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石氏集团的发源地,粤西山区一条普通小山村。
1978年以来,村中俊彦石德天、石凌辉、石飞汉等纷纷探索禽畜养殖模式。乘着改革放开的春风,石头村的子弟靠智慧、勤奋、靠科技、靠信念,铸成了中国现代农业辉煌的业绩,折射出耀眼的精神之光。而石氏集团就是精神之光的巨大集成者——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标杆企业、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故事,先从村中俊彦石德天父子说起。
读完小学读初中,一直到读完大学毕业出来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这对每一个在读学生来说,是幸运的,然而,对于石云飞来说就不那么幸运了。
1981年他读完高中,却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而不能继续读大学了。
但是,掌握命运最关键的条件,在于其本身有没有顽强坚决的信念去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改写命运。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在石云飞人生历程上——
这是公元1962年10月的一个夜晚。
半边明月,从天穹流荡的云缝里不时探出好奇的脑袋,窥视着变幻的人间。
在粤西山区一条小山村——石头村的一间泥砖瓦屋里,有位身材瘦弱、举止儒雅的青年焦躁不安,来回踱着步,不时伸长脖子,往里室窥望。
这位青年姓石名德天,年方17却已出人头地。
石德天十载寒窗虽不能大魁天下,但也得了一个不算很差的职位——在新会县中学教书。小小年纪已贵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可谓少年得志。然而,却阴差阳错被错划成右派分子被遣回村……
风萧萧,野茫茫。
一条芒花蓬蒿遮掩的曲曲弯弯的小路通往二十四山的莽莽群山,一只孤禽在空旷寥廓的天宇翔行。当时,年仅20岁的石德天被遣回老家石头村。从此以后,新会中学校园里,少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鸡王”。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成就石德天养鸡辉煌业绩,就是从那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遣返老家,从本乡本土开始的。
石德天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回家务农后,终日郁郁寡欢,默默地忍受着“右”倾路线的折腾。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石德天独自一人在家中独饮,对酒当歌,慨叹人生。朦胧中,仿佛看见阳春市凌宵岩和蟠龙洞两只石鸡冲天而起,飘然而至,停落屋中。
悠忽,又见一群小鸡在院子嬉戏、觅食,然后又聚集在他跟前,“吱吱”地叫,好像在叫他“鸡王、鸡王”似的……一觉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虽然,石德天那晚酒后成梦,但这个胸怀大志的乡村知识分子,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书看报。当他从有关报刊中了解到国外已经建立起现代化养鸡场,成批生产肉鸡,于是,萌发了一个饲养群鸡的奇想。正是这一突发奇想,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方为日后赫赫有名的广东石氏集团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整个地球。石德天立足于本乡本土,就是他所选择的创业支点。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石德天骑着那辆全车都响、唯独车铃不响的28寸红棉牌自行车,到远在20多公里的天堂圩买回了第一批鸡苗,开始其养鸡的千里之行。
养鸡一开始,缺乏饲料,就拿家中的口粮作饲料。然而,在那个“朝照镜,晚梳妆,中午水汪汪”,一日三餐食稀粥的年代,又有谁还能拿自家的“养命粮”来养鸡呢!但是,石德天却很执着,只要是他认准的,他就要干到底。
养鸡没有鱼粉,就一家大小到河涌捞虾、捉鱼仔来制作鱼粉或到簕竹圩的猪肉台拾肉碎作养鸡营养补充饲料;没有药物,就到山上采集生草药。为了养鸡,石德天还把自己住宅周围的墙壁凿成一个个能让小鸡进进出出的小洞,寒冬时节,群鸡与家人围在一起生火取暖……
正当石德天饲养的第一批肉鸡准备上市时,却遇到了谈“鸡瘟”而色变的病疫。石云飞望着一只只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病鸡,心情显得十分沉重。
试养,失败,再试再失败,连续试养了三四批鸡,石德天耗尽了全家所有的积蓄,甚至连家中的口粮也让鸡吃光了,失败仍然没有停止。一家大小对着冰冷的灶头和罄空的米缸,一起抱头痛哭。石德天更是心痛欲裂,陷入了困境。此刻的石头村,风言风语四起。
冷嘲热讽的言语,像一支支利箭穿透石德天的心。
人生的路呵,有时宽广得就像一马平川,可以任人恣意驰骋;有时又那么狭窄而险峻,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你的面前,使你只能在后退或前进这两条路上作出一种选择。
石德天选择了后者。
他没有退却气馁,有幸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有一个温暖的家。贤慧的妻子始终与他分担失败的痛苦,使他感到慰藉,增添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
到了子时,忽然,一只飞禽自天而降,在这间泥砖瓦屋顶上盘旋,“吱吱”叫了几声便向北飞去。
飞禽的叫声引得屋内那只报晓公鸡也跟着啼鸣起来......这时,从里室传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如同划破晴天的霹雳,震动村野的夜空。
“哇——!”一声婴儿的啼哭如穿云裂石、振聋发聩,石氏模式的创建者——石云飞呱呱坠地了。
石德天捧起了襁褓中的小婴儿,凑近油灯前,仔细端详着:这个小生命,天庭饱满、额角宽阔,鼻管微挺,轻闭着眼睛,鼻翼下发出均匀轻微的鼾声,十分惹人喜爱。
石德天想道:他是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搏斗来到人世间后,是太疲劳睡着了?还是正在编织着他未来美好的人生梦想呢?
石德天望着他这个宝贝儿子,心想,老天爷待我不薄,我石德天落难之时又添丁,实属不易。我得给我这个儿子起个好名字,让我这个宝贝儿子将来也能美名传世。
他心想,我这个儿子纯属老天恩赐,干脆就叫天赐。天赐,太俗气。该叫什么名字?这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义明,我非给儿子起个佳名不可。
他还来劲,在屋中踱来踱去,想为小儿起个好名字。可是一直折腾到五更天,他宝贝儿子的名讳也没起成。正在苦思冥想之际,悠忽,他仿佛看见被阳春石洞凌宵岩那只石鸡冲天而起,不远万里,飘然而至。
石德天触动灵犀,一拍大腿,朗声道:“有了!对,石鸡冲天而起,云飞万里!我这个宝贝儿子就叫云飞。”
再说石云飞出生那年,正是其父石德天被遣回老家务农之年。
石德天被遣回老家务农后,与村里人一样,开始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呆板而单调生活……
每个人都有金色的童年,在石头村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自小留下了石云飞矫健的小脚印。当他背着书包上学时,父亲给他起的书名同样是云飞。希望他刻苦学习,有朝一日大鹏展翅,云飞万里。
1981年,石云飞以优异的成绩在新兴一中高中毕业了。在所有高中毕业的人都梦想着挤上大学的独木桥,毕业后在城里捧个“铁饭碗”安稳度日之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乎老师和同学们意料之外的决定:不参加高考,回乡创业。
石云飞放弃高考回乡创业决不是轻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在城里捧个铁饭碗安稳度日,再干到退休,然后领着退休金颐养天年,那么,他还会不满足吗?一般人或许应该会满足了。但是,石云飞不会!主观因素是因为其自身拼搏上进的性格,客观因素是自小受到其父亲的影响。
父亲是儿子早期最好的启蒙老师。石云飞的父亲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乡村知识分子,通情达理,很有思想深度。
石德天曾一度语重心长地对石云飞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最好的大学堂,民间藏能人,毕业后要回到农村闯闯。”这一席朴素的话,让石云飞受用一生。
1978年,石德天的错案得到了纠正,被安排到县食品公司工作。正在念初中的石云飞敏锐地察觉到我国农村一场伟大的变革将要来临,一颗立志回乡创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直至破土而出。
1981年7月,石云飞中高中毕业,立志回乡创业。从此以后,莘莘学子里,少了一个天资聪慧的优秀学生;新兴大地上,出了一个响当当的石氏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