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筑梦的人中,有一位深得石云峰喜爱的有为青年陈健兴。他原本在新兴县委大院机关工作,缘份使他认识了石云峰并成为乘龙快婿。让我们沿着陈健兴的人生轨迹,看看他是怎样成为温北英的左膀右臂,成为石氏家族一员的。
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独立生存。但是,掌握命运最关键的条件,在于我们本身有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决的信念去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改写命运。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圆了大学梦。而进入高等学府的这些莘莘学子无疑是时代的骄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应该是机遇垂青的幸运儿。
但是,幸运的毕竟是少数,也有一部分人与机遇邂逅的时候,却出于某种原因与机遇擦身而过。陈健兴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人,都是从历史中走过来的。在他的历史上——
1963年的一个金风送爽季节,他出生在禅宗六祖故里——广东省新兴县州背村一户普通农户家庭。在禅宗六祖故里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自小留下了他矫健的小脚印。当他背着书包上学时,父亲给他起了一个书名健兴。希望他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兴家立业。他天资聪慧,悟性极高,从小学到高中每科成绩优秀。他家庭人口众多,家境贫穷,父亲在一家农科所工作,工资低微,婆婆年老体弱,要经常花钱看病,母亲为几个子女能吃得好些,快高易长,长期节衣缩食,长期能吃的以杂食来充饥,挨得身子十分虚弱多病。父亲尽全力供他读完高中后,他没有像其他行幸儿一样继续升学。于是叫他到所里做临工,挣钱为家分扰。孝顺的陈健兴心里明白父亲的难处,尽管他酷爱读书,但他还是答应了父亲的要求。班主任和他的老师获悉后,连说可惜,都说以他的学习成绩,很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来到农科所之后,陈健兴跟随父亲学种田,养鸡、养猪等。那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青年,初涉社会,总会有惶恐与不习惯,更何况在他心里,对校园总保留着深情的眷恋。然而,平易近人、聪明而又自信、豁达的性格使他很快适应了当时的工作环境。他深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专心于某一行,并且勤奋去学习钻研,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于是,他与所里的人顶烈日、冒寒风,面对黄土背朝天,耕耘在广袤的田野上;一有空就埋头在所里的资料室里,刻苦学习钻研科学种养技术,还参加中山大学哲学系刊援自学,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思维。由于他工作能干,又有科技头脑,所里的领导和员工都很喜欢他,夸他“有理想、有头脑、有悟性,日后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每当他的父亲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儿子,就会感到很欣慰,饱经风霜的脸上便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斗转星移,日月随着在所里周而复始而的农活流逝,陈健兴已经从当年极度痛楚喊着跑出校门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仪表堂堂的青年了。1983年的时候,他刚好20岁,年岁渐增,心志倍长。
盛夏的一个黄昏,残阳如血,晚霞将大地抹得一片通红。
陈健兴与二弟健雄将晒干的稻谷收好后,独自坐在家门前的荔枝树下那张竹椅,一边用烂葵扇扇风纳凉,一边眺望远处逶迤起伏的龙山,幽幽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
知子莫若父,陈父知道儿子一定有心事,于是爱子心切的他不禁凑上前去问他到底在想什么。
陈健兴看到父亲关切的眼神,心头一热,诚恳地说出了心里的话:“老爸,你看我在所里种田也有三、四年了,我总不能一辈子种田吧!”
父亲明白了,原来儿子是不甘平淡生活,想另谋发展。做父亲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由于当年的特定环境。。
往事沥沥,又涌心头。陈父感慨地说:“儿啊,这次,无论如何,老父都支持你!”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机会终于来了,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县委县府大院机关面向社会招收机关工作人员。这是当地最高权力的党政机关,在那个年代,谁能够进此工作,那就不只是端上了铁饭碗那么简单,更是一份挤身仕途的难得荣耀。机会只有一次,但是抓得住它的人往往都是有准备的人。陈健兴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他立刻报名参加应考,并顺利通过了考核,顺利地进入了县委县府行政机关工作。
其实,当时对陈健兴来讲,他之所以放弃之前的农科所工作,而选择入党政机关,并不是单纯为了那份荣耀,而是为了自己能学习到更多更广的知识与经验,做一个更加有益于社会的人。
刚进县委县府行政机关的时候,陈健兴只是一名普通的县委县府行政科工作人员。但是,勤奋好学的他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他善于钻研又能够虚心学习,很快就被县委领导赏识,安排做********的日常生活工作秘书,负责********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后生可畏青年”。
或许,在别人看来,陈健兴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人人只羡慕鲜花盛开时的明媚,谁又了解其背后浸含了多少汗水?陈健兴工作的时候,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无论是做农科所临工还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抑或担当********日常生活秘书重任,他都力求精益求精,严以律己,哪怕在其他同事都休息的周末,他依旧以县委县府大院为家,满腔热情扑在岗位上,从未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在县委县府大院机关,陈健兴除了出色完成岗位职责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弥补当年因家境贫穷未能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遗憾。
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1988年,旨在培养党政干部的广东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大专班招生,陈健兴以优异的成绩被该校录取,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
如果一个在党政机关工作且在职进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大专班深造3年,毕业后再回到党政机关,大多数会提拔任用,步步高升。那么他还会不满足吗?一般人或许应该会满足了。但是,陈健兴不会!主观因素是因为其自身拼搏上进的性格,客观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如火如荼地刮遍了神州大地,也吹进了陈健兴的心里,一颗立志创一番大业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直至破土而出。
20世纪90年代第1个金秋,拿到大专毕业文凭的来者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县委县府行政科长办公室。
“科长,我要辞职!”
“什么?你要辞职?我没有听错吧?”
“是的,我要辞职,请批准!”
看来并非玩笑。
……
“请问你去读了几年大学,没能毕业?”科长似笑非笑地问道。
当然,这是不需要回答的,因为紧接着,科长就语重心长地自己回答了:“您都大学毕业了,小伙子,前途无量啊!我知道你为大院机关里付出的实在太多,几年来从未放过周末假。但是,再辛苦的都过去了,再说,你要是想休息一段时间,我给你批假,要不你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讲吧?”
老领导对爱将的呵护挽留之情溢于言表,谁都知道这是重才的最关爱之言,来者本人也知道。
“科长,谢谢您的关爱!我去意已决!”
科长正准备再说点什么,来者又补充了一句:“一切我自有分寸,您就放心好了!”
或许正是因为相处时间实在太长,所以彼此实在太了解对方,科长知道这个辞职报告是一定要批了。
这个辞职的人就是陈健兴,一向雷厉风行、果断坚决的陈健兴。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诗应该是此刻陈健兴心境的最佳写照。他舍下了外人眼里不应该舍弃的东西,直奔自己想要去的主战场。只有他自己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有舍才有得,曹操五十三岁犹有一统江山的壮志豪情,而我陈健兴正值热血青年,又为什么不可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呢?
当然可以!只要有梦想,只要付诸行动,梦想不会太遥远。陈健兴有梦,更有行动,所以他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正是这一辞职,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方为他今日的成功,成为赫赫有名的广东石氏食品集团家族的重要成员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