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石头村传
17902900000005

第5章 村中俊彦石凌辉

在石头村中俊彦荣誉榜上赫然写着:石凌辉,侨眷,广东新兴人,广东省新兴县凌辉养鸡实业公司总经理。杰出的农民私营企业家,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热心的侨联工作者。

在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其祖父寄回的1000元侨汇,从1981年开始创办家庭养鸡场,经过10多年努力经营,发展壮大成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之一——新兴县凌辉养鸡实业公司,自有资产总值达3000多万元,年产销肉鸡400多万只,总产值5000多万元,并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带动和支持周围400多户农民走上了养鸡致富之路。

其养鸡致富后,已为家乡及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无偿捐资累计达380万元。在1994年底被选任为五联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后,认真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使原来比较后进的党支部连续3年被评为县和镇的先进党支部。曾多次获得各级的奖励和授予荣誉称号: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私营企业金杯奖、广东省侨联系统先进个人等。

曾几何时,村中后山溪流象一条银色的绶带在石头村穿流而过,虽然给这片土地带来的依旧是贫困,但却把一个富裕的梦留给了世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儿女。

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还是这片黄土地,它变得丰腴富饶,成了人们培育富庶和希望的摇篮,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悄然崛起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富裕村庄,同时也诞生了一个靠养鸡并以公司十农户的形式带动和支持周围400多户农民走上了养鸡致富之路的杰出农民私营企业家、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石凌辉。

石凌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风趣,且富有急才出口成章,中等身材,黝黑的脸膛,浓黑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很少直视对方,给人的感觉是他时刻在思考,憨厚中夹着精明,精明中透着才干,仿佛在他的头脑里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活力。他是农家子弟、侨眷,从沃野田畴的阡陌中走来,胸怀里裹着一颗善良纯朴的心。他从“三农”的洗礼中走来,浑身上下带着大山般的伟岸。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一个人的经历都会在外貌上表现出来。其实石凌辉的经历也很平常,象大多数典型的中国农民一样,今年已步入中年的石凌辉从小就是喝着石头村的水长大的。也许出身农民,最理解脚下这片土地,所以秉性刚正;也许饱经风霜之苦,岁月才在他的脸上不同寻常地刻下了沧桑印记,但这些都不足以证明他是条好汉,他那好汉的气质在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在于扬长避短,把握机遇;在于永不停止,积极进取;在于敢为天下先,争创一流。

谈及事业,石凌辉侃侃而谈,思维清晰,见解独特,有条有理,出言不凡,出口成章,令人折服。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在石凌辉的人生历程上,五十年代末期,他出生在簕竹镇石头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所迫,自小他父亲和祖父便离开他母子俩漂洋过海谋生。

石头村这个坐北向南,三面环山的村庄,曾是人们背负贫困的根源。世世代代的石头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岁岁年年……在石凌辉童年的记忆里,只有贫穷与饥饿。勒紧裤腰带,饿着肚皮读完了小学和中学。

16岁那年,石凌辉初中毕业考入新兴一中,因家境贫困被逼回到“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石头村这片土地上,他目睹的只是贫瘠与荒凉,看不到一点富裕的希望。“手握犁把肩挑担,面朝黄土背朝天”,村民们重复着呆板而单调的生活,重复着一首古老而忧伤的歌。

这个不足300口人的小山村,“地下没挖的,地上没抓的,手里没花的”,望着被贫穷所困的乡亲,他弄不懂,石头村为什么这样穷?他问母亲,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愁容,无言以对。

光阴荏苒,年复一年,年年代代流淌的村后山溪水,载满了石头村人的辛酸,随着光阴一同流逝。

夜深人静。石凌辉徘徊在家乡的小路上,苍凉的群山巍然耸立,环绕着这条小山村。眼望残月流云,耳听鸡鸣狗吠。他默默地思索着,是粒种子总要发芽,他虽然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但渴望长成参天大树。一种悲壮、苍凉的使命感在他心中缓缓升腾: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让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年仅16岁的石凌辉,自然而然地与世世代代的石头村人一样,干上了“手握犁把肩挑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活。终日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的人生抱负何日才能实现?况且,“耕田仔”被人们当作没有本事的象征。人生路漫漫,何处是终点。石凌辉开始向命运抗争,他要用磐石般的信念去撞击命运的大门。

当时,抓“方向盘”对石凌辉来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一招鲜,吃遍天;一技成,天下行。这对石凌辉是多么富有诱惑力。他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一个能让他大显身手的致富路展现在他的面前——学开拖拉机。

他说:“我读书时,物理学得最好,我有信心通过开拖拉机致富,拖拉机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他毅然决然,不听母亲的劝阻,第二天,他打起行李,第一次坐公共汽车,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离别家乡,只身来到新兴县农机学校学习驾驶拖拉机技术。他觉得生活在前进,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要做翱翔蓝天的雄鹰,不愿做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

麻雀的天空最大也不过巴掌大的家院。而无论电闪雷鸣,还是狂风暴雨;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浓雾弥漫,勇敢的雄鹰从来都是不惧艰险,展开矫健的翅膀,扶摇直上,搏击长空,俯瞰万里云天。

石凌辉虽然没有石破惊天的壮举,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但是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默默刻苦耐劳的毅力,历经苦难痴心不改。他学有所成后,又回到了家乡。看到依旧贫困落后的村庄,看到村中参差不齐的破旧砖瓦屋,石凌辉的心灵又一次震颤了,他以一个特有的倔强、果断的个性和意志,带着泪水和清贫,在感受和思索着人生、思索着社会。

风风雨雨,似水流年。春天,希望在诱人的绿色中跳动;秋天,希望又在成熟的金色中分娩。几度春风秋雨,石凌辉实现了抓“方向盘”的梦想——拥有了自已的拖拉机。农忙时,他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犁田;农闲时,上路搞运输。

也许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耕种、抓“方向盘”炼就了他坚韧刚毅的性格,日夜流淌的村后山溪水孕育了他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思想。他说,既然扎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就要像小草一样坚韧不屈。

一个饱受生活磨难,得不到生活抚爱而又执著地热爱生活的人最容易步入美丽的殿堂。可是,作为一名石头村中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

1978年12月18日,中国改革开放向世界展示了创造和实现“富裕梦想”的宏伟画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改革开放的飓风在华夏大地卷起时代的浪潮,石头村后山的溪水也随之涌动,激越向前奔腾。挣脱了束缚的石头村人,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迅跑,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迅跑。

中央一号文件如平地一声春雷!多么强烈的震撼力、多么强烈的感召力!全村人的心被搅热了,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盼望“致富”己久的群众,奔走相告,传递着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传递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信息,传递着“共同致富”的信息。人们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找到了迈向“富裕”的路径,怎不令他们奔走相告、心花怒放呢?他们之中,有一位典型人物,他,就是石头村的热血青年石凌辉。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使这个后生可畏的热血青年激动不已,浮想联翩。他在想,在这块土地上,最辛苦的是农民,最贫穷的也是农民。解放前农民受穷,是因为没有权利,解放后,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为什么还受穷?.....他发誓要在这块土地上,为了乡亲的富裕,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

1981年金秋,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石凌辉利用其祖父寄回的1000元侨汇,在自家宅基地搭建了一个小型养鸡场,开始了他的家庭式饲养群鸡带领乡亲走上致富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由于缺少对规模养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石凌辉就将“家”搬到到了鸡场,时常和鸡睡在一起,细心观察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靠着这股钻劲,凭着这股韧劲,缺少经验的石凌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养鸡事业越做越好。从1982年以来,养鸡的头数和收入逐年增加,1983年扩大了养鸡规模,除了自家劳力外,还雇请了村中3名村民养鸡,当年实现养鸡总产量36000多只,养猪16头,总产值达30多万元,纯收入5万元。

养好鸡不但要付出艰苦细致的劳动,而且要有较高的科学技能。石凌辉养鸡他就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开始时,比较小心,有老师指导,第一、二批饲养近1000只鸡成功了。正当他雄心勃勃扩大养鸡规模时,近2000只鸡却遇到了意想不到了病疫,两天就死了400多百只,虽然用尽全力挽救,仍无法阻止病疫的蔓延,眼睁睁看着这批鸡全部死光,鸡飞蛋打,损失了近万元。

在失败面前,是心灰意冷,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失败中找到成功之路呢?

经过认真思考,他选择了后者。

他想,养鸡要成功,须在掌握技术上下功夫。于是,他虚心向有经验的养鸡师傅石德天请教,并认真阅读、钻研《养鸡问答》、《鸡饲料的配制》、《鸡病的防治》等有关书籍,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细心研究养鸡技术。为了探索鸡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他常常废寝忘餐,有时通宵达守在鸡舍房观察鸡的生活状态,发现病疫苗头,立即解解剖研究,采取措施,着力防治,经过反复观察和学习,他运用科学技术养鸡取得了成功。两年来养了5万多只鸡未发现烈性传染病的侵袭,上市率达九成以上。

在防治鸡病的同时,他还经过反复的摸索,掌握了小鸡、中鸡、大鸡、的饲料配制,使每批鸡不但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饲养期一般在50天左右即可上市,每只重4至5斤。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生产周期,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他还以发展养鸡业为主,进行配套生产、综合经营。每年他向粮食部门购进大批原料,自己加工粉碎配制,这就降低了饲料的成本。还将大量鸡粪经过发酵处理,用作养猪、养鱼或回田作肥料,实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埋头在鸡舍里养鸡,只是办好家庭鸡场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市场信息,搞活产品流通。因为从养鸡到卖鸡的全过程,环节多,变化大,每一环节都受到市场严格制约。要想养鸡致富,还要善于经营,注重市场信息。他深入到开平、广州、肇庆等地市场,调查人们对肉鸡的要求,通过调查了解,选择了开平县作为销售的主要市场。因为开平县人口稠密,港澳华侨多,而且能直接出口,鸡的需求量大。他凭自己的热情和信誉,取得当地工商部门和食品出口部门的支持,订立了长期购销合同,大批优质的“三黄”鸡就通过开平这个点,出口到港澳市场,使产品保持畅销。同时,他还与本县食品公司订立购销合同。此外,他还在县城开设门市部,常年出售肉鸡、饲料及禽畜药品,了解商场信息。

为了更有效地扶持养鸡专业户的发展,石凌辉与本村及附近的养鸡专业户建立了松散的联营,从鸡苗的购进到产品的销售,从技术传授到经营管理,他都主动承当联系人,各养鸡户遇到的鸡苗选购,饲料配制、防治病疫和产品销售等问题,他都有问必答,帮助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他和各养鸡户之间形成了一种“经济链条”的关系。特别是在鸡苗的购进和产品的推销两大环节,他着眼于专业户的利益,尽能力为之服务。如1987年销售到开平县的6万多只肉鸡,除了他自己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帮助专业户推销的。

随着养鸡专业户的增加,发展这种联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1988年,他通过县食品公司与广州有关部门签订了饲养20万只美国良种AA鸡的合同,他除了自己养10万只外,其余10万只供应附近专业户饲养。由他统一负责鸡苗的购进、饲料配制,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从扩大购销活动中增加了收入,使鸡场走上了鸡场十专业户的养鸡共同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