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追梦
17535400000005

第5章 如愿以偿

在《科普开发》报搬到县科协后,文清就到县科协上班了,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好像就从那时开始,他才真正的来到了县城工作。他觉得这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仿佛老天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是有意在考验他的毅力和决心,要不是他主动提出凑钱出报,肯定没有今天,他不但救活了报纸,也为自己带来好运。但这是不是好运,目前还说不清楚,通过这些事他觉得虽然他来到县城了,但仍觉得县城很迷茫很陌生。

县科协就在县委大楼八楼,县委大院是什么地方,在那里面上班可是多少人向往和羡慕的,虽然他去上班的单位是县科协,与县委没沾上边,但至少地点是在县委大楼里,就凭这个也是他以前想都没想到的。当他走进那幢崭新的县委大楼时,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仿佛觉得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举手可得,可他却费了很多周折,终于来到县科协上班了。

文清来到县科协后,被安排在李干事的办公室,却不知怎么的,这个李干事平时却很少来这儿上班,一般情况下,办公室就只有他一个人。

当文清坐在这间崭新的办公室里,看着那大大的办公桌,那干净整洁的墙壁,那些前来这儿办事的人,才如梦般地认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单位,这才像一个报纸的编辑部。他看到罗主席亲手用纸写上“《科普开发》编辑部”叫他贴在他办公室门上,说:“文清,你把这个贴在门上,好让作者送稿来知道编辑部在哪儿。”

文清就拿来胶水贴在门上,他认真看了一下,觉得这几个字一贴上,他这间办公室就多了一种文化气息,就有了几分自豪感。同时,他心里感觉到踏实了好多,现在才像他来时想象中的那样,坐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每天泡上一杯茶,踏着八小时的节拍,开心地干着自己喜爱的工作。

不久,罗主席就专门召开了职工会,科协本来人不多,一共只有6个人,在会上罗主席一一给文清作了介绍,要文清好好干,也希望大家都尽力支持文清的工作,因为文清初来县科协,人生地不熟,凡涉及约稿和联系什么部门或什么人方面的事,办公室的人员一定帮着联系,帮他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争取把《科普开发》报办得更好。

罗主席说:“《科普开发》报已经出版一期了,办报的方向是正确的,老百姓反映不错,县领导看到这张报纸后,更是表扬说这张报纸创办得好。以前是由赵飞在负责,现在拿到县科协来办,是为了加强报纸的质量,充实一下撰稿人队伍,县科协本来就有科学普及的职责,这张《科普开发》报还要从内容上更新,还要从版式上创新,更要从发行渠道上加强,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登什么,季节上出现需要什么防治的疫情,我们也要及时刊登防治的文章,争取办成老百姓最喜欢的科普报。”

文清点了点头说:“好,我一定努力搞好这工作。”

罗主席说:“文清,你是明白的,自从我们将《科普开发》报拿来县科协后,这样一来可能赵飞被我们得罪了,他不可能再参与这方面的工作,这编辑、排版、印刷方面的工作,你是不是能够完成?”

文清想了一下,满有信心地说:“罗主席请放心,《科普开发》报第一期自始至终我都参与了,至于编辑、排版、印刷方面的工作,我想绝对没问题的,虽然这方面的工作我还不是很精通,但我会尽量做好。”

罗主席说:“你能完成就好,工作嘛是边做边学习,经验是慢慢地摸索出来的。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难的话,就告诉我,我们尽力帮你解决。”

文清说:“好。”

罗主席安排办公室人员,用县科协的名义发一个文件,要求县医院、县农业局、县畜牧站等全县的科技专家,尽快向县科协提供医疗知识、农技知识、畜牧知识等方面实用技术文章,文章一经《科普开发》报采用,可作今后评定职称时参考和列入单位的年度考核。

县科协办公室就按罗主席的安排,在拟出文稿后,拿给文清看,请他再作一些补充,尽量将意思明确。文清就按罗主席的要求,又作了一些补充,要求文章内容要符合季节,要适合老百姓时下的需求,重在实用,重在易懂等。在文件发出去后,很快就收到了各单位专家写来的文章,在这些文章收到后,办公室都一一交给了文清。

这些科技方面的文章,却不像散文、诗歌那么耐读,文清读着这些文章,不但枯燥无味不说,有些东西他似乎也看不懂,但他还是要耐着性子读下去,因为这就是他的工作。

但文清通过努力学习,努力适应,并通过请教县科协的专家,翻看县科协的一些科普资料,对科普知识慢慢有了一些了解。至于编辑、排版,他以前从未涉及过,可聪明的文清,在上次跟着赵飞编排第一期报纸过后,大体程序他明白,但操作起来还是不熟悉,他暗自发誓,为了自己能在这儿干下去,就必须硬着头皮干,而且还要尽力干好。

也许是罗主席考虑到他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没多久就找来了一个人和他一起编报纸。在这人真正来到办公室上班时,文清发现罗主席找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次在县文学创作会上见到的向燕。

罗主席介绍道:“文清,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找了一个人来与你一起编报纸,她叫向燕,是个待业青年,但她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文字功底还不错,你以后要多多帮助她。”

罗主席又给向燕介绍道:“向燕,他叫文清,是个文学青年,编报纸这些工作他很熟悉,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你以后要多向文清学习。”

向燕笑着叫道:“文老师好,请多指点。”

文清赶忙说:“哪里叫什么老师呀,向燕,我们在县文学创作会上见过,以后我们共同学习,努力把这张《科普开发》报办好。”

有了向燕的到来,办公室多了一些笑声,向燕是个十分开朗的女孩子,她似乎不拘小节,总是爱说笑话。向燕说:“哎,刚才看了一阵稿子,太累了,文老师,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活跃一下气氛,你看如何?”

文清说:“哎,确实太累,你讲吧,我听着。”

向燕说:“好,你听着,我讲了。一个姓钱的人,一日在酒场上不胜酒力,迷迷糊糊中误入女厕,在隔间呕吐,此时一女士入厕小解,钱闻其小便声误以为有人在倒啤酒,怒道,我早就说过不喝了,谁又在倒?女士闻言吓了一跳,遂憋住小便,欲待钱走了以后再解,未曾想竟憋出一个屁来,钱先生闻之更怒,用手重重拍着隔板,大声斥责道,我说过不喝了不喝了,谁又启了一瓶?谁启谁喝。讲完了,好听么,你怎么不笑呢?”

文清淡淡笑了一下说:“你怎么讲不文明的笑话呢?”

向燕说:“这个笑话够文明了,你信不,我再给你讲个不文明的笑话,你听么?”

文清说:“别,别讲了,我还是出去走走。”

性格相比内向的文清,一般只认真地看稿子和改稿子,不爱说话,多半是听向燕说话,有时听向燕说笑话时,也只是笑笑。

在他们编辑之余,向燕有时还拿来她写的诗歌给文清看,请文清给她提意见。文清看后,有时说写得好,有时说还要修改,再提出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

而文清也在工作之余,尤其是在晚上也写诗,写好了他又寄出去,有的诗还在报刊上发表,在收到样刊后,他总是十分高兴地拿给向燕看,向燕对他好生羡慕。

来县城这么久了,文清才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也似乎现在才明白,他以前是赵飞请来,帮他私人办事,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文清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他该怎样去混,要工资没有工资,在拉不到广告的情况下,赵飞不可能把他的工资给他的。现在,他虽说是临时工,但也在正规单位上班了,不但有了工资,房租是单位解决,而且也跟其他人一样,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吃饭仍在政府伙食团,这就名正言顺了,不管性质是什么,也是机关工作人员,说起话来也有底气了,凡碰见认识的人问他在哪儿上班,他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我在县科协上班,就是在县委大楼八楼,有空来玩哟!”

以前文清很少上街,虽然他是农村出来的,也从没有经历过这些,但他在这种情况下,从未感觉过踏实,更说不上高兴。自从去到县科协上班后,他才真正进入一种状态,上班时认真工作,下班时就开心的玩。仿佛觉得现在算是在县城工作了,这都是他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他最大的努力才得到。现在想来,他那个决定做对了……他越想心里越是乐滋滋的。

那天,他在县政府伙食团吃了晚饭后,没有像往常那样马上回到租赁房,而去县城逛逛。县城的夜晚似乎比白天更热闹,人来人往,那闪烁的路灯将街道映照得五彩缤纷。沿街的门店里、摊点上摆满各种各样的商品,穿的、用的、吃的……应有尽有。老板那声声的叫卖声、行人的说笑声、顾客购买商品时的讨价还价声,与动听的音乐混合在一起,让街道显得十分繁华也格外的嘈杂。

文清沿着那繁华热闹的街道走去,一种新奇油然而生。他感叹道:“在县城生活多好!”

这时,他碰到本村的李大良,李大良问道:“文清,你多久来县城的?”

文清说:“我来了快两个月了。”

“你在县城做什么?”

“我在县科协工作,主要是在编《科普开发》报。”

李大良紧紧地握住文清的手,高兴地说:“以前只听说你整天都在写文章,没想到你却写出工作来了,而且写进县城了,不得了,祝贺你!”

文清问:“哎,你也是在县城做事吧,在做什么呢?”

李大良说:“我在县城建筑工地上干活,活儿很累,但每月能挣2000多元。我老婆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包吃包住,每月工资400元。”

文清说:“不错,你们两口子一个月就能收入两千多元,那你可搞发了哟。”

这时,文清突然想起他走时,田菊花给他说过,叫他去县城后给她找个活儿干,做什么都行,正好听李大良说他老婆在餐馆上班,何不叫她帮忙,给田菊花在餐馆找个活儿。

文清说:“大良,麻烦你问问你老婆,看她那餐馆还招不招人?”

李大良笑了说:“我昨晚听老婆说,好像她的餐馆还要招人,我叫她帮你问问嘛,哎,哪个要来呢?”

文清说:“田菊花,她拜托我帮她找个活儿干,我看她一个女孩子,其他的活儿也不太适应,餐馆这活儿可能最适合她。”

“好的,我帮你问问嘛。”李大良说,“如果要招人,我怎么和你联系呢?”

文清说:“将我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写给你,如果要招人,麻烦你去公用电话亭给我打个电话,至于电话费,到时我一定付给你。”

文清拿出随身带的笔和纸,很快将写好的电话号码交给李大良,李大良接过文清写的电话号码,说:“哪个要你付电话费哟,都是本村人。好,招不招人我都一定回你个信。”

李大良走后,文清继续逛街,真是运气好,他来县城快两个月了,一直都没有出来逛街,今晚一出来就遇上李大良,而且还有可能帮田菊花在县城里找到活儿干。因为他答应过她,他去了县城后,一定要在县城帮她找个活儿。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要是专门去找他,说不定还难找到,如果说是他运气好,还不如说是田菊花运气好,说不定通过李大良帮忙,她来县城后可能还会发展得更好。

眼看这事很快就要落实了,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在走了好一阵后,他又碰上向燕,他问道:“向燕,你也在逛街呀。”

向燕说:“文清,你在逛街?我和几个同学刚吃了饭出来,马上去卡拉OK厅唱歌。文清,你和我们一起去唱歌吧,你别老是只知道写诗写文章,也该去放松一下,学会享受现代生活。”

说真的,对去卡拉OK厅唱歌,他感到很陌生,也从来没想到要去那里玩,仿佛觉得那地方是属于城里人的,是属于那些有钱有工作吃穿不愁的人,而像他一个打工的人,觉得那地方太遥远,不适合他去玩。文清说:“不……不了,你们去玩吧。”

看起来喝了很多酒的向燕,却一把拉住文清的手就走,并说:“走,文清,你一定要去,去唱唱歌,也许还能让你找到灵感,说不定回来就是一篇大作诞生。”

向燕这样一拉,却引来一些路人观看,弄得文清不好意思起来,他叫向燕放手,说还是自己走,只好同意跟她去唱歌了。

文清就跟着向燕和她的几个男女同学一起,去到县城的一家卡拉OK厅,在他们坐下后,老板给他们泡上茶,他们也要了一件啤酒。歌舞厅里旋转的灯光织出了一个非自然所能营造的空间,灯光里的舞池一如幻境。一闪一闪的灯光,恰似柔波缓缓,而当音乐的风暴骤然刮起,它也会吐出排空的巨浪,漫过头顶,浸透全部身心。舞池中,男男女女在飘动,在旋转,“池水”在脚下荡漾出各种美妙的花纹,灯影在衣裙上织绣出各种奇异的图案。

文清细细打量,觉得有的很文雅,有的很投入,有的很严肃,有的显得潇洒,有的显得拘谨,有的于熟练中带几许豪气,有的于笨拙中透着些许羞涩……仿佛一切粗俗的、猥琐的情态都被“池水”淘洗去了,被灯影滤去了,于是气氛被提升到了寻常的日子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随后他们点歌唱,向燕唱了一首又一首,她的同学也一首接一首地唱,就只有文清不会唱歌,仍坐在那儿。向燕赶忙坐过去,倒上啤酒与文清碰杯说:“文清,你别老是坐着,去点歌唱嘛。”

文清说:“我唱不成。”

向燕又拉文清说:“走,我们跳舞去。”

文清说:“我不会跳舞。”

向燕看文清不肯领她的情,便硬拉文清去,说:“去跳舞,我教你,简单得很,你一会就能学会。”

文清被拉到舞池中,在那暗暗的灯光下,仿佛他们也被淹没在其他跳舞的人群中,文清这才放松了许多,他搂着向燕,小心翼翼地跟着跳舞。文清是真的不会跳舞,他总是踩到向燕的脚,向燕好像也不在意,而且还把身体紧紧地贴过去,与文清抱在一起,让文清感到向燕的身体是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弹性,也似乎听见了向燕急促的呼吸,更闻到了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少女特有的体香……随后,等向燕再去唱歌时,文清悄悄地走出了歌舞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他的租赁房走去。

没想到,经过文清的努力,《科普开发》报第二期很快就编好了,他将稿子先送给罗主席审后,再细细的统筹了下,按版面需要也适当的作了些调整后送去了印刷厂。他也像赵飞排第一期那样,在印刷厂微机室里守着工作人员排,那条稿子怎么排,这篇文章如何放,那个插图如何摆……都是按他的思路排版。

也许是文清排版没赵飞熟悉,或者是他要求更高,连续排了好几个下午才排好,在他拿到校对稿后,文清就向罗主席汇报说:“罗主席,这期报纸刊发的基本是科技文章,有些专业术语我不懂,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是不是请科协的专家帮着校对?我和向燕只能校对一些字词句上的错误,其他的呢,我想,只能由科技专家才能完成。”

罗主席听了,说:“这个主意好,我给你安排科普科的李专家来帮你校对,他是正规大学的高材生,也是这方面的能人。”

在罗主席的安排下,很少来办公室的李专家这几天却天天到办公室,认真地帮着文清校对报纸,文清和向燕也认真地校对一些错字,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校对好了,在一周后《科普开发》报二期终于印出来了,比第一期还要好。

文清看到这期完全由他自己办出的报纸,还散发着油墨的馨香,就像一个农民从田里收回了稻谷一样,高兴不已。现在想来,就连文清自己也不敢相信,一个从未编排过报纸的他,居然还真把报纸办出来了。他又认真地看了看上面的文章,觉得先前在编稿时不怎么好的文章,整整齐齐地排在报纸上,觉得跟先前不一样了,仿佛这么一排,质量也好了很多似的。

罗主席在科协职工会上,十分高兴地表扬了文清和向燕。罗主席说:“这期《科普开发》报终于出版了,无论从所发稿件的内容上,或是从版面设计上都比第一期要好得多,尤其是这期报纸上的错误更少了,因为第一期报纸上有好多明显的提法、专业术语等错误。这个呀,就证明了我将这张《科普开发》报拿到县科协来办,完全是正确的,这点现在就得到证明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这张报纸越办越好。但目前关键是发行应加强一下,不但要发行到乡镇,还要发行到各村社,主要发行到农民群众手中。因为这是一张由县科协主办的报纸,由办公室打电话,叫各乡镇的农技员来县科协领取报纸,领回去就由他们直接发给农民群众。”

文清说:“那我们就马上打电话。”

罗主席说:“你和向燕就一心一意负责报纸的编辑工作,至于发行一事,由办公室人员负责通知。”

由于采取了这样的发行渠道,这期《科普开发》报很快就发了出去,而且反映似乎比原来还要好。

有一天,县科协罗主席把文清叫到办公室说:“文清,听赵飞说,他以前给你说好的,你的工资是实行效益工资,靠你拉广告提成解决,是吧?”

文清点了点头说:“他是这么说,可我又去哪儿拉广告呢?没拉到广告就没有工资,吃饭租房子都是花我从家里带来的钱。”

“那你来多久了?”

“两个多月了。”

“你一直没领到工资?”

“一分钱也没领到。”文清苦笑了一下说,“而且,我还自掏腰包拿了400元去印第一期报纸。”

这一句话,真让罗主席很感动。他说:“没想到,你不但没有工资,还出钱印报纸,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没事,你出的400元印报纸的钱,我给你解决。而上一个月我一样给你200元生活补助,因为你是在为《科普开发》报做事嘛。”

文清听后,高兴地说:“谢谢罗主席的关照。”

罗主席笑了说:“从现在起,我每月给你和向燕500元工资,要是你们出去拉到广告,我一样给你提成。”

这样一来,文清的工资解决了,他就加班加点的编稿改稿,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科普开发》报。可向燕呢,她上班不是晚来就是早走,根本无心上班,似乎就是来玩的,文清也不安排她做事,她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坐着看书或玩。她告诉文清说:“我爸是县农业局副局长,他和罗主席是好哥们,不然我能来这儿上班么?”

文清多么羡慕她有个当副局长的父亲,所有的一切都好像为她安排好了的,不要她费什么力就能来这里上班。他就不一样了,从乡下来到县城,却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城市人和乡下人就是不一样,人家可是一出生就在县城,一出生似乎就注定拥有这一切,可他呢,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肯定要艰难得多,但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得更远。

文清说:“有关系当然好,不过我想作为年轻人,还是得认真做点事,因为有事做会踏实些,你说是不是?”

向燕明白文清说话的意思,她没出声。

有一天,向燕拿出诗稿递给文清,说:“文清,我以前写了一些诗,可一直没有发表过,我知道你的诗写得不错,也发表了一些。我昨晚写了两首诗,请你帮我修改修改,看能不能发表。”

文清接过向燕的诗稿,认真地读了读,说:“你这诗写得不错,如果要拿出去发表,我看还要努力才行。”

向燕接过诗稿说:“好的,我一定努力,多写写,争取也有诗在《青年作家》《星星诗刊》等一些大刊物上发表。”

文清说:“向燕,你一定能行的。”

当晚,为庆祝《科普开发》报第二期出版,准确地说是由县科协办的第一期《科普开发》报出版,罗主席决定县科协的全体人员在一家餐厅里聚餐庆祝。席间,罗主席说:“我们为《科普开发》报第二期顺利出版,干杯!”

“好!”大家都纷纷站起来,碰杯后都喝干了杯里的酒,只有不胜酒力的文清只喝了小半杯啤酒。罗主席说:“文清,这杯酒,不管怎么说,你也得喝完吧,因为报纸是你一手编出来的,你难道不想为自己庆贺么?”

罗主席这么一说,文清把这杯里没喝完的啤酒喝完了,全桌人马上叫道:“好,好,干杯!”

十分懂事,看得出也会交往的向燕,马上端起酒,先敬罗主席说:“罗叔叔,你和我爸是好朋友,我敬你一杯,也感谢你对我的关照!”

罗主席说;“你好好干,多向文老师学习,我们县科协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经罗主席这么一说,向燕又给文清到上一杯啤酒,说:“文老师,我敬你一杯,不管是在编辑工作中,还是在写作上,都希望你对我多帮助哟。”

文清端起酒,与向燕碰杯后,就一饮而尽。

然后,向燕就一一地和桌上的所有人碰杯喝酒,刚喝下了两杯脸就红了的文清,看着向燕如此好的酒量,还有那应对自如的交往,他好生羡慕。

没几天,李大良就打电话给文清,说他老婆问了,那餐馆要招人,叫田菊花赶快来上班。

文清得到这个通知后,非常高兴。要是田菊花来了,他就可以经常见到她了,也可以和她手挽手地像县城人一样,去逛商店去县城的公园里散步,那种感觉肯定很浪漫,因为他是很爱田菊花的,他知道田菊花也很喜欢他,两个相爱的人能同时从乡下来到县城,那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下午,文清就专程回了一次老家,当他乘车回到小镇上,再沿着那条山路回到老家,有在田里干活的,有地里挖土的,有挑粪去淋菜的,他们看见文清回来了,总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路边来,文清便摸出烟来一一地递上,他们点上烟后就亲热地陪文清说着话。

有的说:“文清,看不出你娃,还真写出名了。”

文清说:“哎,哪里出什么名,只是现在县科协混饭吃嘛。”

有人问:“文清,你住在县城哪儿呢,哪天我来县城一定去你那儿玩。”

文清说:“我上班在县委大楼里面的八楼,是科协办公室,我的办公室门上贴着《科普开发》报编辑部,很好找的。我住的是在城郊租的房子,你如进城,一定要来县科协找我哟。”

听到乡亲们这样说,文清心中非常高兴,虽不说像刘邦那样功成名就回家乡唱《大风歌》,但至少也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开心。在这山村里,由于考上大学的人少,在外面当官发财的混出点名堂的人更少,所以他才这么受人尊敬,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乡亲们说话都比较真诚,脸上的笑也是出自心底的,不像在城里,人与人之间那种笑仿佛隔了一层膜,让人一点也感觉不到亲切。只有回到家乡,才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乡情和友情。

文清回到家里,父母更是高兴,正在田里干活的父亲放下手中的活儿,专门回到家里,问道:“文清,你今下午回来,多久回去呢?”

文清说:“我今下午回来,主要是告诉田菊花,我在县城给她找到活儿干了。我在县科协编《科普开发》报,很忙的,明天一早就得回去。”

父亲听后,没出声了,似乎以他一贯的沉默来表达自己高兴或喜悦。文清的母亲却说:“儿子,你去了这么久了,难得回来一次,管他忙不忙,你就在家多玩两天嘛。”

文清说:“妈,不行,我的主要工作是编报纸,正在忙下期的稿子,按说今天都没时间回来的,我明天一定要回去。”

母亲说:“那好,我还给你留着腊肉,马上就煮给你吃。”又吩咐道,“孩子他爸,你赶快去把鸡杀起,这只鸡我们早就想卖了,因为它老是去吃别人地里的菜,正好儿子回来了,就不卖了,杀来炖起吃。你看,他也许是由于工作太累,人都瘦了,给他补补嘛。”

父亲马上去提鸡杀去了。文清说:“妈,别煮这么多,我在县城吃的是县政府伙食团,吃得很好的,你别担心。”

母亲说:“我煮点你最爱吃的,老家的鸡是土鸡,没喂饲料的,炖起很香的,也很补人的。”

晚上,母亲煮起腊肉、土鸡,还有一些菜,算是比较丰盛的一顿晚餐。父亲倒上一杯老白干,边喝酒边说话:“文清,你现在县城上班了,邻居们都说你有出息了,你要好好工作,多向老师请教,做事要认真,更要仔细,你想想,你从乡下走进县城容易么,也完全是个机遇,更是你的努力的结果,只希望你好好干,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

文清说:“爸,你放心嘛,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母亲总是帮文清碗里不停地搛菜,她边搛菜边说:“儿子,你多吃点,你吃多点妈就高兴呀!”

文清吃着母亲为他搛的菜,看到父亲那十分开心的样子,他也非常开心,也感受到家里的温暖。他边吃边和父母说话,把县城里所听所见的一些稀奇事说给父母听,让父母听得格外的开心。

第二天一早,文清就把田菊花接去了县城。在来县城后,文清就去到那个建筑工地上找李大良,由李大良带他们去到他老婆上班的那家餐馆。

李大良介绍说:“这个就是田菊花,你认识吧?”

他老婆看了看田菊花说:“好像认识,一个村的嘛。”

他又给田菊花介绍说:“我老婆姓吴,比你大,你以后就叫她吴姐吧,现在好了,你来了后她也有个伴了。”

随后,吴姐带着田菊花去找餐馆老板,老板看了看长得十分漂亮的田菊花,点头说:“你来我的餐馆干活,就是打杂、端菜、洗碗等,样样都要做,包吃包住,每月我给你600元,你看如何?”

田菊花说:“没问题,我在家啥活都干的,至于工资嘛,每月600元,行。”

老板说:“那你就去干活嘛。至于店里的规定,哎,小吴,她才来什么也不懂,你就给她说说,你也要多带带她哟。”

在吴姐指点下,初来的田菊花真是一点就通,在客人来了后,她就招呼客人坐,然后就倒茶,再端菜,洗碗……田菊花干起活来手脚十分麻利,老板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在中午那一阵忙过了后,老板叫吴姐带田菊花去安排住处,吴姐按老板的安排,将田菊花带到餐馆斜对面不远的家属区,打开楼下的一间小屋说:“这间就是你的住处,你先收拾收拾。”

这间小屋布满了灰尘,看上去好久没住人了,吴姐告诉她:“这间小屋是老板租的,专门用来做他餐馆服务员的寝室,以前好像有人在这里住过,那人走了后,老板安排我去住,你知道的,我老公在县城里干活,肯定不会在这儿住,我下班后就回去,所以就没人住了。”

田菊花说:“餐馆里好像还有个服务员,她住哪儿呢?”

吴姐说:“她的老公也在县城里打工,也在外租的房子,她下班后也回家去住。”

田菊花收拾好后,将随身带来的被子放在床上,也许是收拾了好一阵,她多少有些累了,看了看这间小屋,似乎还真有一种归属感。

吴姐说:“菊花,你休息嘛,我也回去休息一会,下午3点半,你要准时去哟,不然迟到了要被扣工资的。”

田菊花说:“好,谢谢你,吴姐。”

吴姐走后,田菊花就倒在床上睡觉,可她不知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是因为来县城感到高兴或是因为初来这儿也感到陌生呢?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时,文清吃了饭,也顺便过来看看她,他找到田菊花寝室,田菊花十分高兴地叫他进去坐。文清看了看田菊花这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屋,高兴地说:“菊花,你这间小屋还真不错,比我的租赁房好多了。”

田菊花问道:“你的租赁房在哪儿呢?”

文清说:“在那后面的城郊,一间农民的房子,很破旧的。到时我带你去看看嘛。”

田菊花说:“好啊,到时我一定去。不过,我这儿也欢迎你常来。”

文清笑着问:“什么,常来?”

田菊花认真地说:“是呀。”

文清说:“那好,我一定经常来。”

然后,田菊花告诉他:“我在这儿包吃包住,餐馆老板说每月给我600元工资,我认为还是不错的,来县城也是我的梦想。如今,我也从乡下来到了县城,这都得谢谢你,文清!”

文清说:“好好干吧,我每月工资才500元,你比我的工资还多哟,干得,还包吃包住,菊花,我希望我们都在县城干出点名堂来。”

田菊花看着文清笑了,也高兴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