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眼光,第一天就站在全世界
2015年年底马云有了一个新身份:世界浙商总会会长,在其一次大会上,马云称:“企业需要的是领导者,只有领导者才会去思考,而CEO要考核眼光、胸怀,还有实力。”
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家,在考虑自己企业发展的时候,往往想世界的并不是很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的经济市场与世界已经连在了一起。你不去考虑它,它却会考虑你,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有全球眼光,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时就曾说过:“不管再远大的理想,必须立足于本地。全球的眼光,当地制胜,一个企业并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的心在哪里。你如果看到全世界,你就能做全世界的生意。”
2009年,马云在中国首届网商交易会“内外兼修共赢天下”论坛上表示:“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必须从全球的角度看问题,之前的8年阿里巴巴做的事情是证明中国将会诞生一批新的群体——网商。各地有各自的商人群体,广东有粤商、山西有晋商,但是互联网是没有区域的,都是网商,之后的5年我们将证明网货的力量。”
马云认为,今天的中国必须倡导互联网的分享力量,制造商们要迅速开始新的营销。在他看来,传统的渠道商拿了制造业的钱,剥削了消费者,但他们拿的钱不是真正去完善渠道,而是做各种投资,马云说:“未来的五年我们将倡导和推进网货的力量,再过五年我们将推进网规,没有网络上的诚信和做事的规则我们绝对不相信互联网可以完善。”
在马云的眼中,“开放的胸怀、分享的精神、承担责任、全球化的眼光,是21世纪要想成功必须有的四大特征”,而每一个阿里巴巴人都必须做到。
在经济全球化这股大潮的涌动下,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策略,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各种艰难险阻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在国内外市场都能站得住脚。毕竟,如今的竞争已成为全球的竞争,企业只有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着力发展和更改自身战略步伐,才能跟随大流而前进。
当然,制定一个正确的战略绝非易事,这里包含着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理解,对所在国基本国情与市场经济的理解。同时,如何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这也是有学问的。而在这些过程当中,企业日常所建立的外交资源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马云曾经说过:“宇宙是多么浩瀚,地球像个灰尘根本找不到。地球都找不到,更别说人啦。你要想到这些,你就有了远见。”作为一个卓越的商界领袖,一定要放眼全球,从大局出发,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1980年到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值从40多亿美元上升到56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美市场价值排名第六的上市公司。面对如此辉煌的业绩,公司领导人并没有高兴很久,因为所有人也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可口可乐如何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保持高速增长。
当时,可口可乐的领导人戈伊苏埃塔决定依靠更广阔的市场来推动公司的发展。于是,他开始了可口可乐的全球战略布局,努力把公司和品牌打造成“环球可乐”。为了打开海外市场,戈伊苏埃塔首次实地考察了一系列欧洲国家,目的在于探讨可口可乐及其合作商们如何在该地区进行10亿美元的投资。
成功的考察使戈伊苏埃塔相信,可口可乐将步入一个发展新时代。他说:“我们过去是一家拥有大量国际业务的美国公司,而如今我们是一家在美国具有一定规模业务的大型国际公司。”后来的商业实践证明,戈伊苏埃塔重新改造了可口可乐公司,使它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软饮料公司。这一切,都与戈伊苏埃塔的“全球眼光”经营策略有直接关系。
在近10年的世界财富英雄榜上,有两个热门人物十分值得大家注意。一个是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一个是微软掌门人比尔·盖茨。许多人都在探究比尔·盖茨创造财富的奥秘。然而,比尔·盖茨一言以蔽之:“我的眼光好。”
塞斯·沃曾经说过:“我一直相信,一个公司的眼光应该长远一点。只顾眼前利益,如同顺着斜坡滑一样,可能偏离主题,越走越危险,直至最终灾难的到来。”由此看来,只有开阔性的眼光才会为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每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明确,市场营销和管理决策本身包含了大量的预测活动,而把握未来市场发展大势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努力使远景目标成为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望,这样才不会犯下因小失大的错误。而将目光投向全球,将会让你一直站在世界的最前端。
2.马云为什么做菜鸟物流
由于竞争激烈,企业都非常重视渠道建设,有句话说“渠道为王”,谁掌握了渠道,谁就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可以说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渠道。马云说:“未来的世界是物流的世界。”
马云很重视物流,他在宣布退休18天后,即复出出任菜鸟网络董事长。马云表示,希望10年以后,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在网上下订单,最多8个小时货物就能送到家,形成真正的农村都市化。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真正属于21世纪的现代物流体系。
马云说:“5年前我投资华谊的时候,我判断中国电影五年以内市值超过100亿元,今年刚好102亿元;10年前我判断电子商务一定很大的市场。中国有机会的行业很多很多,但是确保一定会成长、而且成倍数增长的行业不多。但我觉得物流就是这么一个。”马云之所以进军物流,因为他已经看到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潜力。
2007年,在阿里巴巴战略讨论会上,“物流”两个字就已经被当作了当天讨论的重点而提出。只是当时这个未成形的想法最先是通过投资的方式来探索的。
2010年年初,阿里巴巴选择了“星晨急便”作为自己物流上摸索的第一块试验田,并向外界传达了“云物流”的概念。然而2012年3月,星晨急便却因资金告急而宣布了破产,阿里巴巴也因此蒙受不少损失。随后,阿里巴巴又通过不断结盟来试图改善物流环节。2011年,淘宝宣布结盟第三方服务商。2012年5月,天猫宣布与包括邮政在内的九大物流商结盟。但是,“双十一”仍然因订单爆仓而饱受诟病。
经历过种种物流阵痛后,2013年5月,马云终于痛定思痛,将梦想提上了议程,其架构的物流网络“菜鸟”终于起飞。尽管24小时必达的目标在业界看来有些渺茫,但马云坦言:“谁都不能保证一定不失败,但是万一被我们搞成了,我觉得今生无悔。”马云也特别强调,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而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搭建一个基于数据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对于菜鸟网络,阿里巴巴仍然延续一贯的“平台化”布局思路。
预见到方向的马云从来都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2013年5月从阿里巴巴辞去CEO一职,18天后就在深圳宣布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联合多家民营快递企业,开始正式进军物流。“菜鸟网络”物流公司首期就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而二期将达到2000亿元。
对于为什么取名菜鸟,马云解释称:“我刚做互联网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是一只菜鸟,但正是因为我们这批菜鸟,变成了今天不一样的鸟。只有菜鸟才能飞向千家万户,笨鸟先飞,飞了半天还是笨鸟,菜鸟有机会变成好鸟,我们取这个名字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要对社会有敬畏之心,对未来有敬畏之心,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只勤奋、努力、不断学习、对未来有敬畏、对昨天有感恩的鸟。”
马云为什么这么重视物流呢?因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行业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谁掌握了行业、产业的供应链,成为链主,谁将成为未来最大的赢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唇齿相依、互融协同,谁掌握了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成为真正的链主,谁就会赢在未来的电子商务。他说:“上一个10年,电子商务的三座大山是信用、支付和物流;未来10年,我们将会在制度、物流、数据上面做文章,向社会分享我们的资源,鼓励大家建立共荣的生态圈。”
史玉柱说:“马云是一个战略家,他能看到5年后,我只能看到1年后。从阿里巴巴起步,到淘宝、支付宝,无不体现出他和他的团队那超前的战略智慧。今日200亿到300亿元的物流计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对市场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才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才能够抓住机遇创造财富。李嘉诚进入地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次,李嘉诚开车从郊区经过,看到农民正在田地上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不由得豁然开朗,一下子意识到房地产是一个好的产业。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李嘉诚做了调研,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1951年,香港人口才不过200万,到20世纪50年代末,已直逼300万。人口增多,不仅使住宅需求量大增,再加上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急需大量的写字楼、商业铺位和厂房。所以,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思考,李嘉诚决定挺进地产,做一名地产商。就这样,李嘉诚于1958年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正式揭开了进军房地产的序幕。1960年,李嘉诚又在新兴工业区柴湾兴建工业大厦。这两幢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从此,李嘉诚便在地产界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说:“机会永远留给能发现机会的人。”马云认为,下一个机会是物流,所以他说:“电商的未来要看物流。”对马云做物流,有很多人又开始猜测和质疑,但马云说,他并不畏惧失败。作为一个创业者,既要有发现机会的眼光,更要有去做的勇气。
3.眼光超前,创业要有超凡的预见力
有句名言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商战中,企业要想获得先机,就得对未来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预见性与预测力。因为慢一秒,就有可能意味着失去赢得先机的机会,还有可能让正在成长中的你关门大吉。
马云的高明之处不在于他对现有事物的掌控力有多强大,而在于他远高于常人的对未来趋势的预见。用马云的话来说:“如果时机成熟,就轮不到我来做了。”在大部分人都还处于“眼盲”“耳盲”“心盲”的时候,马云总是第一个预见商机。
2010年,马云在出席网货交易会时就曾首次谈及涉及物流行业的原因:“目前物流行业存在发展阻碍,阿里巴巴相信生态链建设。因此一定会在物流上做些事情,但不会抢民营企业的饭碗。”
马云曾经说过,物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问题,而今他又再次重复了这一理论:“在电子商务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支付跟不上,现在支付宝发展起来了,物流又遇上了大问题。我们可以预见到淘宝一年能做1万亿元,但是做不到4万亿元,主要原因就是物流。”
在谈及涉足物流业原因时,马云说,上一个世纪企业要成功需要抓住机会,但是这一个世纪企业要成功就必须思考,能够帮助别人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看机会。
2013年,马云一卸任阿里巴巴的CEO,立马就将眼光投放在了自己预见已久,却未曾着力实施的物流中去。而同马云当初预见的一样,物流很显然已经成为当今电子商务平台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今天的阿里巴巴,从淘宝到支付宝,从天猫到一淘,再到将要全新打造出来的物流界。可以说,其构建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不仅正影响着线上线下的商业经济,而且还对社会商业形态有着巨大影响。然而,即便如此,马云依然不允许阿里巴巴被外人所控股。马云私有化阿里巴巴,正是看到了数十年后阿里巴巴的影响力,提前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巨大麻烦。
人们常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对于创业者来说,时机就是商机,商机就意味着成功。抓住商机对于创业者来说很重要。那是决定创业者成败的关键所在。然而,什么是商机?并不是等到所有人都听到了发令枪响才是商机,而是在大多数人都还不曾看清的时候,你已经对未来有了初步的预设与规划。
1983年,作为星巴克的市场经理,霍华德·舒尔茨被派到意大利米兰去参加一个国际家居用品展。一天早晨,他来到宾馆旁边的一个咖啡吧休闲时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咖啡店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的模式,它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咖啡就像是一种纽带,而咖啡馆则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休憩聊天的绝好的“第三空间”。舒尔茨被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咖啡深深地震惊了,坚信这种全新的咖啡文化必将成为休闲时代的潮流。正是舒尔茨对市场超前的预见性赋予了星巴克享誉全球的魔力,他凭着对人们生活文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前瞻性的把握,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打造了一个遍布世界的咖啡王国。