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爸爸找来几个朋友帮忙修房子,秋天过后就是冬天,冷的慌。农村建个房子请几个匠人都是要摆席请匠人吃的。(不像现在的城市里,一年才领到个万把块钱,还不定有请饭吃这么回事。然而就是这样,能有钱回家过年便感觉到高兴。然而我却并不被报道的新闻不拖欠民工工资,现场发工资什么的感到高兴。但不得不对当下推行的政策点赞。)早上定然发一包烟,中午,爸爸准备的是瘦猪肉,还有后面沟里的小泥鳅。晚上依然是这样。每天爷爷都是陪将人们喝他藏的好酒。
几天来,房子就修好了。中秋佳节,有钱人家放个烟花,全村人驻足围观。这可比发现个大蛇,捞个把尸体还热闹。人们一脸的羡慕。爷爷家这天很热闹,奶奶终于吃到柿子了。屋外,一个方台,台桌正中放了个大烧饼,然后就是柿子苹果,还有一碗月饼。再就是爷爷面前的香炉,爷爷毕恭毕敬的三炷香,对着月亮便是一拜,再拜,再拜。插上香,朝爸爸摆摆手。爸爸拿了三个大炮仗,“邱秋秋”的上去,“澎啪”的响声。这个中秋的月亮特别圆,妈妈抱着杨河,姐姐搬了个小板凳过来听妈妈讲故事。“从前啊,有个叫嫦娥的姑娘。。”“月亮上真的有人吗?”这似乎是每个听妈妈讲故事的小孩的都问过这个问题。过了好久,爸爸不再盯着黑白电视机看打鬼子的地道战了,妈妈的故事也讲完了。爷爷让爸爸去把外面的方台收回来。爸爸先拿回那个大烧饼,然后拿回了一些柿子苹果,然后把空空的方桌搬回来。
就这样,一个平淡和谐的中秋节便算是过去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秋收大忙。稻子熟了,拖拉机扬起灰尘和秋收的喜悦。大伯帮这家收了粮,拖拉机遂又出去了。田地里看不到人,只是看着高耸的庄稼一片片倒下去。
“什么,收割机到我们家那边了,好,马上过去。”
“老杨,你家今年又是好收成啊。”
“哎,哪里哪里,改天请你喝酒”“可是你说的。不许赖啊”
。。
接连好几天,人们忙忙碌碌的比以往还甚。杨河家也很忙碌,秋收后随即便要下种。然而此前便是要焚烧秸秆。没有比这更快速的了。只要一烧,第二天耕犁一推便就下种。虽然这并不科学,但这持续的时段也不算短。这样是会破坏土壤结构,更加破坏养分的。种庄稼却是走不得捷径的。
收回来庄稼还不算过完这个秋收时节,必须得晒。便是一地油纸(盖因方言使然,我还不是太不懂这用普通话怎么说,这便宜,又好用,但缺点也是有的,坏掉了不容易销毁,且是不环保。后来到现在,便是家家户户水泥地,用作晒场。),用作晒粮,不然会接地发热发霉。辛苦的种粮岂不糟蹋。晒粮依然是个漫长的阶段,最少一批粮得晒一个星期,完全是看天说话。天气好便好,不好便是有点忙的。
好不好的时节过去了,该种的都种下地了,清闲的时候把河开好了,还是得谢谢城里的大学生们。
“都是好后生啊!”
“多俊俏的孙媳妇儿!”
众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