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群雄逐鹿
17686100000333

第333章 子义出兵

“没错,豫章和丹阳对于孙策来说都很重要,而且我们也不清楚豫章和丹阳的兵力如何,但是相对于豫章来说丹阳距离秣陵较近,我们攻打丹阳可以更快地了解到主公的情况,如果主公已经攻下秣陵我们可以与主公一起汇合,如果主公还没攻下秣陵,那我们攻下丹阳后最攻打秣陵帮助主公渡河,毕竟我方主力大军都在主公那里,如果主公没有渡河我们也无法攻下整个江东。”徐庶说出一个最为稳妥的办法。

“好,就依元直所说去做,文则你带领你部下兵马守卫柴桑,以免被豫章的士兵偷袭。”甘宁不再犹豫,决定采纳徐庶的建议。

甘宁带领两万多兵力前往丹阳郡,留下四千多士兵给于禁守卫柴桑,就在甘宁出发之际太史慈也已经从江陵出兵攻打武陵,江陵原本只有一万兵力可以使用,但是甘宁从襄阳调动七千兵马增援太史慈,让其全权负责攻打武陵,长沙,贵阳和零陵等地。

在甘宁出兵的同一天太史慈就已经出发了,在当年攻打荆州之时李元曾经用一百架霹雷车攻打江夏,之后他就将其中的六十架霹雷车运送到襄阳,以作后用,甘宁在调动兵马时将霹雷车一起运送到江陵给太史慈,有了霹雷车相助后太史慈攻打武陵可谓如虎添翼,唯一的缺点就是行军速度稍慢了一点。

此时镇守武陵的大将是韩当,韩当作战勇猛,经验丰富,但是为人不够谨慎,所以周瑜派遣徐盛辅助他,有韩当和徐盛这两员良将在,周瑜相信武陵的防守会相当稳固,并且他还留了锦囊计策给韩当使用。

韩当被委以重任镇守武陵,在“历史”上韩当是孙吴的开国功臣,他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是孙吴不可多得的猛将,仅轮武艺的话孙吴三老臣以韩当为最,他早年跟随孙坚四处征战,数次冒险犯难,陷阵擒敌,屡立战功。

孙坚死后韩当开始追随孙坚之子孙策,辅助孙策平定丹阳,吴郡和会稽等地,随后又随孙策攻打当时的庐江太守刘勋,在江夏击破黄祖,回师后讨伐豫章乱贼,为孙策平定江东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孙策死后韩当没有抛弃孙吴,而是继续追随孙策之弟孙权,建安十三年他与周瑜一起拒破曹操,其后又和吕蒙奇袭南郡,夷陵之战爆发后他与陆逊,朱然于南郡大破蜀国,使得蜀国开始由盛转衰。

韩当历仕孙吴三代君主,忠心耿耿,是吴国不可缺少的大将。

韩当在得知李元开始动兵后他就按照周瑜的吩咐,每天不间断地往江陵方向打探消息,直到数日前他探听到太史慈从江陵率领一支将近两万人的大军出击,目标或许就是武陵,韩当得知此事后立即召唤徐盛商量议事。

徐盛与韩当同为江表十二虎臣,是东吴名将,但是年纪较轻,在孙权继位后他才有更多的表现。

孙权曾经委派徐盛镇守柴桑,在徐盛镇守柴桑之时黄祖曾派儿子黄射攻打柴桑,徐盛以两百人抵御黄祖数千人,大败黄射,击杀敌军千余人,黄射被击退后不敢再来侵犯。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徐盛跟同孙权迎击,然而突起大风,将东吴的艨艟吹到敌军岸边,当时曹操在岸上有大批士兵,东吴诸将不敢上岸出战,唯独徐盛敢独领士兵看杀敌,敌军怯于徐盛之勇,只好退走。

在洞口之战时,曹休出兵攻打洞口,徐盛与吕范,全宗率兵拒敌,吴军伤亡惨重,最后徐盛统率残兵与曹休决一死战,徐盛以少御多,曹休始终无法得胜,最终只能退兵。

徐盛虽然作战勇猛,但不是莽夫一个,也懂得使用谋略。魏文帝曹丕曾经率领大军南征,企图度过长江,徐盛在建业周边筑起围栏,制造篱笆,围栏上设下假楼,江中准备浮船,诸将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但徐盛坚持己见。曹丕在抵达之时看到绵延数百里的围栏,心中惊疑,又见长江正在涨水,于是引军退却。

诸将这才明白徐盛有先见之明,纷纷拜服。徐盛有勇有谋,善于统军作战,是一员难得的良将。

徐盛得到韩当的召见后前往太守府与韩当商议拒敌之事。

“文向,前些日子探马来报说太史慈已经从江陵出兵,他们的目标应该是武陵,兵力在两万左右,我们在武陵有七千士兵驻守,按理说应该可以抵御敌军。”

韩当虽然已经知道太史慈出兵,但是武陵兵力还算充足,所以并不担心武陵会被击破,更何况在长沙也有不少兵力,再不济也可以向长沙求救,到时候便可内外夹击太史慈。

“韩将军可知道太史慈是何人,性格如何,精于攻城还是野战,是否擅长使用计谋?”徐盛有勇有谋,他倒没有担心太史慈有多少兵马,而是先问太史慈的个人能力,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在于士兵的多少,而在于带兵大将的能力,将军的性格往往决定军队的作战风格,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

韩当不知道徐盛为何如此问道,但还是回答道:“我对太史慈知之不多,只知他是李元封的五虎上将,听说攻打刘表之时立过不少功劳,武艺高强,勇力过人,猿臂擅射,是勇冠三军的猛将。”

“原来如此,”徐盛点了点头,“韩将军可知五虎上将另外四人是谁?”

“另外四人是赵云,黄忠,华雄和甘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真不能小瞧太史慈,能够和赵云黄忠华雄甘宁之流并列的绝对不是无能之辈,虽然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但我们还得对他多加小心。”徐盛虽然没有听说过太史慈的名号,但是没有因此而轻视太史慈。

五虎上将赵云名气最大,黄忠和华雄成名已久,甘宁成名于襄阳之战,近几年来威名日盛,唯有太史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只有李元军中将士方知道太史慈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