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17556000000007

第7章 抓住必备条件,实现过目不忘就如此简单(2)

兴趣引导人们不断进取,兴趣也帮助人们加强记忆,心理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有位心理学家指出:“有助于在学生的记忆中巩固教材的一些条件中,占有一定地位的是对所掌握的知识发生兴趣。教育心理学教师的观察证明了,如果对课程的内容发生兴趣,只要付出很小的力量,则材料巩固得就比材料没有触动学生,而且使他们无动于衷的时候,要持久得多。”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学小提琴时说:“我渴望着把异常优美的乐曲表达出来,就逼着自己提高演奏技巧,对于那些枯燥的乐谱也就容易记住了。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强烈的兴趣是许多科学家成功的秘密。比如,一个多世纪前,德国牧师卡尔·威特有个公认天赋很低的孩子。牧师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通过诱导孩子的兴趣来启迪孩子的记忆和思维,使小卡尔·威特逐步克服了记忆品质上的缺陷,8岁通6国文字,9岁进大学,13岁成为哲学博士,16岁任柏林大学法学教授。可见,从天赋差的儿童变为早慧的“天才”,兴趣显示出了多么惊人的魔力啊!

二、兴趣对记忆力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兴趣对人的记忆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兴趣会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这时脑神经就会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不但不会感到记忆是一种负担,反而会处于一种陶醉或享乐之中。创立精神分析学说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做出这样的结论:意图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所以,由于对识记材料不感兴趣,本身就留下了遗忘的“基因”。

第二,兴趣会使我们集中注意力。根据心理学实验,测定不同年龄的人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是: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如果对识记材料发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就会大大延时。

同时,兴趣还能引起对事物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激发大脑中记忆和学习的关键性动力,刺激智力活动,增强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兴趣与记忆的关系要求我们,在记忆活动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以期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当然,培养兴趣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培养对客观世界的广泛兴趣,一方面培养中心兴趣,二者是并行不悖、不可偏废的。广泛兴趣是中心兴趣的基础,中心兴趣又要求广泛兴趣的扩大。在这个广泛兴趣之上,使中心兴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记忆力,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培养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二者缺一不可。

高效的记忆离不开自信

所谓自信,是指相信自己的能力,确信意愿能够实现的心理状况。自信心是增强记忆力、成就过目不忘的内在动力,自信心越强,记忆效果就越好,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自信心是首要条件。鲁迅先生曾鼓励青年要有自信心,他说:“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居里夫人在艰难的困境中表示:“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高尔基认为:“人类已经千百次地证明,他要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美国马尔兹说:“你想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你想你能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这些至理名言揭示了自信心对事业的重要性。

一、对自信的认知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自信心结出的硕果。司马迁充满自信,忍辱负重,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通史;李时珍充满信心,遍尝百草,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莱特兄弟凭着自信心,击碎了专家学者们的不能制造飞机的预言,实现了飞上天空的意愿;法国布莱尔凭着自信心,发明了帮助盲人征服黑暗的盲文……高尔基曾赞扬列宁说:“对待现实有着了不起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无论这现实是多么困难和复杂,决不会使他困惑,决不会动摇他那坚定的信心……”指挥中国女排获得“三连冠”的女排教练袁伟民在海内外褒誉声中说:“我们临场比较冷静,主要是靠自信心。因为有了自信心,赢球时,我们觉得是应该的,而输球时,我们又觉得是可以赢回来的。”

要想在拥有自信心的基础上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就要在记忆时充满自信地学习和工作,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失去信心,往往会阻碍记忆甚至导致真正的健忘,使学业和事业一事无成。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客观环境和自己就可能引起自信的波动。人们可以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暗示,自己对自己也可以进行心理暗示,比如有些人在参加某种竞赛时自己给自己鼓劲,就是一种自我暗示。担心自己记不住的思想顾虑,是缺乏自信心的自我暗示。这种暗示,往往会使脑神经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使被记忆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模模糊糊,不便回忆。反之,如果进行自己能记住的心理暗示,即充满信心。那么这种暗示会使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很强的兴奋中心,其他无关部位都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势必集中对被记物的注意,使其留下清晰的印象。

对记忆力的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实际上正是在自我构筑记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降低记忆效果。当然,自信也不是异想天开,妄自尊大。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基础上的。美国的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19岁获物理学士、21岁获文学硕士、28岁获哲学博士、35岁当上了医学院生物学副教授。取得各方面成就的阿西莫夫在决定今后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从事文学创作的问题上,正确地分析了自己,坚信自己的文学创作才能。他说:“我明白,我决不会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是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作家。”理智、自信为他登上美国著名作家的宝座奠定了品质和心理基础。

二、如何培养自信

自信对记忆、对事业如此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自信心呢?简单地说:

首先,要破除迷信。迷信是自信心的天敌。马克思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要比家犬与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因此,每个人都不应自暴自弃,自己看不起自己,要相信自己,敢于与“天才”竞争。

其次,要注意积累微小的成功。苏联的布朗尼科夫斯基在《提高创造力的七个步骤》一文中主张:通过一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自信心。实践证明,不论是谁,每克服一次困难,即使是只取得十分微小的成功,自信力也会随之增强。

适应用脑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证明,大脑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对有适当难度的学习或研究项目,能相对地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善于把同样的教材“变”得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节的时候,如果课后的习题或课本上的例题过于简单——只要学生们记住了“勾方+股方=弦方”这一公式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出,那么,这些老师在讲完这部分内容时,就会立即拿出课本之外的几道题来。虽然这些题的解答均与“勾股定理”有关,但是它们的难度却增加了——必须认真动脑、积极思维才可能做得出。学生们的积极性立刻会被调动起来——这些题的难度使他们发生了兴趣;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考虑大脑工作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们去做一些无须费力的习题,那么他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则会感到乏味——这对于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对于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增长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干来说,其效果绝不会理想。

一、用脑要保持适当难度

为什么对那些有适当难度的课题,大脑能保持长时间的积极兴奋状态呢?

难度可以激发兴趣。面对有适当难度的项目,人们会产生兴趣而跃跃欲试。这时,大脑会进入兴奋状态。人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导致大脑的积极思维:归纳、分析、综合、处理,这一连串思维的连锁反应会以高速度进行。当这一切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时,人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困难的解决,增强了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使脑的机能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我们之所以强调难度要适当,是鉴于人脑工作的这一特点的:新的知识若与脑中已形成的知识链很快地联系到一起,学习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而这种联系能否形成则与难度有关。

如果片面追求难度,造成难度过大,新的知识与过去掌握的知识毫无联系,虽经苦思冥想,仍感费解,在这种过于超过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已具备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大脑是处于超负荷运转的,那么就必然导致处于兴奋状态下的大脑很快转入抑制状态,用脑者本身就会感到疲劳而兴趣锐减,注意力的集中将遭到直接的破坏。

如果过多地降低了难度,学习的东西过于简单,仅仅是限于将过去的东西简单重复,不需要再花费什么努力,大脑很快会产生“满足感”,这同样是不能使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应当正确地安排难度,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科学用脑,使目标既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链条中找到连接点,又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安排自己的总体学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使整个进度快慢适中,既不能使进度太快,也不应太慢。学习进度太快时,对新的知识理解得不透彻,造成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将影响以后的进一步提高。只有进度适中,才能保证透彻地理解消化,才能真正把所学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积累,从而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大厦奠定牢固的基础,在运用时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纵横捭阖。

如果进度太慢,就等于消极怠工,既消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使大脑养成了惰性,使它慢慢习惯于“低速思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人们常说“没有压力轻飘飘”,这句话也适合用来形容大脑的工作。我们说,用脑如果做到了难度适当,进度适中,就会造成一种紧迫感,就会形成一种强度恰到好处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人们会感到紧张、兴奋,注意力将高度集中,观察力将分外敏锐、思维力将非常迅速与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将得到可靠的保证。

二、循序渐进

知识本身是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任何一门专业知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的。其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存在着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渐进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源,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流。可谓“环环紧扣,层层相因”。鉴于如此特点,我们必须在“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地进行学习。

“着急喝不了热豆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知识的增加是一个不断汲取、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用脑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华罗庚教授说:“这方面,我年轻的时候是有过教训的。有时候,由于急躁,想学得快些,跳过某些必要的步骤,可是后来到运用的时候,发现是一锅夹生饭,还得返工重来。这样进度反倒慢了。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方法。”他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学习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摔下来不可。”

爱因斯坦在26岁时就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正当他踌躇满志,扬开理想的风帆准备起锚远航的时候,却因为数学方面的知识不够,不能按预定计划进行,而不得不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继续这方面的学习。他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说:他仿佛在攀登雪山,脚下滑溜溜的,没有一点攀附的地方。顶峰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丽灿烂的光,在向他招手,可是这崎岖的路,这陡峭的坡,刚走了几步,又滑下来,回到原来的老地方。他沿着一条小路绕到背后,重新开始攀登,还是老样子,刚走几步,又滑了下来。面对着挫折和失败,他总结了自己的全部工作,找出了教训。他知道了:自己缺少一双登山鞋,缺少一根登山棒,而数学就是这登山鞋和登山棒。后来他请教格罗斯曼教授,教授告诉他要解开引力之谜有现成的数学公式——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回忆起这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数学在我求学时代并不太使我感兴趣,因为我天真地认为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掌握好基本的数学概念就够了。我认为数学里其余的部分对于认识自然是并不重要的奢侈品。这个错误后来我只好痛心地承认了。”

巴甫洛夫曾根据自己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体会,给决心献身科学事业的青年们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在这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谈到卓著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

必须循序渐进。当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已形成了系统时,人就会对知识本身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种兴趣和欲望使大脑在工作时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来。可能有的青年朋友认为“循序渐进”就意味着老牛拉车——慢腾腾,这是片面的。循序渐进中蕴藏着“跃进”,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进”到“跃进”,前者是后者必要的准备,后者是前者必然的结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