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时的制度,大都督府必须设置两名法曹参军一起掌管司法刑狱。
和狄仁杰一起担任法曹参军的,是一个名叫郑崇质的大孝子。
郑崇质的母亲年事已高,而且体弱多病,很需要人的照顾。
狄仁杰初到任上,知道了这一情况,就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以让郑崇质多一点时间照顾和陪伴母亲。
郑崇质感激狄仁杰的好意,也就更加悉心地侍奉母亲,极尽为子之道。
狄、郑两人都因此得到了并州百姓的称道。
狄仁杰虽然一个人揽下了两个人的工作量,工作上却一点儿也不含糊。他办事干练,执法严明,所接手的案子都从速、从快、从严进行处理,从不积压,而且公平公正,坚决杜绝冤、假、错案,得到了同僚的称赞和百姓的爱戴。
这一现状维持了几年,出现新问题了。
郑崇质接到朝廷命令,要出使西域。
这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出使西域,是一件无比艰巨的事。
路途遥远不说,路上还不平安,常有虎豹豺狼等猛兽出没,拦路打劫、杀人越货的盗匪也比比皆是。
即使忽略猛兽和盗匪不计,就算出使顺利,这个过程也得耗上一年半载的时间。
这一年半载的时间里,谁来照看卧病在床的老娘呀?
郑崇质愁死了。
他是家里的独子,一旦执行任命出发了,老母亲就只能躺在床上等死了。
可是,如若不去,违抗了圣命,也是死路一条。
看着年迈多病的老娘,郑崇质可真是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狄仁杰看出了他的担心,思量再三,决定好人做到底,再帮他一把。
狄仁杰到了郑崇质的府上,对郑崇质说:“太夫人病重,你若出远门,路途万里,岂不是让你和太夫人两头担心?”说完,就主动去见都督府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出行。
这太不容易了!
别说郑崇质,就连局外人蔺仁基,也被狄仁杰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行感动得天昏地暗了。
蔺仁基握着狄仁杰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
狄仁杰离开了长史府,蔺仁基从此就多了一句口头禅,逢人就感慨万千地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蔺仁基的感触这么深,是有原因的。
他和都督府的司马李孝廉互不对付,两人之间明着掰手腕,暗中使绊子,互相让对方难堪,互相揪对方的小辫子,互相给对方穿小鞋,闹别扭闹了好些年了。
看看人家狄仁杰,和郑崇质非亲非故,两人间又并无深交,也就一普通同事关系,可是看见了郑崇质犯难,就挺身而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这种乐于助人的思想境界,这种义薄云天的壮举,是何其伟大,又反照出自己何其渺小!
蔺仁基越想越羞愧,越想越鄙视自己。
最后,鼓起勇气,去找李孝廉,说:“狄公的义举难道不让我们感到羞愧吗?”
狄仁杰代替郑崇质出使西域的事早在并州沸沸扬扬地传开了,李孝廉也不是一个没有感觉的人,他也同样羞愧万分,不断检讨自己,正考虑要不要去找蔺仁基化解嫌隙呢。
这下好了,二人前嫌尽释,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狄仁杰以自己的高尚行为感化了顶头上司,消除了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使得干部队伍更加团结,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加强,人气一下子就爆棚了。
狄仁杰完成了出使西域的使命,又回到了并州,在并州这片热土上奋斗了十余年,造福百姓,泽被一方,做了许许多多有益地方的事情。
有趣的是,狄仁杰代郑崇质出使西域之事,也被明朝署名“金怀玉”的戏曲家搬上了戏曲大舞台,该剧名为《狄梁公返周望云忠孝记》,简称《忠孝记》。在剧中,郑崇质为了报答狄仁杰仗义相助的恩德,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嗣为妻,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其实,郑崇质并没有女儿,而狄光嗣娶的也不是郑姓人的女儿,此事纯属戏曲家的虚构。而且,在剧中,蔺仁基被狄仁杰的义举感动,就没安排狄仁杰出使西域,而另外找人顶替了。而历史的真实则是,狄仁杰是不折不扣地去了西域一趟,并且,全然是出于热心、施恩不图报地帮郑崇质解决了眼前的难题。
狄仁杰的确做得很赞、很地道、很漂亮,是中华优良传统美德之一,值得大力弘扬。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狄仁杰被调入长安任大理寺丞,并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并州各地修建了许多祠堂,年年祭祀。
关于这些祠堂,晚唐王仁裕的《玉堂闲话》载有一则颇具玩味的小故事。
根据唐朝制度,朝廷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要举行大朝会,凡是九品以上在京的文武职事官都要入宫朝参。
而因为老百姓每个月的初一都要到狄仁杰的生祠祭祀,所以每到初一朝参这天,狄仁杰都会面带醉色地出现在皇帝和百官面前。大家都知道狄仁杰平时滴酒不沾,好生奇怪。后来才知道,是老百姓的祭奠让狄仁杰醉倒了。
这个故事充满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属于怪力乱神一类,自然不可信。但从它的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民间确为狄仁杰修建了生祠。
根据康熙《阳曲县志》卷十四引明代知县彭而述所作《狄梁公谱系祀田记》可知,阳曲(山西阳曲)的狄公祠到了明代还完好无损,该祠拥有三百亩祀田,耕种祀田的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祠堂的祭祀活动。
这就足以说明了,狄仁杰数百年来一直受到故乡人民的推崇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