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我爱你——老师
19285600000004

第4章 首次独处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听那琪讲了,说,农业集体化,破坏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那么,现在,讲一讲,两个五年计划。那琪,你知道吗?”

“嗯,两个五年计划,是指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与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指自1933年至1937年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领导核心的联共布的领导下进行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不错,那琪同学讲的好。,苏联的这两次工业革命,十分到位,不知,能不能在先详细一点?”

“啊?不能了……”

“那我来试试,”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指自1933年至1937年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领导核心的联共布的领导下进行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中文名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时间

1933-1937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旗帜“斯达汉诺夫运动”

三十年代初,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斯大林曾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当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不断得到新技术的装备后,又出现了缺乏熟练掌握运用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和管理现代化企业的专门人才以及一部分领导人轻视人才的新情况。斯大林1935年5月4日在红军高等院校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干部决定一切”这个口号。斯大林强调指出,人才和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并于1935年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引起了各级领导者对干部问题的重视,从而加快了对各类干部的培养。1928年,苏联全国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专家仅9万名,而到1937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就达960万人,其中技术干部达400万人以上,这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应当指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是在苏联严重缺乏技术干部,并且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适应的。

1935年9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1935年8有31日,顿巴斯煤矿年轻的掘煤工人斯达汉诺夫,改进了掘煤方法,三个人的一个采煤掘进班在一个工作日6个小时内采煤102吨,超过普通采煤工作日生产定额的13倍,传遍全苏联。9月8日,斯达汉诺夫又刷新了自己的纪录,一个工作日采煤175吨。最高苏维埃政府抓住这一典型,斯达汉诺夫一举成名,到各地作报告,党中央给予他相当优厚的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斯达汉诺夫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很快就在全国工业的交通输等行业普遍推行以斯达汉诺夫名字命名,以掌握新技术、改进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人民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代而忘我工作、主动进取精神的体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革新运动的推动下,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率提高了82%,大大高于原计划的63%。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苏联第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于1937年4月1日再度提前九个月完成。

苏联在二五期间,高速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和了100%,农业总产值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负增长,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技术上的重新装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中基本确立。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770万吨,钢材为1300万吨,生铁为1450万吨,煤为1。28亿吨,发电量为365亿度。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六千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钢铁、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的工业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工人们的技术水平比一五期间提高许多。在东部地区兴建了乌拉尔—库兹涅茨克钢铁、重型机械、煤炭基地,新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伏尔加—乌拉尔石油基地等;在中亚兴建了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机械化采矿基地;在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兴建了共青城飞机制造厂。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旗帜“斯达汉诺夫运动”

积极大胆的引进先进技术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语速极快,全体目瞪口呆。

“这老师太牛了,下课,我要去拜访······”

“好了,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么,就不浪费时间了。”

“铃······”

下课铃又响了,那老师走出了教室。

那琪跑了出去,说,“老师,那琪佩服,能否聊一聊?”

“来吧,到办公室。”

“嗯,”

来到办公室,那琪说,“你从哪里知道这么多知识?”

“你呢?”

说着,用手搂住了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