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性,是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某种主观的“要求”,这种要求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就是教育目的。每个人生下来,都会作为一种被加工培养的对象,其他人(包括家长、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总要为他选择一种发展的可能性,按照某种期望和要求去塑造他、培养他,使他朝着这种期望和要求的方向发展。这是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本书所讲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宏观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它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关系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过程,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会有所不同。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如下: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全国统一的,违反这个统一性,就破坏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要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它是我国现阶段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培养人的统一的质量要求,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情况不同,所以,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各自的特点,为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殊性,将教育目的具体化,即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幼儿园教育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满足幼儿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这一目标体现了国家对新一代要求的总方向,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五条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具体规定了体、智、德、美各育的具体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之后,我们面临的是如何把它贯彻到教育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
1.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
幼儿园教育目标对整个幼儿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还需要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特点,把它进一步具体化,形成各个年龄阶段幼儿教育的任务或目标,进而具体化为学期目标,体现在各年龄班的学期教育工作计划之中。每个学期的教育目标还要进一步分解为每月、每周、每天的教育目标,最后确定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才能满足幼儿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2.幼儿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力量
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的,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能;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去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影响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幼儿教师应努力探索幼儿教育规律,借助科研、教研等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幼儿园也要给教师较大的弹性空间,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活动进程,在大胆尝试中不断得到成长。
3.排除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各种干扰
在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总要受到外来的干扰或影响。如来自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的读、写、算技能;又如社会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等,都可能干扰教师按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偏离教育目标。因此,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目标创设适宜环境,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抵制各种干扰,并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得到家长、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三、幼儿园的任务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因此,它还担负着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
(一)保育和教育的任务
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因此幼儿园通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达到体现自身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
(二)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任务
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负有为在园幼儿的家长服务的任务。幼儿园保护和照顾幼儿有助于解决家长参加工作、学习而子女无人照顾的问题。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幼儿园显示出其他教育机构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特殊价值。
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双重任务,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尽力方便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