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前秦猛士
17677700000297

第297章 寻访村落 古之遗爱

秦军刚刚至邺,邺城四周便突然变得了无人迹,似乎所有的燕国百姓,全都消失了。

为此,王猛感到十分奇怪,便让李化带着静姝,化妆成普通百姓,到四周去寻访民情,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到来,吓走了邺城周围百姓。

李化得令之后,当即行动了起来,带着静姝一起,离开了军营,顺着道路,往乡间寻访。

静姝在军中一直穿着军装,又无事可做,无聊得很,现在能穿回女装,又可以借机出去散心,她自然是乐意得很。

他们上午出发,一路步行,走了一天,虽然能看到沿途种植的庄稼,但却看不到人,有些庄稼被踩踏坏了,也没人去管,似乎这里的人都早已走光了。

大军沿途走来,也经过了不少郡县,看过了不少田地,但却还没有见到如此荒凉的景象。

静姝不禁问道:“师兄,这一路走来,怎么如此荒凉,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李化道:“唉,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大战在即,百姓们都远出逃难去了吧。”

静姝道:“人都没有,那咱们还寻访吗?”

李化道:“正是因为没有人烟,所有才要寻访,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看咱们还是再走走,说不定前面就有人了。”

静姝道:“那好吧,真希望路的尽头能有个村子。”

路还不到尽头,便已经有了村子,而且村子还不小。

静姝见了,心喜非常,喜道:“诶,师兄你看,那里……那里有个村子,咱们进去看看吧。”

李化笑道:“好,走去看看。”

但走着走着,静姝脸上的喜悦之情便消失了,村子里一片死气沉沉,像是刚经过了一场劫难,四处都散落着农具,没有一点人气。

静姝愁眉道:“师兄,你看这是怎么了?”

李化道:“像是刚被打劫了一样,可是我们的大军根本没有到这里来啊!再说就算来了,也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秦军军纪严明,谁敢犯法!

静姝道:“不是我们,会不会是燕军呢?”

李化道:“这倒有可能,燕军三十万大军虽被我军俘虏了十余万,但却也逃散了不少,他们可都是手持刀兵的人,做出这样的事也极有可能!”

静姝道:“若真是这些人,那也太可恨了,战场上打不赢,就只知道欺负老百姓。”

李化道:“现在还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等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静姝疑惑道:“都这样子了,村子里还能有人吗?”

李化笑道:“我看不仅村子里有人,就连每家每户应该都有人!”

静姝笑道:“这怎么可能,你看这里哪像……”

话未说完,静姝便停顿了下来,因为她已经感觉到了异样。

静姝突然对李化使着眼色,示意他身后有人,然后指着相反的方向道:“那里好像有东西,咱们去看看吧。”

李化道:“哦?是吗?你去看看是什么,我在这等你。”

说着,李化便向后推了几步,靠在路边的笆篱上。

突然,那笆篱不堪重负,倒了下去,正好压着那个人。

“哎哟……”

李化闻声,连忙惊起,转身看着笆篱下面的那个人,说道:“哎呀,你怎么在这里啊,没被伤着吧。”说着,李化便伸手准备去扶他。

那人道:“不要你假装好意,我自己能起来。”

说话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话里充满着孩子气。

李化笑道:“好好好,我不扶你。”

那男孩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干什么?”

李化道:“小孩,你家里人呢?”

男孩道:“不要你管,你快回答我的话!”

李化道:“我们是过路的行人,到这里来借宿的,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男孩道:“不方便,不方便,你们走吧。”

静姝闻言,觉得这孩子十分无礼,上前道:“你个小毛孩子能做的了主吗?”

男孩道:“谁说我小了,我已经是大人了!”

静姝闻言,噗嗤一笑道:“我看你这样子,怕是连锄头都不会用吧,还敢说自己是大人,真不知羞!”

男孩道:“哼,谁要你管,你们快走吧。”

这时,男孩身后的房门突然开启,里面走出一个和静姝差不多年纪的妇人,说道:“英儿不许无礼。”

那男孩闻言,果然便垂下头,小跑般来到那妇人身后。

妇人道:“两位是来做什么的?”

静姝道:“这位大嫂,我们是来借宿的,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妇人指着四周道:“你看这样子,你们要是不嫌弃,就住下吧。”

静姝道:“大嫂,不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看起来这么乱呢?”

妇人道:“唉,说来话长,两位不如进屋来说。”

静姝道:“那就多谢大嫂了。”

进入屋内,只见屋壁四空,这一户人家里除了一张桌子,几根竹凳,已经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那妇人道:“两位请坐。”

静姝和李化坐在竹凳上,那妇人又道:“英儿,去倒些水来。”

男孩一声不出的转身走了,妇人道:“寒舍简陋,还请两位莫要见笑。”

静姝道:“敢问大嫂,这里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妇人道:“妹妹有所不知,自从一月之前,邺城发兵之后,便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帮流氓无赖,到处抢掠财物,搅得我们是寝食不安,而前两天,又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群饿狼,把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抢了个遍,现在大家连家里的粮食都所剩无几了,都不知往后该……该怎么活啊!”

说到后面,妇人都已经开始哭了起来,她实在是太过无助了。

静姝道:“这帮天杀的,怎么没人管管他们!”

妇人道:“现在秦、燕在打仗,战乱时期,哪里有人管得了他们。”

静姝道:“他们现在每天都还来吗?”

妇人道:“这里他们都已经抢过好几遍了,哪里还有什么好抢,许是不会来了。”

男孩已端着水走了过来,将碗放在了两人的面前。

妇人道:“家里只有井水,还望两位不要嫌弃。”

静姝和李化都端起碗喝了两口。

静姝道:“那村子里的人都还在吗?”

妇人道:“人倒都还在,妹妹问这个做什么?”

静姝道:“大嫂,你放心,今天你们遇到了我们,你们的苦日子就过到头了,我来为你们伸冤除害。”

妇人上下打量着静姝,喃喃道:“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突然说起了疯话。”

话音虽小,但因为她和静姝隔得很近,所以静姝听得十分清楚,但静姝也不怪她,说道:“大嫂不信,也是情有可原,但明天你就会相信了。”

妇人见静姝神情坚定,似乎并不像是在说胡话,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静姝道:“当然是真的,对了,大嫂可知道附近有多少这样的村子,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

妇人道:“那可多了去了,光我们村相邻,就有好几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有上百户人家呢!”

静姝回头对李化道:“这人还真不少。”

李化道:“人虽然多,但要为他们除害,却很简单。”

妇人看着眼前两人说话的神情,心中虽然不信,但也有一丝侥幸,问道:“冒昧问一句,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李化道:“大嫂,现在不方便告诉您,明天你就知道了。”

说完,李化对静姝道:“天色还早,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静姝道:“也好。”

静姝又对那妇人道:“今日打扰了,我们就先告辞了,记得明日之约。”

妇人本也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他们,现在也不好留,道:“两位既然有事在身,那我就不留二位了。”

李化和静姝微微一笑,转身走出了门。

回到军营,见到王猛,将他们探到的事情一一说明,王猛听完之后,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了。

静姝见了,说道:“夫君,咱们可得帮帮这些可怜人。”

王猛看着王永,问道:“子恒,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王永道:“一则赈济周围受难百姓,二则清剿乱贼,三则守护四方。”

王猛闻言,点点头道:“好,这么做正合我意。”

王猛道:“师兄,我们营中的粮食还剩多少?”

李化道:“前不久粮草才运到,现在营中粮草充足,足以支撑到下个月。”

王猛道:“百姓们惨遭洗劫,现在又已入冬,没有存粮,如何能过得了冬,我看先从营中抽调五千人一月的口粮,明日由静姝亲自带队,前去送给百姓。”

静姝喜道:“夫君英明。”

王猛道:“你先别夸我,明天你带上你的骁骑队去,要严格按照人数发放,不可多,也不可少,更不能让你的人扰民,发完了就回来。知道了吗?”

静姝道:“夫君放心吧,这一点我还是能做到的。但要如何清剿乱贼呢?”

王猛道:“这还不简单,在进出各村的路口派兵把守,使其望而生畏,不敢扰民,另外告谕村中百姓,请他们一旦有了乱贼的消息,便通知我军,我们便可出兵剿贼。”

静姝道:“那守护四方呢?”

王猛笑道:“乱贼既无,百姓有食,四方自然安定,何必派兵去守呢?”

李化道:“那我这就去准备,明天一早就可以去分派,也能让百姓早日安心。”

王猛道:“师兄说的是,早做早好。”

李化离去,王猛对王永道:“子恒,你也跟着你师伯一起去,明天也到村子里去看看,知道吗?”

王永道:“孩儿遵命。”

王永也出营去追李化,静姝道:“夫君,你让子恒去做什么?”

王猛道:“现在军中无事,他正好去看看百姓疾苦,以后才知如何做官。”

静姝道:“子恒虽然人才出众,但师兄也不能只偏爱他一人,皮儿也大了,你什么时候也带他历练历练。”

女人一旦当了母亲,便会向着自己的孩子。

王猛道:“皮儿还需好好读书,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以后有机会,我会好好教他的。”

静姝道:“皮儿是有些不喜欢读书,但他却对兵书情有独钟,夫君何不给他个机会?”

王猛道:“仗总有一天会打完的,但仗打完了之后,需要的是治理天下的人才,却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武夫。”

静姝叹息一声道:“但现在仗岂不是还没有打完,南边还有一个晋国?”

王猛道:“有些事你不懂,等以后有了时间,我会慢慢讲给你听的。都是我的孩子,我又怎么会厚此薄彼呢!”

静姝这才展颜笑道:“有了夫君这句话,妾身就放心了。”

第二日,静姝带着骁骑队,押运着粮食,朝周围的村庄走去,第一个去的,便是昨日寻访的那一个村子。

刚进入村子,静姝便命人敲锣喊道:“发粮了,各家各户,出门领粮食了。”

声音虽大,但一声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响应,就连昨日与静姝谈话的妇人,都没有出来。

王永不禁道:“二娘,村中百姓可能还有疑虑,得请人做个表率才行。”

静姝道:“好,咱们就先上这一家。”

说着,静姝下马,来到左手边的一户人家,敲门道:“大嫂,是我啊,今天来给你们送粮来了。”

静姝连敲了几次,门终于开了,开门的是英儿,看着静姝及她身后的人,吓得不敢说话。

静姝道:“英儿别怕,你娘呢?”

英儿还是不说话,静姝却有些急了,差点让人冲进去。

还是王永先去拿了两袋粮食,放在英儿面前,说道:“小弟弟,你们家有多少人啊?如果是两个人,这两袋粮食你就拿去吧。”

英儿看着两袋粮食,突然大声道:“娘,送粮的来了。”

说着便拿过两袋粮食,朝屋内走去。

不一会儿,那妇人满脸笑容的走了出来,看到静姝,及后面好几大车的粮食,激动的道:“妹妹,真没想到你说话算话,这些当兵的也都听你的。”

静姝道:“大嫂你放心,从今天开始,再没有人敢来抢你们了,不过现在你得帮我把人都叫出来,让我把粮发出去。”

妇人道:“好,好,我跟你们去。”

只听那妇人沿途喊道:“乡亲们,快出来吧,秦军将士来发粮了,咱们再也不用躲了!”

一个好的领头人,可以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快,村民们都出来了,静姝也将粮食都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

等到发完一个村子之后,静姝又将在村头、村尾设置守兵的事告诉了村民,怕村民当心,静姝还告诉村民,如果有守兵敢扰民,便可到邺城外的军营告状,她一定为他们审理。

等静姝将一切事情告知完毕,只听村中一老者道:“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

太原王,说的自然是慕容恪。

一日忙碌完毕,回到军营,王猛询问道:“今日送粮,百姓有何反应。”

王永道:“回父亲,孩儿几次听到百姓说‘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不知是不是再说慕容恪。”

王猛闻言,不禁叹息道:“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谓古之遗爱矣!”

王猛当政前十年,慕容恪正是燕国的主政大臣,他与慕容恪虽然没有正面交手,但却神交已久,现在到了邺城,却还有百姓因为他的举动想起慕容恪,这足以说明,慕容恪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王猛道:“吩咐下去,明日摆祭坛,我要以太牢之礼祭祀慕容玄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