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嫁人不难 幸福不远
17621100000002

第2章 爱情为何不对你微笑

都是FEEL惹的祸

激情和骚动本就不是爱情,

能如朋友般的平淡享受生活滋味才是爱情。

——《流言蜚语》(电影)

娇蕾,29岁,一个被工作塞满生活的白领。22岁大学毕业,一晃就是七年的光阴,每一天都忙忙碌碌,工作上也小有成就,可感情世界却很寂寞。亲戚朋友为她物色了不少男人,到头来依然没有摆脱单身贵族的头衔。无论父母还是身边的朋友都苦口婆心地奉劝她,不要太多要求,不要太高条件。可是,娇蕾很委屈,我并没有多高的要求啊,这个人不需要有多帅,不需要多有钱,不需要有多好的家庭背景,甚至不需要有太好的工作,但我一定要有心动的感觉。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热心地给朋友张罗相亲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他没什么感觉”。

噢,感觉!可感觉又是什么呢?

它虚无缥缈又遥不可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给它下一个具体的定义,恐怕并非易事。也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男女双方那一刹那的心动;也可能是相处了很久的普通朋友,某一天,突然发现他的可爱;也可能是初相识的两个人,电光火石般的着迷。

你和娇蕾一样,临近30待字闺中,你说:“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我为什么不找一个有感觉的,我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嫁出去!”我明白你和娇蕾对于爱情的期盼,每一个女人都曾在心底无数遍地憧憬过与“他”相遇的情景吧!寻寻觅觅很多年,期待和那个他一见面就有心动的感觉,然后上演一部浪漫、唯美的爱情剧。

这是女人为自己编织的一个梦。女人总是容易被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吸引,比如感觉,比如浪漫。小说、电影里男女主人公在地铁里四目相对、一见钟情的浪漫是你无法舍弃的爱情理想,你要的就是那怦然心动的强烈感觉。

很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悸动。默默地喜欢上一个男生,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就觉得很满足。看着他打篮球做出潇洒、漂亮的动作,内心会抑制不住地激动;偶尔和他说话,心里会感到既紧张又甜蜜。没见到时很想见,见到时却紧张得不知所措。为了见到他,可以找到千万种借口,而见不到时,总会在心里问上千百遍此刻的他在做什么。他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可以让我们揣摩好几天,在心中纠结他对自己是不是存有相同的感觉。

你会说,是的,这就是爱情的感觉,如触电般刻骨铭心的感觉。人生一世,我只要一个可以让我拥有这般感觉的人啊!是啊,没错,如果不是因为爱情发生时那份无法言说的心动,爱情怎么会有那样致命的吸引力!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越长大就越难心动?年轻时,可能只是因为一个纯净的眼神、一抹调皮的微笑、一个潇洒的动作,我们就会对一个人心动不已。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感觉越来越迟钝,要求越来越挑剔,谈情说爱时也难免抹上其他现实的色彩,我们再也不会只是因为心动的感觉就简单地喜欢上一个人。有些东西丢失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到年轻时那份爱的惊喜和心的悸动了。

爱情需要感觉,可是婚姻不一定。有很多婚姻幸福的伴侣,并不是一见面就有怦然心动的强烈感觉,更没有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决心,却从平淡的相遇开始,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对方的好,因为一份坚持,一份呵护,才有了最后的圆满,演绎成一段至深至久的姻缘。

你口口声声要坚持的感觉是一个化学反应,反应都是有期限的,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殆尽。把婚姻建立在感觉之上是危险的,就好像把房屋建在流沙之上。纵然初始有一见倾心的美好,也未见得在长久的相处中,收获一个幸福的姻缘。

所以,如果你想步入婚姻,请不要太执著于所谓的感觉。如果刚一见面就能擦出爱情的火花,那是一种幸运,如果不能,也没关系,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如果你不是非常强烈地讨厌他,如果他没有你不能接受的绝对缺点,那么,给他一次机会。一段感情发生的前提,是遇见、交往和交流,别让幸福与你擦肩而过。给别人机会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机会,也许就可能在以后的交往中生出你所寻找的感觉。至于如何判断,需要的不仅是感觉,而是慧眼。

完美主义的假象

追求完美并不是聪明的标志,

它只是一种无知。

一个人若是执著地追求所谓“完美”的爱情,

却永远都追不到,

那不能怪爱情的本质出了偏差,

只能怪自己的知识有缺陷。

——连岳(专栏作家)

28岁的琪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在一家大型外企工作,漂亮、优雅而且能干。可是,到现在她依然孑然一身,连固定的男朋友都没有,的确让人难以置信。

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追求琪琪的男孩子都不少,只可惜,他们都入不了琪琪的眼。对待感情,琪琪绝对是一个有要求的人,如果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不如不谈。

她的心里早就描摹了一个理想老公:身高不能低于178厘米,学历至少要硕士,而且还必须是“211院校”毕业的,月薪1万以上,家境要优渥,父母必须是知识分子,不要暴发户,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性格温和、诚实善良、善解人意、会做饭和做家务,最好比自己大3—5岁。

每次和别人相亲,或是被人追求,琪琪就比照标准,像拿着精准的计算器一一考量。这一条没有符合标准,那一条没有达到要求,结果当然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曾经,琪琪的姑姑给她介绍了一个很优秀的小伙子,样样都符合琪琪的标准,可惜身高差了那么一点点,只有170厘米,见了一面后,就被琪琪PASS掉了。

琪琪从小是被富养着长大的,她的爸爸妈妈也一向民主,给予她足够多的自由。但这一次,琪琪爸妈也忍不住数落她:“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不就是个子稍微矮了点嘛,能影响什么呢?错过他,你想找条件这么好的也不好找!”

琪琪才不听呢,在她的心里,对于爱情有很高的期待,她才不要随便降低标准呢。那个未来的他一定要非常非常令人满意,才是她要的爱人,这样才能有幸福的婚姻。

和琪琪一样,许多女人的心中都做着一个梦,憧憬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爱人,牵起自己的手,建造一个幸福家园。完美的爱人谁不期待,可是,我要告诉你,那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有你想象的那么好。生活不是童话,现实世界从来不曾有完美,没有完美的事,也没有完美的人,你心心念念想要的完美爱人更是不存在。

残酷吗?我却觉得这很真实。如果真有一个貌似完美的男人站到你的面前,他可以满足你对于爱人的所有想象,他英俊又多金,他谦虚又温柔,他出身优越且毕业名校……那么,我很怀疑,他一定掩藏了真实的自己。和一个并不真实的男人谈情说爱,不是更可怕的一件事吗?

英国沃瑞克大学经济学教授巴库斯曾做过这样一个推算:一个人要找到自己理想伴侣的机会只有1/280000。计算找到理想伴侣概率的“德瑞克方程式”原来是用来计算外星人存在的概率的。现在你知道了吧,完美爱人就像外星人一样,也许根本不存在。即使有,你也未必能找得到,这纯属是极小概率事件。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有一个著名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把它放在爱情当中同样适用。如果你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理想爱情梦境中,执著地追求浪漫、完美,对于爱情的欲望越大,而幸福与欲望成反比,给自己带来的只能是幸福和快乐越小。

完美主义是一种品质,同时也是一种障碍,它像一个玻璃罩,扣在你的身上,把你屏蔽在现实之外。你的世界很美,却不够真实,你需要做的就是拿掉它,进入真实的世界。用那些条条框框、那些所谓的完美标准,去“筛选”身边的人,只能看到缺点,永远发现不了人家的好。如果你一味地想获得理想中的完美爱情,那就是拿完美扼杀自己的幸福。

好的伴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久的生活里逐渐磨合、妥协、学习而来的。你要寻找的并不是一个完美伴侣,而是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创建一段完美关系的不完美伴侣。

你说:“降低标准很难啊!我实在想不出应该放弃哪些,坚持哪些。”那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现在拿出纸和笔,写下你心目中理想伴侣所要具备的十个标准(优点),如上进、诚实、善良、有经济基础、有房、工作稳定、会做家务……列好之后,仔细思考,把你认为不是那么重要的一条划掉,也就是说,如果他不具备这个,你也会选择他。接下去,在剩下的九个标准(优点)中,再划去一个你能舍弃的标准(优点),以此类推,一直到只剩下你最看重的三个为止。在不断划去标准(优点)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艰难,越来越难以抉择,但是这个过程恰恰是最能看清楚你自己内心的取舍。你最后保留下来的那三点,才是你内心最需要的。至于你划掉的那些,无非是听从了周围人的看法,抑或听从了朋友的经验而设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有一些准则和底线永远都不应该让步,比如你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一致,你们是否有共同的话题,他是否有责任感的男人,他的人品如何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决定婚姻能否和谐、幸福的基础,无论你多么恨嫁,都不能够轻易妥协、放弃的准则。而有一些无关轻重的标准则可以适当做出让步,比如他的星座、属相、身高、长相,甚至包括他的学历、收入、背景等等。

如果你认真地做过这个小游戏,那么恭喜,你一定已经清楚了自己的需要。其实,最美好、最圆满的爱情一定是带着烟火气儿的,也一定是有瑕疵的,因为,我们谁都不完美。

不甘心的魔咒

错误常常并不在我们的命运,

而在我们自己。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对于现在的可欣来说,每过一年,每长一岁,都是折磨。她今年33岁了,还没结婚,也没有关系固定的男友。最令人尴尬的是,每当在一些社交场合,遇到新的朋友,人家礼貌地问,“您先生在哪里工作”或“您孩子多大了”,可欣就恨不得找一条地缝儿钻进去。当得知可欣仍然未婚的时候,身边人对她的态度立刻转成了惋惜和同情。虽然他们会极力掩饰自己的惊讶,但敏感的可欣还是能够感觉得到。

其实,可欣的条件不错,人有气质,事业上也做得顺风顺水,这些都是她引以为傲的条件。抛开感情生活,她绝对是一名成功的女性。可欣常常想,是不是自己的优秀成为阻碍自己接近幸福的障碍,如果自己再平凡一点,应该早就嫁掉了吧。

33岁之前,可欣认真地谈过两段恋爱。第一段恋情发生在大学校园,两个人一路携手走过八年的美好时光。从20岁到28岁,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全都是可欣和她的初恋男友一起度过。本以为这样一段恋情能够开花结果,未曾想,男友到国外念博士,不想再回国,只给可欣写了一封信,这段长达八年的感情就宣告结束。八年,一个女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八年?这次恋爱,让可欣元气大伤。

之后,可欣又谈过一个男友,比她大不少,事业有成,人也儒雅,对可欣也很好。本以为这次找到了幸福的归宿,令人着急的是,恋爱谈了两三年,他却从不提结婚的事。可欣逼婚,他称曾经在婚姻中受过伤害,同居挺好,何必非要领那一张证呢?这时候的可欣已经不是小女孩了,一怒之下,离他而去。

这一拖,就拖到了31岁。31岁之后,可欣谈了一些零零星星的恋爱,或者根本称不上恋爱,只不过是不停地相亲,和陌生的男人吃饭、聊天、分手。满意的男人一直都没出现,长得好的没能力,有钱的不够宽厚,有能力的又乏味得很。

可欣的心思,她自己最清楚,从20岁开始,谈了十几年的恋爱,没能把自己嫁出去,到现在这个年纪了,难道找一个各方面平平的男人过一辈子吗?

看看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没她有气质,没她事业好,甚至当初都没她学习好的,有的嫁了商人,回家有仆,出门有车;有的嫁了公务员,当初的小科员如今已经成了副处长;还有的嫁了企业员工,几年的时间下来,也已经混到经理、总监……我可欣凭什么就得将就呢?最起码找的人要比同学朋友的老公强。

在剩女当中,有可欣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一句“最起码也要比同学朋友的老公强”,直指可欣心灵深处的秘密:不甘心!

是的,不甘心。而这不甘心,正是来源于比较。比较,人之常情,从我们的本能出发,每个女人都想嫁得风风光光,都希望自己的老公是最优秀的。但是,因为比较而错过自己的幸福,就不值得了。而更加严峻的事实是,随着岁月的蹉跎,不甘心会导致“越发不甘心”,因为人的心理普遍都这样认为,既然都等了这么多年,忍了这么多年,再等等,可能下一个就是最好的那一个。那一天,所有的不甘都会烟消云散。

殊不知,不甘心的心理就像一个魔咒,变本加厉地剥夺女人的时间,阻碍女人嫁人的脚步。不甘心的女人在择偶时比较挑剔,结果让自己失去许多机会。本该吸取教训,可是,她们反而要求更严,认为“事到如今,我决不能随便将就”,这种心理使她们更加精挑细选,最后让自己高不成,低不就,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越早逃脱不甘心的魔咒,就会越早获得幸福。我的一个好朋友,因为男友的背叛而分手。她曾经的男友,被她视若珍宝,她一直以为那是上天对她的恩赐,未曾想,他却伤她最深。我的朋友拼着命,努力让自己挺过来。她发誓一定要找一个比前任男友更优秀的老公,无论是学历、工作还是人品。作为她的好友,我目睹了她从心碎到重生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心里也默默为她祈福,希望她能够获得幸福。

后来,她经同学介绍认识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对她一往情深。她也觉得他人好,有能力,有责任感,尤其是对她好。但她唯独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身高,他不足170厘米,而她的前男友身高足有180厘米。所以,尽管她接受着这个男人对她的照顾和呵护,但从心里面一直没有完全接纳他。因为她曾经的誓言,她的不甘心,她要让所有的亲人朋友甚至前男友看到她幸福的样子,看到她的他比前男友更优秀,而他的身高却让她羞于在人前亮相。

是继续深入还是选择放手,她犹豫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她顿悟,拿他和前男友比较,本身就是对他的不公平,因为是用他的缺点比前男友的优点。不久,她嫁给了他,婚后生活一如他所承诺,给她自由,给她呵护。

我知道,破解心中的魔咒,并非易事。但无论在童话还是现实中,唯有破除了魔咒,才能走向新生,走向幸福啊!

越急越难嫁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我最初认识她是在一个同学的小范围聚会上,她是同学的同学,许是一个人无聊,也跟着一起来凑热闹。很明朗的一个女孩子,对着每一个人微笑。慢慢地聊起来,她亲昵而又似半开玩笑地让我们替她介绍男朋友,“有合适的别忘记帮我介绍。我的目标是,今年把自己嫁出去,明年生个兔宝宝,再不生就大龄了。”那年,她28岁。

她悄悄地告诉我,自己偷偷去婚纱店好几次了,看过也试过,只不过懂得欣赏她的那个男人迟迟都未出现。看得出,她真的着急了。对于初相识的朋友,这样坦陈“恨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同学也拜托我们,有合适的男士替她留意。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半年过去了,一转眼一年、两年过去了。出于礼貌的关心,我也曾问起同学,她是否如愿披上了期待已久的婚纱,每一次同学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今年,她30岁了,还在寻觅当中。同为女人,我能够深切地体会她的心情,作为一个30岁依然未嫁的女子,心里一定有无法言说的焦虑、恐惧、担忧。不管现在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在内心深处都会有一颗恨嫁的心。

常识和社会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着急。因为越着急,反而会越难嫁。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找一件东西,我们越是着急想快些找到它,结果则往往和我们的初衷背离。当我们无奈地打算放弃,或者把视线转到下一件事情时,它却在不经意间出现了。之前,我们费尽了周折,急得团团转,它就是不出现,而我们打算放弃努力时,它却“蹦”出来,和我们开一个大大的玩笑。

也许你会说,找结婚对象怎么能和找东西相提并论啊!是的,的确找结婚对象要比找东西重要得多,但别忘记,世上万事万物都有相通之处。当我们越着急地想得到某一件东西,或者达成某一个目的,便越容易出错,反而会使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还记得那句著名的谚语“欲速则不达”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啊。

你恨嫁的心情我全部都明了,可你想没想过,满心想的都是快些出嫁,快点抓住一个男人。这个时候,容易缺乏对自己的理性分析,也未必能对相处的男人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很可能在错误的人身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后,才发现对方并不是可以给自己幸福的男人。本来好多事情就是急不来的。

而男性碰到急巴巴的“结婚狂”通常都很害怕,你们相识不久,他就已经感受到了你想结婚的压力,甚至小宝宝也好像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他难道不会被吓跑吗?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对于结婚,女人多会想到浪漫、温暖、踏实和寻到归宿的安定感。男人则完全相反,提到结婚,他马上就会想到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从此告别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供房、供车、养家糊口的重担,照顾家庭的责任,养育小孩的压力。这些都会令他不安。除非两个人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否则你口口声声“半年内结婚,一年后生娃”,只会让他想逃,他才不要这么快就负担一个女人的下半生幸福呢。

婚姻本来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既需要激情,又需要稳妥。据心理专家分析,两个人交往12—18个月开始谈婚论嫁是最合适的时机,那时情侣之间的爱意依然甜蜜、热烈,又对对方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正是走进婚姻的好时机,增加婚姻的稳定性。

交往太短就谈及婚嫁,很可能双方心理准备不足,了解也不够,也可能因此吓跑本来合适的结婚对象;而交往太久才谈婚论嫁,又可能早已消磨掉了激情,使结婚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所以,即便你心里再着急,也要表现出从容的模样,让人感觉你一个人活得很好、很开心,再遇到一个合适的男人,于你而言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更不要口口声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你要几个月内结婚,多久生娃,那只会加深别人对你“结婚狂”的印象,有百害而无一利。

请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别急,真的别急,放松才会更美丽,才有更多机会。不断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慢慢就会在行动中有所体现。你在过往的经历中,也一定有这样的经验,人只有在宽松、自由且自然的外部环境中,才能表现得最真实自然,也才能作出最符合个人意愿的选择。

一个急着嫁作人妇的女人只有抛弃了慌张、急躁,才有可能从容地发现幸福、迎接幸福。

装在套子里的女人

不必天天恨嫁,

但你要有非常OPEN的心态,

让生活过得很充实,

努力跟各种人交往,

才可能发展出一段浪漫的关系。

——徐巍(《时尚COSMO》主编)

窗外大雪纷飞,将这座城市包裹成一个童话中的城堡。就快要过年了,到处都洋溢着新年即将到来的喜庆气氛,大街上都是忙着采购年货的兴高采烈的人们。小曼坐在窗前,出神地看着在空中飘舞的雪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于新年,她早已没有了感觉,甚至是拒绝它的到来。过了年,小曼就满35岁了,却依旧是单身一人。一个35岁的单身女人,越是热闹、喧嚣就越衬托出她的落寞和无奈。

小曼是一所大学的老师,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女,每天的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备课,上课,回家。她性格内向,没有太要好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最不擅长的就是人际交往,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感到浑身不自在,更不喜欢呼朋引伴、热闹喧嚣的生活。其实,小曼是一个温柔娴静的女人,是很多男人期待的理想型妻子。只可惜,作为一个不坐班的大学老师,她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不是同事就是学生。她很好,就是完全没有结识其他男人的机会。

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自己和小曼有点像,和她一样过着这样的生活,上学时是学校、家两点一线,工作后是单位、家两点一线。常常会见到那些已到婚嫁年龄却依然待字闺中的单身女郎,焦灼地许下诺言,一定要在年底把自己嫁出去。可回过头去,她们依然如故,上班埋头干活,下班直奔家的方向。

我们的父辈的确大多都是这样,他们遵循着传统的文化理念,固守着简单、淡泊的生活方式。即便如此,他们也丝毫不用担心自己的婚恋问题。那个时候,单位热衷促成单身男女的婚恋,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单身男女联谊活动,增加未婚异性相识的机会。除了单位相关部门的人员为你介绍男女朋友,居委会一样承担起为你张罗婚嫁的重任,更别说亲朋好友的热心肠了。所以,那个年代,即使你足不出户也没关系,总会有人把你推至台前,为你谋划终身大事。可是今天却大不一样。

世界变得缤纷多彩,交通、通信都极为便利,我们的触角可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是,在获得舒适、便捷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变得疏离。公司就是公司,住宅就是住宅,没有人有义务包揽你的婚姻大事。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为你负责,能为你负责和打算的人只有你自己。无论是想得到什么东西,小到通过一个考试,得到某个认证,大到做好自己的事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都需要自己付出努力。谈恋爱,也不例外。

若想在依旧美丽时披上婚纱,就要在之前努力地让自己增加结识异性的机会,学习跟异性交往相处。所有的浪漫、温柔和相守,全部都是从浅浅、淡淡的交往开始。别仅仅因为是单身一个人而感觉自卑,更别把自己的心门紧紧关闭。这个世界很大,但你总要走出去,才能领会它的精彩;这个世界上适合你的人很多,但你总要先结识他,才能开启一段亲密的旅程。

天上不会掉馅饼,待在家里更不会有邂逅男人、邂逅爱情的机会。这些机会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你从来都未曾付出努力,又怎能怪幸福不来光顾呢?女人,尤其要学会自己成全自己。

你说你的生活圈子实在有限,你认识的人仅限于那么几个同事和同学。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心里想,总能找到办法的。比如,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网络。虽然我们都曾听到因为网络相识被骗财骗色的新闻,但是你可以登陆一些严肃的交友网站,那里的个人信息都是实名制,且经过专人核实,大家也都是抱着真诚交友的目的。也许,你的Mr.Right就在网络的那一边,也在寻找着你。

还有,现在的城市总有很多因为有共同兴趣而自发组成的团体,比如读书会、车友会、驴友俱乐部、羽毛球会、美食群等等。每一个组织都会定期举行自己的活动,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团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活动、吃饭、聊天,不仅丰富自己的生活,多认识一些朋友,而且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邂逅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Mr.Right呢。

天下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在不期然之间发生的,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预谋,也许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逢,便成就了一个爱情故事,缔结了一段姻缘。暖暖就是在参加书友会的活动中,不仅知道了更多有意思的书,而且找到了喜欢的男朋友。

大学毕业后,暖暖一个人去了陌生的城市。那里有工作,有同事,但是没有亲人和朋友。周末的时候,暖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某一天,她在报纸上偶然读到一则关于本市书友会的报道,非常感兴趣。从小到大一直热爱读书的暖暖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她成为了书友会中的一员。每个月第二个周日的下午,她都准时出现在书友会的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交换书籍,交流心得,排练广播剧,也一起玩流行的三国杀。

书友会的成员年龄不等,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爱书人。共同的兴趣使大家成为朋友,除了在书友会,也有人成为私下谈得来的闺蜜或者好友。暖暖的那个他,和她一样,一个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这座城市。每次交流读书心得,他都侃侃而谈,而暖暖和他的观点总是不谋而合,那一份默契最终成就了两个人的缘分。

爱情,从来都是美好的,可上苍不会让你那么轻易拥有。所以,现代社会万万不能墨守成规,与其在心底天天恨嫁、默默憧憬,不如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投入自己的时间、热情和智慧,才有可能张开双臂去收获一份鸟语花香的爱情。

不要爱上等待的蛊惑

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

他们心愿的机会。

——尼采

某一天听热线广播,打进直播间的是一名33岁的女子。虽然渴望爱情与婚姻的丰硕甜美,却坚信没有遇到的是最好的,因此还在不停地等待。那天,她的情绪有些低落,言语间有无法言说的惆怅。

主持人问她:“你确信你等待的那个人是最好的吗?”

她说:“我这么虔诚地等,总会等到最好的吧。”

主持人又问:“如果你等了很多年,也没有等到你心目中的那个人,你怎么办?”

她沉吟了一会,说:“那就认命吧!”

真是一个执著的女子,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无法自拔。

人生中,有千百次的等,也有千百种等的滋味。身处在等待中的人,对等待的感觉总是爱恨交加。无论是等一个人的出现,还是等一件事的完结,那种焦灼不堪的心情,和对于未来的种种想象与期待,不停地交织。想象中的幸福愈诱人,难挨的等待也变得可接受了。

有些女人,之所以愿意等待,把所有的精力与心思都倾注于等待和追逐的历程,是因为等待、追逐太久,爱上了等待这一无助、无奈而又凄美的过程,爱上了那追逐的刺激与未来的无限可能。虽然不知心中的他何时才能出现,但是只想静静地等。因为相信有个人值得自己这样等待,因为相信一段注定的情缘值得自己坚守。

对于处在等待中的女人,小水可以说很幸运,经过四年,她终于等到了一直期待中的那个男人。可是,当她终于和梦寐以求的他在一起时,竟没了预想中的雀跃和欣喜。她变得无措、迷惑、彷徨,再也没了方向,再也没了前进的借口和追逐的目标。她才明白,自己在意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贪恋那追逐和等待的过程。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在脑海里对他描摹无数次,可以进行无数次的想象,而当那个男人活生生地站在面前,从想象到现实,失去了那份千回百转的兴致,才发现现实中的形象早已褪去了原先期待中的魅力。只有美好的想象才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有想象,所以可以忍受所有的寂寞与困苦。想着未来相遇的那一刻,再多的辛酸、烦躁、寂寞都甘之如饴。所以,等到几时方是休?这永远是一个谜。等,还是不等,绝对是你人生最严肃的思考题之一。

也许你会说,如果我和现在的男人牵了手,以后又遇到更适合自己的怎么办?如果我再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是不是可以遇到更好的男人?

人生是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在爱情与婚姻的路上更是有着种种的未知,这次你能遇到佳偶,不见得下次还有如此的好运气。虽然在茫茫人海中,有为数不少的男人都很优秀且适合你,问题是和他们相遇的概率是多少。

你一定听过苏格拉底著名的拾稻穗故事,是不是?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说,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前面有一个又大又美的稻田,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拾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你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选到一个你觉得最大最美的稻穗,你就把它摘下来。

过了没多久,柏拉图空手而归。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柏拉图说,我每次看到一棵很漂亮的稻穗想要拾下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后面可能有更好的,所以就一直满怀期待地往前走,结果走到最后,居然还是两手空空,而最好的稻穗我已经错过了。

我相信,很多女人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也和柏拉图有着一样的心态,总觉得更好的那一个就在不远处。可是如果太固执于追求理想爱情,太固执于把希望放在前方,会导致梦想不能照进现实。把美好放在远方,如同把自己的幸福交付给虚幻。远方的风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你从来不曾真正地触及过。就算你能等来真命天子,时间拖得越久,其出现的概率也越低。

女人的青春短暂,人生的时光有限,纵然心里殷殷期盼理想中的他,也不能荒废和辜负自己宝贵的光阴。多少女人的青春就这样被耗费,将等待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最后又变成了自己的宿命。

我曾经看过一个统计,说绝大多数结了婚的男女,都会在婚后遭遇某个自认为更适合的人,但并不会因此而否定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不能蹉跎自己的花样年华。那些执著于等待的女人,回望青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不少机会,错过了不少适合自己的男人。

我想起尼采的话:“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

等待最后的结果像是一场赌注,是输是赢都未可知,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都是宝贵的。与其荒废时间来等待,为何不珍惜时间和适合自己的那一个牵手,好好经营自己的幸福呢?

受过伤,也要相信爱情

当黑夜过去,每一株向阳的植物,

都会不由自主地对着晨光伸展。

即使乌云曾笼罩,也不会忘记迎接旭日的本能。

——吴若权(著名畅销书作家)

中学好友凌云出差来长春,发短信说见面聊聊天,十几年的老同学几年后再重逢当然是满心欢喜。不过,她还说,再带上一个大学同学一起,好不好?我有一点诧异,按理说,这样的久别重逢并不适合带陌生人,也许,会有故事。晚餐过后,果然印证了我的猜想。

她的大学同学雁子刚刚离开自己久居的城市,来到长春,为的是逃离一段长达十年的恋情,逃离那个她爱了很多年却又背叛她的男人。凌云带着大学同学,只是出于一颗爱护朋友的心,因为她刚刚分手,来长春又没有朋友,希望我们能够多联系。

说再见的时候,我看见瘦削的雁子如一片树叶在风中颤抖,虽然脸上仍然挂着礼貌的微笑,我仍然能看到她坚强面孔下的倦怠和伤感。是啊,如果不是因为被深深地伤害过,如果不是深深地痛过,一个女人又怎么可能在31岁的年龄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去另外一个陌生城市重新开始呢?已经30出头的她,谈过一场伤筋动骨的爱情,剩下的只是满身的疲惫和伤痕。

和雁子一样的单女,谈过恋爱,仍然待字闺中,有几个是从没有受过伤害的呢?

爱情是这世界上最神奇、最美好的事物,我们都爱过人,也被人爱过,那丝丝的甜蜜、点点的悸动都在心底永难挥去。然而,愈美好的带来的伤害就会愈深重。这世上,能够在爱情当中不受伤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她/他在一生的第一次爱情中就获得了两情相悦的稳定情感;还有一种是从未投入过自己心的人。如果有人在一场失去的爱情中自称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那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不是一场真正的爱情,抑或是她/他在撒谎。

你说:“真的好痛!”是啊,怎么可能不痛,心如刀绞,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坠入深渊,孤独无助,连周围的氧气也离你而去,你难过到无法呼吸。受了伤,可能要经过几十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挣扎,才能够回复鲜亮的自己。

因此,有许多女人一旦恋爱失败,就痛不欲生,然后彻底地否定恋情,否定男人,否定对爱情的追求。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爱情太伤人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可是,爱是选择的结果,当初和他在一起是你的选择,那么,就要为这个选择负责,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要接受。爱有多美,爱里面的伤就有多痛。就因为曾经在爱情中受过伤害,就不再相信爱情了吗?爱情,是人世间最美的邂逅,是上天赐予的最大的礼物。难道因为害怕受伤,爱情中的甜蜜温馨、高低起伏、隽永缠绵,你就统统都不要了吗?

恋爱这件事,只有两个结果,或者分手,或者结婚,从概率学讲,各占50%的比例。如果说,恋爱结婚大家觉得习以为常,那么恋爱分手是不是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爱情就是这样,既会让人感觉甜蜜如饮琼浆,也会让人痛苦如被刀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感经历。失去一段爱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同失去了再爱的勇气。只有让往事消散在风中,挥散恋爱失败的阴霾,才能迎接幸福的阳光啊!

惠岚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从外企辞职后,自己打理着一家精品时装店,每天化着精致的妆容,带着职业的微笑。而卸妆后真正的她,始终相信爱情,最大的梦想是和深爱的人一起环游世界。外表看来精明能干的她其实是个爱情白痴,每一段恋情都谈得掏心挖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爱时激烈地爱,情感受挫时,又是痛彻心扉的哭泣、夜夜的辗转难眠。她就像一个勇敢执著的战士,穷尽毕生的力量只为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每一次,她都爱得毫无保留,仿若飞蛾扑火一般,看到自己喜欢的就勇敢往前,却也常把自己弄得浑身是伤,让身边的朋友替她心疼。

所幸在经历了爱的伤痛之后,充满勇气的她终于披上婚纱,与相恋两年的男友完婚。苗条娇小的她依偎在先生的身旁,一脸的幸福笑容。对于以往的那些伤痛,她今天已经可以笑着说:“我真的很感谢过去的那些经历,让我成长,更懂得爱和珍惜。”她说得多好啊,这都是在一次次的相爱又分离中才淬炼出来的人生智慧,对于爱情的领悟也是在这样的分分合合中逐渐体味到的。

还记得当初我和初恋男友分开的时候,经常是一想起从前,眼泪就不由自主地落下来。可也是在那段痛彻心扉的日子里,我审视自己,逐渐学会了宽容、付出、理解和接纳。如果不是因为那段失败的恋爱,我不会有足够的智慧与心胸经营好自己的下一段感情。因为受过伤,所以心明了,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男人才能给自己幸福,而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正是因为曾经的心痛,才换来今天的幸福时光,才更加珍惜眼前人。

在最痛苦的时候,我一直用作家张小娴的话鼓励自己,她说:“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假如没有遇到他,你也许永远不知道,你从前所以为的爱情、牺牲、奉献和关怀,原来都是为了今天的相遇。你恍然明白,从前的那几段,原来都说不上是爱情。你从前朝思暮想、不能放弃的人,原来并不适合你。上天多么仁慈,让你终于拥有现在的一切。只差一点点,你便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拥有什么。

你真正的他正在苦苦寻找你,你受过的伤,他会加倍疼惜,你的勇敢,他会更加尊重。别再说“我不相信爱情”、“我不相信男人”这样的话,受过伤害,也要相信幸福。因为爱情和婚姻,只垂青于笃信它的人。

生活就是一个旅程,恋爱中的甜蜜或心痛,本身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分手不是终点,痛苦不是终点,像金三顺一样“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推荐电影:《约会50次》

错过的不是幸福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懊恼时,

你也将错过群星。

——泰戈尔(印度诗人)

29岁的萱萱是个美丽的女人,被为数众多的追求者簇拥着,面对或炙热或温情的追求,她都一笑置之。别人以为她是眼界太高,却不知道那是缘于她心底始终有一个男人不能忘怀。

大学毕业后,萱萱一个人去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刚进入社会,又是孤身一人在异乡,她凡事都如履薄冰。在最初那段孤独和艰难的日子里,一个叫康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康,积极上进,开朗真诚,如阳光般照亮了萱萱的生活。

两颗年轻的心就这样互相吸引,慢慢靠近。那是一段最快乐的日子,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努力拼搏,相互取暖。萱萱以为康就是自己永远的幸福,却不曾想过人生根本没有永恒,她的幸福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

康的父母是成功的商人,他们强烈反对这段感情,在他们眼中,出身工人家庭的萱萱绝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儿媳。无论康怎样哀求,无论萱萱怎样努力,他们都未改变决定,甚至把为康选定的门当户对的女孩带到了萱萱面前。

虽然深爱着康,但在巨大的压力和委屈下,萱萱考虑再三,最终选择了放弃。她迅速辞了职,去到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有新的工作需要熟悉,新的环境需要适应,萱萱把时间安排得很满,剪了短发,精神而干练。同事聚会,她也开心地跟着去,说说笑笑,别人看见的永远是她的笑容,却没有人能看得见她流在心底的眼泪。

三年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萱萱以为自己还会爱上别人,但事实却是一直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里。虽然也希望有人陪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可是,一旦有人追求,她又总是在心里排斥,即使勉强相处,她也总是在找和康在一起的感觉。萱萱觉得,康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她的心里了。

和萱萱一样,也许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深埋的一份感情,都有一个永远难忘记的身影。最初的悸动和曾经的海誓山盟都是刻骨铭心的回忆,终难在心里抹去。也许是因为千山万水的阻隔,也许是因为父母强烈的阻挠,也许只是因为造化弄人,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擦肩而过,如两条直线相交又错过。

是的,错过了。错过,的确是一个让人伤感而无奈的词语。错过,代表着分别,代表着不能相聚相守,代表着失去。可是,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的错过构成。伟大的先哲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说过:人是在错过中生活的。我们的一生,不知有多少次错过,错过了好的工作机会,错过了最要好的朋友,错过了重要的考试,错过了最爱的人……一次次的错过,造成了人生一次次的缺憾。

但是否可以换另一个角度思考?错过让我们遗憾、痛苦、懊恼的同时,也让我们看清自己,认清方向,珍惜当下。关于错过,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因为错过,所以懂得,因为错过,所以成长。生活中人来人往,有人离开,又有人走来。有些人,注定只能是过客,错过了就错过了,无论当初你们的爱恋多么甜蜜、多么刻骨铭心,他终究不是你的那杯茶。既然不是自己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那么也不必再留恋,恋恋不舍的结果是让自己的心留在过去,无法敞开心扉地接受新的恋情、新的恋人。

还记得张爱玲那篇著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吗?东西也罢,爱人也好,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离开了的情人是最完美的。纵然你千百次地回想,当初的那一个其实未必就是你的幸福。

你不能只生活在过去,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无论那段逝去的爱情有多么惊心动魄、缠绵悱恻,都要慢慢把它放下。那将是你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页,是你回忆里的一抹微笑、一声叹息。可是,你不能怀抱着回忆,不愿醒来。如若不能放下,那过去终将吞噬你的幸福。而你能否幸福,取决于你的内心是否愿意放下,放下那所有的过往。

爱情并不全然代表结婚生子,在其中体味爱的高低起伏,所有的迷茫、张望、猜测、彷徨、思念、忧伤、甜蜜、无奈、心痛,统统都是你的收获。如果不曾错过,如果不曾失落,怎么会有那么完整的感受?

曾经沧海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美丽。那么,不如在自己的心里辟出一个空间,把当初所有的过往都放在其中,记住曾经的温暖、曾经的疼惜与呵护,记住自己曾经拥有一段美丽纯真而又深情的恋爱。然后,重整行装,轻松上阵,去寻找自己下一站的幸福。当你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回望自己的那段感情,回头看曾经幼稚的自己痛快地哭,恣意地笑,那么你就真正地放下了。

人生就是一次神秘的旅程,错过星辰,还有太阳;错过太阳,还有云朵。而那错过的,从来都不是幸福。若你没有离开从前那个人,你永远不会知道,原来你可以找到一段更美好的爱情。

越早断奶,越早迎向幸福

父母把你照顾得很好,

你不缺温暖,不缺爱,不缺陪伴,

那么,你积极寻找合适男人的动力还有多少?

——某作家

29岁了,还没有男朋友,我问你急不急,你歪着头想了一下说:“还好吧!”嗯,还好。我明白你“还好”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你的确不是那么需要一个爱人、一个婚姻。

大学毕业后,你留在了自己生长的城市。你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虽然已经是大姑娘了,但他们仍然把你当小孩子看待,习惯性地为你准备好一日三餐,替你整理房间,连你自己的衣服都会替你洗好叠好。

你守着自己的小世界,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平时忙着上班,闲时宅在家里上上网、看看电影,或者约朋友出去逛街、旅游。

你说,你过得很舒服,其实不那么需要一个男人。当然,你的生活充实、有爱,回家有父母照顾,伤心难过时有好友、同学陪伴,过得很自由、惬意。

你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照顾和关心,你在他们面前永远是那个天真乖巧的女儿。你甚至不止一次在脑海里跳出这样的想法,找不到男人又怎样?我和爸妈一起也会生活得很好!父母把你照顾得很好,你不缺温暖,不缺爱,不缺陪伴,那么,你积极寻找合适男人的动力还有多少?

我们中国是一个重视亲情的国家,尤其重视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女儿只要没结婚,不管多大年龄,哪怕40岁,也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女儿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却不知,正是因为父母给予的温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你寻找幸福的脚步。

我27岁结婚,研究生一毕业就嫁作人妇。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这样早结婚,在一直的印象当中,我应该在30岁左右成家。那天,和单位里的一个同事聊天,她说:“你父母家要是也在本地,你也不太可能一毕业就结婚了。”我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很有道理。

我从15岁上高中开始,就一直一个人在外地独立生活,无论读书还是工作,都是一个人。只有逢年过节或是放寒暑假,才能短暂地享受和父母亲友团聚的日子。

一个人在另外的城市生活,意味着你要自己面对所有的问题,无论是情绪低落、遭遇病痛等身心的孤独寂寞,还是诸如灯泡坏了、下水道堵了之类的生活琐事。我记得不知多少次,走在苍茫的暮色当中,仰望万家灯火,那一盏盏橘黄色的灯,散发着光明和温暖,可是,却没有一盏属于我,没有一扇门为我打开、让我驻足、给我呵护。所以,我积极地结识朋友,积极地寻找爱情。当我遇到我先生,谈了两年恋爱,我们就结婚了。

著名的婚恋专家海蒂解释大众女性对婚姻的理解:“84%的人喜欢婚姻最大的原因是有人为伴,喜欢那种稳定的、安全的、拥有共同的过去和未来的感觉——归属感。”

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当你的衣食住行全都有人包办,迟迟不能“断奶”,在适婚年龄依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自然,寻找伴侣的心情也就不那么迫切了。我的朋友很羡慕我在适婚的时候可以如愿以偿,我这样对她说,那是因为她从来都没有像我这样渴望拥有一个家。

在西方许多国家,但凡满18岁的青年,就要出去独立生活,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可是,在我们国家,一直如一朵小花、被保护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之下的女人并不在少数。即使年近30,抑或年过30,依然未曾真正地独立过。

一种是因为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照顾之中,渐渐失去了积极寻找爱人的动力。还有另一种女人,从小到大,都对父母的教导言听计从,不论对错。

我的一个朋友,已经年满40却还孑然一身。在许多朋友、同事看来,她是标准的贤妻良母,温柔又能干。初相识时,我非常诧异她还是未婚。随着了解的增多,我才清楚她的故事。

在她二十几岁的时候,父母给她未来爱人的条件设置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定要和她同民族。就这样,她的婚事一拖再拖,本民族的男人数量毕竟有限,她也拖成了30多岁的大龄单女。而后,她的父母放宽了条件,但她寻找爱人的难度却是越来越大,到今天,她几乎要彻底放弃了。多么可惜!

父母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没有错,但因此就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就是莫大的错。他们为你考虑,为你好,却未必真的能为你带来幸福。首先,他们的观念和想法未必百分百正确;其次,你想要的和他们希望你拥有的,有时是两回事。

其实,你早该开始独立生活了。早晚都要独立,为什么不早一点?父母的家在城市的这一头,你工作的地点在城市的那一头,为什么不在公司附近租个小房子,既能省掉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又能真正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做主?自己决定晚上和谁吃饭,自己决定和哪个男人交往,也可以邀请朋友来家里喝茶聊天,而不用担心年轻人的热闹打扰了父母的休息。独居,是你成为一个真正女人的开始!至于父母的意见,请有选择地接受。你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一直迎合听从父母的“旨意”。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为自己的人生、爱情和婚姻负责。

越早断奶,越早独立,才会越早握住幸福。

爱情事业的跷跷板

我将成功定义为平衡的生活,

平衡是指在努力为事业打拼的同时,

不能影响你的幸福及同亲人、朋友的关系。

——玫琳凯(化妆品牌创始人)

22岁那一年的夏天,晓曼一个人拖着硕大的行李箱走进北京城。那一年,她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是因为那是她一直梦想的城市,她希望在北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然后,就像所有怀揣梦想来北京逐梦的年轻人一样。晓曼住过地下室,像蚂蚁一样无数次地搬家,为省下几元钱而在北京的“桑拿天”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每一天都勤勤恳恳、加班加点地工作着。

最初是在一家小公司,积累了两年工作经验后,晓曼又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因为做的是销售工作,她所要面对的,永远是一个又一个指标,永远是要不断提高的销售业绩。那家公司刚刚起步,有着很不错的前景,整个公司里都是一派热腾腾的奋斗氛围。晓曼也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着,不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么多的时间里,她的生活只有工作,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个赶工的清晨,晓曼的青春湮没在越来越好的业绩里。眨眼之间,八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

这一路走来十分不易,所幸,付出也得到了回报。32岁的晓曼,已经成为那家公司的销售总监,拿着接近百万元的年薪,住高级社区,开名牌汽车。今天,晓曼收入颇丰,穿着体面,工作上雷厉风行,生活上潇洒惬意,俨然一位成功女性。

身边的人投以艳羡的目光,羡慕她所拥有的一切。可是,在午夜低回的梦里,晓曼深深地渴望身边有一个相爱的男人,可以把头靠在他的肩上,跟他倾诉、撒娇,被他疼爱、呵护。当年的灰姑娘已经成为公主,她期待着一份真正属于她自己的爱情。可是,她的王子又在哪里?

曾经,晓曼遇到过一个非常不错的男人。一个IT公司的经理,人很好,对晓曼也很体贴,最重要的是两个人有话说,聊得来。晓曼压力大的时候,他会陪她散步,陪她去K歌;晓曼不开心的时候,他会听她倾诉,哪怕再晚也会把她哄好。晓曼当然把这段感情看得很认真,也希望能修成正果,然而,在现实面前,两个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他忙,她也忙。两个人轮番出差,他有空的时候,她没空,等到她终于有了时间,他又身在外地。终于,在一次重要的约会中,他被临时派遣出差,这成了两个人关系结冰的开始。之后,晓曼长达半个多月的出差,导致了更大的裂痕。面对蒸蒸日上的事业,两个人不愿意为了彼此让步,分手成了必然。

晓曼用更加多的工作来填补、平复这段恋情带来的空白和伤痛,自然而然,她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很多和晓曼一样的优秀、要强的女人,在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里,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的经营上,即使谈过恋爱,大多都无疾而终。当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之时,才发现自己最缺的是身边有一个知冷知热的爱人。

是的,晓曼心底最真实的渴望是平实、温暖的婚姻生活。多年的打拼,她累了,也倦了,想要找一个相亲相爱的男人。她想要一个家,还想生一个孩子,陪伴着他长大。

可是,回归到现实当中,晓曼依然每天忙碌地工作,经常飞来飞去地出差。她说,如今的自己已经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她要对公司负责、要对老板负责、要对下属负责、要对家人负责,唯独缺了对她自己负责。

这是晓曼们的共同特点,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面,又哪来的时间和闲情逸致去结交男友、谈情说爱呢?一个人习惯做什么,常常变成生活中的固定模式,完全在不经意间,将时间习惯性地划分给她一直在做的事情,直至形成惯性,连自己都未曾注意。

就像晓曼,常和朋友抱怨工作太忙,任务太重,压力太大,根本没有时间去谈情说爱,去好好经营一份感情。那是因为,她总是不由自主把时间和精力向工作倾斜。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愈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愈是觉得没有时间谈情说爱,结果,单的时间愈来愈久。

女人这一生的幸福,系在平衡之上。爱情和事业就像玩跷跷板,若想保持平衡,务必使两端的重量相近。

年轻的时候,有很多很多梦想,总想让自己在事业的那一端有所收获,甚至不惜暂时放弃感情。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年轻,未来还有许多机会去结识优秀的男人,而蹉跎了好年华,我们将一事无成。可是,当拼搏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是不是应该把寻找爱侣放在自己生活排序的首位呢?事业的追求永无止境,但那并不是一个女人幸福的全部。如果一个女人的生活里没有爱情,那是多么苍白和无趣!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爱情甜蜜,婚姻幸福,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甜蜜幸福的背面,是他们付出了时间、精力、持久的努力和用心的经营。你的约会时间和工作上临时的应酬、加班撞车,说请人吃饭,结果遥遥无期,刚接触一个不错的男人,你就开始无休止地出差,你认为恋爱成功的几率有多大?爱情的发展,需要时间的。

如果你和晓曼一样,确定自己目前最渴望得到的,是一份平实、稳定的爱情和一个温暖的家,那么,就从海量的工作中悄悄抽出身吧,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用更多的时间和智慧去经营爱情。

这个世界有一样很公平,那就是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大抵都看得见。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