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泉石集
18756700000060

第60章 大山里的孩童

我和妻子每到周末都会坐着公共汽车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喜欢于此,是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望着不着边际的海水,那里我们可以发见一片自由而明净的天空,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望着一大群徐徐向上攀升的海鸟。在那里,我们不必顾忌生活的种种,可以和海鸟在一起做朋友,眼睛可以毫无偏斜地对着它们,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真挚,带给我们的慈祥和温爱;同时不必理会在过多人际交往中带给我们的伤害。海鸟的心同海水一样,是纯洁而明净的。

这里何以称作大山里的人家,原因在于方圆几十里见不着人和屋子,尽被长长延着的脊峰环绕着。这里秀峰凹凸,杂树乱长,百鸟争飞,河流清澈见底。山里边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日出耕作,日落歇息,这里犹如东晋陶渊明在一篇文章里欣然称赞的世外桃源。这里不缺道观,祠庙,淳朴的人们受道佛文化熏陶,也变得“心远地自偏”,与世无争了。不过现在经工人们开山拓路,与外界也有了些许联系,所以不能再被称作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了。人员进的进,出的出,公路上车流不息,载着各样的信息,在依然是山清水秀的大山里激荡着。现今山里人可以坐着现代工具去很远的地方,但是无华淳朴的生活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因,所以大多数人都不会忘本,即使叶落了还会归根的;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每逢过节祭祀,即使远在天边,也会回来在祖坟面前烧香磕头的。

这个地方很早就设了州县,所以在很早的年代里,人们就归县府管辖。虽然现在小县城有了集市而变得非常热闹,但是在乡间依然和谧宁静,尤其在清晨鸡犬相闻,黄昏日落归山的时候。这里四季变化着,但农民勤劳的心从未有所改变,他们世代耕作于田间。他们种田打下的粮食深知“粒粒皆辛苦”,所以每次用餐,很难看到瓷碗里有剩余的粮食。早晨天未亮,还是满天星辰,他们就早早起来了;平日下地有闲时听他们讲:屋子外稍微有了点动静,睡意就全消了,穿上衣裤,手脚就想出去活动活动。记着昨天傍晚未忙完的农事,手自然地扛起了锄头,没有顾得上路上晶莹的水珠刚刚打湿了裤管,一个劲的朝着心里或许惦记了一个晚上的三分地走去。在铺满露水的清晨,小鸟还在巢窝里睡觉,禾苗绿油油的,庄稼汉到田间后,不慌不忙地燃起了烟斗。。。。。。,瞅着日落西山,一大群的庄稼汉依然在赶着,手中的力气似没使完,有的在牵着牛翻地,有的在拾着刚刚打下的草,有的在忙着埂上锄草。待到小鸟飞进了它们各自的巢穴中,他们才散着的一两个人吹嘘,牵着牛儿,在朦胧的夜色下,匆匆回家。

大山里的孩童适事早,但在他们身上不是没有缺点,况且还有个别现象。例如有的早早就爱上武打小说,奇幻小说等易沉迷的书籍,有的早早就迷上了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不过不能让人丝毫有所怀疑的是他们还保留着属于他们特有的那种朴素美,坦然以及羞怯,后者在女孩子身上表现尤其明显。他们的衣着不光鲜,不光是他们适事早,晓得父母为家不易,他们也晓得,衣物乃身外之物,能裹身可矣。21世纪的今天,外界文明如何发达,他们依然穿着八九十年代的衣服和鞋子,头顶着八九十年代的帽子。我想:凭着这点,他们可以储存不少关于朴素的知识;犹如天空飞翔的小鸟,即使飞的再高,它们也是想着那一片熟悉的树林,想着在树林中隐秘的小窝;也犹如深渊中潜游的小鱼小虾,外面湖泊再大,再精彩,它们也是会时时记起生养它们,给它们以安息地方。他们平日里不注意打扮修饰自己,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会量身载体缝制或上集市购买一两件新衣;不过没多久,新的会变成旧的,多彩会变成褪色的。他们穿的衣虽然不着现代化,却干净整洁,头发每天都洗净;衣服裤子也同此,漂白的干净干净的。他们同那海边飞翔的小鸟一样,羽毛洁白无一处污点。

大山里的孩童虽然在语言上,行为上像大人一般成稳,却始终褪不去他们年代里该有的青涩;他们爱清澈的河流,他们爱丰茂的草原,他们爱竞逐的鱼虾,他们爱忽上忽下的小鸟。春季到了,大地回暖,一切充满生机。他们愿意带着小伙伴们到软软的草上翻跟头,做游戏,捉小虫玩;玩累了,就像大人般在草上若有所思的想着,看着蓝天白云发呆。他们此时也喜欢山间开着的各种花儿,虫儿也多的是,他们留恋其间。他们的心同科学家一样,喜欢到处采集,喜欢猎奇,喜欢鲜艳而能带给人乐趣的东西。夏天来了,莺飞草长,百壑争流,山里也一样,重新恢复了它往日的气象。此时小鱼小虾在池塘里翻滚着,吸引着孩童的幼嫩的心灵,他们会从家里寻着会捕鱼的网状物,然后带上他们,约一群经常在一起的玩伴去池塘边捕鱼捕虾,见“鱼跳龙门”,并钻进了预设好的机关内,他们的欢呼声不亚于科学家发明了一件新物件,或发现了一颗新星系。秋冬季到了,山间树木失去了生机,只闻得寒风萧萧,不过流淌的溪流倒变得清澈见底。此时的孩童在能见着阳光的早晨到溪流边去试探水的温度。或者不去溪流边,就会去湖边捡贝壳。

在田间听蛙声一片有几分童趣,能让人回味着童年,不过在宁静的山村中听孩童们的朗朗读书声倒不仅有几分童趣,还有几分严肃,因为读书之事向来被称为严肃之事。山里边的孩童虽喜欢玩,但是爱读书的劲头一点不输于玩,早晨和傍晚一遍传一遍可贵的读书声不正好说明了这点么?这里的孩子大概在鸡啼的时候就起床了,吃过早餐后,便背着小书袋早早上学堂了。下午放学后,忙着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他们写的字非常漂亮,虽然有些地方欠妥;他们写的毛笔字也非常整齐,用的纸墨很是讲究。逢着周六周末的时候,课业完成了,便会学着背唐诗宋词,或者拿本小说学着年长的津津有味地阅着。难得去一趟城里,也会用平日节省下来的钱财到新华书店购得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他们手中没有想看的书籍时,便会相互借着阅读。在深夜月光朗照,还仍然可以见着某家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或读古典小说,或读现代小说,或读外国小说。山里的孩童虽然喜欢阅读,但是山里文化条件差,依照现在办学资源,无法满足孩子阅读的愿望。所以说村里人提倡建立一个免费图书馆,供孩子们学习,业余使用。那已经提倡好几年了,不知道图书馆现在有没有在山里落成。

山里的孩子早早当家,勤劳的很。城里同龄儿童在父母的依护下正享受健康而快乐的成长时,他们就开始下地了,每当孩子周六周末有空闲时,就得随父母一起去田间忙农活。他们的能力一点不比大人差,干起农活利索而成稳。父母生病了,他们便帮着照顾,有时候还独自去药店抓药。他们精打细算,生活节俭。我曾见过一个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去城里备货去了,他独自在家里看着店;我曾见过一个四年级学生,下午放学回家,帮忙炒菜煮饭;我也曾见过一位五年级的学生,未念完,便停止学业,独自进厂,在经济上帮忙正在念大学的哥哥。

山里的孩童年龄小,志气高,像海边徐徐攀升的海鸟,不断在潮起潮落的浪尖上来回搏击,我想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在生活上也如高尔基笔下的海燕那般勇敢与坚定。他们如夏天山里边开的映山红,鲜艳而美丽,身上散发着浓郁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