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夜漫长歌
18600500000001

第1章 清晨的第一抹阳光

山东西南部,这里风调雨顺,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极尽目视。偶尔有山丘突兀大地,显得格格不入。北方的山不像南方,多石少绿,嶙峋怪石此起彼伏,巨石间一道道深刻的沟壑,远远望去,就像戈壁滩上未被劲风磨平的山地,被蚀刻出一道道痕,遒劲刚毅。

平坦的大地上,一条条道路曲折婉转,大路两旁的杨树多半已势如参天,骄阳倾倒着如火般的光,被繁密的树叶阻挡,只穿过点点光斑,映在地面上,斑驳陆离。路两旁的田地,麦子已褪去嫩绿,一片金黄。炽热的大地被太阳炙烤着,万里无风,空气都凝固了。闷热的天气,阴云渐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建宁的娘,马上要下雨了,麦子割的怎么样了?”顺昌的娘用手推着地排车靠右的扶手,前面是她的刚十五岁的小儿子。母子二人卖力地拉着地排车,热得满头大汗,正是农忙时节,脸和胳膊晒得黝黑,汗水睡着额头流下来,肩膀上搭着毛巾,随时拎起一角擦汗。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麦子,车轮由于气不足,压得扁成椭圆。

在农村,(国家从什么时候限定的结婚年龄),由于传宗接代的思想特别严重,因而男女结婚就特别的早,一般男女十八左右家里就要操办婚婚姻大事。婚后生子也就一两年之内的事。很多家庭,父亲和长子的年龄差二十岁甚至不到。

顺昌的娘叫什么只有村里少数老人知道,农村的叫法就是这样,新媳妇直呼其名或者和中老年妇女一样,称之为某某家,意思是某某的家室。或者直接和其男人的称呼一样,比如很多村里人也叫他老陈。等到有了孩子,又可以叫某某的娘,如顺昌的娘这种叫法。总之,农村女性很少有直接的称谓,多数以指代的方式称呼。

建宁的娘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前,家有几个孩子是极为普遍的事情。农村人都希望多生几个男孩传宗接代,但是在出生以前又不知道男女,所以就仅仅以生孩子的方式一个一个试,男孩皆大欢喜,女孩也只是添副碗筷,那时候养个孩子成本低,不像现在,不论吃和用都投入很大。而且,子女中有男有女才算完整,不然,也不叫兄弟姐妹了。

但是偏偏就是有一些不被命运垂青的人,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却都是女孩。生不出男孩来在农村是个大事,会被人低看一等,而且在当时传宗接待的观念下,自己家没有男丁,香火不能延续,不但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生活的劲头都会大打折扣。

顺昌的娘按照村里的讲法就是很有福分,嫁到老杨家后,膝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顺昌二十六岁就外出,在外十多年,也混出些风光,一年回家过中秋节和春节,其他时候很少回来。每次回来都大包小包,带来不少东西。回来之后走亲访友一番,不无风光。二儿子也已大专毕业工作,在临近的季宁市一家车床厂上班,每月拿着固定的工资,小资生活也算有余。女儿排行老三,出落得不错,嫁给了附近村的一个村长的孩子,在当时也是令众人欣羡。家里只剩下小儿子在镇上读初中,每天下午放学回家,一早再返回学校。老两口除了忙忙地里的活计,倒也轻松。二儿子多次让他娘到城里来,主要是生活条件好一些,二来照看孩子,收拾一些家务。但是顺昌的娘在农村呆了大半辈子,早已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一年到头只去几次,而且每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呆不下去,返回村里。她说,城里楼上楼下的人都不认识,见了面也不大说话,家里又小,什么事都不方便。

都说由俭入奢易,但是这些从小甚至世代生活在农村的老老少少似乎并不这么看。他们习惯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邻里街坊共同作息的生活。吃着煎饼卷大葱,逢清闲的时候,邻里往路口一聚,满是欢声笑语的生活比城里的花天酒地不知好上多少倍。

由于女孩多,年纪也小些,顺其而然建宁的娘把相当大的精力耗费在了这三个女孩身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公公接近六十,腿脚早年受过风寒,行动不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几步就喘得厉害。所以一年到头基本上干不了地里的农活。只是因为唯一的儿子在村里当会计,有些权利和地位,才得了个套磨的营生,为村里人磨面,算是能有个糊口的活计。婆婆是传统的农村妇女,受封建毒害的最后一代,虽然女红信手拈来,不在话下,但是裹了小脚,行动不便,只能做点针线等家务活。这样除了对象在队里忙完能帮衬点农活外,基本上都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那个时候,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水平差,一年四季需要相当多的时间耗在地里,靠一双手卖力地耕作,这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尤其有了孩子以后,家里家外事情都多了不少,更是忙得不可开胶。

可以说,从精力到体力都常年进行着巨大的消耗。那个时候的农村劳务繁重,生活条件极差基本上只能满足温饱,根本谈不上营养。三四十岁就腰酸背痛的情况十分普遍。五十岁以后,疾病缠身,很多人累成了药罐子。农村人的平均寿命,基本上在六十多岁。很多老人去世的时候,人们惋惜之余,更多的,是感叹:走了也是好事,解脱了,不用再受罪了。

这并不是对生命的漠视,而是现实情况。虽然经常能听到人说不管干什么,要首先活着,只有活着,才有无限可能。但是在那个环境下,虽然劳作十分辛苦,但物质水平极低,青壮年使劲浑身解数可能才勉强温饱。那些年事已高,失去生产能力的老年人,又何如能过得上富足的生活?晚景往往十分凄凉。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生老病死这些事情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变得残忍无情。

这句看似无情的话,倒也最切实际。

忙不过来,只好让孩子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唯一的大儿子建宁十岁后就没怎么管过他的事,每天和母亲一道下地,干活也不惜力,洗衣做饭样样身体力行,十分懂事。基本当个大人使唤,家里地里能干的活就让干,都说农村的孩子懂事早,绝非一句空话。

自从恢复高考后,学习成了很多人尤其是农村人寻求出路的主要方式。在田间地头忙了一辈子的长辈们,都深切的知道“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分量。那时候,有学历、有知识的人凤毛麟角,不管他们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总能有个令普通人羡慕的铁饭碗,总是让普通的农民望尘莫及。另外,再加上艰苦的生活形成的鲜明对照,那种对富裕和地位的渴望就尤为明显了。

当这一代的高度已经定性,希望就只能寄托在后代的身上了。

但是,那个年代,生育率都非常高,孩子里边,兄弟姐妹常常成群,而且年纪都相差不大,家里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于粮食,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哪有那么多钱同时供养孩子上学?只能父母之命,觉得谁合适就让谁上。或者竞争,谁的成绩好谁能继续留在学校里。

没办法,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走出去,实现不一样的人生。但是,却又不得不面对力不从心的现实。毕竟人是活在现实当中的,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终归要低头。

其实很多的时候,都是老大做出了牺牲。懂事早,比弟妹更能理解家里的情况和亲情,所以更容易放弃这样的机会,尽管那可能是一个极为痛苦的抉择。但是在取舍面前,他们更加像个长辈,多承担了许多,也因此失去了许多。

在被岁月磨去棱角前,每个人都有纯粹美好的梦想,都憧憬未来并为之奋斗。只是,在面对那些无法逃避的抉择时,无奈地选择了放弃。

没有人知道当时是怎样做的这决定,也许永远不为人所知,也许在若干年以后的某个酒场上,那场心路历程又重新被还原,变成一个无奈但伟大的故事,让人钦佩和感叹。

所以,在农村里,总是能看到衣锦还乡的人,回来看望苍老的父母和被岁月伤害得满目苍夷的大哥大姐。父母生命的给予和供养需要无条件报偿,大哥大姐的付出又如何报答呢?

不论走多远,都是要回来的,世间情,都是无价的。

就像顺昌和建宁,都没能上完学,顺昌只是上到了小学三年级就退学了,因为那个时候家里太穷,实在拿不出钱来。而且顺昌性格开朗外向,敢想敢干。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后来老二考出去并开始创收减轻家中负担后,终于踏上外出的路途,继续当年未完的梦想。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惊天动地,但是和村里其他人相比,仍然是出类拔萃了。老大的这种敢拼敢干的精神也对他的弟妹们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相比同辈人都混得不错。

和顺昌不同,建宁虽然和他是一辈人,当年还是差一级的同学,并且上到了初中才退学,但是性格老实本分,很好地继承了父母的品行,虽然务实肯干,但遇到大事往往不敢自己做决定,不是缺少主见,而是缺少魄力。再加上老陈性格相近,又忙于村委会的事情无暇顾及他的事情,所以也没能给他规划一条合适的道路,因为没有学历,不可能去做智力上的伙计,那时本打算让他去学车或者汽修,因为汽车慢慢多了,这个行业很有前景,但是经别人一说开车危险,修车自己不好干,轻易就放弃了。但是还好,好人上天有照顾,镇上开了一家棉纺厂,正缺机床维修工,又叫保全工,于是老陈和建宁的娘一商量合适,就和厂里的某位领导打了招呼,毕竟老陈是镇里大村的会计,原来镇政府就设在这村里,所以关系都不错。熟人见面三分亲,老陈知道建宁也是个老实孩子,勤奋可靠,就一口答应了,并亲自指定了一位老师傅带他,三两年的功夫生产线的原理就摸清了,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员工,就此进入了纺织行业,成了一名“农村里的工人”,多数时间脱离了农业生产,还不少创收,在村里也算是中上水平。

建宁的三个妹妹也和其他家庭的情况差不多,老二云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考上了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季宁市一家机械厂,和老刘家的二孩子差不多,变成了城里人,开始一步步享受城市带来的便利。老三小凤就不行了,长得身材矮小,相貌一般,虽然给了上学的机会,但是不好好学习,沉浸于小说中。每天下课必然是要看,偶尔看到情节跌宕起伏的地方还会偷偷拿出上课的时间来看,这在当时低录取率的环境下肯定是考不上的,于是初中上完就辍学,在家里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年纪最小的雅玲学习十分刻苦,每天按时起床上学,认真听讲,回到家就学习,但是无奈脑子里少了那么一点学习的法子,成绩总是不太好,尤其到初中考中专的时候,更是努力,但是无奈录取率太低,第一年没有考上,于是,不忍放弃的她又复读了两年,但终究没能得到命运的垂青,没有踏进大学的校门,成了终生的憾事。老陈家的这四个孩子年纪都相差四五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机会。但是很可惜,除了老二敏霞外,都没能更近一步,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九十年代初,公公突然瘫倒在地上,就此命陨归西。建宁的娘就领着三个孩子到地里干活,留下婆婆在家收拾家务,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确实不容易。

和老刘家四个兄弟不同,老陈家是三代单传,从老陈的父辈就没有了亲兄弟,只有延续自老一辈叔伯关系的近亲家族,又由于陈姓在本村人口较少,所以就显得势单力薄。在农村,家族的观念是比较严重的,这并不是说家族小了被歧视或蔑视,而是在农村,有很多事情是家族内才办的,比如祭祖等,而且,由于血缘关系的原因,总会让人感觉更近一些。有时某家办红白事等,一些离得远的出于家族的原因也会主动过来帮忙。家族小了就会受影响,比如出了什么事,家族聚到一块商量的人都不会多。而且,像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外姓远的一般就不再过来了。即使近的,也只是因为近邻或者一个队比较熟的原因,来帮帮忙。

村里人都是非常热情的,即使是单门独户的家庭,都会非常热情的交往,在村里,只要这个家庭人品没问题,就不会被当成外人,但是有些血缘造成的事情,不单是情感上的问题,就要单独考虑了。

由于村子比较大,有两千多人,所以划分了4个大队,按照当时村里的布局,基本上是挨着的两三排住户在一个队里,这样离得近,有什么事情好聚到一块商量处理,二来平时都在这个圈子里生活,都比较熟悉,容易拧成一股劲,干事有效率。

老刘家在当地是个大户,这点从兄弟的数量上就能看出,而且由于顺昌的爹老刘虽然没有在村里任个一官半职,但是在窑场算了一辈子帐,儿女们也都比较优秀,没什么后顾之忧,所以在交往上比较大方阔绰,人又通情达理,所以人缘不错,在当地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俗话说近朱者赤,往往一家人都是一个品行,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成员。老刘家和老陈家,两家差不多的家庭,都是这样,广受赞誉。巧的是两家还是对门,虽然姓氏不同,但老刘和老陈都是会计出身,在村里经常办些相同的事,比如谁家有红白事会去收账等,所以早就了两家十分紧密的关系,逢年过节自不必说,平时也经常走动,顺昌的娘和建宁的娘更是要好,没事就串门聊天,有时到了饭点直接就在对方住下了,也不需要摆上一桌的饭菜,粗茶淡饭,其乐融融。建宁和顺昌这几个孩子关系也都很不错,建宁是其中的老大哥,从小就领着他们一块玩,从心里,这些孩子早就是亲兄弟妹一般紧密了。

顺昌家和建宁家,这两个出身相同的家庭,慢慢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待到孩子们的出路已定,故事也就正式开始了。两家的故事其实是无数个农村家庭发展足迹的折射,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章

建宁准备婚事了。

老陈显得非常高兴,儿子长大了,可以成家立业、传宗接代了。村里的着名媒婆梁婆子眼见建宁长大成人,便主动登门拜访,要给他说一门婚事。冬天的气候异常寒冷,室外的水都结了冰,放在厨房外边的大水缸水满满的,已经冻成了一块大冰坨。眼看太阳已从东面升起,洒下清晰但不强烈的光,照在脸上,能感受到那丝丝温暖,扫过冬天的寒意。

建宁的娘正在大门外打扫过道,挥舞着大笤帚“唰唰”地将垃圾扫到一起然后堆成一对,然后铲起来倒进一个专门用来放垃圾的桶里,天气寒冷,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裤棉袄,那是农村人自己缝制的,每当需要做的时候,就在开春季节在地里撒上点棉花种,精心栽培一番,风调雨顺的话就能有个不错的收成,不过这里地处鲁西平原,很少有旱涝的情况,这块因素倒是不用考虑很多。

棉花其实是花的一种,成长的过程中,枝上会长出许多蕾,绿色的椭圆形花蕾,捏上去硬硬的,待到成熟,绿色逐渐褪去,变成苍老的黄绿色,然后从末端裂开,就像形容鲜花一样的“含苞待放”到“绽放”,形成一个拳头大小的花蕊,吐露出洁白无瑕的花丝,满满地挂在枝头。和普通的花不同的是,它没有味道,也是干涩的,但是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像其他的花一样漂亮。一朵朵紧凑地挂在枝头,被繁密的枝叶挡住,若隐若现,远远看去就像珍珠的海洋,特别引人注目。

摘下来,找附近弹棉花的弹一下,就能把包裹中间的籽去掉,只留下棉花丝,然后扯上几尺步,裁剪好,把棉花放里边,铺展匀称,再缝制好,就是一件保温性能极好的棉衣了,这种天然的衣服,比人造的纤维和羽绒效果都要好,就是比较臃肿,不太美观。

“建宁的娘,打到卫生呢啊。”梁婆子从大路上拐过来,看见建宁的娘便是一声招呼。

“呦,这不是妹妹嘛,一大早这是去干吗啊?”建宁的娘听到有人叫,抬头看见梁婆子,招呼开了。

梁婆子双手弯曲插在袖筒里,一说话带出一股哈气。“来找你的啊,有大事啊!”

建宁的娘笑着,头发向后,用发卡卡在一起,这样比较轻便。

“哦,有事啊,赶紧进家来,外边冷。”说着便放下手中的活计,拉着梁婆子进了家门,农村人一般是在厨房的里间点上炉子,支上大炕,一年四季都是要烧火做饭的,所以炕一直都很热乎。屋里因为点了炉子,温度高些,在农村,这基本上是唯一的取暖的方式和地点了。

时间还早,小凤还没起,老陈和建宁在里边屋里炕沿上坐着陪老太太聊天,老太太今年已经七十多了。这就是单传带来的结果,代于代之间的年龄差很小,一般只有二十岁多点。

听见屋外的声音,都意识到有人来了,这也不稀奇,村里的喇叭都在自己家里,白天基本上人不断,基本上除了饭点都是人来人往的。

通过结满水汽的窗子,老陈看到了梁婆子,第一眼没看出是谁,再一想,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