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051

第51章 金村大墓

"跟我来这里,觉没觉得委屈?“

“委屈什么呀?现在的市里已经成了一个危险的名利场。避开他也不是什么坏事。”

我和老师走在田野中,随行的讨论着现在的处境。

那一夜过后,工地被上面来的人给接管了,管卫平和安叔也因为自身的能力和原本博物馆顾问的身份混了进去。老师却被排除在外。于是,我乘机也要求跟随老师,来到了这个已经大致被盗掘一空的地方,黄奎自然也跟在我的身后,来到了这里。

“这里是个好地方啊,可惜的是,这里出土的东西,现在都不在国内。否则,就是拿过来研究好了,也可以驳斥那些怀疑中华文明的家伙。”老师感叹着给我说起了这里的传说和那些文物遭遇。

金村离洛白马寺不远,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然而,让村民们无法理解的是,有些井明明水源充足,却会在一夜之间干涸;有些井水匮乏的井,又在一夜之间满溢起来;

原来金村的地下水位非常高,用当地人的话说,是“水位都在喉咙眼儿以上”,一个棒小伙随便拿把锨,一天时间保准能挖出水。

观察该村的位置,是在白马寺东北不远处,远近都是旷野,土地十分肥沃,附近又有河流,水源充沛,打井自然很容易。但说来奇怪,金村老辈人打井,向来都不顺当,往往打至六七米深,水就出来了,但过一夜即滴水全无,干了!都说地下有漏斗!

一次,村民要打一口新井,打着打着天黑了,看看井水深不过膝,便收工回家。可第二天人们来一看,井水竟从井口往外溢了。奇怪,真是奇怪!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称这种现象为“串井”。

多少年过去了,金村人口越来越多,成为当地一大村庄,但村里仍只有3眼老井,再也打不出新井来。原来,这3眼老井不受“串井”现象影响,水位稳定,水质也好

这些难解之谜终于在1928年的一天解开了,由于附近这一带连降大雨,金村东面的一处农田突然塌陷,露出一个大坑。村民在这个坑里发现了被泥水包裹的编钟。原来,这里是一处古墓群,坑洞相连,井水常常会渗入墓中。 ;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大地有时也会传来隆隆的轰鸣声。 ;而大地的轰鸣声则是雷声震动的频率与编钟的频率相同时,地下钟鼓齐鸣发出的声响。谜底揭开了,金村古墓的厄运也随之而来。

懂行的人跑来看了看,说难怪这里打井不顺当,井水都渗到墓道里去了!这一带地下全是古墓,而且都是大墓,一连数公里。于是来了几拨文人(实际上是有考古知识的文物贩子),很认真地四处查看,说“好象是天子墓”。金村人听了不懂,追着问:“天子,啥天子?能比皇帝的官还大呀?!”

后来,村里的人终于知道,这墓中有的是宝贝,有无数的青铜礼器,这些东西都可以卖钱,一件土罐罐说不定就能换回一头大青骡!于是人们兴奋起来,都想弄几件回家压箱底。令他们惊讶的是,那些盆盆罐罐在地下埋了几千年,仍然完好无损,编钟拿出来敲,“当”的一声就响了,声音洪亮,还可以敲出曲调。

这下发财了!老百姓不知道这是王陵,都十里八乡传开了:快去看吧,金村地下有宝贝,有龙脉,现在龙脉跳动了,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于是,就有那胆大之人准备盗墓。

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掘开了8座大墓

后来,大家终于明白,这是祸,不是福。

阴雨连绵中露出来的天子墓,出现得太不是时候了!那是乱世,军阀混战,文物得不到国家的有效保护,基本上都被外国人弄走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的中原,宗教对外开放,凡较大的城市,都有外国人在传教。其中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住在省城,他和美国人华尔纳一听金村有宝,就沿着铁路线摸过来了。金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将因为他们的盗宝活动而扬名。

现在有人说,怀履光来金村并非是盗掘文物,他得到了当时中原省博物馆负责人的首肯;怀履光喜欢中国文物,认识很多中国学者,彼此间常有合作,还翻译了一些文物拓片上的文字,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这样说来,他似乎是个文物爱好者或者志愿者。

但事实不是这样。

怀履光是传教士,他来中国只能是传教,而不是收集文物。让我们看看这个人的简历吧,怀履光是他来中国时的汉文译名,也有人译为白威廉。他是基督教圣公会的主教,1910年来华,在中国居住了40年,成为一个“中国通”。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外国人之一,其名字已编入《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1981年12月出版),一些文字资料介绍他“在中原一些城市里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做了一些慈善和社会救济工作,并培养了一些中国高层神职人员”云云。

但现在已经证实,他利用主教的身份,大肆攫取中原文物,尤其是对两处周代大墓进行破坏性盗掘,致使大量珍贵文物流散国外,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破坏。 ;

当年他来到金村,发现这里的地下简直就是天堂,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瑰宝。这下他便不走了,要挖宝。从1928年开始,他纠集他的洋哥们儿,威胁利诱当地一些百姓,一直在这里挖了6年!

我国的史料毫不客气地记下了他们的丑行: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共掘开8座大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并将大部分文物运往国外卖掉。据不完全统计,金村大墓被盗文物流散于10多个国家,仅日本人梅原末治根据搜集的资料,就编成了《金村古墓聚英》一书,里面收集记录文物238件!

历6年时间,掘8座“甲”字形大墓,足见其贪婪和疯狂,又足见金村地下文物之丰厚!

这些珍贵的文物,抹有血腥的盗墓记忆,成了我们永远的痛

这么多的文物,那些外国人搞得懂吗?

其实他们不懂!或者说不真正懂。他们只懂得这是我国国宝,要赶紧运到他们的国家去,全部占有。当时有个日本人叫做梅原末治,他从一件银器的铭文中看到有“三十七年”字样,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秦始皇三十七年”,从而发表看法,说金村古墓是秦代墓葬。

这真是可笑!他哪里知道,东周平王、敬王、显王、赧王的在位时间都超过了37年。后来,又有人读出编钟上有个“韩”字,便认为这是“韩墓”。 ;这些人之所以搞错,是因为1934年之前,我国还没有确认夏商周三代王陵的位置。直到1946年,著名学者唐兰先认为金村古墓是周墓,并发表《金村古墓为东周墓而非韩墓考》这篇论文,才初步确定此处为东周贵族墓群。

其实,《水经注》、《后汉书》皆言周景王、周威烈王等葬于金村一带。那些盗墓者即使最初不确定这是天子墓,但随着盗掘的深入,也会感觉到这里的墓葬不一般。他们盗了6年,其间盗出了“金村大鼎”(在金村出土,故名),至此,这里是天子墓已经无疑,但他们还继续盗挖,心照不宣地继续糟蹋天子墓。 ;

这尊天子大圆鼎体量非常大,鼎高0.8米,胸径接近1米,庄严而简朴,威严而从容,上面没有狰狞恐怖的花纹,一切看上去平静如水。这表明天子衰微后,王室经济困难,大鼎是在“周之衰”中偷工减料铸成的。 ;

但那些文物强盗哪里考究这些,他们只顾着把这些值钱的青铜器、铜壶、玉器一股脑儿地运离我国。结果6年过后,这里的原野上只剩下8座被挖开的大墓,就像8个老人被掏空了腹腔,敞开了血淋淋的伤口,向着苍天悲号和发问。

“现在,他们为了否定中华文化,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矢口否认这里是东周王陵,而且还大放阙词说中国的商周皆是传说,没有信史可以作证。之凭什么甲骨文和一些零碎的东西,不足以证明。”

说道这里,老师气得浑身发抖,回过头来,看着我说道:“我知道你有着一种能力,你不想说,我也不想问。但是,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一定要驳斥这种论调,让他们见鬼去吧。”

接着,他又悲哀的低沉道:“可怕的是,还有一些我们自己的工作者,也随波逐流,打着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旗号,居然为他们站脚助威。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想的。可悲啊。“

“怎么想的?无非是利益在作怪罢了。”我轻蔑的说道。

“是啊,利益迷人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