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降冷苞,张任,严颜之后,甘宁顾不上疲劳连忙召集戏志才,郭嘉,法正,黄忠,魏延,徐晃,赵云等商议益州军政民生事宜准备将益州根基打理牢固。
不一会就见众人纷纷到来,甘宁也不客套直接坐下说道:诸位,如今益州已平,要将益州治理好还需一段时间啊。不知志才,孝直,奉孝对发展治理益州有何计较。
主公,志才以为主公要治理益州,首先要收服的,便是益州的民心。民心一定,则益州稳,民心不定,则益州乱。甘宁点点头,对于民心甘宁可是清楚得很,而孟子更是说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话,在后世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更是突出民心的重要,一旦民心不稳,则内乱必生。
甘宁也没打断戏志才的讲话,于是戏志才继续说道:而益州民心之乱,源于战乱。益州无主,如今战乱已定,主公应当及早向朝廷上书,自领益州牧一职。这样主公统领益州,也就名正言顺,民心自然安定!
主公,正以为戏大人所言极是,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主公当速速上书朝廷自领益州牧一职,正料董卓必然应允。除戏大人所之外,正还以为主公当重新制定法度,轻徭役,兴水利,发展民生,整军经武。待时机一到再攻城掠地。
甘宁对于法度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心,毕竟秦朝的灭亡,导致“法治”声名不佳,“法治”地位一落千丈,人们谈“法”色变,视法为不祥之物。汉人在沿用秦制的同时,对秦朝的“法治”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儒家思想因此而复活,“礼治”自汉代起便成为统治者的立国之本。可是礼治却不能约束大家,法度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志才,孝直此言大善,真乃治国之良策啊,如此就由志才代笔上书朝廷由某自领益州牧一职,如果董卓不上路,志才不于加以威胁,就言某将再组织联军讨伐董卓。
诺。主公,对于董卓来说主公不过是需要一个名分而已,没有名分还不是照样统领益州。如果董卓不允不但会引起众怒,而且朝廷将再次丧失威信,相信董卓会分析利弊的戏志才对甘宁一拜立即说道:属下立刻就去办理此事。
哈哈,谅董卓也没有这个胆子,甘宁放声大笑。随即甘宁点点头又看向众人说道:如今各位的职位暂时还是不变,待朝廷旨意到来之后某再行封赏。
诺,众人纷纷道。
甘宁这句话却是安抚了众人之心,毕竟作为臣子为了主公出生入死的,作为主公当然要进行封赏。不然属下人心就散了。
在戏志才走后,甘宁就和法正商议了一些琐事,甘宁就没有说什么。至于郭嘉吗什么建议,甘宁清楚郭嘉不擅长政务,而郭嘉擅长的就是行军打仗。毕竟是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方面,就像后世读书学课一样,不可能十几门功课门门精通,而在后世更是分文理科,专科。在三国里面全才可以说没有,像戏志才,荀彧,鲁肃等就是擅长大局谋划,诸葛亮,程昱,张昭等擅长政务,而郭嘉,周瑜,司马懿,庞统,徐庶这些人就是行军打仗方面的统帅之才。而黄忠,赵云等没什么发言那就更简单了,毕竟武将对这些可是天生不感兴趣,再说他们也不懂。他们所关心的只有打仗而已。
随即会议散去,甘宁就让众人各忙各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