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报社那些事儿
19745900000004

第4章 08.大众传媒的规律——先予后取

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一天,邱致远带着S报全体员工来到温泉疗养院开庆功大会。

邱致远在会上总结了S报创刊四个月以来的发展,并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欣喜若狂的决定。

“从5月份开始,报社将给每个员工涨工资,一线记者编辑月薪涨到1000元,中干1500元,我和副总编一样,每月2000元。”

大家一片欢呼。他们从心底认同S报,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有人说,照目前的势头,要不了多久,S报就可能赶超W报、C报、G报了。

下午,履新一个多月的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王学芳也赶到了会场。S报创刊两个多月,原局长年满60岁,退到省政协当常委,王学芳接任了局长职务。

作为主管领导,王学芳很重视S报,亲自兼任S报社长。当然,报社法人还是总编辑邱致远。

王学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充分肯定S报“初生牛犊不怕虎”,短短四个月就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她特别表扬了邱致远和江野,说:“邱老总能从妻子的一句埋怨中发现机会,有着极强的市场意识,是S报很好的当家人。江野借助名人效应把报纸影响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很善于借力,很懂得营销。”

王学芳还说了很多激励的话,希望S报一鼓作气,迅速跻身到江城主流媒体的行列。

最后,她把话锋一转,说:“我们是江城商报,定位是综合性报纸。在初创时期,我们靠证券新闻打天下,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这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但是,我们不是江城证券报,不能给人留下我们只是一张专业报、行业报的印象,更何况股市没有永远的牛市,行情一旦转熊,我们还能靠证券新闻包打天下吗?”

领导毕竟是领导。王学芳站得高看得远,她在S报所有人都有些沾沾自喜的时候,一语点醒梦中人。

邱致远是老报人,听王局长一说,脸上立即就有了愁容。他心想:是啊!我们不是一张证券报呀!

晚上,王学芳有事提前走了。邱致远和其他人留在疗养院狂欢。

晚餐很丰盛,酒是五粮液。这可能是S报所有人自创刊以来吃得最好的一顿。

五十多岁的邱致远也发了一回少年狂,对敬酒的人来者不拒,虽然每次只喝一小口,但总量不少。后来,年轻的记者编辑都到歌舞厅唱歌跳舞去了,邱致远还和副总编、中干们一起猜拳行令,喝得大醉而归。

邱致远心里是高兴的,也很有成就感。毕竟S报这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根,江城日报那些小瞧他、想看他笑话的人总算没有得逞。

但是,第二天酒一醒,邱致远就想起了王局长昨天的讲话。

S报创刊前,邱致远考察过国内部分省市的商报。他发现,凡是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商报,如CD商报、西安的华商报,走的都是综合性报纸的路子;而那些定位于经济类、商业类的商报都没有挤进当地报业市场的第一阵营,知名度和影响力均有限。

这让邱致远更加觉得王学芳眼光独到,也更坚定了他要把S报办成综合性报纸的决心。怎样让S报不只是在股民中才有影响?怎样让S报成为一张主流的综合性报纸?这成了邱致远很长一段时间苦苦思索的问题。

庆功会过后,S报的发行和广告还在增长。但是,正如王学芳所预料的那样,股市在下半年就出现了大幅震荡。这给S报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到第四季节,增长势头大不如前,12月还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邱致远很着急:S报必须打破靠证券新闻独撑天下的局面,必须通过非常的手段在更广大的人群中形成影响力。

恰在这时,时政新闻部主任骆朝霞带回一条消息。她向邱总请示:“省民政厅下辖的江城省慈善总会打算发动爱心人士在全省范围内资助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他们先找了W报,想在报纸上刊登贫困学生的照片、简介,号召有能力的市民一年捐助300元至500元。W报提出要收取一定的版面费,而慈善总会觉得这本身是公益活动,要付费就很麻烦。他们说我们S报创刊不久,可能比较好说话,要我回来问问领导,能不能免费支持这项活动。”

邱致远没有马上答复。他对骆朝霞说:“这样,你请慈善总会的领导这两天抽空到报社来一趟,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骆朝霞离开后,邱致远一个人在办公室仔细思考这件事的利和弊。他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W报要收费?他给自己答案是,眼下,江城的都市报中,W报是“晚老大”,知名度高,效益好,不赚钱的事是不愿意干的。S报则不同,作为一张新报纸,扩大影响力是当务之急。

全省那么多的贫困学生,刊登他们的照片、简介,肯定要花大量的版面,光纸张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如果能借这项爱心活动形成新的新闻热点,像证券新闻一样吸引更多的人关心S报,那就不是赚钱或赔钱那么简单了。

第三天,骆朝霞把慈善总会的冯副会长带到了邱致远的办公室。冯副会长说:“邱总,这可是积德行善的事情。您想想,农村贫困学生受到资助,不仅要感谢捐钱的人,还会感谢我们慈善总会和把他们报道出来的报社。这些娃娃长大了,很可能就是栋梁之才。他们到处宣传自己是在S报帮助下成长起来的,那会是多么大的口碑效应啊!”

其实,经过这两天的思考,邱致远已经决定要免费支持这项爱心活动,但他并没有立即松口,而是叫苦道:“冯会长,您说的那些都是虚的。我们是市场化的报纸,每一分钱都要靠我们自己挣。如果花费大量版面而没有任何收益,我们这一百多号人只有喝西北风了。”

“可不能这么简单地算账。”冯副会长补充道:“好人总会有好报,做好事也总会有好报。虽然账面上报社要赔钱,但是支持爱心活动,会给公众留下好的印象。人们会认为这是一张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报纸。而这样的口碑,对于新生的S报,比黄金还要贵重。有了好的口碑,你们还怕报纸卖不出去,商家不投广告?”

她还表示,如果S报坚持要收版面费,那不如回过头去和W报合作,毕竟W报的知名度要高一些。

邱致远见冯副会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赶紧应允,说:“行!就当做好事,我们不收慈善总会一分钱。反正您说了,做好事总会有好报的。”

邱致远提了一个附加条件:“但你们得答应,这件事慈善总会只能和S报独家合作下去。”

冯副会长当场拍板:“这没有问题,我们不再找别的报纸。”

接着,邱致远和冯副会长、骆朝霞三个人一起商讨实施细节。他们给捐助活动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托起明天的太阳——‘一帮一’爱心助学活动”,决定从3月5日开始刊登贫困学生的照片和资料,前期每天推出一个整版,力争掀起高潮,随后每周推半个版,长期坚持下去。

次日,S报和省慈善总会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这时距3月5日还有两个多月,中间还要隔一个春节长假。

邱致远召集副总编和各部门的中干开会,讨论怎样利用这段时间为爱心助学活动作前期准备。他问道:“我们能不能通过这项活动形成广泛影响力,改变S报目前由证券新闻独撑天下的局面?”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机会,有可能形成热点。

会议决定派出特别报道小组,深入到偏远山区,对农村贫困学生学习环境、求学故事、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体验和调查式报道,为3月5日爱心助学活动作铺垫。

骆朝霞奉命带领两名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奔赴东北部山区,那是全省最落后的地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有写不完的故事。报道小组发回的稿件每一篇都足以催人泪下。

一个名叫李冬燕的土家族小女孩,只有12岁。母亲是肢体残疾的痴呆人,父亲在广东打工死于意外事故。骆朝霞等人上门采访时,小冬燕正在为地上爬行的母亲喂饭,然后一边烧开水,一借火光做作业。

S报以《小冬燕独自撑起一个家》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家长把S报拿出来,要求子女好好读读小冬燕的报道,还要他们写读后感。还有些学校的老师在班上朗读小冬燕的故事,要大家以她为榜样。

类似李冬燕那样的贫困学生人穷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S报每天发一组。这极大提高了S报的可读性、耐看性。这张以证券新闻见长的都市类报纸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贫困学生近乎凄惨的境遇很容易激发城里人的爱心和同情心。一时间,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还有家长利用周末专门带子女到山区,同贫困学生面对面交流。

春节过后,骆朝霞突发奇想,把几百公里外的李冬燕接到省城。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带着她在实验一小作了一场报告。那场面感人至深,一千多名小学生都哭了。

第二天,S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场报道会。现场特写,巨幅图片,把李冬燕炒作成了“小鬼当家”的英雄人物。

“能不能请小冬燕也到我们这里来讲一讲?”江城很多小学的校长给S报打电话。

骆朝霞带着李冬燕像赶场一样,上午、下午连轴转。一个星期下来,总共讲了11场。

骆朝霞送李冬燕回家,临别时把厚厚一摞百元钞票转交给她。小冬燕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竟吓得哭了,坚决不要。

“乖!这是你应该得的。”骆朝霞告诉她原委,说你每讲一次,学校都要给报酬,这是城里的规矩,就跟你卖鸡蛋得的钱一样。李冬燕这才破泣为笑,说:“谢谢骆阿姨!”

S报对李冬燕在每个学校的报告会都进行了报道。这一系列报道让S报的名声大振。

转眼就到了3月5日。这一天是学雷锋纪念日。慈善总会和S报特意选在这个日子启动“一帮一”爱心助学募捐活动。

S报浓墨重彩推出大型特刊。封面是一个创意版,用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为希望工程拍摄的那幅“我要上学”的大眼睛图片作背景,赫然印上“托起明天的太阳”几个超粗大字,下面是副标题“本报和省慈善总会发起大型爱心助学活动”,还配发了总编辑邱致远的一篇评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第二版和第三版做成连通跨版,左边是省慈善总会倡议,全省贫困中小学生概况;右边则是30名贫困学生的小头像和个人资料;右下角则公布捐助方式及注意事项。

也许是这一天刚好是学雷锋的日子,也许是骆朝霞组织的前期新闻铺垫发挥了很好的烘托作用,S报这个特刊一推出,立即引起了轰动。

S报的热线电话几乎没间断过。30名贫困生一个小时内就被人认捐完了。慈善总会规定,爱心人士可以同时捐助多位贫困生,而每位贫困生只能接受一份资助。所以,S报的接线员只能反复解释:“谢谢您!今天登出的贫困生都已得到资助,本报近期天天都要公布贫困生的资料,请您关注。”

次日,S报又刊登30名贫困生的头像和个人资料,虽然版位退出了前8版,但也是一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

接下来,每天公布30名,连续四个月供不应求。

一些读者由于每次打电话都被告知当天公布的贫困生全被认捐了,索性跑到S报编辑部,翻阅还没付印的贫困生资料,提前预定。而一些单位和私企老板早早给S报打电话,要求将某一天或某几天的贫困生全包了。

一时间,捐助农村贫困生,成了省城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在茶楼喝茶,或者在酒桌上碰到一起,经常会谈到“托起明天的太阳”,相互问道:“你捐了吗?捐了几个?”三五百块钱,对于省城稍有层面的人,不过是少抽几支烟,少用几支口红的事。

这让S报出尽了风头。

W报后悔了,找到慈善总会,说:“我们也不收钱,能不能分一些贫困生给W报发布?”冯副会长表示无可奈何,解释说:“我们已和S报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

8月份,在骆朝霞的建议和推动下,S报和省慈善总会又联手启动了另一项大型爱心助学活动,名叫“为希望续航”,是专门针对刚考上大学而又无力承担学费的贫困准大学生的。这时的大学已经不再免费入学了,一年学费一般在4000元以上,四年下来开销至少得3万元左右,这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是不小的负担。所以有一些人被大学录取后甚至弃读,这是非常可惜的。

“为希望续航”的认捐额度比“托起明天的太阳”高得多,3000元起步,最高可以包下大学贫困新生四年的全部费用。普通市民对这项活动参与的热情不是很高,但有钱的人也多的是,特别是发了大财的私企老板,总喜欢谋个爱心人士或回报社会的好名声。所以,“为希望续航”爱心助学活动让S报在高端人群中又火了一把。

关键是S报长期坚持这两项活动,慢慢就成为了品牌。人们一提到S报,都说这是一张爱心报,是喜欢做善事的报纸。这样的口碑让S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着同城媒体无法比拟的民众基础。

进入第三个年头,S报实际已经跻身到江城主流报纸的行列,知名度、影响力、发行量、广告额同已有14年历史的W报基本持平。

这时,江城省一年一度的“十大感动人物”评比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最后,13岁的李冬燕高票当选,还在排在了第二位。这个结果与S报去年的报道和骆朝霞带小冬燕在省城多所小学巡回做报告有直接关系。S报趁势炒作,往脸上贴金,用大篇幅报道《本报报道引起巨大反响,李冬燕入选全省十大感动人物》。

这让S报在省城几乎家喻户晓。

后来,********会见十大感动人物。李冬燕年龄最小,又是少数民族的,********特别表扬了她。他摸着小冬燕的头,说:“不简单啊!小小年纪就一边上学一边支撑一个家,你不愧为全省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对此,S报又是浓墨重彩地报道。S报所有人都很兴奋,他们觉得,********对李冬燕的表扬,其实也是对S报的肯定。

一个多月后,由江城省慈善总会推荐,S报获得了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上一年度“中华慈善事业杰出贡献奖”。全国获此殊荣的报纸仅有两家。

S报仿佛把所有的好事情、好运气都占完了。W报、C报、G报等竞争对手妒意、恨意交织。开会碰到一起,这几家报纸的总编辑免不了对邱致远冷嘲热讽一番:“老邱,你把肉都吃完了,还是留点汤给我们喝哟。”

S报的发展,王学芳是看在眼里的。她对邱致远的工作很满意。

一个星期六,王学芳来到S报,第一次以S报社长而不是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的身份召集骨干开会。

她说:“这两年多来,你们很好地抓住了读者和市场心理,改变了S报初创时期只靠证券新闻打天下的局面,改变了人们认为S报只是一张专业报、证券报的印象。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S报已经是江城省一张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报纸。这与你们的努力和辛劳分不开。”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中心议题是怎样巩固目前的良好势头,怎样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创更好的局面。最后,王学芳要求邱致远牵头,起草一份S报中长期发展规划。

王学芳对S报这几年所形成的影响力是有切身感受的。省新闻出版局在省政府的局委办当中本不是十分起眼的部门,而且对报刊管理也仅限于行政和行业管理,至于报纸报道方向和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都是省委宣传部和各报主管主办单位说了算。但是,由于省新闻出版局自己主办了一张报纸,这张报纸还处在上升时期,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让王学芳很多时候有着不一般的话语权。

特别是S报和慈善总会推出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活动,让王学芳在政治仕途上得了不少正分。

爱心助学活动在省城掀起高潮的时候,正是江城省“双基”验收的关键时期。所谓“双基”验收,是国家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进行检查验收,其中低失学率是硬指标。江城省的形势原来并不乐观。年初,省教委就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打过报告,说农村地区儿童失学率居高不下,吁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保一次性通过“双基”验收。

“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助学活动无形中帮了江城省的大忙。由于有人资助,一些原打算辍学的儿童留下了来,不少已经失学的贫困家庭子女重返课堂。江城省中小学失学率很快降了下来,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还被评为了全国先进。省领导很高兴,了解内情后便对S报和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王学芳有了好感。

不久,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副省级后备领导干部推选中,王学芳成功胜出,还是唯一的女性。一般来说,我国各级领导班子中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而现任的女副省长干满这一届,就到退居二线的年龄了,这给王学芳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王学芳对邱致远和S报是满意的,也是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