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假话要是重复一百遍,就能让人相信那是真的。用这句话去套今夭民国军事历史题材(也包括所有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戏说、篡改、臆造,以及地摊纪实作品中的捕风捉影,以及网络上的人云亦云,于是还真得承认,本来不是这么回事的事,说的人多了,也便让人以为就真的是这么回事了。
民国这38年的历史,更多的是军事斗争史,是中国历史长何中相当激烈复杂的一段,弥漫着遍地的狼烟,催生出众多的名将,上演了无数的传奇,因而也便成为影视编导与众多写手们聚焦较多的热点因而也就成了以说传说的重灾区。在相当多的民国剧编导和纪实写手们看来,那时的军队穿什么军装,用什么家伙,说什么言语,行什么礼仪,执行什么样的编制,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动作等,因无关主题,似乎并不值得去重视,国而是可以随便乱来的。
那时的将军与士兵,他们怎样的出身、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行为、怎样的相互关系等,只要不涉及政、治敏感点,也是想塑成什么样就塑成什么样的你看今天有关民国军史的文艺作品吧,只要别把男人篡改成女人,别把国共两军浪淆了触犯政治雷区,就没有什么不可以任由想象去杜撰的。而悲剧是,这杜撰不仅盛行,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按说,民国军事史,离我们并不遥远,许多当事人仍然健在,原始的档案、图片、当事者撰写的第一手回忆录等汗牛充栋,将某些专题的研究深入下去也许还需要长期挖掘与探讨,而弄清服装、枪械、编制、军衔以及人物出身、曾任职务、所属军系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这些最表层的东西则并不困难,可由于商品经济太潮下的急功近利,许多作者却并不想花费精力去翻那些枯燥的档案,不愿意屈身找当事人去了解当年他们的战斗与生活,他们更喜欢走捷径从电视剧中那些被艺术加工了无数遍的历史中摘取某些元素,再根据观众市场的行情,然后加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一部新编历史剧。
于是,这样经过了反复想象加工离史实越来越远的“历史”,呈现给我们的,便有将晚清的格格演得知十一世纪时尚女生一样张扬的,有将****将领演得象西北军阀一样专横粗鲁的,有将八路军的武工队演得跟加里森敢死队一样离奇的,有将****地下工作人员演得跟007一样风流的,有将毕业于黄埔的杜幸明说成是滇军龙云的同窗好友的,有将义勇军的邓铁梅、王凤阁说成是抗联杨靖宇的左膀右臂的,有将五十年代设计的军装穿在三十年代的,有将八十年代问世的祖击步枪用在二十年代的,真的是关公秦琼扭一块,让你分不出东南西北、先后左右。
艺术作品当然允许也需要合理的虚构,但虚构并不意味着可以全无遵循,而尤其不可以穿帮,上列种种,则显然超出了历史题材艺术作品所能容许的加工尺度如果这些说传只在戏说剧中繁衍,倒也罢了,可在不论什么东西都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大概受了这类影视和纪实作品的影响,一些权威的、容不得加工和虚构的正史元素也开始变得浮躁起来,张冠李戴、以假乱真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比如有些颇有名气的博物馆,就愣是将建国后才有的坦克说成是解放战争时的战利品,将孙中山死后才问世的手枪说成是其生前佩枪,将艺术作品中英雄人物的书信说成是人物原型的遗作。这还不算,更有将本属文学艺术形象的双枪老太婆当成历史人物写入正史并树碑立传的,将只是小说中虚构的威虎山匪巢当成历史遗迹进行包装的,将野史中记述的袁世凯谋刺冯国璋的情节编入文献纪录片中作为史实向观众讲解的。
原本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知历史的博物馆和央视教育频道,原本应该经得起千万年拷问的遗址、铜像和雕塑,竟也如此不负责任地误导太众,以说传说,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如果这些说传仅限于穿衣戴帽等鸡毛蒜皮,倒也罢了,可由于创作环境的相对宽松,就给了些喜欢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者提供了很方便的拨弄的平台,些重妥的人和事也屡屡遭到肆意扭曲。有为叛徒和汉奸翻案的,有篡改史料攻击英雄与领袖的,有杜撰什么“十大名军”、“八太名将”的,有虚构杀俘的故事并为之叫好的。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靠长得帅和败得惨而出名的张灵甫被标榜成王牌悍将:曾留学美国受过西式教育的孙立人被刻画成靠杀俘而出名的英雄:卢沟桥事变中的关键人物冯治安被淡化甚至淡出七七的历史:我军历史上历来十分重要的政委、指导员等被演成可有可无甚至多余的丑角: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遭否定:恶贯满盈的军统刽子手被迫捧。是非黑白被全无底线的颠来倒去,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
如果这些说传只被人当成戏说,而不是当成历史,倒也罢了,但由于从电视、传记文学等流行载体中了解与欣赏历史,已经成为普通百姓一道最普及的快餐,所以,尽管有些说书的、写戏的在面对批评时总要说“我没要求谁把我的作品当正史”,尽管多数的观众也真的没把这当成多么严重的一件事,但在这走了样儿的历史作品一年到头从早到晚的狂轰滥炸之下,它在客观上对历史的扭曲和误导,却正在可怕地借此通道以说传说代年代传下去。
很多年以来,由于我们的驻地歌乐!曾是民国史上一系列著名事件的发生地,与此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便屡抬不止,官兵们便经常被派去充当群众演员过一把戏瘾,我就有机会向一些编导提出一些语言、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失实和不妥之处,比如少帅不是尊称因而不能当面宣称的问题,比如戴笠与张治中之间不能称兄道弟的问题,比如大陆时期的国军并不存在美式军服的问题,比如抗战时期的中国军民并未装备斯登2式忡锋枪的问题,可人家理直气壮您弄错了,您看某某电影某某电视剧中的国民党军,不都是这么穿这么用这么喊的吗。让我顿时无语。
也是由于爱好,曾与某些历史研究机构小有接触,并提出诸如杨虎城并非西北军,张发奎、薛岳并非叶挺保定同学,小说中人物成岗的就义诗不是其原型陈然烈士诗作等问题,但更是遭到人家专业的党史工作人员的群起而驳之。凡此种种,让我感到,好多人大概从读小学开始长期以来接受的就是这种被加工歪曲了的历史,而真的历史正在被这种假的历史所覆盖、所替代,这就更加的令人担忧。
因为这种种的担忧,便经常地想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纠正这些被误读了的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想来想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些文字。很粗浅,很零碎,也都是一些非主题的旁校末节,但绝无捕风捉影,绝无人云亦云,不敢奢望能起多大作用,只想尽一点责任,尽一点历史爱好者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