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奚子杂文
18780000000004

第4章 奶猫如意传

一、前言:

猫者,人之友也。初训时,以其善捕鼠,可除田患。迄今,已有三千五百余载。古人虽有所云,却不与犬齐名,故鲜有耳闻矣。阅古籍,多记其捕鼠。陆公有言曰:“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以奴相称,难究其缘,可知人猫之相关,不若今耳。

今人于猫,以宠为最。而余独爱奶猫,因其年幼,憨态可掬。而多有遭猫母弃者,为人所获,如欲活之,必精心以饲,昼夜以护,与哺人婴无异。故曰:“人之爱无疆也”。

余为如意立传,以其有此奇遇。而闻斯故事,自五锋之贴始。为叙所便,称其为锋。

二、初邂:

是日也,锋得友告,于其门铺觅一幼猫。以锋尝蓄也,念存心得,故请之。锋闻其叫可谓大哉,思饥肠辘辘,乃备粮而探。

初见幼猫,宛若精灵。毛呈三花,蜷乎细肢。气微弱而神伤,目黯然而筋疲。心生怜爱,便携归去。

抵家门,锋细察之。甚矣,三花之娇小。其牙未生,双爪微尖。故以其眸方开,若黑钻镶面,晶莹剔透,余光无惧,静观世变。据锋所判,猫母更其居处,离之匆匆,不慎疏忽,而成今朝奇遇。虽幼猫无尘,为断其菌,终沐浴之。速干后,身心无恙。

以秤量之,心生悯意。锋念其腹饥,又年幼齿弱,故取奶于管中,轻推以哺。其举掌而触,虽饮两管亦不足矣。嗟夫,闻吮乳之声,悲喜交加。或思其母卧而育之,然世态无情,人间有爱,终脱险于遗境。

论其名,为“如意”也。锋虽有三猫,问心而曰:“余求奶猫耳。其色必迥异,若以乳哺之,可谓妙哉。”逢此幼猫至家中,心愿了矣。曰:“皆为如意也”。故取其名为“如意”。

尔后如意与锋相伴,精心蓄之,日渐茁壮。至于其间妙事,欲以诗经、律诗、宋词、楚辞尽述之。

三、国风-食

皎齿微露,吮乳其上。

嫩掌相扶,以品奶香。

黑眸未转,目探前方。

饮声醉耳,余音绕梁。

细胡轻颤,粉鼻忽张。

双耳静立,其乐洋洋。

小腹终起,松口止尝。

嘴角残液,吐舌而望。

白牙渐长,便饲猫粮。

奶中浸泡,如意独享。

不愁蓄晚,可叹时光。

岁月徒留,珍忆永藏。

四、七律-眠

晶眸忽闪角渐微,倦意涌目欲沉睡。

静卧蓝垫四肢张,侧体尽显姿意美。

怎知梦乡去何处?翻身换位不觉惫。

君若旁经轻言语,莫扰画中佳人泪。

五、虞美人-浴

碧波清池涤风尘,欲逃临千仞。

轻捧水花如雨下,毛色清晰入目伴湿身。

初虽挣扎渐相适,娇声不复存。

香沫已去热风吹,出浴倾城如梦亦归真。

六、楚辞-戏

论如意之所爱兮,何避言其嬉戏?

逢与熟者相伴兮,时欢闹时独静。

常奔走于沙发兮,尾直立而可掬。

跃高处可寻觅兮,瞠双眸以探奇。

揪其项虽凌空兮,若母衔而难替。

置肩头并静坐兮,气贤淑谓端庄。

笑谈如意恐高兮,声不止示其惧。

多顽皮以牙啮兮,目无邪乃忘痛。

指轻挠其小腹兮,手乱舞且足蹈。

忧年幼或受欺兮,处笼中常自娱。

踏蓝垫莫不适兮,乐徘徊于其缘。

虽有孤寂可耐兮,放玩物以添韵。

一曰布偶悬空兮,举双掌而扭躯。

四肢舞摆尾旋兮,试入口而不疲。

二曰粉豕以伴兮,竟作枕入佳梦。

甚视砂为妙处兮,尝踱步于其上。

时延久亦生腻兮,舐嫩毛得自理。

后添棉毯保暖兮,钻其穴以悦己。

锋凭闲方探视兮,如意贴笼而立。

口全张若呼唤兮,化人心之坚冰。

乃启门又重聚兮,怨时光未停滞。

悟幸福如此易兮,记心田而存今。

七、后记:

念,

如意。

心相护,

岁月琉璃。

可怜无情弃,

大爱温暖点滴。

吮乳妙声醉人耳,

腹圆舐鼻余香四溢。

静卧肩头瞠目以探奇,

黑眸婉转若清泉可见底。

踱步悠扬似知节达礼,

奔跃尾翘憨态可掬。

虽常独处亦自娱,

沉眠入梦如蜜。

终将褪奶气,

长留心底。

抚如意,

希冀。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