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17555900000004

第4章 从“心”出发:心理素质决定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使社交技巧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反之,心理状态不佳则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正常的人际交往。所以,要想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走出种种心理误区。

超越自卑,用自信去吸引和打动他人

心理素质是影响我们内在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心态是自信、宽容、诚信、自尊等,其中自信是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反之,自卑、狭隘的心理会影响个人的魅力和能力。

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人的痛苦体验。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己短不知己长,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因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另外,人在不自信的时候,就会觉得所有的事物都对自己构成一种威胁。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

有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女孩,在学校读书时,她就很自卑,朋友圈子很少,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性格也为她的工作带来了麻烦。毕业后,几经周折,她终于在一家服装公司找到份总经理助理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安排总经理的日常行程,同时负责接待客户。开始上班的前一天,想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她就心里打鼓,觉得自己不行,一定做不好,甚至紧张到一夜未睡。第二天一上班,见到总经理,她竟然手抖得不行。

幸好入职前几天总经理没有给她分配特别多的活儿,只是让她多学习,多熟悉业务。一周后的一天,总经理有事儿外出,这时公司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户到公司所在城市出差,临时决定到这家公司看看他们采购产品的进度。接待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了这位女孩的身上。

她十分紧张地将这位她眼中的“大人物”领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高级餐厅里吃饭。席间,客户和她聊了会儿家常,她磕磕绊绊地回答了几句,后来,客户问到他们产品的情况,这位女孩头皮一阵发麻,因为她对公司的业务只是初步了解,觉得自己口拙,说不好就影响了客户关系,因此只是惊恐地低着头。客户对她的态度忍无可忍,因碍于合作的情面,所以没有中途离席。

后来,客户和总经理提起此事,总经理于是狠狠训了她一顿。她边哭边想,自己真的是做不好这份工作啊。

这位女孩其实就是自卑心理在作怪,过度自卑的人往往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很容易自我否定。他们还要极力回避刺激,不愿与人交往,不愿承受压力,心理上消极退缩,倾向于自欺欺人。自卑心理过度的人,容易与社会隔离,不爱接触新生事物,对自己的未来和社会充满恐惧,因此会习惯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坐井观天,视野狭隘,看不到任何进步的可能,也感受不到任何成长的喜悦,渐渐麻木于得过且过,任人生希望的火烛熄灭,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拥有温暖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了。

也许很多孤独自闭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我们没有朋友,没有人来看望我们,没有人关心我们。我们就像一块冰激凌,不敢和外界接触,怕一见光自己就化掉。在孤独中,我们只能整天在自己的屋子里,一双苍白的手绝望地抚着玻璃,心里呐喊着:救救我!

因此,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交往障碍,一定要想办法做好自我调节工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超越自卑,建立自信的方法:就是不要等着别人去拯救我们,要学会自救。

以下是人际关系学家提供给自卑者的自救方法,它能够让自卑者在交际场合中迅速摆脱自卑,提升自信。

1.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就有助于心境的调整。因此,将走路速度加快,使步伐变得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就会心境明朗,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多看自己的优点

很多人都有一种“红眼病”心理,认为什么都是人家的好,似乎连同样的饭盛在别人碗里都比自己的香,其实这种心理最要不得。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造物主最独一无二的创造,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个体,我们有自己的魅力和优点,正如我们所羡慕的人也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因此,我们要多赞美自己的优点,每天出门前,最好能站在镜子前,大声地告诉自己:“看,镜子里的这个人多棒!他善良、待人真诚,他值得拥有一切,包括朋友。”接下来的一天里,不断提醒自己“我很棒”“我值得做他人的朋友”,并积极地与他人接触,试着保持对每个人微笑,这样,我们传达给大家的就是积极的交往信号,自然会得到大家积极的响应。

4.当众发言,提升自我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通过这种锻炼,许多原本木讷或口吃的人,都变得自信起来,如萧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5.拒绝自恋

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学会了“肯定自我”和“保持自我”之后,我们还要学会拒绝自恋,因为自恋就是自卑的一种变体,同样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会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从而失去朋友,离群索居。那么如何克服自恋心理呢?自卑和自恋其实都是对自我认知产生的偏差,因此自恋的人应该重新定位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也要看清自己的缺点。同时,要摆脱自恋,就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试着去欣赏他人,去付出,去帮助他人,并渐渐在付出爱、收获爱的过程中享受与人交往的温暖。只要敞开胸怀,让他人走进来,相信你终会走出自恋的误区。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人人都有缺点,也都有光鲜的一面。我们多看看自己光鲜的一面,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将自己活成一个阳光的、积极的、正直的,真正值得他人与我们相交的人,那么,我们就等着他人主动向你靠拢吧。

告别悲观情绪,做真正的自己

悲观的人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在他们眼中,世界是灰色的,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会产生一种不安的错觉。在心理学上,悲观是人对自我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的多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悲观心理,只是悲观的程度不同罢了。一定限度内的悲观是正常的,可是如果一个人过于悲观,就属于心理问题了。

有悲观心理的人会长时间地感到悲伤和忧愁,经常唉声叹气、焦虑不安;总是感觉生活不如意,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看见别人开心自己反而觉得更难过,并且还有很严重的自卑感;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

三国时期,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奉到许昌之后,整个人就开始逐渐被悲观情绪所笼罩。

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成为曹操号令诸侯的傀儡,曹操病死之后,刘协被迫让位于曹丕,最终病死。

曹操专权前,汉朝虽然气数渐衰,但仍然有王允、袁绍、黄琬、仆射士孙瑞等大批忠君爱汉之人,如果刘协能够振作起来,也不至于被曹操软禁。然而由于刘协是个非常悲观的人,他始终认为汉朝气数已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再怎么努力也无力回天了。这个心理使得刘协先后被董卓和曹操囚禁。

虽然他也曾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但仅仅一次失败就让刘协感到心灰意冷,再度陷入悲观的情绪中。

其实,刘协想要杀曹操并不是那么困难。毕竟那个时候,有很多将领都是大汉的忠臣。在曹操出去征战时,他还是有机会的。但刘协却没有再对曹操下手,因为他觉得,杀死了曹操,又会站出另外一个人来将他软禁起来,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所以他也就这样安于天命了。

比起刘协,他的“皇叔”刘备不过是个卖鞋的,却能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乱世中博得一席之地,并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刘协尽管是傀儡,但毕竟生于王室。如果他能够摆脱这种悲观的情绪,努力地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他还是有机会重新夺回大汉王朝的控制权。

历史上,康熙在刚上任时也遭遇了类似这样的问题,但康熙并没有向命运妥协,并没有产生悲观的心理,所以他最后能够杀鳌拜、平三藩,成为一代明君。但刘协却因为自己的悲观懦弱,将自己祖先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曹氏子孙,自己最后也忧郁而死。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刘协这样悲观的人很多,他们不甘心现状,不满足于现状,却终日只会长吁短叹,抱怨命运的不公。

所以说,悲观的心态会让一个人失去动力,悲观会带给人们非常大的消极情绪,受这种消极情绪的左右,人们在做起事来也会显得有气无力,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布朗遭遇到了巨大的变故,他的左眼失去了光明,这对一个正处于人生最好阶段的青年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那个时候,布朗变得越来越悲观,不管是谁的劝解和开导,都没有什么效果,布朗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变成了黑色,被上帝彻底地抛弃了。

布朗的哥哥约翰知道布朗的遭遇后,从大学赶回家里。有一天,他欢天喜地地找到在屋子中发呆的布朗,塞给他一把手枪和6发子弹。布朗看到手枪之后感到非常吃惊,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手枪,问约翰道:“这是一把能真开火的枪吗?”约翰拍着弟弟的头说:“当然,我们一块到外面进行实弹射击,尽情地玩个痛快吧!”布朗犹豫了片刻,最终和哥哥一起出门了。

他们来到屋子后面的小山上,约翰把射击的目标设定为20米开外的一棵大橄榄树。约翰率先举起了手枪,眯起左眼瞄准,连开三枪,结果一枪都没有射中,只好把手枪交给了布朗。布朗举起了枪,连射两发,和约翰一样,没有射中橄榄树,这让他觉得非常沮丧。一边的约翰安慰他说:“别泄气,枪里面还有一发子弹,你还有一次机会呢!”这一次,布朗屏住了呼吸,凝神对准目标,果然射中了橄榄树树干。

约翰欢呼起来,伸出双臂抱住了弟弟,兴奋地说:“刚刚射击的时候,我努力地眯紧自己的左眼,但是非常吃力,不管怎么使劲都集中不了精神。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瞄准目标!”约翰假装无心所说的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布朗的心,他开始觉得人生也许没有那么糟糕了。不久之后,布朗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

在以后的人生中,布朗每次遭遇挫折都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善于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原本悲观的心情得以释放,继而生成正能量,激励自己不断向前。正是因为这种能力,使得布朗46岁那年,当上了英国历史上任期时间最长的财政大臣,后来他接任布莱尔成了英国首相!

从布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悲观就会远离你。记得尼采曾说过:“失败的人是没有悲观的权利的。”最初觉得这句话太没人情味,后来细一想也是,失败的人更应该想办法怎样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那么,我们在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怎样才能消除悲观情绪,让自己经常保持乐观呢?

1.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变悲观为乐观

同样面对失败,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看法完全不一样。悲观者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永恒的,而乐观者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吸取教训,继续努力,下次就可以取得成功;悲观者常常把失败全部归为个人的原因,而乐观者认为失败固然有个人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运气因素和其他一些无法抗拒的因素,所以失败并不能完全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如成功的人。用悲观心理看世界,看到的永远是灰色的天空;用乐观心理看世界,看到的永远是明媚的阳光。有时候,只要我们变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心情就会获得轻松和愉快。

2.用笑声来改变悲观心理

当我们心里难过的时候,尝试让自己放声大笑,笑过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悲伤缓解了好多,心情也变得轻松而愉快。让自己发笑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看一些喜剧电影,读一些幽默故事,和一些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的朋友聊天等,这都能帮助我们开心地笑起来。其实,笑声真的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尤其是一些“心病”,比如悲观心理等。

3.多和乐观的人接触

乐观是可以传染的,如果我们身边的人是乐观的,那么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好,悲观就会离我们远去。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多和那些乐观向上的人来往,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学习他们的乐观态度,使乐观的火种慢慢地在我们的心里点燃,我们也会逐渐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猜疑没了,人际关系就顺畅了

猜疑是一种心理疾病,是维护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大“杀手”之一。一个心怀猜疑的人,总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即便他人出于好意,而在猜疑者看来也是别有用心的表现。这样的人只相信自己,不会轻易相信他人,长此以往,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弄得一塌糊涂,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地步,最终被社会无情抛弃。

从前,有一个人的斧子丢了,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接下来的几天,他看这孩子的表情,觉得像偷斧头的贼,听他说的话,也觉得像个贼,后来看他的一举一动,都觉得就是偷自己斧头的那个人。直到几天后,他偶然间发现了自己的斧子,后来再看邻居的孩子时,却发现他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像小偷了。

邻居的儿子的神态举止一直都没有变化,为什么丢斧头的人看了之后,会有不同的判断呢?这就是疑心在起作用,当他怀疑邻居家的儿子偷了斧头的时候,不管邻居儿子做什么,都会觉得是偷了斧头的表现,而疑心解除后,不管邻居儿子做什么都成了自然的了。

有一对情侣,最初相识时,男才女貌,被人们称作“天生一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爱情甜蜜,互敬互爱。后来,男友升任为部门经理,业务逐渐增多,整天忙于工作。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现在有了“用武之地”,就更加努力了,而且他也想通过努力来给未来的妻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家。

女友起初看着他升职加薪了,十分满意。但没过多久,她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她疑心男友没那么忙,只是借工作之便与其他女人幽会。她开始用风言风语中伤男友,并且时刻监视着男友的行动。男友感到莫名其妙,忍让一阵之后便对她进行“反击”。

和谐的局面被打破了,两个人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矛盾愈演愈烈,直至最后分手。这时,两人各自才明白,其实彼此都深爱着对方,只是莫名其妙的伤害太深而无法愈合了。

不仅是恋人之间,任何人之间都需要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品质,而猜疑是朋友之间最大的敌人。猜疑一个朋友,会让一个人失去更多的朋友。猜疑不仅会令人失去朋友,还是害人害己的祸根。猜疑会让一个人神经过敏,对他人的一言一行产生过激的反应。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经常胡乱剖析或者错误地理解字词,并以此来判定下属是否忠诚。

有一次,朱元璋邀请一位和尚朋友进宫喝酒。这个和尚非常感激,他觉得朱元璋很重情义,当了皇帝之后还没有把自己这个旧相识忘掉。酒过三巡之后,这个和尚写了一首诗赞美朱元璋。诗写好后,他把诗交到朱元璋手中。和尚本以为自己写得不错,朱元璋看过一定会非常开心。朱元璋刚开始看的时候,连连点头,可是,脸色马上就变了,他一下子把诗扔到地上,下令把和尚处死。

和尚愣住了,在场的大臣们也一头雾水,但是大家都不敢忤逆朱元璋的意思,马上抓住了和尚。原来,朱元璋看到诗里有一句:“金盘合苏来殊域。”这“殊”字,拆开之后为“歹”和“朱”。朱元璋认为,和尚这是在骂他,认为他是歹徒。和尚大呼冤枉,他根本没有冒犯朱元璋的意思,何况他也绝不敢攻击皇帝啊!但是,朱元璋完全不相信他的辩解,最终仍旧杀了和尚。

君王如果多疑,臣子们就不敢多说话,不敢与君王亲近。这样的话,君王也就成了孤家寡人。平常人也是一样,如果你猜疑心重,终日疑神疑鬼,遇到事情便捕风捉影,往自己身上联系,别人就不愿意与你打交道。那么,我们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该如何有效地控制猜疑心理呢?

1.学会信任他人

你要在心里培养信任他人的土壤,虽然这个世界的人为名为利,彼此欺骗的现象屡有发生,但毕竟还有可以与自己守望相助,扶持向前的同路人,我们要学会信任他们。

在美国,有个富翁的儿子爬到一面墙上想往下跳,让这位富翁爸爸张开双臂在下面接住他。可是,当儿子跳下去的瞬间,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富翁跟他的儿子说:我让你跌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其他陌生人。

还有一位父亲也跟儿子在户外玩,儿子爬到墙上想往下跳,父亲说会在下面接住他,儿子听过前面的故事,他怕自己的父亲也像富翁一样,所以一直很犹豫。但是父亲一直催促他。终于,儿子咬咬牙,闭上眼睛跳了下去!他早已做好了摔下来的准备,最后他却躺在了父亲温暖的怀里!父亲亲切地对他说:“我想让你知道——连陌生人有时你也可以相信,何况是你的父亲。”

第一个父亲的教育是可怕的,也是失败的,我们可以预见他培养的孩子一定是多疑的、孤僻的,当然也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温暖。而第二个孩子有可能会受骗,但他也一定因为自己的阳光性格而交到许多朋友。总之,相信他人不会让我们失去更多,但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无形的财富。这些财富不仅仅埋在我们心里,而且会在我们人生路上的某个角落,成为我们发展的助力。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择人而交。管理学上有句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样适用交友的领域。假如你想和一个人深入交往,就要先看清对方的本质,他值不值得你为之付出感情,如果不值得,那马上与其保持距离,表面上过得去就行。如果你认为他人品好,重义气,是个可靠的朋友,那就怀着真诚的心与他继续交往下去,这就是“疑人不交,交人不疑”。

2.警惕谣言的杀伤力

我们的猜疑之火常常会在一些谣言的煽动下,越烧越旺,此时最好找到猜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当然,前提是,你觉得这个人值得你去开诚布公,否则如果是那些卑劣的小人,很可能制造出更多的骗局来。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害人的,又是乱人心志的。它能使你陷入迷茫,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确实,猜疑犹如人际关系中的一枚毒刺,如果不能及时拔出,早晚有一天,它会侵害到我们的骨髓,破坏一段本来值得我们去经营的关系。

唯有行动起来,才能战胜害羞心理

一个害羞心很强的人,身边一定缺少朋友,人际关系也一定不好。其实,害羞就像人类天生的基因,或多或少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存留。我们先来听听一个异常害羞的人的独白:

“记得我在读小学之前,喜欢一个人待着。家里住在草原上,所以我就追着风,奔跑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我特别害怕家里来客人,如果哪次我没来得及跑出去,就得想各种办法躲避这些看望我们的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叔叔、婶婶、堂弟等,但我会藏在衣柜里、床底下,以及一切他们找不到的地方。说实话,我很害怕见到他们。后来渐渐长大,我的情况也越来越糟。”

的确,每个人都有害羞心理,只是有些人隐藏得更好,不易被觉察;有些人表现得更突出,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人际关系罢了。害羞的人一般自我认同感比较低,他们会避免出现在任何一个让自己感到困窘的场合,这就使得他进一步从人群中孤立出来,接着就沉溺在自己的缺点中了。而有些人甚至在独处的时候也会感到不安。如他们回忆以前失言或失礼的事情时,就会脸红心跳;在想到一个要来临的社交活动时,也会感到焦虑。在这些回忆和想象过程中,害羞也随之产生了。

对于这种害羞心理,很多人的办法是保持低姿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压抑自己的想法,不去与他人接触,不去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这只能使表面看起来镇定,内心却像一个错综复杂的下水管道,到处堆满了不安的感情和压抑的欲望。而这些都会影响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

那么怎样克服这种害羞心理呢?也许下面这个推销员的故事会给你一些启发。

有个人很想当推销员,可是他和别人说话时总会心跳加速,脸涨得通红,话也说不清楚。为了克服这种障碍,他决心去请教一位心理大师。

大师与这个人交谈片刻后,说:“若要治好此病,你得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他说:“请大师问吧!”

大师问:“假如你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家门外,那么,你想到哪里去呢?”

他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以后,你会遇到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呢?”

他答:“最多被客户赶出来。”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会站在哪里呢?”

他答:“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大师说:“很好,那不就是你一开始所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个人听了大师的话以后,就决定尝试一下,他来到一家客户门前,心怦怦地跳着,这时他攥紧拳头,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下,然后对自己说:“让我试着沟通,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没有任何损失。”

于是,他敲响了客户的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他开始了自己成功的推销员生涯。

害羞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但原因却千差万别:有的人是天生胆小内向,性格原因使然;有的人是认识有误,怕在人前出丑,有损自己的面子;有的人则是十分敏感和自卑,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显得缩手缩脚,表现得很不自在……无论原因为何,我们都得先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先把心态放平,然后经常鼓励自己,比如“他喜欢和我交往”、“我能讲好的”、“第一次见面虽然重要,但以后有更多机会,这次放松一些好了!”等,这些都会帮助你克服害羞心。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征服畏惧、建立自信和克服羞怯心理最快最切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有实践才能让你成长,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行动疗法”。

琼斯是个新闻记者,刚开始这份工作的时候,他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他的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大吃一惊,说道:“我怎能单独访问他?布兰代斯不认识我,他怎么会接见我?”

在场的一个记者立刻拿起电话打到布兰代斯的办公室,和大法官的秘书讲话。他说:“我是《明星报》的琼斯(琼斯在旁大吃一惊),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结果得到了对方肯定的回答,然后这位记者说:“谢谢你,1点15分,我准时到。”他把电话放下,对琼斯说:“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事隔多年,琼斯还会经常说起这件事儿:“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起来不易,却很有用。克服了心中的一次畏怯,下次就比较容易一点。”

的确是这样,只有勇于实践才能让我们在实战中慢慢克服这种心理。作为你心灵的主宰,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心,让它随时充满勇气与力量,当害羞等负面心理来袭时,能在瞬间击破它们。我们要敢于抓住每一次与人接触的机会,每一次当众表演的机会,勇敢迈出第一步,并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自己的成就感中消除羞怯感,从容地建立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变身强者,浇灭心头的嫉妒之火

嫉妒指的是个体在意识到自己对某种利益的占有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嫉妒总是和怨恨、烦恼、不满、恐惧等不良情绪连在一起,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不要让嫉妒之火把自己的朋友和同事都得罪,更不要把自己“烧坏”。

很多时候,嫉妒心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羡慕,我们希望自己也能像别人一样有胆识、有地位,或者有豪华车、有大房子。这种不满也许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但这需要我们自觉将其进行转换,转换成奋起直追的心态。能转换的这种心理用羡慕来形容更贴切。如果任羡慕发展,达到攻击他人的程度,就变成了嫉妒。羡慕可以让一个人产生动力,而嫉妒只会伤害你的交往对象,破坏彼此的关系。

古罗马作家奥维德在他的《变形记》中,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嫉妒的化身:因维迪亚,她不懂得真正的欢笑为何物,只有当别人受苦时,她才笑。每当她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时,就会气急败坏,一病不起。她拄着一根蔓藤缠绕、毒刺丛生的拐棍,以黑烟遮体,去给人“接种她的癖好”,她所到之处,“烤焦了植物的顶端……散毒于人群、城市和房屋”。“因维迪亚”就是我们心灵的毒药,它四处游走,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同时也害人害己。

李伟是某重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入学成绩非常优异。刚上大学时,他与同学的关系很融洽,这当然与他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性格分不开。同学们都喜欢朴素而又热情的他。

可几个月后,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只要有同学哪方面比他强,他就眼红;只要老师当众表扬其他同学,他心里就酸溜溜的;看到家境好的同学不用勤工俭学就能过上很宽裕的生活,他就怨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看到别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或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就嫉妒得夜里辗转反侧,暗暗埋怨老天不公。

李伟尤其看不惯与他来自同一所高中的一位老乡刘涛。原来两个人在高中时各方面都不相上下,上大学后,刘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被选为班干部,李伟就开始妒火中烧了。于是他时刻注意着刘涛的一举一动,妄图从中抓住把柄。他还到处散布刘涛的流言蜚语,造谣中伤。他为了争口气,把刘涛比下去,在竞选班干部时竟然做小动作、拉选票,结果他的阴谋被同学们识破,唱票时只有他自己投了自己一票,搞得十分狼狈。后来,同学们都不再敢和他交往,李伟一个人在嫉妒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李伟的做法确实很可恨,但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他追求卓越是没错的,只是他的心理和认知出现了偏差,所以才被嫉妒所俘虏,采取了错误的手段,从某种角度讲,他也是一个弱者。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克制自身情绪,别让嫉妒心理抬头,以免伤人害己。

那么,我们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该如何去除嫉妒心呢?

1.端正认识

嫉妒心往往是由误解造成的,自己总是认为,别人取得了成绩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每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争取,更需要别人的帮助,成绩既属于他人也属于大家,人们给他荣誉,并不会损害你。

2.对贤者要思齐

如果发现有人比你优秀时,不要认为别人对你构成了威胁,就此对别人心生不满,而应该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进而向别人学习,争取迎头赶上。

3.找家人或朋友倾诉

把引起嫉妒的事情和人告诉你的家人或朋友,当把这一切都说出来之后,便会发现折磨你的嫉妒也缓解了很多。而且家人和朋友的安慰会让你感到幸福和温暖,幸福的人是很少去嫉妒别人的。

4.自我转换和自我调节

要善于把嫉妒心理转换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和完善自己,争取真正地超越别人,而不是用恶言去诋毁别人,或者用卑劣的手段去报复别人。

5.承认你的嫉妒感并及时宣泄

如果产生嫉妒心,没有必要扯一块遮羞布将它盖住,这恰恰是它发芽的土壤,还不如让它暴露在阳光下。比如,可以找个知心的亲友,痛痛快快地说出你对别人的羡慕嫉妒恨,然后由你的亲友适时地给你疏导一下,将其铲除在未发生威力时。第二天,照样可以和你曾经嫉妒的人正常相处,并汲取他身上的优点为你所用。

莎士比亚曾说:“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能引起一场是非。”如果你不想在人际交往中惹出种种是非,如果你还想通过建立庞大的关系网来获取未来的成功,那么就远离嫉妒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吧!

不狂妄自大,自然拥有好人缘

带着狂妄自大心理的人,会被一种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优越的情感所支配。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交往时,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他们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往往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其实,狂妄自大心理产生的原因无非是长相胜于人、出身胜于人、经济胜于人、能力胜于人、职业胜于人、学历胜于人等。与自卑型情感相反,自负型情感在交往中带有主动性或进攻性,一方面乐于和他人交往;另一方面稍不留意便会得罪人,甚至脱离群众,影响群体的团结。

小程和小吴是两位正在读研的女学生,她们想趁青春依旧时将自己“嫁”出去。一次,她们在学校的论坛上认识了一位男生,于是几人相约聚会。

来到约会地点,她们看到一个身材挺拔的男生,细高的个头,戴一副无框眼镜,很有几分书生气,她们第一印象感觉非常良好。于是几人相约在学校的玫瑰园餐厅中布置雅致的单间里聚餐。在等餐的过程中,这位男生一直滔滔不绝,说他的专业前景,说他最近和导师做的项目,以及他以后的打算等,根本不给女生们插话的机会。直到上菜,他才住了嘴。结果拿起筷子,他就开始大快朵颐,三盘菜很快被一扫而光,他又拿起汤匙直接喝起了那碗汤,直到底朝天。聚餐结束后,小程和小吴感到哭笑不得,他后来又约了她们几次,但都被她们委婉地拒绝了。两人再谈到这次经历时,不再直呼对方姓名,只用“狂妄自大”来代替,而这也成了她们读研期间拿来打趣的话题。这位“狂妄自大”在与女生交往过程中,就因为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才会使大家产生厌恶感。

其实,在人的天性中或人的潜意识里,人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会有这种自大的心理。但是,我们不应该让其发展成“痴”或“狂”的程度,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态度,从而疏远我们,这就非常得不偿失了。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如果哪一天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自大的迹象,一定要及时反思和改正。那么,该如何做出正确调整呢?

1.接受批评是根治狂妄自大的最佳办法

狂妄自大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狂妄自大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2.全面地认识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要被自己的优点所迷惑,就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人群中的“月亮”,需要众星来捧。同时也不要随意地去评价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们有超越他人之处,也有不及他人之处,因此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之后,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取长补短,谦虚相待。

3.主动放低姿态,向别人示好

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自视清高的政治家,想报道一些有关他狂妄自大的生活片段。记者在去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对策,他暗暗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挖到最真实、最值得炒作的消息才罢休。

记者到达了约好的地点,政治家早已在等他了。还没等记者开口质问,政治家就笑着对他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请不要着急。”政治家这种谦和的态度让记者有些不知所措。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政治家呵斥仆人道:“怎么搞的?你不知道这位先生是我的重要客人吗?赶快换一杯!”仆人连忙收拾残局,并重新给他们泡了咖啡。

后来,抽烟的时候,政治家竟然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的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那种挑战的情绪消失了,甚至与对方有了一种亲近感,而政治家的目的也达到了。这次采访,记者客观真实地报道了新闻,并没有如开始时想要的百般刁难。

如果这位政治家和以前一样狂妄,恐怕记者就不会这么给他留面子了。此时此刻,高傲的政治家终于懂得有时必须弯下腰来与人平等相处,表现出自己并不完美,也会有犯错的一面。这样的态度转变等于向记者传达了一个信息:我想与你和平相处。当他主动发出这个信号时,记者选择了配合。

4.就是要有感恩的心

人际交往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自居,势必会引来他人的不满,然后就是躲避,这样我们会陷入无伴同行的孤单状态。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告诉自己:我不是太阳,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只有和其他水滴紧密结合,我才能永不干涸。所以,心怀感恩,你就会像一块磁铁,吸引他人到你身边。

5.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样能减少狂妄自大的心理。

永远别让报复的念头出现

报复心理指的是当一个人遭到强烈的破坏性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和对方行为相对抗的“以牙还牙”的心理反应。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更不利于自己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相爱了,男孩把女孩当作掌上明珠一样珍惜,事无巨细,他都替女孩想到,关心她吃饱了没有,天气冷的时候有没有穿够衣服,晚上有没有早点睡觉……女孩觉得自己像他的孩子,而不是女朋友,这不是她追求的爱情,所以她提出了分手。男孩觉得自己很委屈,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孩,可是最终却遭到了被抛弃的命运。

有报复心理的人心胸狭窄,常常误会别人的意思,常常把一件小事想得很严重,对别人心存防备,而很难和人友好相处。而且他们在报复别人之后,良心会感到不安,内心充满悔恨和痛苦。有报复心理的人,常常觉得所有人都对他不公平,不懂得以宽厚待人,对那些给自己带来不幸的人,怀着一种可怕的复仇心理,常常会想方设法,甚至会通过非法的手段来达到报复的目的,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报复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就像毒蛇一样吞噬报复者的灵魂,让他备受折磨。当一个人的心被报复占据的时候,自己的噩运也就不远了。

既然报复心理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克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正常的理智心态,不让报复心理这种邪恶念头出现呢?

1.深刻认识报复心理的危害

报复之后,报复者只能得到瞬间的快感,之后便陷入了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悔恨之中,并且还会落得“众叛亲离”的结果。报复心理本身对报复者就是一种心理折磨,它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精彩,感受不到阳光般的温暖,终日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心理异常或心理变态。

2.常常换位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和别人产生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问题,这样就容易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容易产生报复心理。

3.心胸要开阔

“海容乃大,故纳百川”。一个人如果有宽阔的心胸,就不会产生报复别人的心理。他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促进自己的进步,即使别人伤害了他,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他也会采取宽容、忍让的积极态度。

4.向亲近的人倾诉

如果报复的欲望之火在我们的心中燃烧,就应该向身边亲近的人倾诉。我们的报复心理只是一时的冲动,当把心里的一切都告诉别人时,我们心中的怒气就得以宣泄,冲动的情绪也会得以平复,这时就不会再想报复了。

5.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当一个人伤害了我们,使我们怒火中烧,产生报复心理时,可以赶快离开他,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找我们喜欢的朋友聊天,或者自己去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再去想报复的事情了。

6.学会关心和感动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他人。试着去关心别人,那么别人也会用关心来回报我们,要学会为这个世界、为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感动。这个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黑暗,他人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坏,这样我们的心里就会充满温暖。请坚信我们的心像一个容器,如果这个容器盛满了关心和感动,那么报复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不冲动,理性能帮助我们赢得人际关际

冲动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它不受逻辑和理性控制。我们常说的情绪管理包括了情绪的感知、情绪的解读和情绪的调节,其中情绪的调节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冲动情绪的控制。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能够很好地感知、解读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容易与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美国纽约如期举行,选手刘易斯·福克斯在开场时,以绝对的优势领先对手,只要再得几分就可以将冠军收入囊中。就在这个关乎胜败的关键点上,刘易斯·福克斯发现主球上有一只苍蝇,他挥了挥手中的球杆将其赶走,可正当他俯身准备击打球时,那只苍蝇飞了一圈后又落到主球上,他不得不再次停下击打动作,驱赶那只苍蝇。苍蝇在他挥动球杆的动作下飞走了,当他再准备击打时,苍蝇又飞回来了。刘易斯·福克斯发现,这只苍蝇似乎在专门跟自己作对,他非常恼火,挥动球杆赶走苍蝇的幅度比先前大了很多。这下苍蝇总算没有再来干扰他了,然而他的心情却受到极大的影响,当他击球时,没能命中目标,他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得分机会。

由此,刘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在比赛中连连失误,而他的对手则愈战愈勇,以极快的速度赶超了他,并最终夺得冠军。第二天早晨,人们意外地在附近的一条河里发现了刘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竟然出人意料地选择自杀!

谁能想到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能打败世人眼中所向披靡的世界冠军!刘易斯·福克斯就是因为冲动和一只苍蝇斗气,输掉了比赛,输掉了自己的整个人生,这是一件多么荒谬而又惋惜的事情!如果刘易斯·福克斯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忽略烦人的苍蝇,专心致志地击球,不要为此分神,不要恼羞成怒,更不要在关键时刻做无谓的斗气,也许他的故事会重新改写。

心理学家莱恩将冲动控制描述为“不采取为获得暂时快感而造成潜在的长期的不良影响的某种行动。要想做到不意气用事,必须在冲动之前,在头脑中再现该行为对未来造成的后果,因此,冲动控制包括识别最初的行为趋向、预见行动产生的负面后果,还包括控制行动趋向。”心理学家巴昂则认为“冲动控制包括能够忍受一个人的进攻性冲动,控制侵犯、敌对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缺乏冲动控制能力则体现在挫折忍受力低、行事鲁莽、缺乏愤怒控制能力、出言不逊、失控、脾气火暴、做出反常行为。”

一个极易冲动的人,常常为了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采取某些违反社会规范或给自己造成危害的冲动行为,其结果是害人害己。因此,我们在维护人际关系时,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1.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做出积极主动的调整

接受负面情绪是自我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所谓接受就是不加指责地承认情绪的真实性,不加指责地承认自己有产生和表达这种情绪的权利。但是接受不等于肯定,我们要做到给负面情绪一个合理的出口,就是说情绪的表达对控制冲动很有必要。因为情绪没有表达出来,我们就无法向周围的人传达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就可能失去一些你希望得到的机会和结果,而且还可能因为负面情绪的长时间积累而身患疾病,因此,适度地表达情绪也是控制或减少冲动的一个途径,很多人就是因为不会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对恰当的人、用恰当的方法表达愤怒,最后才出现冲动行为的。

2.想办法平复自己的情绪

很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在冲动来临时往往智商在下降,这时处理事情往往会做出愚蠢的决定和行为。《孙子兵法》中的十二诡道之一就是“怒而挠之”,意思就是说要借着激怒敌人让他出错而战胜他。所以当自己的情绪处在冲动期时,我们应该按照下面的三步进行操作:暂停、思考、行动。

(1)暂停:当即将出现冲动行为时,我们先不要急着反应,而是要冷静下来,积极倾听,反问自己:发生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其他人的感受是什么?希望有什么样的结果?

(2)思考:想想造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3)行动:按照自己理性思考后选择的方案去执行。

3.培养自己良好的内在修养和平和的处世态度

凡是有良好修养的人,都会很自觉地克制自己,凡是有平和处世态度的人,都会比较宽容、大度、温和与理智,这些都是控制冲动的有力武器。

4.学会一些控制冲动的技能和办法

杜绝根据下意识得到瞬间满意的行为习惯,采取一些办法分析和改变无意义的行为,如用暗示、转移注意、延迟反应法等。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即将控制不住时,可以采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而有趣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也可以强迫自己延迟一段时间再做出反应,这些方法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