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文商:饭局
18166800000001

第1章 人生哪处不江湖(01)

赵小余夹着包从巴山夜雨出来的时候,满肚子都是疑惑。夜色刚起,江城市的灯红酒绿一拥而来。

一辆蓝色的出租车停了下来,赵小余打开后座车门,抬脚上车的同时向出租车司机问:师傅,去龙山大酒店近些还是省书画院近些?

出租车司机次啦啦把汽车广播的声音调小,用江城市独到的本地方言回道,龙山大酒店近些,但是要往龙山大道走,这个点会堵车,省书画院在江北路,路况估计好一些。赵小余说,那去省书画院吧!出租车就开始打表。

赵小余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心里估摸着今晚的行程,八点之前如果能到达省书画院,那么晚上十一点之前就能往龙山大酒店打一个转身,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处。赵小余皱着眉,微闭了眼睛,脑袋里面盘算着今天晚上要去办的两件事情:一,去给在龙山大酒店vip08号房下榻的某陈姓老总送两张请柬;二,到省书画院去找才将省博物馆和省书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伊年书画展主持完的著名画家、收藏家尹康老师那儿拿两幅国画作品。

这两件事情都不复杂,一予一取,根本不费什么工夫,但使赵小余心存疑惑而着力思索的并不是这两件事情本身,而是其后面透露的相关信息。

赵小余作为《艺术圈》杂志社的省内特约记者和文字编辑已快届三年,一直在几个地级市活动,并不常待在江城,以至于在《艺术圈》杂志社领了两年多的稿酬和薪水,至今却连编辑部的大门都没进过几次。一个星期前,杂志社的老总杜老板给他打了两个电话。第一个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赵小余在杂志社勤勤恳恳工作两年多,是个不折不扣的编辑部老人,文笔出众,为人踏实,为杂志社几年来的成功运营出过不少力,也一直在下边到处跑,很不容易,作为杂志社的大当家,着实应该好好感谢其一直对他、对杂志社工作的大力支持,加之现下杂志版面扩张,用人之际,正需要像小赵这样的人才多挑胆子,恰好杂志社考虑从内部晋升一个编辑部主任,老总看着赵小余比较合适。第二个电话,却是言简意赅,执行主编杨主编出差未归,杂志社最近有些事情比较急,副主编周涛忙不过来,赵小余尽快到江城来打打下手,顺便熟悉熟悉编辑部的常规事务,为就职编辑部主任的前期工作作作准备。

说是打打下手,这当然只是客气些的说法,大家互为同仁,赵小余和周副主编之间也没那么生疏,相反倒是很有些火热。只不过,这火热二字,要打上引号就是了。

也不难理解,杂志社也是一个小小江湖场。赵小余和周涛,一个是武将常在外,一个是宰阁时在朝。虽不至于有多少矛盾和争端,但一时的意见不一总是有过的。

赵小余知道杜老板这是在隐约地提点自己。以前虽也是上下级,但不直接,加之赵小余是金驾车和笔杆子,不服周涛管,可以说是恃才、有个性。可现在,编辑部主任大小是个杂志社的中基层领导,又直接在周副大主编的军帐之下,所以心态要摆正了,不能成为杂志社独树一帜的小歪梁。否则啊,挨棍子吃军法的时候,杜老板就算化身诸葛亮,也只能替赵小余挥一挥泪了。

不过,大概是杜老板也和周副主编通过气,一个礼拜以来,周副主编并没有怎么为难赵小余,安排工作也是按部就班,连一点试探考察的意思都没有,俨然一副已经把赵小余放到了编辑部主任位置上的样子,抽着工作之余还为赵小余恭贺了一番,勉励了几句。

这样的风平浪静让赵小余很犯嘀咕,心里总琢磨着是不是有些不对劲,还是小心为妙的好。

所以在巴山夜雨里头,周涛将这两件简单的事宜交付与赵小余来办的时候,涌入赵小余脑袋里的第一个想法是,难道周涛要作我的鬼?但想法一转又觉得不太可能,人家杜老板就在旁边呢。周涛这人别的不说,大老板的面子还是要买的,总不至于这么明目张胆地给赵小余下套玩。看来这两件事情是有什么别的玄机。

赵小余当时瞄了一眼杜老板,杜总不动声色,不发一言,高深莫测地在那边品着铁观音。赵小余只得直勾勾地看着周涛,期望周主编再给指示。周涛被他望得发毛,说,小余啊,事情很简单,但很重要,你头脑灵活,没什么问题的。

没了?

没了。

好吧,一个个的都玩高深,事情重要,怎么重要,哪里比较重要,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杜老板不说话的意思是让赵小余自己领会,这是大老板的习惯,也是毛病。

当年赵小余刚进杂志社的时候就是如此,杜老板喜笑颜开地和赵小余说,小余啊,一看你写的文章就知道你是一个有灵性的人。之后,凡是交予赵小余特别要做的专题和专栏,杜老板就开始对赵小余说话就只说半截。不过赵小余做文字的天赋不差,有些东西确实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后来,杜老板就凡事皆信赵小余的领悟力了。而现在就变本加了厉,变得只字不言。说到底,杜老板这毛病,也是被赵小余给惯出来的。

平常还好,赵小余乐在其中,也习惯了杜老板的脾气性格,光靠猜也不会偏得太远,可现在,多了一个周涛,他也跟着玩起了这套,真是让人费脑筋。他这是戴好了眼镜看热闹呢,还是趁机也玩了赵小余一脚?

算了。赵小余看着车窗外一溜而过的江城夜景,心里默默地捋着想法,还是琢磨琢磨要办的这两件事背后到底有什么弯弯绕吧。

这两件事从表面上看,都简单,一目了然。

尹康尹老师是江城知名的艺术家和收藏家,近年来自己创作倒也不多,主要是做收藏,但他江城两所艺术学院的国画专业客座教授,又是荣宝斋在江城的市场投资名誉顾问。他界于学术与市场之间,是个多面手,早年作品已是十分抢手,近年来又做收藏,名誉极高,在江城的艺术收藏的圈子,很是吃的开。

尹老师是杂志社的熟人,在这之前,赵小余也和他见过几次,正式一些的场合,也有两次。一次是去年年底《艺术圈》杂志创刊周年庆,也是嘉顺拍卖会年会,尹康作为圈内前辈,很是喜欢和一如赵小余这样的青年后辈打交道,拍卖年会的间隙,赵小余也在杜老板的提携和介绍下敬了他两杯香槟酒。另一次是今年年中,赵小余作为杂志社金牌主笔,给尹康做过一个关于艺术创作与收藏市场的专访。其他的,私下里的场合,碰过几次面,都各自有其他事情,打了声招呼,算是致意问好——可以这么说,各自于对方的印象都不差——杂志社反而是出差未归的杨主编和尹康十分相熟,杜老板也还好,大家都有些交情。周涛和尹康的关系倒不清楚,不过好像除了赵小余,其他人好像都还比较买周涛的帐。

不知什么原因,尹老师作为上次专栏的版面置换给杂志社的两幅画,竟然到现在才交付到杂志社。但这怎么着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两幅画,名目清楚,是尹康老师早年创作的作品,不算精品,也不是什么搪塞之作,置换到杂志社,也仅之于收藏。赵小余估摸着,这事情也就是个顺带,赶巧儿了,正事还得是那两张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