏、人才贫乏的年代,只有他能引领时代的未来。

李队长是社里的高音喇叭,尽管他不识几个瞎大字,连名字也不会写,说话也没有多少逻辑,这不影响他当社长,他很能说,就是满腹经纶的先生也不是他的对手,他之所以能当上队长凭的就是一张什么都能说、什么都敢说的嘴,正因为这张嘴成就了他的权威。至于在二十一世纪到来指时,人们开始欢天喜地的迈向幸福小康生活的时候,他却失语了,这是大家未曾想到的。

李队长的话就是权威,这决不是给他戴高帽子,他确实曾经风光无限过,整个社里的年轻老少都在他的吆喝里迷茫、奔走,只要他的哨声一响出工的时间就到了,那时整个社里的工作都由他安排,他是领导,他说东没人敢说西,有功分才有生活的保障,至于怎么做不是很重要,做得好不好也是其次,要得是速度。在吃大锅饭的年代,谁都一个样,有碗饭吃就满足了,谁也不敢奢望有幸福的未来。在五七八年里,社里很多人在李队长的英明领导下无声无息的消亡,可是他的权威也没有动摇过,因为谁也不能给自己规划一个完美的未来,有口饭吃就不错!

李队长的权威造就了他的家庭,同时也毁灭了他的幸福,据说他的女人还不错,就是因错阳拆的过早离开了人世,而他的女儿却不成器无法继承他的衣钵,曾经做出让他难堪的事,让他看不到人生的未来,他为此还自杀过,有幸被人救下,而他的喉咙留下了失败的标记,那时,人们开始逃离他的权威阴影,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李队长也不过就是没有内容的称呼而已。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土地下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李队长就开始一路失落,社里选举了有文化的年轻人当社长,李队长从此就被人们忘记,人们在憧憬幸福的生活,可是他却在怀念他的权威,当他发现人们忽视他的存在,他才发现他的时代早已结束了,他只成为那个时代的遗物,被时代抛弃的遗物,他孤单的身影、寥落的生活激不起人们丝毫的同情。

就在二十一世纪缓缓走来的同时,人们开始昂首挺胸开创美好未来的时刻,他却成了社里的五保户,成了国家救济的对象,他虽然在国家的关怀里寿终正寝,可是关于他的生活很少有人愿意提起,他只是曾经的仓皇记忆……

(2012年3月11日于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