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叔叔爹
17535500000002

第2章

我最后见到李富贵,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可是那天我们聊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那是在我们村东头儿,他先认出的我:“是小雨妹妹吧?”

我停了下来,这工夫,他还变戏法儿一样,拿出两个小板凳。

他见我有点迟疑,忙说:“俺是李富贵。”

“啊——富贵大哥,”我忙说,“我是小雨。”

其实,李富贵比我大十多岁呢,可论街坊辈儿,我才叫他哥,他有点亏吧,没办法儿,村里的街坊,祖祖辈辈就这样论出来的。

由于我们不在同一个年龄段,李富贵青少年时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世等更详细的情况,我原先都不清楚,待我长大的时候,便不断听村里人说到他,说他人品正,行事端,还心灵手巧等等,反正就觉得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今天,有机会能跟他聊聊天,定然能知道很多我原来不知道的事。

我俩一人一个小板凳坐在地边的场上。

自然,是从他小时候说起的。

当时,在我们农村没有任何娱乐生活的情况下,他在青少年时就给大家带来不少欢乐:农闲时,他给村里人拉弦子、吹笛子、画画儿,不说是自学成才吧,也算是无师自通。他用自己会画画儿的天赋给村里不少人家描画过家谱。总之比村里一般的年轻人都显得聪明,比同龄人知道的事情也多。难怪村上的大人都说:“这个孩子不光心灵手巧,心眼儿还好,人长得又排场(漂亮),真的少有。”

这话可不假,如今已上了年纪的李富贵,还能看到年轻时英俊的影子,瘦高个儿,直腰板儿,浓眉下那双丹凤眼依然炯炯有神。当然,毕竟年龄不饶人,无情的岁月在他身上还是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迹和沧桑:头发花白了,也明显变得稀疏了,额头上脸腮上也都布满了粗粗细细的皱纹;笑的时候,能清楚地看到一对门牙虽然还在并排着,可左侧那颗已明显长于另一颗,他还说里边已经掉了好几颗牙了。可是他心态挺好,不护短儿。

论说上了年纪的人,多不愿意再提自己不太悦耳的小名儿的,可李富贵不介意,是他自己主动说起他那不太好听的小名儿——粪堆。

过去,我们这一带农村有个风俗,越是娇养的孩子,都好满月那天抱着婴儿出去“撞名儿”。所谓撞名儿就是抱着孩子出门儿,第一眼看见啥就叫个啥名儿,所以农村里叫驴儿、狗儿、枣树儿、椿树儿,还有叫金豆儿(黄豆)、银豆儿(白豆)、粪杈子、罗头儿,等等,五花八门啥都有。

富贵大哥说他撞名儿时挺巧,头一天,门前边儿还空荡荡的啥也没有嘞,谁知就他撞名儿的当天早晨,他本家二爷恰巧把猪圈给出了,恰巧就在他家门儿不远处堆着,他爹抱着他一出家门儿,无论是分量还是气味儿,八成数它最出彩儿,第一眼看到的自然就是它了,所以他就有了这个响亮的小名儿——粪堆儿。

这名字一叫,就叫了整整十八年。

他说,刚会走路时,常跟着爹娘下地收秋,割麦,拾柴火,有时还剔棉花苗儿、锄玉米地等等,大了一点儿后,自然干过更多农活儿。说真的,下田里干庄稼活儿,跟他这名儿挺搭配,挺协调,从没有谁觉得他这小名儿有啥不好。加上粪堆五官端正,从小就长得虎头虎脑儿的,甚是讨人喜欢。九岁时就叫村东头儿的王铁匠看上了,说要收他为徒,教他打铁。

王铁匠对粪堆爹李发青说,你这个孩子长得结实,俺待见,叫他跟俺学徒吧!啥费用也不收你们嘞,还管他一顿晌午饭——俺能把他教成个好铁匠。你看咋样啊?

李发青当场就应承下了,回家就给粪堆娘李赵氏打了个知字儿。两口子都觉得打铁虽是个力气活儿,可也算门手艺儿,学学可不赖。

可是真到送粪堆去的那天,李发青还是觉着得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王铁匠:“王大哥,孩子来,中!可俺得丑话说到前头,叫他来试试看,要是他干不了喽,是他不该吃这碗饭儿,您可得叫他回。”

王铁匠一听,笑了:“你这说哪儿的话呀,又不是你签字画押把孩子卖给俺了,想回还能不叫孩子回嘞?”

李发青听后忙说:“王大哥,俺可没有孬意,说个活络话儿好。这啥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个啥变化,省得到时候显得俺说话儿不算数儿不是。”

嘿!你可别说,这活络话儿,真说对了,后来还真用着了。

乍一去时,粪堆觉得挺新鲜,光管烧火拉风箱,特好玩儿。他看见师傅从炭火中用大铁钳子夹出个红红火火的铁块子,把它放到铁镦儿上,用铁锤叮叮当当地一阵锤打,或锤出个镢头,或砸出个铲,挺稀罕。

干了近两个月,有一天粪堆回家后说,拉风箱拉得胳膊疼,疼得端碗拿筷子都不稳,还说打铁砸出的火星子光往脸上蹦。

李发青两口子一听,觉得后头这一点儿倒是个事儿,万一蹦着眼珠子咋弄?

第二天李发青就去找王铁匠说了一声,不去了。

近俩月来,光顾得叫粪堆忽嗒忽嗒拉风箱,谁也没想起叫师傅给起个名儿——去时叫粪堆,回来还叫粪堆。

粪堆十岁那年,跟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已上学了,他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就对他爹娘说也想上学。

家里穷,上学要买书买本子买铅笔,没有钱咋能买这些呀?

那年正月,爹从邻村发来些花哩团儿(用麦芽糖,把爆米花儿粘成乒乓球大小的圆球儿),叫粪堆挎个小篮儿走街串巷地去叫卖:“花哩团,花哩团,一分钱仨。”

有的小孩知道他的小名儿,逗他,一边吃着他的花哩团儿,一边调皮地说:“花哩团儿,倒也好吃,就是有点别致味儿。”说着还不停地吸着鼻子。

粪堆不知道哪儿的事儿,还问:“有啥味?啥味儿啊?”在场的孩子有明白原因的也都光笑,不吭声。

只有付庄后街有个叫王秀妹的小姑娘悄悄地对他说:“是因为你的名儿,你甭问了。”说完还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看着他,生怕他听后不高兴。

没想到,粪堆没事儿,听后就笑了笑,也不理会。

粪堆十岁那年上了小学。

可是,他仅上了两年,因为爹得了气喘病,家里、田里的重活儿需要他干,所以还没来得及起学名,就退学了。

上学时,也只在小名前头加上姓氏,叫李粪堆。

其实,粪堆有个哥哥嘞,小名叫砖儿,比粪堆大五岁嘞,论说重活儿该砖儿来干,可是砖儿长得又矮又瘦,又团团扭扭不舒展,看起来,倒像粪堆比他大五岁。

另外,砖儿的左边鬓角处长着个肉疙瘩,有半拉馒头那么大(脂肪瘤),有调皮的小孩拿砖儿寻开心,说人家砖儿到哪儿去都好办事儿——“俩头”。或因砖儿个子矮,就给他起外号儿,喊他“二斗半”(二斗半粮食那么高)。

为此,砖儿挺自卑,爹娘也觉得大儿子憋屈得慌,又身单力薄的干不动重活儿,都格外心疼他,重活儿、累活儿从来也不叫他干,爹没病时爹干,爹病了,可不就是粪堆干了。

村里也有人替粪堆抱不平,说,你眊眊粪堆长得光光棍棍(漂漂亮亮)嘞,倒不叫爹娘疼,光叫干重活儿。

粪堆从不这么想,他从内心里疼爱哥哥,觉得自己身强力壮禁得住重活儿。

回忆起退学后的那些日子时,李富贵说那时候他过得也挺快活,干活儿就干活儿,不干活儿的时候,可以满街跑着疯玩。

那时,村里人还不知道电灯是啥样儿嘞,小孩子们就盼着每月的大明月亮儿嘞!

月光下,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碰拐,玩星星过云儿、“藏母儿捉迷藏”等等,这都是农家孩子当时的娱乐方式,既有游戏的乐趣,又能强壮身体。

粪堆从小长得就好,脾气又匀常,村里的小姑娘都愿意跟他一起玩。

无论玩啥游戏,总会有小姑娘说:“俺跟着粪堆一班儿。”

“俺先说的,俺跟他一班儿!”

小姑娘都争着抢着要跟他一班儿。粪堆却从来不轻易跟哪个小姑娘一班儿玩。他就只跟那个叫王秀妹的小姑娘一班儿玩,而且总像个大哥哥一样,让着她,保护她。

别的小闺女儿有时背地里嘀咕:“该不是王秀妹长得好看嘞!”

其实,不仅仅因为王秀妹长得好看,还因为他们两家大人关系好。其实那时粪堆也只知道他们李王两家是干亲戚,就觉得秀妹跟他们自己家的人一样,别的他就不知道了。

再大一点儿的时候,粪堆真像个大男人那样直截了当地对其他小姑娘说:“俺不跟你们玩了,你们玩的都是小闺女们玩的游戏。”

有个叫兰花的小姑娘心直口快,问富贵:“那你咋跟王秀妹玩哪?她不也是小闺女啊?”

粪堆说:“秀妹姥姥跟俺姥姥都是冯屯儿村的,你嘞?”

过年过节,粪堆不仅跟秀妹一齐串亲戚,还各自由大人领着一齐去赶集,赶庙会,有时大人领着他俩去儒家寨的一个土山上烧香磕头。他俩也不知道大人们拜的是哪家神灵,因为不许小孩子上去,粪堆就和秀妹一起在山下玩,等着大人,小姑娘们不管这些,就光说他好和秀妹玩。

秀妹听后,会低着头轻声说:“就这,他这会儿,也不跟俺玩儿嘞。”

这话不假,随着年龄的增长,粪堆真的不像前几年那样满大街乱跑着玩了。他干完活儿,多半是自己在家琢磨着拉弦吹笛子画画儿。

在他十四五岁时,已经长得跟大人差不多一样高了。他爱干活儿,又有眼色,在大人跟前说话有来有去的也不犯怵,大人们也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了,有了红白喜事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找他去帮忙。无论是布置场景还是招待客人,他比有的大人做得还好,在付庄前后街,他成了一个名人,只是这名儿还是叫粪堆。

一直到他十八岁当兵那年,李发青觉得,要真是到了部队还让孩子叫粪堆,是有点儿寒碜。这才给他起了大名儿——李富贵。

随之,哥哥砖儿也享受个影响面儿,也起了大名儿——李富有,只是他这名儿不像弟弟李富贵叫得响亮。

粪堆第一次听见有人喊他李富贵,先是还有点不适应,继而就感到高兴。当然,真正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当兵了,他能穿上军装了。

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时,他看到村里有去当兵的青年,见他们穿新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不知道心里有多眼儿气(羡慕),只是那时候他还不到当兵的年龄,只在心里想:等俺到了年龄也能当上兵,那该有多好!

今天,他真的当上了兵。

李富贵穿上军装的第一天晚上,整整一夜都没睡着。想来也不难理解,从小到大,即使过年,他至多只能穿一件新粗布裤或褂,要是再能穿上一双娘做的千层底新布鞋,那已是喜出望外的事了。哪能像今天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一崭新呐!

别说李富贵,就连他娘李赵氏一年忙到头,过年时也只能一连几年都穿那件黑老蓝的偏襟子粗布衫,布衫子里边套的是件已经绽出棉花套子实在没办法儿再拆洗的破棉袄,袄面子是黑是蓝已经难以分辨,已被长期磨蹭得油渍麻花,光光亮亮的了。外边套着的黑老蓝的布衫子,又比破棉袄短两三寸,所以下边儿露出一圈光光亮亮的破棉袄,不知道的人还当她尖脚老太竟是习武之人,里头套的一副盔甲嘞。

就这样的家境,富贵能穿上里外崭新的洋布衣服(军装),咋能不兴奋,不激动嘞?

他一口气跑到后街秀妹家,原打算叫王叔、王姨和秀妹都看看嘞,结果就秀妹自己在家里,富贵倒有点不好意思,只说:“秀妹,你看看,咋样儿啊?”

秀妹看看他,高兴地说:“你说咋样?好看呗!”秀妹笑吟吟的,忽闪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直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